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fā)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系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魂。如圖是一位太極愛好者的兩個經(jīng)典動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中人對地面的壓力更大;
B.①中人對地面的壓強更大;
C.①中人對地面的壓強更??;
D.①與②中人對地面的壓力與壓強均相等
【答案】B。
【解析】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重力大小,兩圖中為同一個人,質(zhì)量相等,重力相等,則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相等;從圖中可知,①圖中人單腳著地,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較小,②圖中人雙腳著地,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較大,根據(jù)可知,①圖中人對地面的壓強大于②圖中人對地面的壓強。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2.下列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A.鋒利的篆刻刀 B.駱駝寬大的腳掌
C.注射器的針頭 D.切菜的菜刀
【答案】B。
【解析】A.篆刻刀很鋒利,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不合題意;
B.駱駝寬大的腳掌,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符合題意;
C.注射器的針頭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不合題意;
D.切菜的菜刀,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3.客車上均配備有逃生錘,遇到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用逃生錘打擊玻璃邊框的邊緣將玻璃砸破逃生,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錘敲打方式使用正確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即增大壓強,在玻璃能夠承受的壓力一定時,而題目中所有的選項中,只有D的受力面積最小,壓強最大,最容易打破玻璃,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4.如圖所示,甲、乙兩個長方體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和p1,乙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和p2。已知甲、乙的密度相同、高度相同,甲的底面積大于乙的底面積。根據(jù)上述條件,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F1<F2 , p1<p2 B.F1>F2 , p1>p2
C.F1>F2 , p1=p2 D.F1<F2 , p1=p2
【答案】C。
【解析】
由柱體壓強公式可知,甲、乙的密度和高度均相同,則甲、乙對桌面的壓強也相同;再根據(jù)壓力計算公式可知,甲的底面積大于乙的,則甲對桌面的壓力大于乙的,故選C。
5.如圖所示,三個質(zhì)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質(zhì)量和深度均不相等的三種不同液體,A、B、C三個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相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液體的密度關系為ρA>ρB>ρC;
B.三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力FA=FB=FC;
C.桌面受到的壓強pA<pB<pC;
D.三容器中所盛液體的質(zhì)量mA>mB>mC
【答案】D。
【解析】A.由題可知A、B、C三個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相等,且容器中液體深度關系為hA<hB<hC
由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當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相等時,液體深度越深,液體密度越小,故液體密度關系為ρA>ρB>ρC
故A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題可知A、B、C三個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相等,且容器底面積相同,由壓強變形式F=pS可知,三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相等,故B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CD.由容器形狀可知液體重力與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關系為GA<FA,GB=FB,GC>FC
又由B選項分析可知三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相等,故三種液體受到的重力關系為GA<GB<GC
由重力變形公式可知,三種液體的質(zhì)量關系為mA<mB<mC
由題意可知,三個容器的質(zhì)量相同,則容器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關系為mA′<mB′<mC′
由公式G=mg可知,三個容器與液體的總重力關系為GA′<GB′<GC′
由于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與容器中液體的總重,故容器對桌面的壓力關系為FA′<FB′<FC′
又因為容器底面積相同,由公式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關系為pA<pB<pC
故C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D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6.圖中的裝置不是依據(jù)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自動給水盆栽B.鍋爐水位
C. 船閘 D.茶壺
【答案】A。
