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亡走趙,趙不內(nèi) 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
B.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 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D.使于齊,顧反 齊與楚從親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內(nèi)”通“納”,接納;“絀”通“黜”,廢,罷免。
B.“被”通“披”,披散。
C.“濯”通“濁”,污濁;“指”通“旨”,文章的含義。
D.“反”通“返”,返回;“從”通“縱”,合縱。
故選B。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B.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C.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D.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被動句,“見”“被”表被動;
B.被動句,“于”表被動;
C.被動句,“為……所”表被動。
D.定語后置句,“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
故選D。
3.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出則接遇賓客 遇:遇到
B.平伐其功 伐:夸耀
C.明道德之廣崇 明:闡明
D.使使如秦受地 如:到,去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詞語在句子中含義能力。
A.“出則接遇賓客”意思是“對外就接待各國使節(jié)”,所以“遇”的意思是“接待”。
故選A。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顏色憔悴,形容枯槁B.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
C.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D.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以深入擊秦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形容,古義:形體,容貌。今義:對事物的形象或性質加以描述。
B.用事,古義:執(zhí)政、掌權。今義:(憑感情、意氣等)行事。
C.明年,古義:第二年,文中指楚懷王十八年(前311)。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D.深入,古義今義均為進入事物內(nèi)部或中心。
故選D。
5.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左徒,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官名。主要職責是參與議論國事,發(fā)布號令,出則接待賓客。《史記》載屈原與春申君曾任左徒。
B.大夫,古代官階名。西周以后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設卿、大夫、士三級。古代醫(yī)生位于大夫之列,由民間口傳至今。
C.三閭大夫,是戰(zhàn)國時楚國特設的官職,主持宗廟祭祀,兼管貴族昭、屈、景三姓的事務,權力極大,屈原曾任此職。
D.幣,在古代漢語中多指用作饋贈或祭祀的絲織品。后引申為作為禮物的車、馬、皮、帛、玉器等一切值錢的財物。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
C項,“權力極大”錯,三閭大夫是管理昭、屈、景三姓貴族子弟教育及宗族事務等的閑差事。屈原被貶后任此職。
故選C。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遂自投汨羅以死
其后楚日以削
B.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C.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D.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國風》好色而不淫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 以:相當于“而”,連詞,表順承。句意:因此就抱著石頭自己跳到汨羅江中而死。
以:是表修飾關系的連詞。句意:從那時起,楚國日益削弱。
B. 誠:果真;如果。句意:楚國如果能與齊國斷交,秦國愿意將商於地區(qū)六百里的土地獻給楚國。
誠:確實。句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
C. 從:通“縱”,合縱。句意:之后秦國想要討伐齊國,齊國與楚國合縱相親。
從:通“縱”,合縱。句意:采取合縱策略締結盟約,互相支援結為一體。
D. 而,連詞,表承接。句意:所以憂愁深思,就創(chuàng)作了《離騷》。
而,連詞,表轉折。句意:《詩經(jīng)》中的國風,描寫愛情卻不淫蕩。
故選C。
題型二:主觀題
7.根據(jù)課文《屈原列傳》(節(jié)選)相關內(nèi)容,完成默寫。
(1)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的創(chuàng)作背景除了楚懷王聽信讒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朝廷小人當?shù)溃敝吭馐芘艛D的社會現(xiàn)實。
(2)司馬遷連用兩個被動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屈原誠實不欺卻被猜疑,忠心耿耿卻被誹謗的現(xiàn)實,引出下文寫屈原由于心生怨憤而作《離騷》。
(3)司馬遷對屈原的《離騷》評價極高,其中認為其文字簡約,用詞含蓄隱晦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信而見疑 忠而被謗 其文約 其辭微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題型三:文言文閱讀
易錯字有:“邪”“疑”“謗”“微”。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某嘗以謂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不隱其所已至,不強其所不知。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則潛德道志,不可隱伏。蓋古之人不知言則無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與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嗚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與夫無其德而有其言者異位也。某之初為文,最喜讀左氏、《離騷》之書。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見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氣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考乎其終,而知其仁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自三代以來,最喜讀太史公、韓退之之文。司馬遷奇邁慷慨,自其少時,周游天下,交結豪杰,負氣敢言以蹈于禍。故其文章疏蕩明白,簡樸而馳騁。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韓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廟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攬,則極言語之懷巧,有不足以過之者。自唐以來,更五代之紛紜。宋興,休養(yǎng)生息,日趨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時者,談笑佚樂,無復向者幽憂不平之氣,天下之文章稍稍興起。而廬陵歐陽公始為古文,近揆兩漢,遠追三代,而出于孟軻、韓愈之間,以立一家之言。而后四方學者,始恥其舊而惟古之求。而歐陽公于是時,實持其權以開引天下豪杰,而世之號能文章者,其出歐陽之門者居十九焉。而執(zhí)事實為之冠其文章論議與之上下某自初讀書即知讀執(zhí)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廣求遠訪以日攬其變嗚呼!如公者,真極天下之文者歟!
