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難度系數(shù):0.42(較難)
一、慎重選擇(共5題;每題2分,共10分)
1.(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個。
①一個跳高運動員經(jīng)過訓練提高了2%米。
②一瓶鹽水,鹽和水的比是1∶11,那么這瓶鹽水含鹽1克含水11克。
③甲數(shù)乘 和乙數(shù)除以 一樣多,所以甲數(shù)比乙數(shù)大。
④體積相等的兩個長方體,它們的表面積不一定相等。
A.0B.1C.2D.3
【答案】B
【規(guī)范解答】解:①項:①百分數(shù)不能帶單位,原題干說法錯誤;
②項:一瓶鹽水,鹽和水的比是1∶11,表示這種鹽水中鹽占1份,水占11份,原題干說法錯誤;
③項:1÷=,>,則甲數(shù)<乙數(shù),原題干說法錯誤;
④項:體積相等的兩個長方體,它們的表面積不一定相等,原題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思路點撥】① 百分數(shù)是“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數(shù)”,它只能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不能表示某一具體的數(shù)量;所以百分數(shù)不能帶單位名稱;
②鹽和水的比是1∶11,不是表示這瓶鹽水含鹽1克含水11克;
③兩個數(shù)相乘的積相等,則較大的數(shù)乘較小的數(shù);
④正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兩個長方體體積相等,它們的表面積不一定相等。
2.(2分)(2024六上·平湖期末)一雙皮鞋,按進價加40%作為零售價,最后賣出價比零售價便宜了20%。那么賣出價賺了進價的( )。
A.8%B.10%C.12%D.20%
【答案】C
【規(guī)范解答】解:假設進價是100元。
零售價:100×(1+40%)=140(元);
賣出價:140×(1-20%)=112(元);
賺了:(112-100)÷100=12%。
故答案為:C。
【思路點撥】假設進價是100元,零售價是進價的(1+40%),用乘法求出零售價;賣出價是零售價的(1-20%),再用零售價乘(1-20%)求出賣出價;最后用賣出價與進價的差除以進價即可。
3.(2分)(2024六上·金東期末)商家為了搞促銷,將某一產(chǎn)品先提價25%,然后按“七五折”出售,現(xiàn)在的售價與原來相比( )。
A.高于原價B.低于原價C.等于原價D.無法比較
【答案】B
【規(guī)范解答】解:設原來的售價是“1”,
1×(1+25%)×75%
=1×1.25×0.75
=0.9375
0.9375<1,現(xiàn)在的售價比原來相比,低于原價。
故答案為:B。
【思路點撥】根據(jù)題意可知,假設原來的售價是“1”,先求出現(xiàn)在的售價,再與原價對比即可。
4.(2分)(2023六上·云縣月考)一個車間改革后,人員減少了20%,產(chǎn)量比原來增加了20% ,則工作效率( )。
A.提高了50%B.提高40%C.提高了30%D.與原來一樣
【答案】A
【規(guī)范解答】解:1×(1+20%)÷[1×(1-20%)]
=1.2÷0.8
=1.5
(1.5-1)÷1×100%
=0.5÷1×100%
=50%
故答案為:A。
【思路點撥】人員減少了20%是把原來的人員看作單位“1”,現(xiàn)在的人員是原來的1-20%;產(chǎn)量比原來增加了20%是把原來的產(chǎn)量看作單位“1”,現(xiàn)在的產(chǎn)量是原來產(chǎn)量的1+20%;分別把原來人員和原來產(chǎn)量都看作1,那么原來的工作效率也是1;根據(jù)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求出現(xiàn)在的工作效率,再用現(xiàn)在工作效率與原來工作效率的差除以原來的工作效率即可。
5.(2分)(2023六上·福田期末)田田和福福在美術課上做手工剪紙。田田用一張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紙剪了一個最大的扇形,福福用一張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紙剪了一個最大的圓。誰對手工紙的利用更節(jié)約?( )
A.田田B.福福C.兩人相同D.無法判斷
【答案】C
【規(guī)范解答】解:田田:3.14×102÷4
=314÷4
=78.5(平方厘米)
78.5÷(10×10)
=78.5÷100
=78.5%;
福福:4÷2=2(厘米)
(3.14×22)÷(4×4)
=12.56÷16
=78.5%;
78.5%=78.5%。
故答案為:C。
