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詩三首分層作業(yè) 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1.選擇加點字詞的正確解釋,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梅雪爭春未肯降。(???????) A.降落。 B.服輸。 C.出生。 2.選擇加點字詞的正確解釋,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只緣身在此山中(???????) A.因為。 B.邊緣,外緣。 C.沿著,順著。 3.“題西林壁”中的“題”指(???????) A.題目 B.問題 C.書寫,題寫 4.填空。 (1)《題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詩人________。這首詩前兩句________,后兩句________,詩中蘊含深刻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江吟》的作者是____代詩人_____,這首詩第一、二句寫的是_____的景色,第三、四句寫的是_____江邊的景色,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暮江吟》——秋江暮景 1.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1)詩中“瑟瑟”的意思是( ) A.青綠色。??????????B.形容顫抖。 (2)這兩句詩描寫的是( )的景色。 A.早晨??????????B.黃昏??????????C.夜晚 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這兩句詩運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別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賞析正確的是( )(多選) A.這首詩描寫了一幅色彩絢爛的秋江暮景圖。 B.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 C.“鋪”字用得好,形象地寫出了夕陽的柔和與江面的平靜。 6.《題西林壁》——寫景明理 1.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詩人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幾個角度觀察了廬山。 2.詩人認為“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詩中原句) 3.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詩中哪兩句詩說明了這個道理。并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詩后兩句給我們的啟發(fā)是( ) A.對于復(fù)雜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斷出其他方面。 B.對于復(fù)雜的事物,應(yīng)多角度觀察,多方面調(diào)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對于復(fù)雜的事物,既要多角度觀察,多方面調(diào)查了解,又要親身去體驗,去分析。 7.《雪梅》——雪梅爭春 1.“梅雪爭春未肯降”一句生動地寫出了梅雪的情態(tài)。與這句詩運用了相同修辭手法的詩句是( ) A.飛流直下三千尺??????????B.落紅不是無情物??????????C.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2.在詩人的筆下,雪和梅各有千秋。雪的____________勝過梅,而梅的____________勝過雪。 3.這首詩詩人借雪、梅的爭春,告訴我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讀一讀,把詩句和對應(yīng)的畫面連在一起。 黃河遠上白云間,???????????????????????大漠沙如雪,???????????????大漠孤煙直, 一片孤城萬仞山。???????????????????????燕山月似鉤。???????????????長河落日圓。 9.把下列古詩與相對應(yīng)的作者及表達的感情用線連起來。 《暮江吟》???????????????李商隱??????????孤獨寂寞的心情 《嫦娥》??????????????????王昌齡??????????渴望抗戰(zhàn),恢復(fù)故土 《出塞》??????????????????李清照??????????渴望良將,平息戰(zhàn)爭 《夏日絕句》????????????白居易??????????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10.百字練筆 學(xué)習(xí)《題西林壁》中的觀察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種事物,并寫寫它的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考查詩詞的理解和字詞的解釋。 “梅雪爭春未肯降”出自宋·盧鉞的《雪梅·其一》,原文: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所以 “降”指“服輸”。 2.A 考查字詞的解釋。 “只緣身在此山中”出自宋·蘇軾的《題西林壁》,原文: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所以“緣”指因為。 3.C 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于句中加點詞語的理解,要想理解重點詞語,就要先理解整個詞語或句子的意義,結(jié)合平時的學(xué)習(xí)積累,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理解辨析即可。 《題西林壁》作者是宋代蘇軾,“題西林壁”意思是題寫在西林寺墻壁上?!邦}”書寫,題寫。 4.???? 宋???? 蘇軾???? 寫景???? 明理????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 唐???? 白居易???? 江面???? 夜晚???? 熱愛祖國山河 本題主要考查對作家作品的識記,以及對作品內(nèi)容的識記、理解的能力。 1.《題西林壁》的作者是宋朝詩人蘇軾。全文: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譯文: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xiàn)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身處在廬山之中。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后兩句說理。 結(jié)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fā),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jīng)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2.《暮江吟》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全文: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譯文:殘陽倒映在江面上,霞光灑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xiàn)出紅色。