【解析】連通器的結(jié)構(gòu)是上端開口,下端相連,A中瓶子的上端并未開口,所以不是連通器,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沈清同學利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如圖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此時大氣壓強等于760mm高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
B.若將玻璃管稍稍傾斜,則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不變;
C.若把此裝置從天塔首層乘電梯帶到頂層,則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增大;
D.若換用密度比水銀小的液體做實驗,則大氣壓能支持液柱的高度會不變
【答案】B。
【解析】A.此時內(nèi)外水銀液面差為750mm,大氣壓強等于750mm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故A錯誤;
B.此時大氣壓強不變,傾斜玻璃管,玻璃管內(nèi)外液面差不會改變,故B正確;
C.大氣壓強隨著海拔的增高而降低,所以管內(nèi)外液面差也會降低,故C錯誤;
D.大氣壓強等于管內(nèi)外液面差的液柱產(chǎn)生的壓強,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液體密度減小,液柱高度會增大,故D錯誤。
故選B。
8.如圖所示現(xiàn)象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的是( )。
A.圖甲所示飛機升力的產(chǎn)生原因;
B.圖乙所示向兩張紙中間吹氣,紙張向中間靠攏;
C.圖丙所示地鐵站臺邊,人必須站在黃色以外的區(qū)域候車;
D.圖丁所示裝有液體的玻璃管,底部和側(cè)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答案】D。
【解析】A.相等的時間內(nèi),空氣經(jīng)過機翼上面的路程大于下面的路程,機翼上面的空氣流速大于下面的流速,機翼上面的壓強小于下面的壓強,出現(xiàn)壓強差,出現(xiàn)了壓力差,這個壓力差就是機翼向上的升力;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A不符合題意;
B.對著兩張平行的紙吹氣,兩紙中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兩紙的外部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兩紙受到兩邊向內(nèi)的壓力差,所以兩張紙被壓到一起,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B不合題意;
C.當列車駛進站臺時,會帶動人和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此時人外側(cè)的空氣流動速度慢,根據(jù)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人外側(cè)空氣流速慢壓強大,而內(nèi)側(cè)流速快壓強小,會產(chǎn)生一個向內(nèi)側(cè)的壓強差,將人推向火車,易出現(xiàn)危險.所以人必須站在安全黃線以外的區(qū)域候車.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C不合題意;
D.如圖所示裝有液體的玻璃管,底部和側(cè)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是因為液體對容器底和側(cè)壁有壓強,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D符合題意。
9.近期交警部門加大對電動車安裝遮陽傘的檢查拆除力度?遮陽傘雖能遮擋陽光,但存在安全隱患,當電動車快速行駛時,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遮陽傘上邊空氣流速小,壓強小,傘面被向下壓;
B.遮陽傘下邊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傘面被向上吸;
C.遮陽傘上邊空氣流速大,壓強大,傘面被向下壓;
D.遮陽傘下邊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傘面被向上吸
【答案】D。
【解析】傘的形狀是上方凸起的,當氣流經(jīng)過時,上方的流速大,壓強小,下方的流速小,壓強大,傘下方的氣壓大于傘上方的氣壓,這樣就會產(chǎn)生一個向上的升力,使傘容易被風吸起來,使電動車不能平穩(wěn)行駛。
故選D。
10.(雙選)如圖所示,A、B兩個密度之比為8:1、體積之比為1:8的實心正方體,按甲、乙兩種不同的方式疊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A對B的壓力小于圖乙中B對A的壓力;
B.圖甲中A對B的壓強小于圖乙中B對A的壓強;
C.地面受到的壓力之比是1:1;
D.地面受到的壓強之比為1:4
【答案】CD。
【解析】A.由得,A、B的質(zhì)量之比為
由得,甲乙的重力相等,圖甲中A對B的壓力等于A的重力,圖乙中B對A的壓力等于B的重力,故圖甲中A對B的壓力等于圖乙中B對A的壓力,故A錯誤;
B.圖甲中A對B的壓力等于圖乙中B對A的壓力,受力面積大小也相等,由得,圖甲中A對B的壓強等于圖乙中B對A的壓強,故B錯誤;
C.甲乙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都等于AB整體的重力,則甲乙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相等,即地面受到的壓力之比是1:1,故C正確;
D.A、B的體積之比為1:8,則A、B的邊長之比為1:2,A、B的面積之比為1:4,
地面受到的壓強之比為;
故D正確。
故選CD。
二、填空題(7小題,每空2分,共34分)
11.如圖甲所示,用一個水平推力F將物塊A從如圖甲位置推到如圖乙位置,此過程中物體對桌面的壓力______,摩擦力______(以上兩空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壓強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應為______(填“丙”或“丁”)圖。
【答案】不變;不變;丙。
【解析】[1]物塊A被推動過程中,重力大小不變,推動過程中,物塊A一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物塊A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塊A的重力大小,因此物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
[2]推動過程中,物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物塊與桌面間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
