第17課“水去哪里了”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水去哪里去了”是粵教科技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4單元“地球上的水”中的第1課。本課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開始,帶領學生通過用紙巾、報紙、保鮮膜、燒杯做模擬實驗,探究濕衣服變干的秘密;然后基于活動1的實驗結論,繼續(xù)做模擬實驗, 推測江、河、湖、海的水是怎樣蒸發(fā)到空氣中。運用本節(jié)課學習到的科學知識,解決校園苗圃里土壤水分蒸發(fā)過快的實際問題。


本課由兩個活動組成?;顒?“衣服怎么干了”,是用濕紙巾、保鮮膜、燒杯做模擬實驗,觀察到濕紙巾上的水會跑到保鮮膜和燒杯壁上,探究水是怎樣蒸發(fā)的?;顒?“地表上的水也會蒸發(fā)嗎”,就是從晾衣服聯(lián)系到地表上的水是否也能蒸發(fā)到空氣中。通過做模擬實驗,進一步探究地表上的水也是能蒸發(fā)到大氣中的。實踐“給苗圃保濕”,是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相關的科學問題。





二、學情分析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會接觸到水,水是小學生非常熟悉的一種物質。在低、中年級的學習里,學生雖然認識到水的基本特征,但對于身邊晾曬的衣服會干的現(xiàn)象,可能沒有去深究過這背后的原因。本單元第一課把這一驅動問題拋出來,讓學生體會到生活即科學,從身邊的現(xiàn)象著手。通過兩個模擬實驗和實踐活動,掌握“水蒸發(fā)”這一物理現(xiàn)象。學生的學習過程按照難度梯度設計,從探究身邊水蒸發(fā)的現(xiàn)象到探究地表水蒸發(fā)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知識的進階性和完整性,相信學生會積極參與本節(jié)課的探究活動中去。





三、教學目標


1.能列舉日常生活中水的蒸發(fā)的實例。


2.做模擬實驗,通過觀察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知道水能蒸發(fā)到大氣中。


3.學以致用,能利用已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有關水蒸發(fā)的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列舉日常生活中水的蒸發(fā)的實例。


教學難點:做模擬實驗,通過觀察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知道水能蒸發(fā)到大氣中。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紙巾、保鮮膜、燒杯、試管及試管架、量筒、培養(yǎng)皿、教學PPT課件等。學具準備:濕紙巾、保鮮膜、燒杯、試管及試管架、量筒、培養(yǎng)皿、《科學學生活


動手冊》等。





六、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動


設置情景:波波和琪琪在室外晾曬衣服。琪琪把衣服晾在陽光下,波波手里拿著已經(jīng)晾干的衣服。


問題:衣服上的水去哪里了?


講述:衣服上的水被太陽暴曬后會不見了,跑到哪里去了呢?不在陽光下的水,會不會也跑走了呢?


媒體:出示本課課題“水去哪里了”。


(二)活動探究 1.活動1:衣服怎么干了 問題:濕衣服為什么會干?


交流:分小組討論濕衣服會干的原因,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指導和整理。如列舉


日常生活中水的蒸發(fā)實例,如曬衣服、被子、毛巾…… 小結:通過觀察分析,知道地表上的水也會蒸發(fā)。任務:模擬濕衣服干的探究活動。


要求:將兩塊大小相同的濕紙巾貼在干凈的玻璃上,一張暴露在空氣中,另一張用保鮮膜封住,用對比的方法做探究實驗。過一段時間后,觀察現(xiàn)象并嘗試分析原因。


思考:在模擬實驗中,濕紙巾模擬的是什么?(濕衣物)為什么選擇干凈的玻璃板?(玻璃板透明、不吸水,易于得出科學結論)在對比實驗中,濕紙巾暴露于空氣中,模擬的是什么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用保鮮膜封住濕紙巾,模擬的是什么環(huán)境?(空氣不能流通的封閉環(huán)境)


活動:分小組模擬探究觀察,并完成《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7頁的表1記錄。


匯報:分享小組的模擬探究發(fā)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指導和整理。(暴露在空氣中的濕紙巾干了,在保鮮膜上的濕紙巾還是濕的)


小結:在對比實驗中,暴露于空氣中的濕紙巾里的水分蒸發(fā)到空氣中;而覆蓋了保鮮膜的濕紙巾沒有變干,原因是水分不能蒸發(fā)到空氣中。


2.活動2:地表上的水會蒸發(fā)嗎


問題:自然界地表上有哪些水體?江、河、湖泊、海洋里的水會蒸發(fā)嗎? 交流:學生描述自己推測的理由及原因。


任務:學生設計模擬淡水蒸發(fā)實驗并交流匯報。


要求:用試管、試管架、水、量筒模擬一口水井的水量變化情況。


活動:分小組觀察,先用量筒裝20毫升的水倒入試管里,記錄初始水量。過一段時間后把水倒入量筒里,再記錄水量。


提示:試管里的水不能在短時間內便能看到實驗現(xiàn)象,大概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因此本活動觀察結果可以在下一節(jié)課分享交流。學生通過課后的持續(xù)觀察,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記錄和描述的能力。


匯報:分享小組的實驗記錄,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指導和整理。


問題:江、河、湖泊里的水是屬于淡水,而海洋里的水是咸水。海洋里的水也會蒸發(fā)嗎?


匯報:自主設計并完成海水蒸發(fā)的模擬實驗。根據(jù)鹽水中的水會蒸發(fā)的現(xiàn)象,推理海洋里的水也是會蒸發(fā)的。


小結:地表上的水也是會蒸發(fā)的。


3.實踐:給苗圃保濕


任務:給苗圃新種的菜苗保濕。


要求:學校的苗圃新種了一批菜苗。如何防止土壤里的水分蒸發(fā)得太快,保持土壤濕潤呢?


活動:分小組討論。


交流:分享小組的討論方案。例如,給菜苗穿上件衣服,用竹子搭建一個架子,在架子上鋪上塑料薄膜……


小結:大家可以用今天課上做模擬實驗、對比實驗的方法,去驗證自己的思考是否合理。


七、教學板書








衣服上的水


第17課水去哪里了























地表上的水


蒸發(fā)到空氣中


相關教案

小學科學18 水去哪里了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18 水去哪里了教案,共4頁。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17 水去哪里了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17 水去哪里了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前準備,教學導入,學生分組實驗,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12 蠟燭的燃燒優(yōu)質課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12 蠟燭的燃燒優(yōu)質課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第2單元 物體的沉與浮9 浮筒的妙用公開課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第2單元 物體的沉與浮9 浮筒的妙用公開課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8 小浮板精品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8 小浮板精品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第1單元 植物的需求5 葉會蒸騰水分嗎優(yōu)秀教案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第1單元 植物的需求5 葉會蒸騰水分嗎優(yōu)秀教案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第4單元 地球上的水17 水去哪里了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第4單元 地球上的水17 水去哪里了教學設計及反思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17 水去哪里了

版本: 粵教粵科版(2024)

年級: 五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