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踏上一場尋寶之旅啦!去尋找表達情感的方法;尋找虞世南筆下的鳴蟬等等。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看看誰能找到更多的寶藏!
我們都知道溫故而知新,“溫故”是復習學過的知識,“知新”是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那么,現在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在第一單元學習了哪些課文,并思考:這些課文分別借助哪些具體的事物,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白鷺》生動描寫白鷺顏色、身段及活動時的韻味,表達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贊揚了尋常的事物中也蘊含著內在美,抒發(fā)作者對平凡中的高潔、樸素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本單元的課文寫的都是事物,有的蘊含著作者濃濃的感情,有的引發(fā)了作者深深的思考。交流平臺的內容和第一單元的知識緊密相連,我們要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到表達情感的方法。
《落花生》通過談花生好處,揭示其默默無聞的品格。作者借花生樸實無華、用處很多的特點說明做人的道理,讓我深受啟發(fā)。
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學習本單元課文時還有哪些發(fā)現。
我發(fā)現同是寫事物的文章,但抒發(fā)的情感可以不一樣。琦君筆下的桂花雨,不僅帶給她許多童年的快樂回憶,也寄托了她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使我很受感動。
《珍珠鳥》寫人與鳥之間的情意。借助珍珠鳥從害怕我到親近我的過程,從中感悟到“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美好境界”。體現出人與鳥之間信任的快樂與美好,表達作者對和諧關系的向往。
這幾篇課文都是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或說明道理。但每篇課文抒發(fā)情感的方法也有些不同?!栋槨分饕诿鑼懖煌那榫钞嬅嬷斜磉_喜愛和贊美;《落花生》是通過人物對話與對比,突出花生的特點,說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主要講了童年與桂花相關的幾件事,在敘事中寄托思鄉(xiāng)的情感;《珍珠鳥》通過人與鳥相處時的細節(jié)描寫,抒發(fā)感受。
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或說明道理
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要做實實在在、有用的人
香氣迷人;搖桂花的樂趣
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懷念童年
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請同學們完成學習單,梳理文章內容
1.下面的事物能讓你產生怎樣的感悟?
從金黃的樹葉紛紛飄落的情景我感悟到“葉落歸根”“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2.學了本單元,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請完成下列填空。
這個單元的課文寫的都是______,文章有的蘊含著濃濃的感情,有的引發(fā)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如_____(作者)的桂花雨,不僅帶給她許多童年的回憶,也寄托了她濃濃的_______之情,讓人深受感動;《落花生》中,用花生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來說明________的道理;《白鷺》一文讓人在體會白鷺美的同時,明白了美就蘊含在_______的事物中,我們要有善于發(fā)現的眼睛;《珍珠鳥》則體現出_______的快樂與美好。
本單元的這幾篇課文從多角度呈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體現了“一花一鳥總關情”的人文主題。這幾篇課文的共性是借助具體的事物抒發(fā)情感。 若有心,一花一木皆有情,一事一物都含理。同學們在以后的習作和小練筆中中,可以借鑒課文的這種寫法——借助一種具體的事物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寫出對這種事物的感受或看法。
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它們在描寫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將花生果實埋在地里,與桃子、石榴、蘋果果實掛枝頭對比,突出花生不圖虛名的品格。
(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把白鷺與白鶴、朱鷺、蒼鷺對比,突出白鷺色素與身段搭配適宜的特點。
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將瓜架與高樓門前石獅子、旗桿對比,突出瓜架的可愛和生機。
對比手法: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是把對立的意思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或把兩種對應的事物放在一起對照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
對比的作用:運用這種手法,能突出事物的特點,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使形象更鮮明,感受更強烈,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tài)。 1.哥哥很喜歡閱讀,不像弟弟 。 2.小紅乖巧可愛,不像小明 。
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梅花,那是木蘭花……但我除了記些名字外,并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tài)。
練習用對比的方法寫出某種事物的特點。
我會說:小草既沒有花兒芬芳的香味,也沒有大樹偉岸的身軀,但它卻有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
運用對比方法描述生活中某種事物的特點。全班交流展示,評議修改。
這節(jié)課我們回顧了本單元的課文內容,學習了如何通過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還掌握了一種修辭手法叫做(對比),在以后的寫作中,同學們可以大膽運用這些方法技巧,來給我們的文章增加亮點。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感受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體會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初步了解對比的方法在描寫事物中的作用。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詞句段的剩余部分和日積月累。
同學們,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意思可能不同哦。比如‘溫和’,在‘天氣溫和’里和‘老師態(tài)度溫和’里意思就不一樣。請大家看看詞句段運用的第二個內容。
人工智能的出現為人類的生活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
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
讀句子,結合生活實際,同桌間說說帶點的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開墾,指把荒地墾植成可以種植的土地。
開創(chuàng)、建立。指開創(chuàng)新的事物新的領域。
兩個“開辟”的含義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據什么理解的?
第一個句子的意思是:這塊地本是荒著的,荒草叢生,不能長任何東西,要種花生就必須讓它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改變,所以,“開辟”在這里是“開墾”的意思。第二個句子的意思是:人工智能在人類的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嶄新的事物,它開創(chuàng)了新的領域,所以“開辟”在這里是“開創(chuàng)、建立”的意思。
