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背誦詩歌。(重點)2.了解詩歌的有關知識,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3.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培養(yǎng)賞讀詩歌的能力,提高古詩文修養(yǎng)。(難點)4.培養(yǎng)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知識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素養(yǎng))
李白(701—762),字太白,出生于西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有“詩仙”之稱。他與杜甫并稱為“李杜”。他的作品善于從民間汲取營養(yǎng),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調瑰奇絢麗,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代表作品:《將進酒》《望廬山瀑布》《蜀道難》等。有《李太白全集》。 創(chuàng)作風格:他的詩歌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夸張,并慣于采用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表達感情。
(?—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特別擅長寫七絕,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據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邊塞詩人,主要以描繪邊塞風光、反映戍邊將士生活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從漢代開始,到南北朝時已有一些邊塞詩人,至隋朝時期,數量不斷增多,初唐四杰以及陳子昂等詩人進一步推動了邊塞詩的發(fā)展,到盛唐則全面成熟。四大邊塞詩人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四位善子邊塞詩創(chuàng)作,作品較為出名,因此被合稱為“四大邊塞詩人”
高適《燕歌行》《薊門行五首》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出塞》
王之渙《涼州詞》《登灌顴樓》
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這首詩是作者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體裁:七言絕句、類型:送別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自由朗讀詩歌,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jié)奏。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 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即杜鵑,又稱“布谷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請同學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譯文:在柳絮落盡、子規(guī)啼叫的季節(jié),聽說你被貶為龍標尉,路過五溪
譯文: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讓它伴隨著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邊。
楊花和子規(guī)。 作用:(1)點明時令:暮春時節(jié)。 (2)渲染氣氛:黯淡、凄楚的氣氛。 楊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規(guī)啼鳴:離愁別恨。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 這句詩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景中含情,融情于景?! ?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寫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中的“盡”和“啼”字用得很精彩,請簡要賞析
“盡”字既點明是暮春時節(jié),又含有飄零之感?!疤洹弊謱懚霹N的叫聲,帶有悲涼之意。兩個字分別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為全詩營造了一種凄苦哀傷的氛圍,奠定了全詩悲涼的感情基調。
3.詩人在詩中用了“聞道”“過五溪”,有何表達效果。
“過五溪”說明被貶之地的荒遠、道路的艱難,表現了作者對好友被貶的憂慮和同情。
“聞道”,表現詩人對友人的關心。
五溪:唐人所說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當時屬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
4.“我寄愁心與明月”一句中“愁心”二字蘊含著豐富的內容,那么,詩人有著怎樣的“愁心”呢?
“愁心”即作者對朋友遠行偏遠蠻荒之地的牽掛之心,對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無端被貶而愁,為友人的前途命運而愁。(1)對友人被貶遭遇的同情和憂慮;(2)對友人無限的思念和熱切的關懷;(3)對現實的憤懣不平。
把“愁心”寄給明月是因為:(1)明月是圓的,讓人想起“團圓”這個概念,如果月圓人不圓,就會引起望月懷人的情思。(2)明月升起時,天地之間是寧靜的,明月的光輝是柔和的,人們在寧靜的夜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無限的遐思。(3)明月升起,遠隔兩地的親友都能同時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們望月時容易想起遠方的親朋和故鄉(xiāng)。(4)明月給人的感覺是如冰似玉、晶瑩潤澤,它象征了親情友情的純潔。
5、為什么要把“愁心”寄給明月?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6、“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運用想象的寫作手法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詩人將月亮人格化,讓“愁心”與明月一起,伴隨朋友奔赴遠方。 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被貶遠行的同情和關切之情。體現了李白的浪溫主義風格
中國古典詩詞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文學表達形式,一直流傳至今。王國維曾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本罢Z就是詩詞中的意象,情語就是詩詞中的感情。因此,想要把握住一首詩,一曲詞我們首先就要抓住意象,唯有抓住意象我們才能進入詩歌,體會到詩歌的美。
7.歸納詩中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意:詩人主觀情感(情意)象:詩中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物象)帶有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情意+物象=意象
意:詩人主觀情感(情意)境:詩中所描繪的圖景。(意象的集合)詩歌通過意象集合所表現出來帶有詩人主觀情感的境界意象+意象=意境
意象,寄托著詩人情感的客觀景物,像湖光山色、田園桑植、大漠孤煙之類,只要灌注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意象有單個的,也有群組的。意境,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與景、景與人景與情構成,情景交融。
