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與實踐低碳生活R·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情境導入 全球氣候正在變暖,科學家認為,這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變化有關.活動目標 通過對“碳達峰”“碳中和”等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對身邊“碳足跡”計算的認識,建立低碳生活的理念,并設計自己的低碳生活行動方案.活動準備通過報刊、圖書、網(wǎng)絡等查閱、收集“碳中和”的相關資料.探索新知 “碳中和”“碳交易”等是落實《巴黎協(xié)定》要求并促進各國低碳綠色發(fā)展活動的重要概念.活動任務任務1 分享交流什么是“碳中和”、“碳達峰”?任務1 分享交流什么是“碳交易”?我國二氧化碳減排發(fā)展情況【點擊畫面播放視頻】任務2 問題探究 在我們生活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雖然只約占大氣體積的0.03%,但其對氣溫有較大的影響.根據(jù)此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二氧化碳是如何影響氣溫的?如果不對碳排放加以控制,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益處有哪些?……你能解決其中的哪些問題?你知道什么是碳足跡嗎? 左邊是周小剛家庭某個月的“碳足跡”,請你計算出他家人均年碳排放量是多少?計算周小剛家庭一個月的耗碳總量為731.86kg,換算為年碳排放量為731.86×12=8782.32(kg),人均年碳排放量為8782.32÷3=2927.44(kg)≈2.93t.閱讀教材P148“活動三”下面的第一段,完成以下任務:任務1 提出問題例:要實現(xiàn)我國“碳達峰”目標,碳排放強度相對于2005年的年均下降率至少是多少? 要實現(xiàn)我國“碳達峰”的目標,你能從碳排放強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等方面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任務2 解決問題 要實現(xiàn)我國“碳達峰”目標,碳排放強度相對于2005年的年均下降率至少是多少? 閱讀教材可知 2020年我國碳排放強度(單位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 48.4%,而“碳達峰”目標是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單位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 據(jù)此可設碳排放強度相對于 2005 年的年均下降率為 x%, 于是得 48.4+(2030-2020)x ≥ 65,解得x≥ 1.66. 因此,要實現(xiàn)我國“碳達峰”目標,碳排放強度相對于 2005 年的年均下降率至少是 1.66%.任務3 自主研究 根據(jù)你查閱得到的資料,你還能結(jié)合低碳生活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嗎?試解決你提出的問題.提出問題:為了倡導低碳出行,某城市計劃建設一些共享單車租賃點. 已知建設一個小型租賃點的成本是 5000元,建設一個大型租賃點的成本是 8000元,若該城市計劃投入資金不超過 50000元,建設大、小兩種租賃點一共 8 個(兩種租賃點都至少有一個),則有多少種建設方案? 選擇低碳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那我們在日常生活怎樣做到低碳生活呢?請你設計一個低碳生活行動方案.活動過程 通過成果展示與交流,基于各組完成的研究報告,根據(jù)情況選擇任務完成表、表現(xiàn)評分表、自我反思表等進行評價. 與老師和全班同學一起,通過質(zhì)疑、辯論、評價,總結(jié)成果,分享體會,分析不足,開展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和教師評價,完成本次綜合與實踐活動.活動評價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