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注釋這首詩第一、二句寫的是江面的景色,第三、四句寫的是夜晚江邊的景色。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由描繪暮江,到贊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5.???? A???? B???? 比喻???? 露珠???? 月亮???? 珍珠???? 弓???? ABC 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對學(xué)過的詩歌及時鞏固和復(fù)習(xí),根據(jù)題干仔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本題考查的是字詞的解釋和詩歌內(nèi)容的分析。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此句意思是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鮮紅色的,而綠波卻又在紅色上面滾動。。在本題中,詩中“瑟瑟”的意思是青綠色,整句詩的意思是“半江碧綠半江艷紅”。這兩句詩描寫的是黃昏的景色。 (2)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此句意思是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么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這兩句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露珠、月亮分別比作珍珠、弓。 (3)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賞析,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可以得出,這首詩描寫了一幅色彩絢爛的秋江暮景圖,通過對詩句的理解可以看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在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敝小颁仭弊钟玫煤?,形象地寫出了夕陽的柔和與江面的平靜。 6.???? 正面???? 側(cè)面???? 遠處???? 近處???? 高處???? 低處????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C 本題考查的是對詩句的分析和理解。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進行分析即可。 (1)本題考查的是對詩句的分析和理解,結(jié)合首句詩歌含義,可以得出詩人從正面、側(cè)面、遠處、近處、高處、低處這幾個角度觀察了廬山。 (2)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詩人認為“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只緣身在此山中”。 (3)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分析,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詩中說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边@個道理的詩句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是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4)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分析,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可以得出詩歌后兩句給我們的啟發(fā)是對于復(fù)雜的事物,既要多角度觀察,多方面調(diào)查了解,又要親身去體驗,去分析。后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tài)。全詩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7.???? B???? 白???? 香???? 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取長補短,才是正確的做法。 本題考查的是對詩詞歌賦的分析和理解,結(jié)合題干的要求進行理解即可。 (1)本題考查的是修辭手法,仔細分析例句,“梅雪爭春未肯降”這句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其中的爭字、降字都是人的特質(zhì),運用到梅雪就是擬人句。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所以同樣運用擬人手法的句子是B項,是賦予花以人的動作感情。A選項運用的是夸張的修辭手法。C選項運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二月春風(fēng)比作剪刀。 (2)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可以得出,在詩人的筆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此句意思是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雪和梅各有千秋。雪的白勝過梅,而梅的香勝過雪。 (3)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中心思想的分析和理解,這首詩的主旨是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詩人借雪、梅的爭春,告訴我們?nèi)烁饔兴L,也各有所短,取長補短,才是正確的做法。 8. 【解析】略 9. 【解析】略 10.這次郊游,我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從三個角度觀察了同樣的湖和樹,看到的景色卻不相同。開始我站在湖邊平視,樹高湖低,樹環(huán)繞著湖;后來我登上眺遠亭居高臨下俯視,只見綠色樹冠,湖水汪洋;最后我坐在船上遠望,岸上樹木圍湖列隊而立。同一處景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我們看到的景色卻不相同。 本題考查的是語言表達,仔細分析《題西林壁》中的觀察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種事物,并寫寫它的樣子。注意不要寫錯別字,語言通順完整流暢。例如可以寫成,這次郊游,我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從三個角度觀察了同樣的湖和樹,看到的景色卻不相同。開始我站在湖邊平視,樹高湖低,樹環(huán)繞著湖;后來我登上眺遠亭居高臨下俯視,只見綠色樹冠,湖水汪洋;最后我坐在船上遠望,岸上樹木圍湖列隊而立。同一處景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我們看到的景色卻不相同。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小學(xué)語文統(tǒng)編版(2024)四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本課綜合與測試

版本: 統(tǒng)編版(2024)

年級: 四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xué)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