[3]推動過程中,物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從圖中可以看出,物塊A被推動過程中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一直都是桌面的面積,因此物塊A被推動過程中壓強的大小不變。
12.如圖所示,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通過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水的玻璃瓶中,從管口向瓶內(nèi)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nèi)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為h,此時瓶內(nèi)氣壓 ___________瓶外的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不考慮溫度的影響,把這個自制氣壓計從山下移到山上后觀察它的高度h 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大于;變大。
【解析】[1]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氣,如果此處的氣壓等于瓶外的大氣壓,管內(nèi)和瓶內(nèi)的水面應該相平?,F(xiàn)在是管內(nèi)的水面高,說明瓶內(nèi)的氣壓大于瓶外大氣壓。
[2]大氣壓會隨高度的增加而減??;把氣壓計從山下帶到山上,瓶內(nèi)空氣的壓強不變,而外界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此時在瓶內(nèi)氣壓的作用下,會有一部分水被壓入玻璃管,因此瓶內(nèi)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h變大。
13.如圖甲所示,用吸管把飲料吸進嘴里,是靠________的作用;圖乙壺身與壺嘴組成了________;如圖丙所示,汽車駛過后,路邊的樹葉將飄向________(選填“A”、“B”或“C”)。
【答案】大氣壓;連通器;A。
【解析】[1]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nèi)的空氣吸走,使吸管內(nèi)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汽水被壓進吸管里。
[2]水壺與壺嘴上部均開口,而且下部連通,故兩者組成了連通器。
[3]汽車駛過后,使馬路中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馬路兩邊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馬路兩邊的氣壓大于馬路中間的氣壓,樹葉向馬路中間運動。
14.如圖所示,為A、B兩種實心固體物質(zhì)的m-V圖像,將A、B兩種物質(zhì)制成高度相等的實心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它們對地面的壓強之比___________;對地面的壓強為p1,將其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此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2,p1=___________p2。
【答案】4∶1;1。
【解析】[1]由圖可知,A物質(zhì)的密度
B物質(zhì)的密度
兩圓柱體的高度相同,則它們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2]實心圓柱固體對地面的壓強
將其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后,圓柱體的密度不變,高度不變,所以對地面的壓強不變,即p1=p2。
15.一塊密度均勻的長方體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若將長方體木塊AB切去右側(cè)的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力將 ___________,壓強將 ___________;如圖乙將長方體木塊沿虛線CD切去上面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將 ___________。(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變小;不變;變小。
【解析】[1]將長方體木塊AB切去右側(cè)的一半,剩下部分重力減小,則對桌面的壓力也減小。
[2]將長方體木塊AB切去右側(cè)的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力減半,受力面積也減半,由固體壓強公式可得,壓強大小將不變。
[3]將長方體木塊沿虛線CD切去上面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力減半,受力面積卻不變,由固體壓強公式可得,壓強大小將變小。
16.如圖所示,吸盤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會緊緊“吸附”在墻壁上,又由于吸盤與墻壁間有_______,所以即使在吸盤上掛一定重量的物體,吸盤也不會脫落。
【答案】大氣壓;摩擦。
【解析】[1]使用吸盤時,最好粘點水,用力向墻上一擠,松開手,吸盤就會緊緊吸在墻壁上了,這是因為吸盤的彈性想恢復原狀,使得吸盤內(nèi)部的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故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吸盤會緊緊地吸附在墻壁上。
[2]這樣吸盤與墻壁間有了一定的壓力,故會產(chǎn)生摩擦力,這個摩擦力是向上的,所以它能掛一定重量的物體而不會脫落。
17.如圖所示,放于水平桌面上的兩個質(zhì)量相等但高度和底面積均不相等的圓柱形容器,盛有相同質(zhì)量的的同種液體,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是:p甲_________p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關系是F甲_________F乙。(均選填“>”、“;=。
【解析】[1]由圖知,甲容器中液體的深度h甲大于乙容器中液體的深度h乙,根據(jù)p=ρgh可知,液體對甲容器底部的壓強大于液體對乙容器底部的壓強,即p甲>p乙。
[2]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內(nèi)液體的總重力,兩容器質(zhì)量相等,容器內(nèi)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故兩容器和容器內(nèi)液體的總質(zhì)量相等,總重力相等,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即F甲=F乙。
三、實驗題(3小題,共13分)
18.(4分)如圖所示是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過程。