(節(jié)選自張耒《上曾子固龍圖書》)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而執(zhí)事實為之/冠其文章論議/與之上下/某自初讀書/即知讀執(zhí)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廣求遠訪/以日攬其變/
B.而執(zhí)事實為之冠/其文章論議/與之上下/某自初讀書/即知讀執(zhí)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廣求遠訪/以日攬其變/
C.而執(zhí)事實為之/冠其文章論議/與之上下/某自初讀書/即知讀/執(zhí)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廣求遠訪/以日攬其變/
D.而執(zhí)事實為之冠/其文章論議/與之上下/某自初讀書/即知讀/執(zhí)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廣求遠訪/以日攬其變/
9.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離騷》是戰(zhàn)國時期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詩篇,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
B.太史公,官職名,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的專職記錄者;文中專指司馬遷。
C.鼎俎,古代祭祀、設宴時陳置牲體或其他食物的禮器;泛稱割烹的用具。
D.休養(yǎng),文中指恢復生產(chǎn),安定人民生活;現(xiàn)在則指使身心得以休息調養(yǎng)。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批評古代的糊涂人不知言就不能知人,或者信其言卻疑其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與那些無其德卻有其言的人情況是不同的。
B.作者剛開始寫文章,最喜歡讀《左氏春秋》《離騷》等書,雖然左丘明的文章華美,但他的行為事跡在后世文獻中看不到,不能考證。
C.作者認為司馬遷的文章疏蕩明白,簡樸奔放,但因平生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結,所以他的文章中時有感慨憤激而不能宣泄的情況。
D.作者認為歐陽修繼承孟子、韓愈之風,建立一家之言,引導天下豪杰志士,而世上那些號稱能寫文章的人,大多出自歐陽修門下。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
(2)談笑佚樂,無復向者幽憂不平之氣,天下之文章稍稍興起。
12.作者對德與言的關系有怎樣的看法?請簡要概括。
【答案】8.B 9.A 10.A 11.(1)屈原仁德,不愿意只為自身謀私利,他志趣高潔,因此他的語言反復婉轉。
(2)談笑快樂,不再有從前那種幽憤不平的氣息,天下的文章漸漸興起。 12.①言不能浮于德的表面。②言應與德相通。③應通過言探求德。
【解析】8.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而您則是這些門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議論,與歐陽修先生不相上下。我從開始讀書時,就知道要讀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廣泛求證、探訪,用來每天掌握它的變化。
“為之冠”,是動賓短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
“讀執(zhí)事之文”是動賓結構,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
故選B。