【思路點撥】田田手工剪紙的利用率=扇形面積÷正方形的面積=其中,扇形面積=π×半徑2÷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福福手工剪紙的利用率=圓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其中,圓的面積=π×半徑2;然后比較大小。
二、判斷正誤(共5題;每題2分,共10分)
6.(2分)(2024六上·慈溪期末)一件大衣,先提價25%,再降價20%,這件大衣比原來貴了。( )
【答案】錯誤
【規(guī)范解答】解:假設這件大衣的原價是a元。
a×(1+25%)×(1-20%)
=a×1.25×0.8
=a×(1.25×0.8)
=a
即現(xiàn)價與原價相等,所以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思路點撥】“先提價25%”是將原價看作單位“1”,1+提高的百分率=提價后的價格占原價的百分率,原價×(1+提高的百分率)=提價后的價格;“再降價20%”是把提價后的價格看作單位“1”,1-降低的百分率=現(xiàn)在的價格占提價后價格的百分率,提價后的價格×(1-降低的百分率)=現(xiàn)在的價格。
7.(2分)(2024六上·威縣期末)一款衣服原價350元,7月份搞促銷,降價10%銷售。8月份大酬賓,在7月份降價的基礎上再降價10%,那么8月份這款衣服280元。( )
【答案】錯誤
【規(guī)范解答】解:350×(1-10%)×(1-10%)
=350×90%×90%
=315×90%
=283.5(元)
8月份這款衣服283.5元,所以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思路點撥】7月份降價10%,那么7月份的價格就是原價的1-10%;8月份在7月份降價的基礎上再降價10%,那么8月份的價格就是7月份價格的1-10%;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用乘法;據(jù)此解答。
8.(2分)(2024六上·確山期末)如果科技書與文藝書的本數(shù)比是3:5,那么文藝書比科技書多40%。( )
【答案】錯誤
【規(guī)范解答】解:(5-3)÷3≈66.7%,所以文藝書比科技書大約多66.7%。
故答案為:錯誤。
【思路點撥】文藝書比科技書多百分之幾=(文藝書占的份數(shù)-科技書占的份數(shù))÷科技書占的份數(shù),據(jù)此作答即可。
9.(2分)(2021五下·高青期末)水結成冰體積增加10%,冰化成水體積減少10%。( )
【答案】錯誤
【規(guī)范解答】解:設水的體積為y,則結成冰后的體積是(1+10%)y=1.1y,
而冰化為水,體積減少(1.1y-y)÷1.1y=≈9.09%,所以冰化成水體積約減少9.09%,即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思路點撥】單位“1”的找法:關鍵詞“是”、“比”、“占”、“等于”、“相當于”后面的量是單位“1”。水結成冰的體積增加的百分數(shù)中水的體積是單位“1”,冰化成水減少的百分數(shù)中冰的體積是單位“1”,本題據(jù)此判斷即可。
10.(2分)(2020六上·天津期末)張叔叔今年栽了300棵果樹,死了10棵,后又補栽了10棵,全部成活了,張叔叔今年栽的果樹的成活率是100%。( )
【答案】錯誤
【規(guī)范解答】解:(300-10+10)÷(300+10)×100%≈97%,所以張叔叔今年栽的果樹的成活率是97%。
故答案為:錯誤。
【思路點撥】果樹的成活率=(先栽的棵數(shù)-死了的數(shù)+又栽的棵數(shù))÷(先栽的棵數(shù)+又栽的棵數(shù))×100%,據(jù)此作答即可。
三、仔細想,認真填(共8題;每空1分,共11分)
11.(1分)(2023.3.4·璧山巴蜀)為了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張老師準備了一批筆記本作獎品。 期中考試后發(fā)的筆記本比總數(shù)的少了12本,期終考試后發(fā)了剩下的75%,這時張老師手中還剩12個筆記本。張老師一共準備 個筆記本。
【答案】140
【規(guī)范解答】解:12÷(1-75%)
=12÷25%
=48(本)
(48+12)÷
=60÷
=140(個)
故答案為:140。
【思路點撥】期中考試后還剩的本數(shù)=期終考試后還剩的本數(shù)÷(1-期終考試后發(fā)了剩下的百分之幾),所以張老師一共準備筆記本的個數(shù)=(期中考試后還剩的本數(shù)+12)÷期中考試后發(fā)的筆記本是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
12.(1分)(2024六下·期中)六(1)班今天出席48人,請假2人,六(1)班的出勤率是 %.
【答案】96
【規(guī)范解答】48÷(48+2)×100%
=48÷50×100%
=0.96×100%
=96%
故答案為:96.
【思路點撥】此題主要考查了百分率的應用,出勤率=出勤的人數(shù)÷(出勤的人數(shù)+請假的人數(shù))×100%,據(jù)此列式解答.
