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高中美術人教版 (2019)美術鑒賞第4課 畫外之意——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 人物畫教學演示課件ppt,文件包含四川+眉山天府新區(qū)實驗中學+2024+高一年級+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單元美術+不參加高考+課件“畫外之意中國花鳥畫”pptx、四川+眉山天府新區(qū)實驗中學+2024+高一年級+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單元美術+不參加高考+視頻“畫外之意中國花鳥畫”docx、四川+眉山天府新區(qū)實驗中學+2024+高一年級+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單元美術+不參加高考+視頻“畫外之意中國花鳥畫”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描繪的對象,涵蓋了各種動植物,包括花木、蔬果、翎毛、走獸、草蟲、鱗介等。其中梅、蘭、竹、菊等題材自宋元以來廣受喜愛。由早期的相對寫實,到后來的常以意氣寫之,寫實與寫意,似乎成為中國花鳥畫創(chuàng)作與品鑒不可繞過的一對概念。 《后山叢談》記載,陳師道曾見過兩張歐陽修的畫像,一張外形雖不夠肖似,但表現(xiàn)出了人物的神韻;另一張則空得其形而缺乏神韻。時人評價前者更勝。理解中國傳統(tǒng)人物畫,必須正確把握形與神的問題。
寫生珍禽圖(絹本設色)41.5厘米×708厘米 五代 黃筌 故宮博物院藏這一作品是畫家為其次子黃居寶所畫習畫用的范本,其最大的特點是強調寫實、重視表現(xiàn)動物的質感。從畫中可以看出畫家對生活觀察之精細和寫生功力之深。其畫法為先以淡墨勾勒,而后染色。風格精致華麗。當時有擅長墨筆的徐照與之齊名。人稱“黃家富貴、徐照野逸”,分別代表了花鳥畫中的兩大流派。
花鳥畫在南北朝已初具規(guī)模,唐代形成獨立的畫科,五代開始成熟。在寫實技巧方面,花鳥畫至兩宋而臻于巔峰。 宋人花鳥畫注重寫生,古人的寫生與“寫實”的含義不同,要求表現(xiàn)花鳥的生機意趣。在古人心目中,花、鳥、魚、蟲有著與人相類的性情、氣質。 如牡丹芍藥、鸞風孔雀,有富貴之態(tài);松竹梅菊、歐鷺雁鶩,有幽嫻之姿;鶴如高士、氣軒昂,鷹如戰(zhàn)士、善擊搏;楊柳梧桐,扶疏風流似隱士;喬松古柏,歲寒磊落比君子??梢娀B的生機意趣不僅是自然層面的,也是與人們生活際遇、思想情感緊密相連的。 花鳥畫成為中國人緣物寄情、托物言志的重要藝術載體。梅、蘭、竹、菊等適宜發(fā)揮筆墨的長處,又是高潔品格的象征,因此很受文人畫家青睞。元代以來,畫家越來越側重對筆黑和精神的強調。倪瓚就說他畫竹只為“寫胸中逸氣”,以至于對畫得像與不像、竹葉是繁是硫、枝條是直是斜都不在乎。齊白石的說法則更加中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朱耷,號“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明遺民。 “八大山人”的雅號來源于,“朱耷”二字的拆解,古代“牛耳”的意思是執(zhí)掌權政的人,明亡之后朱耷變成了沒有“牛耳”之人,因此給自己改名為“八大”。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后削發(fā)為僧。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夸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雋永,用墨極少是八大山人的作畫特點。 而八大山人最喜歡給畫的小動物加上一個大大的白眼。好像用畫表達著對清王朝的不滿與憤懣?