大家以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新年的到來。
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tài)。
運用學法,自學第二組例句
姿態(tài):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事物呈現的樣子”,指梅樹枝條特殊的樣子;在第二句中是“風格,氣度”,指人們所呈現出來的精神面貌。
說一說這兩組句子有什么規(guī)律和特點。
每組句子都含有相同的詞語。這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表達的意思不同(一詞多義)。 很多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意思是不同的,這需要我們在不同的語境中,通過前后文的意思,來推測詞語表達的不同意思。
還有哪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也是不同的?
現在讓我們根據不同語境,用這些多義詞來寫句子,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tài)) (形容人或物有生機和活力;有生氣)
他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值我們學習。
廣場上的老爺爺們正在打太極拳,看起來特別精神。
(表示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自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次考試他得了一百分就驕傲自滿起來了。
這次運動會,你得了那么多獎我真為你驕傲。
你能試著用“溫和”這個詞說一說嗎?
(形容氣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天氣很溫和,適合去郊游。
性格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
王老師性格溫和,很受學生喜愛。
在不同語境中表達不同意思的詞語還有哪些?
回味 ①指從回憶中體會 ②吃過的東西,在嘴里的滋味便宜 ①好處 ②價格低意思 ①趣味 ②意義,思想內容
通過練習,我們發(fā)現,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意思不同,要根據上下文理解并運用,才能讓句子表達更準確、更豐富。因此,我們在閱讀時要根據具體的語境正確理解一詞多義;表達時要學會把同一詞語放在不同的語境中說話。
自讀古詩。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準字音,讀懂詩意。
蟬 [唐] 虞世南?垂 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相傳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使得李世民對其稱贊有加,深得賞識,于是常邀他參加一些典禮活動。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李世民詢問大家是否有新的詩歌作品,虞世南便誦讀出該詩。
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
譯文: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持續(xù)不斷的蟬鳴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響亮的蟬鳴之所以傳得遠,正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因為憑借秋風的力量。
1.作者寫了蟬的哪些特點?表現出了一個怎樣的蟬的形象?
(1)作者從蟬的形狀、習性、聲音三個方面寫了蟬。(2)表現了蟬高潔的形象。
2.“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兩句說明了什么道理?
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
交流:詩人借蟬表達什么感情?
詩人借蟬抒情,表達自己品格高潔,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聲遠播。借蟬表達自己高潔的志向和情操。
這首詩表達出作者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謳歌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是詩句背誦大比拼,看誰能又快又準地背出《蟬》這首詩,展現自己的知識積累。
詠蟬唐 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竹 石鄭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相同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還學習了一首古詩。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語言藝術更是博大精深,希望同學們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以后的學習中。
1.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記中,嘗試運用對比的方法寫一種事物。 2.課外閱讀時,留心對比描寫方法的運用,可適當做些摘記。

相關課件

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我的心愛之物完美版ppt課件:

這是一份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我的心愛之物完美版ppt課件,文件包含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我的心愛之物》課件2課時pptx、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我的心愛之物》教學設計2課時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3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五年級上冊落花生課文ppt課件: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五年級上冊落花生課文ppt課件,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謎語導入,資料袋,作者簡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我會讀,趣識字,識字游戲,拔花生,我會寫,書寫指導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五年級上冊白鷺課文ppt課件: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五年級上冊白鷺課文ppt課件,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導入,資料袋,作者簡介,初讀課文,我會讀,識記生字,識字游戲,學寫字,書寫指導,品讀課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2 落花生課文ppt課件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2 落花生課文ppt課件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圖文ppt課件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圖文ppt課件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教學演示課件ppt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教學演示課件ppt

小學人教部編版語文園地八教課ppt課件

小學人教部編版語文園地八教課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五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語文園地

版本: 統(tǒng)編版(2024)

年級: 五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