13.(2分)(2024六上·金東期末)2023年旅游呈現(xiàn)爆發(fā)性增長,前三季度,國內(nèi)旅游總?cè)舜?6.7億,比上年同期增加15.8億,同比增長 %(%前保留一位小數(shù))。某旅游景區(qū),2022年門票收入120萬元,2023年門票收入比2022年增加了八成。此景區(qū)2023年門票收入 萬元。
【答案】75.6;216
【規(guī)范解答】解:15.8÷(36.7-15.8)×100%
=15.8÷20.9×100%
≈0.756×100%
=75.6%
120×(1+80%)
=120×1.8
=216(萬元)
故答案為:75.6;216。
【思路點撥】根據(jù)題意可知,要求同比增長百分之幾,增長的部分÷(前三季度的旅游總?cè)舜?增長的人次)=同比增長率;
2022年門票的收入×(1+增長的成數(shù))=2023年門票的收入。
14.(2分)(2024六上·三門期末)據(jù)統(tǒng)計,某地今年四月份房價為0.72萬元/平方米,比三月份降了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該地三月份的房價是每平方米 萬元,去年同期每平方米 萬元。
【答案】0.845;0.8
【規(guī)范解答】解:0.72+=0.845(萬元);
0.72÷(1-10%)
=0.72÷0.9
=0.8(萬元)
故答案為:0.845;0.8。
【思路點撥】該地三月份的房價=該地四月份的房價+四月份比三月份降低的錢數(shù);
去年同期每平方米的價錢=今年四月份的房價÷(1-今年四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幾)。
15.(1分)(2024六上·印江期末) 某鄉(xiāng)村小學今年春季栽種40棵樹苗,有10棵沒有成活,后來又補種了10棵,全部成活。成活率是 。
【答案】80%
【規(guī)范解答】解:(40-10+10)÷(40+10)
=40÷50
=80%
故答案為:80%。
【思路點撥】一共栽種了(40+10)棵,成活了(40-10+10)棵,成活率=成活棵數(shù)÷總棵數(shù)。
16.(1分)有一張邊長為8厘米的正方形紙,樂樂在這張紙上剪了4個同樣大小的圓(如右圖),這4個圓的面積之和占這張紙的 %。
【答案】78.5
【規(guī)范解答】解:8÷2÷2
=4÷2
=2(厘米)
(3.14×22×4)÷(8×8)
=50.24÷64
=78.5%。
故答案為:78.5。
【思路點撥】這4個圓的面積之和占這張紙的百分率=圓的面積×4÷正方形的面積;其中,圓的面積=π×半徑2,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17.(1分)(2023六上·西城期末)某種商品,4月份的價格比3月份降了10%,5月份的價格比4月份又漲了10%,5月份的價格和3月份相比 (橫線里填“漲了”“降了”或“不變”)。
【答案】降了
【規(guī)范解答】解:假設3月份的價格是“1”,4月份的價格是1-10%=90%;
5月份的價格是90%×(1+10%)
=90%×1.1
=99%
99%<1,降了。
故答案為:降了。
【思路點撥】此題主要考查了百分數(shù)的應用,根據(jù)條件“ 4月份的價格比3月份降了10% ”可知,這里把3月份的價格看作單位“1”,4月份的價格是1-10%=90%;根據(jù)條件“ 5月份的價格比4月份又漲了10% ”可知,5月份的價格=4月份的價格×(1+10%),然后對比5月份和3月份的價格即可。
18.(2分)(2023六上·期末) 六年級三個班在“捐圖書獻愛心”活動中,六(1)班捐了總本數(shù)的40%,六(2)班與六(3)班捐書的本數(shù)比是2:3。已知六(3)班捐了252 本讀書,六年級共捐獻圖書 本,六(1)班捐了 本。
【答案】700;280
【規(guī)范解答】解:252÷
=252÷
=420(本)
420÷(1-40%)
=420÷60%
=700(本)
700×40%=280(本)
因此,六年級共捐獻圖書700本,六(1)班捐了280本。
故答案為:700;280。
【思路點撥】六(2)班與六(3)班捐書的本數(shù)比是2:3,那么六(三)班捐的本數(shù)就是六(二)班與六(三)班一共捐的本數(shù)的;所以用六(三)班捐的本數(shù)除以即可求出六(二)班與六(三)班一共捐的本數(shù);六(1)班捐了總本數(shù)的40% ,所以六(二)班與六(三)班一共捐了總本數(shù)的1-40%;用六(二)班與六(三)班一共捐的本數(shù)除以1-40%即可求出總本數(shù);總本數(shù)乘40%即可求出六(1)班捐的本數(shù)。
四、計算能手(共1題;共10分)
19.(10分)(2024六上·金東期末)遞等式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
1÷(-)
【答案】解:1÷(-)
=1÷
=20
=+-
=-
=
=×(12+15)
=×27
=15
=(+0.375)+(60%+)
=3+2
=5
=0.75×(3.3+-20%)
=0.75×4
=3
【解析】【思路點撥】觀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小括號外面的;
觀察算式可知,先通分,再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觀察數(shù)據(jù)可知,此題應用乘法分配律簡算;
觀察數(shù)據(jù)可知,先將與0.375相加,60%與相加,再把它們的和相加,據(jù)此計算簡便;
觀察數(shù)據(jù)可知,此題應用乘法分配律簡算。
五、解決實際問題(共10題;共48分)
20.(4分)(2024六上·義烏期末)有一列高鐵從A地開往B地,已經(jīng)行駛了全程的70%,此時距離中點處132千米,A、B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千米?(先畫線段圖標出信息和問題,并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答案】解:線段圖如下:
