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根還吸收了什么”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根還吸收了什么”是粵教科技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1單元“植物的需求”的第3課。本單元的設計意圖是通過簡單的實驗,引導學生探討水、陽光、空氣、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繼而了解植物具有獲取和制造養(yǎng)分的結構,能夠制造養(yǎng)分供自身生存所需。同時,激發(fā)學生產生了解、認識自然界的興趣和愛護自然的情感,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tǒng)一的觀點。本課提出“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產生“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的思考, 通過對比實驗發(fā)現(xiàn)植物不但需要吸收水,還需要吸收溶解在水里的無機鹽。


本課由兩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是“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做對比種植實驗,分別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培養(yǎng)植物,觀察和比較植物的生長情況;第二個活動是“土壤浸出液里有什么”,聯(lián)系活動1的現(xiàn)象,展開進一步的實驗,了解根在吸水的同時,還吸收溶解在水里的無機鹽。





二、學情分析


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都知道每天都需要給植物一定量的水維持植物的生長。但是,植物只是“喝”水就可以正常生長了嗎?學生可能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教師應當適時地引導學生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根除了吸收水分以外,還吸收了什么。





三、教學目標


1.知道植物的根能吸收溶解在水里的無機鹽。


2.能圍繞探究任務制訂探究計劃,初步具備控制變量的意識,并能按計劃完成探究活動。


3.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科學問題,樂于參加觀察、實驗等科學活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同時,還需要吸收各種溶解在水里的無機鹽。教學難點:能圍繞探究任務制訂比較完整的探究計劃,初步具備實驗設計的能力和


控制變量的意識,并能按計劃實施實驗方案。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燒杯、漏斗、鐵架臺、濾紙、載玻片、酒精燈、試管夾、植物幼苗、土壤、多媒體教學儀器、實物投影、教學PPT課件等。


學具準備:燒杯、漏斗、鐵架臺、濾紙、載玻片、酒精燈、試管夾、植物幼苗、土壤、《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等。





六、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動


設置情境:在陽臺上,許多植物被栽種在花盆里。除此以外還有幾個浸泡著綠豆苗的碟子。波波正在用灑水器給綠豆苗補充水分。


問題:只用清水培養(yǎng)的綠豆苗好像越長越細。如果只給植物足夠的水,綠豆苗能否正常生長?


交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或經驗進行觀點的表達。思考:是什么因素影響了綠豆苗的生長呢?


(二)活動探究 1.活動1: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


問題:植物只 “喝”水就可以正常生長了嗎?


引導:自主設計對比實驗進行研究,還要強調選擇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植物進行對比實驗。


討論:如何設計對比實驗研究植物只 “喝”水就可以正常生長。


匯報:分小組對觀察的信息進行匯報,教師對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引導和記錄。 整理:把兩株植物分別培植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作對比,并把它們放在相同的


外部環(huán)境中,對它們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


要求:按照《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的步驟制作土壤浸出液。將浸泡一天以上的土壤溶液進行過濾,得到澄清的土壤浸出液,放入不透明容器中備用。


問題:如果把兩株大小差不多的同一種植物分別移植在兩個裝有不同液體的瓶子里,它們會有變化嗎?


活動:按照實驗設計進行分組活動。把兩株對比的植物分別培植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中,對它們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


注意:選擇植物的幼苗進行實驗。實驗中使用的培養(yǎng)瓶必須不透明的,避免植物的根部暴露在陽光下,影響實驗的效果。


放置:接著,把它們放在相同的外部環(huán)境中,如通風、有光照的地方,保證植物有較好的生長環(huán)境:充足的陽光、空氣和適宜的溫度。一周后,對它們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


觀察:教師提前一周按活動中的材料進行兩組植物的栽培。學生課堂上對兩組植物進行觀察和測量。


交流:學生將小組討論的觀察方法進行匯報,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整理:只給植物純凈的水分,是不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


質疑:土壤浸出液有什么影響植物的生長?


討論: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或經驗進行觀點的表達。


2.活動2:土壤浸出液里有什么


引導:土壤浸出液能使植物生長得更好,是否與土壤浸出液所含的成分有關?


問題:蒸餾水和過濾后的土壤浸出液看上去都是澄清透明的,但它們的成分是否完全相同?能否用學過的科學方法對土壤浸出液進行探究?


討論:學生分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


匯報:學生將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引導。


方法:使用三年級學到的“蒸發(fā)法”,檢驗澄清的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的成分是否不一樣。


活動:分小組進行實驗。通過蒸發(fā)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的水分,觀察現(xiàn)象,從而知道透明的液體是否含有物質。


匯報:學生將小組實驗的現(xiàn)象和發(fā)現(xiàn)進行交流,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引導。


小結:通過蒸發(fā)實驗的現(xiàn)象,知道透明的蒸餾水是純凈的,不含有任何物質,而澄清透明的土壤浸出液里含有其他物質。


問題:澄清透明的土壤浸出液里含有哪些物質呢?


閱讀:教科書中提供一段相關資料的呈現(xiàn),學生通過對資料的閱讀,尋找與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行分析、解釋和歸納。


匯報:學生將閱讀的發(fā)現(xiàn)進行交流,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引導。


整理:土壤中的無機鹽有的來自動植物的遺體,有的是人們添加進去的,如化肥、農家肥等,還有的是土壤中本來就存在的。這些無機鹽溶解在水中,被植物吸收了。如果土壤中缺乏這些養(yǎng)分,植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使植物死亡。


思考:聯(lián)系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思考,根除了吸收水分,還吸收了什么物質? 歸納: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同時還需要吸收各種溶解在水里的無機鹽。





七、板書設計





第3課根還吸收了什么





蒸發(fā)


溶解在水里的無機鹽


吸收


土壤浸出液里根


水分


吸收








相關教案

青島版 (五四制2017)三年級上冊1 植物的根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青島版 (五四制2017)三年級上冊1 植物的根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人新課,探究活動,拓展活動,共談收獲,課后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粵教粵科版 (2017)一年級下冊11 草地里有什么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粵教粵科版 (2017)一年級下冊11 草地里有什么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科書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目標,教學重,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粵教粵科版 (2017)一年級下冊3 空氣是什么樣的教案:

這是一份粵教粵科版 (2017)一年級下冊3 空氣是什么樣的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目標,教學重,教學準備,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科學三年級上冊1 植物的根教案

科學三年級上冊1 植物的根教案

小學科學人教鄂教版 (2017)三年級下冊6 根 莖 葉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人教鄂教版 (2017)三年級下冊6 根 莖 葉教案設計

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3 根還吸收了什么教學設計

粵教粵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3 根還吸收了什么教學設計

科學8.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教案

科學8.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教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3 根還吸收了什么

版本: 粵教粵科版(2024)

年級: 五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