八大山人由于他明朝宗室的特殊身世,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使他的畫作不能像其它畫家那樣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他那晦澀難解的題畫詩和那種怪怪奇奇的變形畫來表現(xiàn)。例如他所畫的魚和鳥,寥寥數(shù)筆,或拉長身子,或緊縮一團,傾是而非。特別是那對眼睛,有時是個橢圓形,都不是我們生活中所看的魚、鳥的眼睛。八大山人的魚、鳥的眼珠子都能轉動,有時還會翻白眼瞪人。 他畫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畫家畫那個樣子,渾渾圓圓,上大下小,頭重腳輕,他想擱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穩(wěn)當,立不立得住。他畫的樹,老干枯枝,僅僅幾個杈椰,幾片樹葉,在森林中幾萬棵樹也挑不出這樣一顆樹來。他畫的風景、山、光禿禿的樹,荒荒涼涼,果真有這么個地方,我想誰也不肯到這里來安家落戶。
觀看視頻:《藝術很難嗎》少兒版Ⅳ 八大山人:一個白眼翻出8千萬
荷石水鳥圖(紙本水墨)127厘米×46厘米[清代]朱耷故宮博物院藏荷葉下,一只水鳥棲于孤石之上。孤石峭立,根基不穩(wěn)。水鳥瑟縮,獨立無援,荷葉卻仿佛黑云壓頂。朱耷本是明朝宗室,入清后以書畫寄托故國之思。筆墨凝練,形象奇特。其詩寫道:“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弊羁梢娖湫氖隆?br/>墨葡萄圖(紙本水墨)1654厘米×64.5厘米[明代]徐渭這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寫意花卉作品。此圖構圖奇特,氣勢奔放。葡萄的藤條錯落低垂、枝葉紛飛。水墨濃淡干濕掌握得恰到好處,葡萄晶瑩剔透的感覺得到真實的表現(xiàn)。作者自題:“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睆念}詩可以理解畫家作畫時的心境。
徐渭,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戲曲家、軍事家。他一生坎坷,少年時得不到親生父母的疼愛,在家庭生活中地位低下,然聰穎異常,文思敏捷,九歲便能作文,享譽遠近。 自幼以才名著稱鄉(xiāng)里的徐渭,卻在科舉道路上屢遭挫折,一生未曾中舉。徐渭生性本就有些偏激,因連年應試未中,加上精神上很不愉快,更擔憂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fā)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志銘》,而后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yī)治數(shù)月才痊愈。后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復發(fā)作,反復自殺有九次之多。 徐渭一生不治產(chǎn)業(yè),錢財隨手散盡,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但手頭稍為寬裕,便不肯再作。他的一班門生和晚輩的朋友,或騙或搶,從徐渭手中得到了不少他的作品。徐渭晚年貧病交加,所蓄書籍數(shù)千卷變賣殆盡,常至斷炊。但他狷傲愈甚,不肯見富家貴室,低首乞食。有時豪飲酒肆,有時自持斧毀面破頭,精神病也日益嚴重。 萬歷二十一年,徐渭在窮困潦倒中去世,終年七十三歲。死前,徐渭寫有《畸譜》,記述自己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當他去世時,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
墨梅圖(紙本水墨)31.9厘米×50.9厘米[元代]王冕故宮博物院藏畫家自題詩曰:“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睂⒚坊ǖ那逵呐c人格的清高融為一體。
墨蘭圖(紙本水墨)25.7厘米×42.4厘米[元代]鄭思肖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蘭花生于深山,無人自芳,猶如隱逸君子。墨筆畫出的蘭葉剛柔并濟,婉轉多姿,富于書寫筆意。鄭思肖是南宋遺民,宋亡后畫蘭無土無根,寓意故土淪喪,無處著根。
齊白石畫蝦可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并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畫家寫蝦,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xiàn)蝦的形神特征。
觀看齊白石視頻了解齊白石的藝術:
中國傳統(tǒng)人物畫家在描繪具體人物時,都會重點表現(xiàn)對象的社會階層與價值觀念。據(jù)此,中國人物畫可分類為世俗人物(仕女、高士等)、神仙道釋、市井風俗等。 例如,《女史箴圖》畫的是作為道德典范的貴族婦女,《簪花仕女圖》畫的是雍容華貴的唐代宮廷女性,《朝元圖》畫的是道教神話中的天界諸神。人物的相貌應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精神氣質。
女史圖(局部)(絹本設色)24.8厘米×348.2厘米[東晉]顧愷之描繪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婦女應有的道德品范,并在畫旁書寫相應言,圖文并茂?,F(xiàn)存九段。雖然帶有教化性質,但對人物形象和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真實而生動。線條細勁圓轉,仿佛春蠶吐絲,故稱為“游絲描。
簪花仕女圖(絹本設色)46厘米×180厘米唐代 周昉畫面描繪了唐代宮廷婦女的形象。她們裝東華麗、儀態(tài)雍容、氣質嫻雅,人物個性化的特征是畫家表現(xiàn)的重點。
這是一幅長三米多的工筆重彩畫長卷,選取了南唐吏部侍郎韓熙載夜宴中的五個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加以描繪,每段用屏風相隔又連貫一氣,好像連環(huán)畫一樣呈現(xiàn)出整個夜宴的過程。韓熙載出身北方望族,才華橫溢,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入仕南唐,卻飽受猜忌和排擠,為求自保,遂縱情聲色以自污。畫家顧中受后主李煜差遣,夜至其第,暗中觀察、默記,歸來繪成此卷。