數(shù)量關系:全程的70%-全程的一半=132千米
132÷(70%-)
=132÷0.2
=660(千米)
答: A、B兩地的距離是660千米。
【解析】【思路點撥】根據(jù)已知條件,先畫一條線段表示全程,標上A、B字母,再標上全程的70%、全程的一半,距離中點132千米;據(jù)此完成線段圖;由圖可知,全程的70%減去全程的一半,正好是132千米;根據(jù)百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用除法即可解答。
21.(4分)(2024六上·天臺期末)玩具商店今年第二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比第一季度多20%,第二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是第三季度的80%,第三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是第一季度的百分之幾?
【答案】解:1×(1+20%)
=1×120%
=120%
120%÷80%=150%
150%÷1=150%
答:第三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是第一季度的150%。
【解析】【思路點撥】把第一季度樂高的數(shù)量看成單位“1”,第二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第一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1+第二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比第一季度多百分之幾),第三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第二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第二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是第三季度的百分之幾,所以第三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是第一季度的百分之幾=第三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第一季度賣出樂高的數(shù)量,據(jù)此作答即可。
22.(4分)(2024六上·印江期末) 下面是李大爺在商場買鞋時候的場景:
李大爺:該皮鞋一雙多少錢?
營業(yè)員:270元。
李大爺:能夠便宜些嗎?
營業(yè)員:不能呀,都打折了,比原價便宜10%呢!
李大爺:才便宜27元呢,能再便宜點嗎?
營業(yè)員:你算錯了,不能再便宜了。
最后,李大爺付給營業(yè)員300元,找回30元,買下了該雙鞋。李大爺真的算錯了嗎?說一說你的理解。
【答案】解:270÷(1-10%)
=270÷90%
=300(元)
300-270=30(元)
答:降了30元,而不是27元,所以李大爺算錯了。
【解析】【思路點撥】根據(jù)題意可知,270元是原價的(1-10%),求原價,用現(xiàn)價除以(1-10%),再用原價減去現(xiàn)價求出降了多少元。
23.(6分)為貫徹落實教育部下發(fā)的義務教育新課標,堅持德育為先,提高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德縣路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勞動課程的學習。六年級1班的同學們利用周末時間組織了“美味健康我知道”糖水制作活動。下面是兩位同學在制作過程中采用材料的情況。
笑笑同學:30克糖,90克的水
淘氣同學:28克糖,52克的水
(1)(3分)樂樂認為笑笑放的糖多,自制的糖水更甜更好喝?你同意嗎?請結合實例說說自己的觀點。
(2)(3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參考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建議,一個人一天糖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25克,那如果一下子喝了100克淘氣制作的糖水,請問符合健康標準要求嗎?
【答案】(1)解:笑笑制作的糖水濃度:
30÷(30+90)×100%
=30÷120×100%
=0.25×100%
=25%
淘氣制作的糖水濃度:
28÷(28+52)×100%
=28÷80×100%
=0.35×100%
=35%
答:不同意,因為淘氣自制的糖水濃度更高,所以淘氣自制的糖水更甜更好喝。
(2)解:100÷(28+52)×28
=100÷80×28
=1.25×28
=35(克)
答:不符合健康標準要求。
【解析】【思路點撥】(1)糖水的濃度=糖的質(zhì)量÷(糖的質(zhì)量+水的質(zhì)量),因為25%<35%,所以淘氣制作的糖水的濃度比笑笑制作的糖水濃度高,因此淘氣自制的糖水更甜更好喝;
(2) 一下子喝了100克淘氣制作的糖水,糖的質(zhì)量=糖水的質(zhì)量÷總份數(shù)×糖占的份數(shù);因為35>25,所以如果一下子喝了100克淘氣制作的糖水,一天糖的攝入量是35克,超過了25克,因此不符合健康標準要求。
24.(6分)(2024六上·金東期末)某校六年級組織“我愛數(shù)學”創(chuàng)新作品評比活動,趙老師得到以下信息:
根據(jù)以上信息解決問題。
(1)(2分)要解決“六(3)班提交了多少件作品?”,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
列式計算:
(2)(2分)六年級三個班一共提交了多少件作品?
