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丈夫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變,北方淪陷,夫婦輾轉下江南。后趙明誠病死,她過著悲苦孤獨的晚年生活。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寫閨情相思,明快妍麗;南渡之后,則多寫國破家亡的離亂生活,沉哀入骨,詞情凄黯。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詞》 《李清照集校注》輯本傳世。
詞人描寫在殘秋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充分展示她所處的冷清悲涼的環(huán)境氣氛及其飽經國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內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
聯(lián)系詞人的生活遭遇來品讀
抓住詞中選擇的意象來品讀
抓住詞中直接抒情的句子來品讀
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②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種情況,一個”愁”字怎能概括得了?全詞的文意,都歸結在一個”愁”字上,結尾非常自然、巧妙,既概括了文意,點明題旨,又給人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酒 秋風 過雁 黃花 雨 梧桐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一個“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涼慘淡。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柳永《雨霖鈴》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結論:酒是“愁”的象征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百鳥飛回。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登高》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柳永《雨霖鈴》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雁歸來。 ——晏殊《浣溪沙》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結論:黃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顏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結論:雨是哀傷﹑愁思的象征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長恨歌》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 ——溫庭筠《更漏子》
結論:梧桐一葉知秋,牽愁惹恨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賀鑄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 風絮,梅子黃時雨?!?br/>秦觀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
輕拂中華歷史的塵煙紗縵,咀嚼古往今來的悲懷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學史長河中,特立獨行,登峰造極的滄海愁人恐怕當數(shù)女詞人李清照了。
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苦難不停地擦拭著藝術的靈魂,在生命空間受到的傷害和疼痛,在藝術的空間都會給予幾倍的補償和酬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這些苦難經歷像重物壓在李清照藝術生命的彈簧上,只要不令彈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難越重、藝術的靈魂飛得越高。
南樓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隨水流,家園破,一盞殘酒。酒淡怎敵晚風疾,梧桐雨,點點愁。 ????晚來獨登樓,恨字鎖眉頭,黃花瘦,雁聲斷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離苦,幾時休?
這是一份必修四聲聲慢(尋尋覓覓)完美版ppt課件,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如夢令,易安體,為何而愁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