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一、選擇題 1.在生物學實驗中,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顏色反應,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由藍變黃再變綠 B.斐林試劑與蔗糖在水浴加熱條件下可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 C.蘇丹Ⅲ染液與蛋白質反應呈現(xiàn)紫色 D.乙醇在酸性條件下能與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反應變成灰綠色 2. 細胞內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動物細胞內,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的是①和③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中的是②過程 B.若酵母菌通過④過程產(chǎn)生的CO2與②過程產(chǎn)生的CO2一樣多,則參與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的葡萄糖之比為3∶1 C.③或④過程能產(chǎn)生少量ATP D.①過程中產(chǎn)生的[H]會在②③④過程中消耗 3.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太陽光能的輸入、捕獲和轉化,是生物圈得以維持運轉的基礎 B.希爾實驗不能證明水的光解與糖的合成不是同一個化學反應 C.光反應階段,水分解為O2和H+等,形成ATP和NADPH,從而使光能轉化為ATP和NADPH中的化學能 D.NADPH和ATP驅動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的暗反應,將CO2轉化為儲存化學能的糖類 4.如圖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chǎn)、d兩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均為自由擴散 B.d濃度降低,短時間內會導致C3生成減少 C.光照增強,短時間內會減慢C5的生成 D.b、c的移動方向是從類囊體薄膜到葉綠體基質 5.茶樹的葉肉細胞內含有一種叫茶多酚的植物堿,可在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為茶紅素等物質,使茶葉變紅。根據(jù)這一原理,人們制作出了綠茶、紅茶等品種的茶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茶多酚氧化酶的空間結構可能與茶多酚不匹配 B.可通過高溫使茶多酚氧化酶失活來制作綠茶 C.可通過提高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來制作紅茶 D.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細胞的液泡中 6.下圖是ATP中磷酸鍵逐級水解的過程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②代表的物質是ADP,③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ATP在酶a作用下,脫離下來的磷酸基團可以挾能量轉移給其他分子,也可以成為游離的磷酸基團 C.釋放能量最多的過程是Ⅲ D.植物葉肉細胞中,線粒體內合成的ATP比葉綠體內合成的用途單一 7.下圖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種綠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B段光照強度增大導致光合作用強度逐漸增強 B.與B點相比,C點因氣孔關閉,光合作用強度較弱 C.DE段光照強度減小導致光合作用強度逐漸減弱 D.據(jù)圖可知,隨光照強度增大,光合作用強度逐漸增強 8.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下,麥芽糖酶的催化速率與麥芽糖量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B兩點麥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 B.若溫度上升5 ℃,B點向下方移動 C.減少麥芽糖量,酶的活性一定下降 D.可用斐林試劑鑒定麥芽糖的分解情況 9.向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懸液中分別加入a、b、c、d四種抑制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則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則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則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H2O,則O2的消耗減少 10.下列關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原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無氧和零下低溫有利于水果的保鮮 B.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間行種植,通過提高光能利用率來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 C.農(nóng)作物栽種密度越大,接受到光照的葉面積也越大,單位面積產(chǎn)量越高 D.夏季連續(xù)陰天,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光照,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chǎn)量 11.如圖所示,在適宜溫度和一定的光照強度下,甲、乙兩種植物葉片的CO2凈吸收速率與CO2濃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CO2濃度低于b的環(huán)境中植物乙比植物甲生長得更好 B.CO2濃度大于a時,甲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C.適當增加光照強度,a點將右移 D.CO2濃度為b時,甲、乙植物的實際光合作用強度相等 12.如圖所示為甘蔗葉肉細胞內的一系列反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①中葉綠體中的四種色素都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 B.過程②只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過程②釋放的能量用于C3的還原 C.過程③既產(chǎn)生[H]也消耗[H] D.若過程①②的速率大于過程③的速率,則甘蔗的干重就會增加 三、非選擇題 13.下列甲圖為真核細胞呼吸作用示意圖,乙圖為線粒體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甲圖中X和D代表的物質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產(chǎn)生場所是____________。 (2)甲圖A、C過程中產(chǎn)生能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階段,此階段發(fā)生的場所對應于乙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 (3)酵母菌在氧氣充足條件下的細胞呼吸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 14. ATP作為細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質,為細胞生命活動直接提供能量。為了研究ATP合成過程中的能量轉換機制,科學家利用提純的大豆磷脂、某種細菌膜蛋白(Ⅰ)和牛細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構建了ATP體外合成體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ATP在供能時,脫離下來的末端________挾能量與其他分子結合。 (2)科學家利用人工體系模擬了ATP合成時的能量轉換過程。在植物體內,此過程可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____(填細胞器名稱)中。 (3)科學家利用人工體系進行了相關實驗,如表所示。 注:“+”“-”分別表示人工體系中組分的“有”“無”。 ①比較第1組和第2組的結果可知,Ⅰ可以轉運H+進入囊泡。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第1組囊泡內pH比囊泡外低1.8,說明囊泡內的H+濃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囊泡外的H+濃度。 ②比較第1組和第3組的結果可知,伴隨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ADP和Pi合成ATP。 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一、選擇題 1.