(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______來確定壓力的作用效果明顯程度;
(2)由圖甲、乙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和______有關;
(3)由圖甲可得的實驗結(jié)論是:______。
【答案】凹陷程度;壓力大??;受力面積;見解析。
【解析】(1)[1]實驗中該同學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這是轉(zhuǎn)換法的應用;
(2)[2][3]比較圖甲可知,受力面積相同,而壓力不同,且壓力越小,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小,故可得結(jié)論: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顯。比較圖乙可知,受力面積不相同,而壓力相同,且受力面積越小,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結(jié)論: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可得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
(3)[4]比較圖甲可知,受力面積相同,而壓力不同,且壓力越大,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由圖甲可得結(jié)論: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19.(4分)如圖所示,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因素的實驗中:(在圖戊中容器里裝有鹽水,其余圖中均是水)
(1)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水中,通過觀察形管兩側(cè)液面的___________來判斷探頭處水的壓強大小。
(2)比較圖甲和圖乙,可以得到:同一種液體里,深度越深壓強越___________。
(3)比較___________三個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
(4)比較圖丁和圖戊,可以得到:在不同種液體里,深度相同,密度大的其壓強___________。
【答案】高度差;大;乙、丙、??;大。
【解析】(1)[1]在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的壓強時,應用了轉(zhuǎn)換法,通過觀察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探頭處水的壓強大小。
(2)[2]比較圖甲和乙圖知道,液體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所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同一種液體里,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3)[3]要得出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需要控制液體的密度、液體的深度相同,方向不同,故圖乙、丙、丁符合題意。
(4)[4]比較圖丁和圖戊知道,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且液體的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故可得到:在不同種液體里,深度相同,密度大的其壓強越大。
20.(5分)物理學中把具有流動性的液體和氣體稱為流體。下面是關于流體壓強的研究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老師準備了如圖甲所示裝置:將三節(jié)粗細不同的塑料管①、②、③(橫截面積:S1>S2>S3)連接在一起,右端開口,左端與抽氣機相通。抽氣機抽氣時,______管中氣體流速最大。將三個氣體壓強傳感器分別放入三個管內(nèi),傳感器與計算機相連,計算機可以顯示出管中壓強值。
(2)計算機顯示的數(shù)據(jù)結(jié)果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道___________管中氣體壓強最小;并能進一步得出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___________。
(3)如圖丙所示,老師準備了兩張紙,固定上端,向兩張紙中間吹氣,根據(jù)上述結(jié)論能判斷出兩張紙的下端將________,(選填“靠攏”或“分開”)理由是:______。
【答案】③;③;壓強越??;靠攏;見解析。
【解析】(1)[1]由圖可知,塑料管③橫截面積最小,當氣體流過時,③處的氣體流速最快。
(2)[2]由圖乙可知,三條曲線中,塑料管③內(nèi)的氣體壓強比101kPa小得更多,即塑料管③壓強最小。
[3]結(jié)合(1)得出: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3)[4][5]向紙中間吹氣,紙中間空氣流速大于外側(cè)空氣流速,紙中間壓強小于外側(cè)壓強,外部氣體對紙向內(nèi)壓力較大,對紙產(chǎn)生向內(nèi)的壓力差,使紙向中間靠攏。
四、綜合題(4小題,共21分)
21.(6分)為了盡可能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多地警方利用如圖所示的測溫巡邏機器人輔助日常巡邏,該機器人的質(zhì)量為120kg??蛰d時它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5×105Pa;該機器人最多可負載40kg的重物,g取10N/kg。求:
(1)機器人所受的重力;
(2)圖中機器人空載時的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3)機器人滿載時對地面的壓強(設接觸面積未變)。
【答案】(1)1200N;(2)8×10-3m2;(3)2×105Pa
【解析】(1)機器人所受的重力為
(2)空載時它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5×105Pa,此時壓力等于機器人重力1200N,所以機器人空載時的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
(3)機器人滿載時對地面的壓力為
機器人滿載時對地面的壓強為
答:(1)機器人所受的重力為1200N;(2)機器人空載時的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8×10-3m2;(3)機器人滿載時對地面的壓強2×105Pa。
22.(4分)如圖甲所示的圓柱形容器,底面積為,里面裝有深的水。將一個體積為的實心鋁球放入水中后,如圖乙所示,球沉底(容器中水未溢出)。g取,求:
(1)鋁球放入水中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增加了多少?