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A.“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錯誤,應該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
故選A。
1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作者批評古代的糊涂人不知言就不能知人……”錯誤?!吧w古之人不知言則無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與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是說“大概就是古人所說的不理解人的言語就不能理解這個人,而世上糊涂的人,只知道言語和品德這兩者不能相通……”,作者是批評世上糊涂的人。
故選A。
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不忍”,不愿意;“私”,為……謀私利;“趣”,志趣;“反覆”,反復;“曲折”,婉轉,委婉。
(2)“佚樂”,快樂;“向者”,從前;“幽憂”,幽憤;“稍稍”,漸漸。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從“某嘗以謂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可知,言不能浮于德的表面。
從“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則潛德道志,不可隱伏”可知,言應與德相通,應通過言探求德。
參考譯文:
我曾經(jīng)認為君子的文章,不應該只浮于道德表面,不隱藏自己已經(jīng)知道的事,不勉強寫自己不知道的道理。只有他的言論不停留在內(nèi)心的表面,因此根據(jù)他的言論去推究他,那么(他)潛藏著的德行心志,就不能隱藏了。大概就是古人所說的不理解人的言語就不能理解這個人,而世上糊涂的人,只知道言語和品德這兩者不能相通,或者相信他的話語卻懷疑他的行為。唉,這是只知其一,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本來就是出于他們的德行,與那些沒有德行卻有言論的人不一樣啊。我剛開始作文,最喜歡讀《左氏春秋》《離騷》等書。左丘明的文章華美,然而他的行為事跡在后世(文獻中)看不到,不能考證。屈原仁德,不愿意只為自身謀私利,志趣高潔,因此他的語言反復婉轉。推究到最后,才知道他的仁德。根據(jù)他的言語來考證他的事跡,難道有不合理的嗎?自從夏商周以來,我最喜歡讀太史公、韓愈的文章。司馬遷雄奇豪邁、慷慨激昂,他從年輕時,就周游天下,結交豪杰志士,憑借意氣敢于(仗義)執(zhí)言,以至于招來禍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蕩而明白,簡潔樸素而奔放。只因他平生的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結,所以他文章的結尾,常有感懷激憤而不能宣泄的情況。韓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像郊廟的祭祀禮器一般典雅,以至于豪放不羈,超卓不群,(一發(fā))無法收攬,于是他極盡語言的巧妙,沒有能夠超越他的人。自從唐代以來,經(jīng)歷了五代的戰(zhàn)亂。宋朝興盛,休養(yǎng)生息,一天比一天地趨向富貴強盛。士大夫在這時交游,談笑快樂,不再有從前那種幽憤不平之氣,天下的文章漸漸興起。而廬陵歐陽修先生開始寫作古文,近的揣摩兩漢文章,遠的探究夏商周時期的文章,而繼承孟子、韓愈之風,來建立一家之言。后來各地求學的人,開始以他們原有的文風為恥辱,只追求古文。而歐陽公在這時,實際憑借他在文壇的號召力來引導天下豪杰志士,而世上號稱能寫文章的人,出自歐陽公門下的十之八九。而您則是這些門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議論,與歐陽修先生不相上下。我從開始讀書時,就知道要讀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廣泛求證、探訪,用來每天掌握它的變化。??!像您這樣的人,真是天下最真正的文士呀!
