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58頁例1、例2,第59頁課堂活動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建立1m 的實際長度表象,知道1m=100cm。


2.初步學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合理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3.通過實際測量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用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m 的實際長度表象。


【教學準備】


課件、軟米尺、米尺、標簽、卷尺、盤尺、每小組一張紙。


【教學過程】


一、動畫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出示動畫。)直尺的好朋友到底是誰呀? (出示米尺。)這就是一把硬的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一般用它來量較長物體的長度。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米作單位量長度”,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板書課題:用米作單位量長度。


[點評:一開始用學生喜歡的動畫片讓學生感知量比較長的物體用直尺不方便,從而產(chǎn)生認知沖突,引出米尺,揭示新課,激發(fā)出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1,認識米


(1)觀察米尺,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


①其實孩子們的軟米尺跟硬米尺的刻度是一樣的,請拿出你們的軟米尺,仔細地觀察軟米尺上有些什么? 說給小伙伴聽聽。


②學生匯報。


學生1: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數(shù)字和刻度。


學生2:我看到了1~9。教師引導:0,1兩個數(shù)字間的距離是多長? (1cm。)你能用手勢比比嗎? (0~10就是10cm。)再數(shù)10cm就是20cm、30cm……100cm(板書:1m=100cm)。反過來100cm就等于1m。


學生3:我發(fā)現(xiàn)1m 里面有10dm。


引導:從0刻度到哪里代表1dm? 用手勢比劃一下1dm 的長度。一共有幾個1dm? (板書:1m=10dm。)10dm 也就是1m。


③齊讀1m=10dm 的等式,再反過來讀。


④翻到教科書第58頁,填空。填好后讀一讀。


[點評:通過觀察米尺,確認1m=100cm,1m=10dm。這樣有利于長度觀念的建立,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2)建立1m 的概念。


①認識“手臂米尺”,感知1m。


教師:孩子們用智慧的雙眼發(fā)現(xiàn)了米尺的很多秘密,其實我們身體里也有米尺! 請用兩手拉住軟米尺的兩端,拉直,然后輕輕地松開手。這樣手臂伸開的長度大約就是1m。(感受1m 的長度。)


教師:現(xiàn)在把手放下,咱們不用米尺,你能用手臂比劃出大約1m的長度嗎? (抽學生回答。)


②找身高米尺,感知1m。


教師:其實身體米尺還不止這一把。從地面到身高1m 的地方也可以看作一把身高米尺。


老師用硬米尺示范找身高米尺,并教給學生測量方法。


學生自己操作。你能找找自己的身高米尺嗎? 小伙伴合作找到1m 的地方貼上標簽。


比較標簽的位置引出質(zhì)疑。既然標簽都是離地面1m 高,為什么貼標簽的位置不一樣? (身高不同。)


小結:但是隨著孩子們慢慢長高,身體米尺也會變化,有可能由肩膀慢慢地到胸前,甚至到腰間。我們就找到了兩把身體米尺,一把是你的“手臂米尺”,另一把是“身高米尺”。


[點評:通過觀察、估計,讓學生找“手臂米尺”“身高米尺”這兩把身體米尺,讓學生充分感知1m 的實際長度,建立1m 長度的表象。]


(3)估計1m 長。


教師: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m,你能用“手臂米尺”和“身高米尺”去找找嗎?


學生匯報,教師驗證。


學生1:我發(fā)現(xiàn)講臺的高大約是1m。


學生2:我發(fā)現(xiàn)課桌的高大約是1m。


學生3:我發(fā)現(xiàn)黑板的寬大約是1m。


……


[點評:通過讓學生找生活中長度為1m 的物體。進一步讓學生充分感知1m 的實際長度,幫助學生建立1m 的長度的表象。]


2.教學例2,實際測量


(1)估一估。你能估一估天天和我們見面的黑板的長和寬大約有幾個1m? (抽學生回答。)


(2)課件出示例2。


(3)抽學生講解測量的方法。


(4)介紹各種尺子。


①卷尺。木工師傅、建筑工人用的卷尺,一般有3m、5m、8m。


②折尺。一般有2m、3m 長的。


③盤尺。一般有10m、20m 長的,有的長達50m,主要用來量長距離的。


……


⑤用卷尺量黑板的長,并提醒使用卷尺時注意安全。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把長5m 的卷尺。不過在用卷尺量長度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拉出來、收回去都容易把手割傷,所以一般要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人配合完成。(抽學生測量黑板的長。)


3.聯(lián)系生活


教師:黑板的長和寬都可以用“m”來作單位。那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也可以用“m”作單位?


學生匯報。


4.小結


教師:在選擇合適的單位的同時一定注意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點評:通過先估一估,再量一量黑板的長和寬,初步體驗操作方法,最后分組自主測量。讓學生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體驗、領悟測量方法,并培養(yǎng)合作意識。]


三、練習應用,鞏固內(nèi)化


1.第59頁課堂活動第1,2題


2.第60頁練習十四第1,2題


3.實際測量


(1)明確要求。


教師:孩子們不但知道了量較長物體或較長的距離,通常用米作單位,而且還學到了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你們想量一量嗎? 請小組的伙伴商量一下測量什么?


教師出示要求。


(2)學生分組合作,自主測量。


(3)匯報測量結果。


[點評:把測量的學習延伸到課外,不僅讓學生學會根據(jù)物體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和測量方法,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四、反思總結,概括提升


教師:孩子們,這節(jié)課你快樂嗎? 有什么收獲?


(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樹人小學 付秋平)

相關教案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一 表內(nèi)乘法(一)2.1,2的乘法口訣優(yōu)秀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一 表內(nèi)乘法(一)2.1,2的乘法口訣優(yōu)秀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一 表內(nèi)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認識優(yōu)質(zhì)第1課時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一 表內(nèi)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認識優(yōu)質(zhì)第1課時教學設計,共5頁。

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2.用米作單位量長度精品第1課時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2.用米作單位量長度精品第1課時教學設計,共3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小學2.用米作單位量長度優(yōu)秀第2課時2課時教學設計

小學2.用米作單位量長度優(yōu)秀第2課時2課時教學設計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1.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優(yōu)秀第2課時2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1.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優(yōu)秀第2課時2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數(shù)學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1.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優(yōu)秀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小學數(shù)學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1.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優(yōu)秀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1.分一分公開課第1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1.分一分公開課第1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數(shù)學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2. 用米作單位量長度

版本: 西師大版

年級: 二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