意象是直接從作品中獲得的,詩人寫了幾個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數”出來;意境則需要“悟”才能獲得。因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結果與讀者個人的胸襟抱負、個性氣質、知識修養(yǎng)、人生經歷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來。
擷取“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的景象,點明時令是暮春時節(jié),更包含了飄零之感和離別之思。
作者所寄的是對好友身遭貶謫的同情,“明月”帶去的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本詩選擇了楊花、子規(guī)、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以描寫“楊花”“子規(guī)”起筆,既指明時令,又有豐富的象征意義。結合詩句試加分析。
詩人選取“楊花”“子規(guī)”,一是取其季節(jié)的意義,表明事情發(fā)生的時令;二是取其形象意義,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給讀者以畫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義,楊花飄忽不定,行游無蹤,暗喻征人前途命運未卜,子規(guī)常鳴“不如歸去”,借用來關懷跋山涉水、遠走他鄉(xiāng)的友人王昌齡,希望他早日歸來。
9.這首詩能打動人心得益于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聯系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示例: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拔壹某钚呐c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弊髡咴谶@里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變成了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到偏遠荒涼的地方。 明月不僅表現出詩人和朋友的心靈都如明月般純潔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還在,兩人的友誼就會像皓月一樣長存之意。
?融情入景,景中見情,情景交融。 詩中的楊花、子規(guī)都是渲染氣氛的物象,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圍。詩人以此烘托悲苦的心情。
?客觀事物人格化,抒情強烈深沉。 將“愁心”寄予明月,化抽象情感為具體物象,體現了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關切之情。
詩人以形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暮春時節(jié)特定景物的描寫,借明月來表達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安慰之情。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寫景點時令---飄零之感 敘事表驚悉---遷謫之遠 抒情表牽掛---情深意長
寫景,隱含同情敘事,深切掛念抒情,關懷牽掛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抖朊忌皆赂琛沸r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豆爬试滦小??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抖汕G門送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对孪陋氉谩肪銘岩菖d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一)表示升職、加封的詞升:提升,升官。擢:在原官職上提拔官職。超擢:破格提拔。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陟:提升官職。加:加封,即在原來官街上增加某種榮銜,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遷:一般指提升。超遷:越級升遷。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提:提拔。
(二)表示降低官職、被貶官的詞謫:降職,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吏降職并調到邊遠地方做官,貶:降低官職,降級?;驗榻德毑⑼夥?。左遷、左除、左降、左轉、左授、左宦: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竄:放逐、貶官。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有時也指平調。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三)表示官職調動的詞徙:一般的官職調動。調:變換官職。轉:調動官職。補:補充空缺官職。改:改任官職。出、出宰:京官外調,出任地方官入:地方官調任京官復:恢復原職務。
(四)表示辭官的詞遜位:也稱“退位’是君主或統治者放棄自己職務和地位的行為。懸車:辭官居家解官:辭去官職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乞乞身:古時認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身’告老:官員年老辭職。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yǎng)老移病、移疾: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謝病:托病引退或謝絕賓客。
知識鏈接——古代官職變動
(五)表示官職授予的詞征:由朝廷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征召,特指君招臣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舉、薦: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授:授予官職。賞:皇帝特意賞賜官街或爵位。封:皇帝將爵位、土地、名號賜予別人。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察:考察后予以推薦、選舉仕、仕宦、仕進:做官。任:擔負、擔任。視事:任職。
(七)表示兼任官職的詞兼:兼任。領:兼任。行:兼設官職。判:高位兼職低位。
(八)表示代理官職權:暫代官職。假:臨時代理。署:代理,暫任。攝:暫代官職。守:暫時代理職務,通常指官階低的人代理官階高的職務
(九)其他與官職有關的詞下車:官吏初到任地。解褐:脫去粗布衣服,指代入仕為官
(六)表示官職被罷免的詞黜、絀:廢掉官職。免:罷免官職奪:削去,罷免。罷:免去,1解除官職。廢:廢黜,放逐。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4 古代詩歌四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案配套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作者簡介,背景鏈接,文學常識,品讀詩歌,知意象,拓展延伸,主旨歸納,典型考題,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評課課件ppt,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寫作背景,疏通詩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20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教學演示課件ppt,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觀視頻知作者,走近作者,背景資料,文學常識,知識總結思維導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