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泰藍的制作》這篇文章說明了景泰藍的生產過程,是一篇程序性說明文。作者抓住每道工序的特點,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有詳有略,語言準確、嚴密,通俗易懂,條理有序地交代了這種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在同類說明文中具有典型意義。
二、字音
鐵砧zhēn 盡jǐn打鐵椎chuí 銅器作zuō 白芨jī 釉yòu料鐵臼jiù
篩shāi選 鍍dù金 和huó泥
三、詞語解釋
【延展性】延展性是物質的物理屬性之一,它指可錘煉可壓延程度。
【驅遣】驅使
【推陳出新】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fā)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
【半斤八兩】中國古代一斤是十六兩,半斤就是八兩,用來比喻兩個事物或兩方面平分秋色,分不出高低。
【恰如其分】?。赫?。分:合適的界限或分寸,指辦事或說話十分恰當合適。
【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為久遠。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疏疏朗朗】稀疏明朗的意思。
【界成】劃分界線而成。
【勻凈】精細深淺一致。
四、文學常識
1.《景泰藍的制作》說明文葉圣陶(現代)
2.葉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葉紹鈞,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蘇蘇州?,F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五、主題思想
本文通過詳細介紹景泰藍的制作過程,讓我們了解了這一傳統(tǒng)工藝的復雜與精細。從制胎、掐絲、點藍、燒藍到打磨、鍍金,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工匠們的智慧和心血。同時也感受到了傳統(tǒng)手工藝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價值。
六、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點明參觀的時間、地點和內容,交代了寫作的目的──說一說人們喜愛的手工藝品景泰藍的制作過程。這一部分交待了寫作的緣起,引出后文。
第二部分(第2~16段)全文的主要內容,具體說明景泰藍的制作過程和技術。
這是本文的主體部分,又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2、3段)介紹制作景泰藍的第一道工序:制胎。
第二層(第4~9段)介紹制作景泰藍的第二道工序:掐絲。掐絲是景泰藍制作的關鍵工序,作者對它介紹得十分詳細。
第三層(第10~13)介紹制作景泰藍第三道工序:點藍。點藍也是景泰藍制作的關鍵工序,是作者繼“掐絲”之后又一詳寫內容。
第四層(第14~16段)分別介紹了燒藍、打鍍和鍍金三道工序。
第三部分(第17段)概括整個制作過程,強調景泰藍制作。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上冊第五單元三 國家的兒子(節(jié)選)優(yōu)秀導學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字音,詞語解釋,文學常識,主題思想,文章結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項脊軒志精品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字音,詞語解釋,文學常識,主題思想,文章結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項脊軒志學案,共10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引導,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后記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