(2)鋁球放入水中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加了多少?
【答案】(1);(2)250Pa。
【解析】根據(jù)題意知道,放入鋁球后,液體增加的深度為
(2)由知道,鋁球放入水中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加
(1)由 知道,鋁球放入水中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增加
答:(1)鋁球放入水中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增加了5N;(2)鋁球放入水中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加了250Pa。
23.(6分)如圖所示梯形容器高 18cm,內(nèi)裝水,A、B 兩點到水面深度相同,均為12cm,已知水的密度是ρ水=1.0×103kg/m3,g 取 10N/kg。求:
(1)液體在 A 點的壓強;
(2)A 處 1cm2的面積受到壓力大小;
(3)畫出容器側(cè)壁 A、B 兩點受壓力 FA、FB 示意圖。
【答案】(1)1.2×103Pa;(2)0.12N;(3)如圖。
【解析】(1)已知A點深度為
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
可得A點壓強為
(2)已知A 處面積
根據(jù)壓力公式
可得
(3)根據(jù)壓力的定義,在A、B兩點,壓力的方向垂直作用在表面,如圖所示
答:(1)液體在A點的壓強是1.2×103Pa;(2)A處1cm2的面積受到壓力是0.12N;(3)如上圖所示。
24.(5分)閱讀材料。
負壓病房
新冠疫情期間,醫(yī)院負壓病房在救治重癥患者及保護醫(yī)護人員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它是指在特殊的裝置之下,病房內(nèi)氣體密度小于病房外的密度,病房內(nèi)氣壓小于病房外的氣壓,病房內(nèi)外存在氣壓差,從而使病房內(nèi)外的空氣發(fā)生定向流動,病房外就不會被污染,從而減少了醫(yī)務人員被大量感染的可能,這種病房最適合搶救類似非典、新冠這樣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病人。
(1)負壓病房內(nèi)氣體壓強___________室外的大氣壓強,空氣從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選填“室內(nèi)”或“室外”);
(2)同溫度,同體積的普通病房內(nèi)空氣質(zhì)量與負壓病房內(nèi)空氣質(zhì)量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
(3)下列現(xiàn)象中處于“負壓”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
A.正在熬制中藥的高壓鍋內(nèi)部 B.插有吸管的口服液瓶內(nèi)部
C.用針管吸取藥液時針管內(nèi)部 D.充滿氣后的氧氣罐內(nèi)部
【答案】小于;室外;室內(nèi);>;C。
【解析】(1)[1][2][3]由材料可知,病房內(nèi)氣體密度小于病房外的密度,病房內(nèi)氣壓小于病房外的氣壓,病房內(nèi)外存在氣壓差,空氣從室外流向室內(nèi)。
(2)[4]普通病房與負壓病房內(nèi)空氣的溫度相同、體積相同,負壓病房內(nèi)氣壓低,空氣的密度小,根據(jù)m=ρV可知,普通病房內(nèi)空氣質(zhì)量大于負壓病房內(nèi)空氣質(zhì)量,即m1>m2
(3)[5]A.正在熬制中藥的高壓鍋,其內(nèi)部的氣壓大于大氣壓,故A不符合題意。
B.插有吸管的口服液瓶,其內(nèi)部和外部氣壓相同,故B不符合題意。
C.用針管吸取藥液時針管內(nèi)部壓強小于藥液上方的氣壓,藥液在外部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針管內(nèi),故C符合題意。
D.充滿氣后的氧氣罐內(nèi),其內(nèi)部的氣壓大于大氣壓,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20 電與磁(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20電與磁解析版docx、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20電與磁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11 浮力(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11浮力解析版docx、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11浮力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08 力(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08力解析版docx、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提升檢測卷專題08力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