(3)(2分)獲一等獎的作品有多少件?
【答案】(1)解:需要用到的信息是②和④,
27×=36(件)
(2)解:(27+36)÷(1-30%)
=63÷70%
=90(件)
答:六年級三個班一共提交了90件作品。
(3)解:90×80%×
=72×
=8(件)
答:獲一等獎的作品有8件。
【解析】【思路點撥】(1)根據(jù)題意可知,要求“六(3)班提交了多少件作品?”,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②六(1)班提交了27件作品與 ④六(3)班與六(1)班提交的作品比是4:3; 六(1)班提交的作品總數(shù)×=六(3)班提交的作品數(shù)量;
(2)根據(jù)條件可知,把作品總數(shù)看作單位“1”,六(1)班和六(3)班的作品總數(shù)÷(1-六(2)班的作品占總數(shù)的百分比)=作品總數(shù);
(3)根據(jù)條件“ ⑤所有作品的80%獲獎 ”可知,先求出獲獎的作品數(shù)量,然后按“ 一二三等獎的比例是1:3:5 ”,可以求出一等獎的數(shù)量。
25.(4分)(2024六上·東源期末)水果店購進一批水果,第一天賣出了20%,第二天賣出了35%,兩天一共賣出275千克,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答案】解:275÷(20%+35%)
=275÷55%
=500(千克)
答:這批水果一共有500千克。
【解析】【思路點撥】這批水果一共的質(zhì)量=兩天賣出的質(zhì)量÷(第一天賣出的百分率+第二天賣出的百分率)。
26.(6分)(2023六上·房山期末)學?;@球隊參加了三場比賽,劉老師記錄了這三場比賽的投籃情況(如下表)。
(1)(3分)哪一場的投籃命中率最高?是多少?
(2)(3分)你同意紅紅的說法嗎?結合數(shù)據(jù)寫出理由?
【答案】(1)解:18÷30=60%
16÷25=64%
13÷20=65%
65%>64%>60%
答:第三場的命中率最高,是65%。
(2)解:18÷(30+1)
=18÷31
≈58%
16÷(25+1)
=16÷26
≈62%
13÷(20+1)
=13÷21
≈62%
58%<60%
答:如果再比賽一場,投籃命中率也能小于60%。
【解析】【思路點撥】(1)命中率=命中的次數(shù)÷總次數(shù),然后再比較大小;
(2)如果再比賽一場,假設全部沒有命中,則投籃命中率=原來命中的次數(shù)÷(1次+原來投籃的總次數(shù)),然后與60%比較大小。
27.(4分)(2023六上·云縣月考)陽光超市和欣欣超市都以50元的價格出售同樣的籃球,一星期后,陽光超市把售價降低了15%,再過一星期又提升了30%;欣欣超市在陽光超市調(diào)價兩星期后把價格提升了15%,王剛現(xiàn)在正想買這種籃球,他到哪家超市購買比較合算?
【答案】解:陽光超市現(xiàn)在的價格:
50×(1-15%)×(1+30%)
=50×85%×130%
=42.5×130%
=55.25(元)
欣欣超市現(xiàn)在的價格:
50×(1+15%)
=50×115%
=57.5(元)
55.25
這是一份第七單元《扇形統(tǒng)計圖》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單元培優(yōu)沖關檢測卷(學生版+教師版),文件包含第七單元《扇形統(tǒng)計圖》檢測卷人教六上教師版docx、第七單元《扇形統(tǒng)計圖》檢測卷人教六上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五單元《圓》-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單元培優(yōu)沖關檢測卷(學生版+教師版),文件包含第五單元《圓》檢測卷人教六上學生版docx、第五單元《圓》檢測卷人教六上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四單元《比》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單元培優(yōu)沖關檢測卷(學生版+教師版),文件包含第四單元《比》教師版檢測卷docx、第四單元《比》學生版檢測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