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梳理故事情節(jié),把握文章內容;感受筆記小說的特點。
2.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體會本文語言的特點。
3.理解對比、襯托等藝術手法,把握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學法指導
1.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內容,通過與本單元其他作品的比較,體會筆記小說的特點。
2.分析文中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準確把握人物形象;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
3.閱讀環(huán)境描寫的段落,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學習過程
一、預習新課
搜索“怒江大峽谷”相關知識:
怒江大峽谷位于滇西橫斷山縱谷區(qū)三江并流地帶,峽谷在云南段長達300多公里,平均深度為2000米,最深處在貢山丙中洛一帶,達3500米,被稱為“東方大峽谷”。
峽谷幽靜深邃,怒江奔騰咆哮,令人震撼。怒江沒有船,驚濤怒浪上小船無法橫渡,兩岸居民過江,從前主要靠“溜索”橋。
二、導學基礎知識
作者簡介
阿城,原名鐘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尋根文學”重要代表作家,編劇。他的作品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以描寫日常生活或普通人物為主,展現(xiàn)鮮明生動的世俗社會眾生相,語言簡潔明快,雅俗共賞。代表作有《遍地風流》《棋王》等。
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遍地風流》(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略有改動。《遍地風流》繼承了中國古代筆記小說的傳統(tǒng),多寫世俗社會中的凡人小事,篇幅都比較短小,沒有尖銳的矛盾沖突和復雜的人物關系。全書共四輯,分別為《遍地風流》《彼時正年輕》《雜色》《其他》?!读锼鳌肥瞧渲械拇碜?,位列第一輯第二篇。
三、導讀理解
1.分析文章第1段的作用。
2.文章第3段“雷總不停,才漸漸生疑,懶懶問了一句。首領也只懶懶說是怒江,要過溜索了”兩句中兩個“懶懶”的意思相同嗎?請簡要分析。
3.簡要賞析文章第4段文字。
4.賞析文章第5段句子的表達效果。
5.文章第9段直接寫“索”,有什么作用?
6.賞析文章第10段“嗖的一下小過去”中“小”的表達效果。
7.文章第15、16段為什么細寫牛的情狀?
8.第18段中,哪些詞句寫出了“我”溜索時的驚險?
9.第24段第三次寫鷹,有什么作用?
10.文中首尾對“雷聲”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11.領隊是一個怎樣的人?默讀課文,從文章找出描寫領隊的語句,分析其性格特征。
自我檢測
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粗字詞的表達作用。
1.腳一用力,飛身離岸,嗖的一下小過去,卻發(fā)現(xiàn)他腰上還牽一根繩,一端在索頭,另一端如帶一縷黑煙, 彎彎劃過峽頂。
2.慎慎地下來,腿子抖得站不住,腳倒像生下來第一遭知道世界上還有土地,親親熱熱跺幾下。
3.回身卻見首領早已飛到索頭,抽身躍下,拐著腿彈一彈,走到漢子們跟前。
【參考答案】
導讀理解
1.【答案】開篇單刀直入,懸念迭起?!安恍胚@聲音就是怒江”,劈頭而來,起筆突兀,并未說明是什么樣的聲音,讓人們充滿了疑惑。接著,通過描寫首領的表現(xiàn)、馬的“遲疑”和牛們的“慢下來”,營造了一種即將有大事發(fā)生的氣氛,把讀者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2.【答案】同中有異。
相同點:兩個“懶懶”都有“慢慢地,不當一回事”的意思。
不同點:第一個“懶懶”表現(xiàn)了“我”的懵懵懂懂,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危險的臨近;第二個“懶懶”表現(xiàn)了首領的鎮(zhèn)定自若、胸有成竹,不畏艱難險阻。
3.【答案】第4段文字多用短句,節(jié)奏感強。如“山不高,口極狹”以下大惑”“抽一口氣”語言干凈、洗練,寫出了山勢的險峻。
4.【答案】化靜為動?!敖^壁”本靜止不動,這里卻寫它“飛快垂下去”,作者賦予“絕壁”動態(tài)感,表現(xiàn)了峽谷的深邃陡峭,讓人觸目驚心,為后文寫牛們的膽怯做了鋪墊。
5.【答案】直接寫“索”,“千鉤之力”與“錙銖之力”、“動彈不得”與“山傾”“索崩”,形成對比,既寫出了“索”的牢固有力,又給人一種緊張危險的感覺,為下文寫馬幫溜索過江做鋪墊。
6.【答案】第10段中,“小”字將人在溜索之上快速經(jīng)過怒江峽谷時,人愈來愈小的視覺感受和情狀傳神地表現(xiàn)了出來。
7.【答案】牛們溜索前“早臥在地下”“兩眼哀哀地慢慢眨”“淌出兩滴淚”“大眼失了神”“皮肉開始抖起來”“哀哀地叫著”、溜索中“牛嘴咧開,叫不出聲,皮肉抖得模糊一層,屎尿盡數(shù)撒泄”,逼真地描寫出牛們驚恐失態(tài)之狀,從側面表現(xiàn)了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與后文“我”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互相襯托,反襯了這些趕牛溜索的漢子們的沉著、果斷。
8.【答案】“聾了一般”“僵著脖頸盯住天”“又透遠得欲嘔”“手劃出血來”“撕得鉆心一疼”“血濺到唇上、鼻子上”等詞句寫出了“我”溜索時的驚險。
9.【答案】第三次寫鷹,表現(xiàn)了鷹的無畏勇猛。文中多次寫鷹,既是張揚原始、野性的陽剛之美,對雄奇、崇高進行贊美,又是隱喻人應該像鷹那樣飛翔,勇敢地接受挑戰(zhàn),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
10.【答案】開頭渲染了溜索前的緊張氣氛,結尾從側面表現(xiàn)了怒江波濤洶涌的特點。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11.【答案】①領隊穩(wěn)穩(wěn)坐在馬上,笑一笑。
賞析:“穩(wěn)穩(wěn)”“笑一笑”,與“我”和牛的恐懼形成對比,襯托出領隊從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②領隊下馬,走到索前,舉手敲一敲那索。
賞析:溜索前領隊下馬用手“敲一敲那索”,體現(xiàn)了他細心、認真、負責的性格特征。
③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跨上角框,領隊吼一聲:“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賞析:帶“我”溜索時提醒“我”不要看下面,體現(xiàn)了對他人的關愛。
④聽得空中一聲忽哨,尖得直入腦髓?;厣韰s見領隊早已飛到索頭,抽身躍下,走到漢子們跟前。
賞析:領隊打著尖細的忽哨,“飛到索頭”“抽身躍下”,最后一個溜索,這些行為都表現(xiàn)出領隊非凡的身手、粗獷的為人、領袖的氣質。
領隊是一個認真負責、關愛他人、身手非凡、從容不迫、具有領袖氣質的人。
自我檢測
1.“小”字為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出瘦小漢子過溜索時快速離岸遠去的視覺效果。
2.“親親熱熱”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通過表現(xiàn)“我”對土地的親近畫面,襯托“我”過溜索時緊張的心情。
3.“飛”“躍彈”“走”系列動詞的運用,將馬幫首領過溜索時麻利的動作、下溜索后從容的氣度刻畫得如在目前。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溜索學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教學過程,寫作特色,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溜索學案設計,共1頁。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7* 溜索學案設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基礎知識,千鈞之力,戰(zhàn)戰(zhàn)兢兢,重點01,重點02,重點03,重點04,交流點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