在生物學實驗中,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顏色反應,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由藍變黃再變綠 B.斐林試劑與蔗糖在水浴加熱條件下可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 C.蘇丹Ⅲ染液與蛋白質反應呈現(xiàn)紫色 D.乙醇在酸性條件下能與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反應變成灰綠色 答案 D 2. 細胞內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動物細胞內,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的是①和③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中的是②過程 B.若酵母菌通過④過程產(chǎn)生的CO2與②過程產(chǎn)生的CO2一樣多,則參與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的葡萄糖之比為3∶1 C.③或④過程能產(chǎn)生少量ATP D.①過程中產(chǎn)生的[H]會在②③④過程中消耗 答案 C 3.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太陽光能的輸入、捕獲和轉化,是生物圈得以維持運轉的基礎 B.希爾實驗不能證明水的光解與糖的合成不是同一個化學反應 C.光反應階段,水分解為O2和H+等,形成ATP和NADPH,從而使光能轉化為ATP和NADPH中的化學能 D.NADPH和ATP驅動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的暗反應,將CO2轉化為儲存化學能的糖類 答案 B 4.如圖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chǎn)、d兩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均為自由擴散 B.d濃度降低,短時間內會導致C3生成減少 C.光照增強,短時間內會減慢C5的生成 D.b、c的移動方向是從類囊體薄膜到葉綠體基質 答案 C 5.茶樹的葉肉細胞內含有一種叫茶多酚的植物堿,可在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為茶紅素等物質,使茶葉變紅。根據(jù)這一原理,人們制作出了綠茶、紅茶等品種的茶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茶多酚氧化酶的空間結構可能與茶多酚不匹配 B.可通過高溫使茶多酚氧化酶失活來制作綠茶 C.可通過提高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來制作紅茶 D.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細胞的液泡中 答案 A 6.下圖是ATP中磷酸鍵逐級水解的過程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②代表的物質是ADP,③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ATP在酶a作用下,脫離下來的磷酸基團可以挾能量轉移給其他分子,也可以成為游離的磷酸基團 C.釋放能量最多的過程是Ⅲ D.植物葉肉細胞中,線粒體內合成的ATP比葉綠體內合成的用途單一 答案 B 7.下圖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種綠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B段光照強度增大導致光合作用強度逐漸增強 B.與B點相比,C點因氣孔關閉,光合作用強度較弱 C.DE段光照強度減小導致光合作用強度逐漸減弱 D.據(jù)圖可知,隨光照強度增大,光合作用強度逐漸增強 答案 D 8.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下,麥芽糖酶的催化速率與麥芽糖量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B兩點麥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 B.若溫度上升5 ℃,B點向下方移動 C.減少麥芽糖量,酶的活性一定下降 D.可用斐林試劑鑒定麥芽糖的分解情況 答案 ACD 9.向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懸液中分別加入a、b、c、d四種抑制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則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則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則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H2O,則O2的消耗減少 答案 ABC 10.下列關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原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無氧和零下低溫有利于水果的保鮮 B.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間行種植,通過提高光能利用率來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 C.農(nóng)作物栽種密度越大,接受到光照的葉面積也越大,單位面積產(chǎn)量越高 D.夏季連續(xù)陰天,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光照,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chǎn)量 答案 AC 11.如圖所示,在適宜溫度和一定的光照強度下,甲、乙兩種植物葉片的CO2凈吸收速率與CO2濃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CO2濃度低于b的環(huán)境中植物乙比植物甲生長得更好 B.CO2濃度大于a時,甲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C.適當增加光照強度,a點將右移 D.CO2濃度為b時,甲、乙植物的實際光合作用強度相等 答案 A 12.如圖所示為甘蔗葉肉細胞內的一系列反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①中葉綠體中的四種色素都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 B.過程②只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過程②釋放的能量用于C3的還原 C.過程③既產(chǎn)生[H]也消耗[H] D.若過程①②的速率大于過程③的速率,則甘蔗的干重就會增加 答案 AD 三、非選擇題 13.下列甲圖為真核細胞呼吸作用示意圖,乙圖為線粒體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甲圖中X和D代表的物質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產(chǎn)生場所是____________。 (2)甲圖A、C過程中產(chǎn)生能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階段,此階段發(fā)生的場所對應于乙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 (3)酵母菌在氧氣充足條件下的細胞呼吸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丙酮酸 酒精和CO2 細胞質基質 (2)三 ① (3)C6H12O6+6H2O+6O2eq \o(――→,\s\up17(酶))6CO2+12H2O+能量 14. ATP作為細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質,為細胞生命活動直接提供能量。為了研究ATP合成過程中的能量轉換機制,科學家利用提純的大豆磷脂、某種細菌膜蛋白(Ⅰ)和牛細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構建了ATP體外合成體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ATP在供能時,脫離下來的末端________挾能量與其他分子結合。 (2)科學家利用人工體系模擬了ATP合成時的能量轉換過程。在植物體內,此過程可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____(填細胞器名稱)中。 (3)科學家利用人工體系進行了相關實驗,如表所示。 注:“+”“-”分別表示人工體系中組分的“有”“無”。 ①比較第1組和第2組的結果可知,Ⅰ可以轉運H+進入囊泡。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第1組囊泡內pH比囊泡外低1.8,說明囊泡內的H+濃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囊泡外的H+濃度。 ②比較第1組和第3組的結果可知,伴隨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ADP和Pi合成ATP。 答案 (1)磷酸基團 (2)葉綠體 (3)①大于?、贖+通過Ⅱ向囊泡外轉運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