觀看韓熙載夜宴圖視頻:1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第四期綜藝 高曉松楊冪鄧倫揭秘國寶級國畫2
古代人物畫創(chuàng)作多考慮功用,不同的人物身份,不僅要看人物的獨特相貌,更要強調以形寫神,傳達人物的神情意態(tài),如《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奢華的夜宴也確曾發(fā)生,甚至畫家顧閎中也曾親歷其間畫家對聽樂、觀舞、暫歇、清吹散宴等場景的描繪生動可感,對家具、器物、服飾等的刻畫也精細人微。但貫穿全畫的,是主人公那與熱鬧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郁郁寡歡的神情,反映了韓熙載當時的處世態(tài)度所形成的特殊精神面貌。
有些人物畫則更為直接,旨趣全在傳神,因而拋棄了形象的真實性,可謂“遺貌取神”。例如《潑墨仙人圖》,容貌刻畫十分概略,瀟灑不的氣質卻躍然紙上。總之,中國人物畫重傳神,即強調對人物精神特質的表現(xiàn),正所謂“寫其形必傳其神;傳其神,必寫其心”。潑墨仙人圖(紙本水墨)48.7厘米×27.7厘米南宋 梁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這是一幅水墨寫意的人物畫,畫一名袒胸露腹、自由自在的仙人醉酒以后踉蹌步態(tài)。以淋漓的潑墨畫出人物的服裝看似很隨意,實則于表現(xiàn)衣著的質感、構與人體姿態(tài)方面是很嚴謹?shù)?。以細筆出的五官像是緊縮到了一起,夸張的漫式表現(xiàn)手法很富于幽默感。
風俗畫是人物畫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其源頭可追溯到漢代,宋代則是其創(chuàng)作的高峰。風俗畫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物質文化史等留下了寶貴的形象資料。其中既有如《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風俗畫)這樣人物眾多、場景復雜的大畫,也有如《灸艾圖》等刻畫某個日常生活場景的小品。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屬國寶級文物。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 ,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東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jīng)濟情況的寫照。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數(shù)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只,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xiàn)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灸艾圖》南宋 李唐 絹本設色 縱68.8厘米 橫58.7厘米 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灸艾圖》又名《村醫(yī)圖》,為宋李唐所繪的一幅風俗人物畫,描述走方郎中(村醫(yī))為村民治病的情形。畫家用清淡的筆墨描繪了醫(yī)生、病人、觀者各不相同的心理狀態(tài) 此圖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比較纖巧清秀,人物描繪用筆細勁精致,毛發(fā)暈染一絲不茍,造型特征準確.土坡草葉等處以細筆碎點為之,疏密安排有致樹木表現(xiàn)稍見粗獷,大筆揮寫枝干,密點層層合成茂葉,順應風勢而有徽風舞動之感。作品以緊張情節(jié)的樸實無華描寫,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農(nóng)民的困苦生活,由此可見畫家的寓意。
小結 不論花鳥畫還是人物畫,中國畫家在創(chuàng)作時都未曾止步于對外形的描摹,以形寫神是他們一貫的追求。畫家潘天壽說:“東方繪畫之基礎在哲理,西方繪畫之基礎在科學。根本處相反之方向而各有其極則。”不能套用西方古典主義繪畫的理論和標準來衡量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價值。 中國傳統(tǒng)繪畫承載著人倫教化、修身養(yǎng)性的功能,不追求視覺感官的刺激,而注重形式的探索和意趣的傳達。它往往是內(nèi)斂的、抽象的,需要靜下心來品讀。想要真正欣賞中國傳統(tǒng)繪畫,必須體會古人的創(chuàng)作理念,理解繪畫背后的中國文化和歷史。反過來,通過欣賞中國傳統(tǒng)繪畫,也可以令我們與先人文脈相承、心靈相通。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美術鑒賞第4課 畫外之意——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 人物畫多媒體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第4課畫外之意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人物畫pptx、人物畫視頻1mp4、人物畫視頻2mp4、人物畫視頻3mp4、人物畫視頻4mp4、人物畫視頻5mp4、人物畫視頻6mp4、人物畫視頻7mp4、花鳥畫視頻1mp4、花鳥畫視頻2mp4、花鳥畫視頻3mp4、花鳥畫視頻4mp4、花鳥畫視頻5mp4等1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美術第二單元 中國美術鑒賞第4課 畫外之意——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 人物畫教課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觀賞與思考,李煜·,韓熙載·,探究與發(fā)現(xiàn)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美術鑒賞第4課 畫外之意——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 人物畫集體備課課件ppt,共1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工筆與寫意,花鳥畫,花鳥畫的歷史沿革,中國古代人物畫,歷史沿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