題型四: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屈原之影響后代,乃是因為他的失敗。這是個人對歷史的失敗,個性對社會的失敗,理想對現(xiàn)實的失敗。屈原在他的作品里________地展現(xiàn)了這種失敗??梢哉f,在中國歷史上,這是第一次有關獨特的個人與社會、歷史發(fā)生沖突并遭致________毀滅的記錄。在此之前的諸子及所謂儒家的六經(jīng),都只是對所謂社會秩序、歷史規(guī)律的認知——包括價值認同,并沒給獨特個體及個性留多少余地:( )。比屈原稍前的莊周已經(jīng)看出了個性與社會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和沖突的必然性,同時他也悲觀地認識到,在這場正面沖突中失敗的一方只能是個性,故而他避開了社會冷酷的鋒芒、避免與之發(fā)生沖突,他幾乎是________。唯獨屈原,既要堅持個性,又要堅持以自己的個性去改變世界,以個性的溫熱去融化那 的秩序。
因此,他的失敗是人類永恒的悲劇,他的作品可以視為有關人類自由、幸福的啟示錄,甚至也是歷史的一次意味深長的事件。
1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酣暢淋漓 慘痛 不戰(zhàn)而退 冷漠B.淋漓盡致 慘痛 不戰(zhàn)而退 冷酷
C.淋漓盡致 沉痛 退避三舍 冷漠D.酣暢淋漓 沉痛 退避三舍 冷酷
14.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而“怨而不怒,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致使《詩經(jīng)》中為數(shù)不多的個性痛苦也黯淡無光
B.因“怨而不怒,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詩經(jīng)》中的為數(shù)不多的個性痛苦也黯淡無光
C.而《詩經(jīng)》中的為數(shù)不多的個性痛苦也因“怨而不怒,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而黯淡無光
D.而《詩經(jīng)》中的為數(shù)不多的個性痛苦也黯淡無光,正是因其“怨而不怒,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5.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他的失敗是人類永恒的悲劇,也是一次意味深長的歷史事件,甚至可以把他的作品視為有關人類自由、幸福的啟示錄。
B.他的失敗是歷史的一次意味深長的事件,也是人類永恒的悲劇,甚至可以把他的作品視為有關人類自由、幸福的啟示錄。
C.他的失敗是人類永恒的悲劇,也是一次意味深長的歷史事件,甚至他的作品可以被視為有關人類自由、幸福的啟示錄。
D.他的失敗是一次意味深長的歷史事件,也是人類永恒的悲劇,甚至我們可以把他的作品視為有關人類自由、幸福的啟示錄。
【答案】13.B 14.C 15.D
【解析】13.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
第一處,酣暢淋漓,形容極其暢快的樣子。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講話等表達得詳盡細致、充分徹底。對象是“作品”,應使用“淋漓盡致”。
第二處,慘痛,悲慘痛苦。沉痛,深刻而令人痛心。語境是“毀滅”,程度較重,應用“慘痛”。
第三處,退避三舍,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之爭。不戰(zhàn)而退:沒有和敵人正面交鋒,就已經(jīng)后退了。根據(jù)“故而他避開了社會冷酷的鋒芒、避免與之發(fā)生沖突”可知,原句意在表述不沖突就開始后退,應用 “不戰(zhàn)而退”。
第四處,冷漠,冷淡,不關心。冷酷,冷淡苛刻,程度更重。由“以個性的溫熱去融化那……的秩序”可知,應為“溫熱”的反義詞,并且程度較重,應用“冷酷”。
故選B。
14.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
前文“諸子及所謂儒家的六經(jīng),都只是對所謂社會秩序、歷史規(guī)律的認知——包括價值認同,并沒給獨特個體及個性留多少余地”,諸子六經(jīng)、《詩經(jīng)》是平行的例子,故此句應注意與前后保持句式一致,應把《詩經(jīng)》放在前面,排除AB;D選項強調黯淡無光的原因,這不是論述的重點,排除D。
故選C。
15.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語病有:
“歷史的一次意味深長的事件”多重定語順序混亂,應改為“一次意味深長的歷史事件”;
“他的作品可以視為有關人類自由、幸福的啟示錄”不合邏輯,應該改成“我們可以把他的作品視為有關人類自由、幸福的啟示錄”;
語序不當,按照邏輯順序,應先說“是一次意味深長的歷史事件”,再說“是人類永恒的悲劇”,最后說“我們可以把他的作品視為有關人類自由、幸福的啟示錄”。
全部改對的是D項。
故選D。

相關試卷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9 屈原列傳練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9 屈原列傳練習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第三單元9 屈原列傳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第三單元9 屈原列傳課后測評,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項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9 屈原列傳精練: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9 屈原列傳精練,共14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第三單元9 屈原列傳優(yōu)秀當堂檢測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第三單元9 屈原列傳優(yōu)秀當堂檢測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9 屈原列傳精品當堂達標檢測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9 屈原列傳精品當堂達標檢測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第三單元9 屈原列傳課后復習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第三單元9 屈原列傳課后復習題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8.3 *黨費課后測評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8.3 *黨費課后測評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電子課本

9 屈原列傳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中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