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圖所示為新鮮菠菜葉中4種色素的相對含量及其在濾紙條上的分離情況。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4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丁
B.4種色素均可溶于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
C.4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甲
D.發(fā)黃菠菜葉中色素含量顯著減少的是甲和乙
2.如圖表示葉綠體中色素的吸收光譜(顏色深、淺分別表示吸收量多、少),則甲、乙兩圖分別是( )
A.類胡蘿卜素、葉綠素的吸收光譜
B.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的吸收光譜
C.葉黃素、葉綠素的吸收光譜
D.葉黃素、胡蘿卜素的吸收光譜
3.如圖為葉綠體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和②具有選擇透過性功能
B.③上既有光合色素又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
C.③和④中都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
D.有葉綠體的細胞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4. 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設計了一個實驗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譜。他將棱鏡產生的光譜投射到絲狀水綿體上,并在水綿懸液中放入需氧型細菌,觀察細菌的聚集情況(如圖所示)。他由實驗結果得出光合作用在紅光區(qū)和藍光區(qū)最強。這個實驗的思路是( )
A.細菌對不同的光反應不一,細菌聚集多的地方,細菌光合作用強
B.需氧型細菌聚集多的地方,O2濃度高,水綿光合作用強
C.需氧型細菌聚集多的地方,產生的有機物多,水綿光合作用強
D.需氧型細菌大量消耗O2,使水綿的光合速率大幅度加快
5.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要使色素帶清晰又整齊,下列哪項措施與之無關( )
A.定性濾紙要干燥
B.剪去濾紙條一端的兩角
C.濾液細線要畫得細、齊、直
D.蓋上培養(yǎng)皿蓋
6.下列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裝置正確的是( )
7.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研磨綠葉時要加入無水乙醇,其目的是( )
A.防止葉綠素被破壞
B.使葉片充分研磨
C.使各種色素充分溶解在無水乙醇中
D.使葉綠素溶解在無水乙醇中
8.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收集到的濾液綠色過淺,其原因不可能是( )
A.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B.一次加入大量的丙酮提取
C.分次加入少量丙酮提取
D.使用放置數(shù)天的菠菜葉
9.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時,濾紙條從上至下第三條的色素名稱和顏色分別是( )
A.葉綠素a、藍綠色 B.葉綠素b、黃綠色
C.胡蘿卜素、橙黃色 D.葉黃素、黃色
10.捕獲光能的色素存在于葉綠體中,下列相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色素種類有4種,分別是葉綠素a、葉綠素b、葉黃素、胡蘿卜素
B.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C.綠葉中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不同
D.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呈現(xiàn)綠色,故葉子一般呈現(xiàn)綠色
11.關于葉綠體中類囊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葉綠體中的一個基粒就是一個類囊體
B.光合色素都分布在類囊體的雙層薄膜上
C.組成各基粒的類囊體之間沒有結構上的聯(lián)系
D.基粒和類囊體極大地擴大了光合作用的反應面積
12.如圖為水綿結構模式圖。恩格爾曼進行光合作用實驗時,把載有水綿和需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huán)境里,然后用極細的光束對水綿細胞的不同部位(如a處)做點狀投射,發(fā)現(xiàn)水中的需氧細菌明顯聚集在葉綠體被光投射處;若將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此實驗證明了( )
A.氧氣是由水分解來的
B.氧氣是葉綠體釋放出來的
C.光合作用能產生淀粉
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為原料
二、綜合題
13.下圖表示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步驟①加入研缽內的物質:A____________10 mL,作用是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少許,作用是使研磨充分;C________少許,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步驟②將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基部放有________________。
(3)圖中步驟③濾紙條剪去兩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畫濾液細線的要求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圖中步驟④中關鍵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色素帶最寬的是________,擴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14.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利用一種綠藻(這種綠藻具有呈螺旋狀的葉綠體),研究光對光合作用的效應。他將該種綠藻放在一張載有需氧細菌懸浮液的玻片上,這些細菌會移往氧濃度高的區(qū)域。他觀察細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況,結果如圖所示:
(1)描述B情況下細菌的分布情況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分布是因為光合作用釋放________。
(2)該實驗證實了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吸收光能的色素和催化反應的酶分別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3)恩格爾曼進行裝置C的實驗,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區(qū)域的細菌特別多。
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
一、選擇題
1.如圖所示為新鮮菠菜葉中4種色素的相對含量及其在濾紙條上的分離情況。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4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丁
B.4種色素均可溶于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
C.4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甲
D.發(fā)黃菠菜葉中色素含量顯著減少的是甲和乙
答案 C
2.如圖表示葉綠體中色素的吸收光譜(顏色深、淺分別表示吸收量多、少),則甲、乙兩圖分別是( )
A.類胡蘿卜素、葉綠素的吸收光譜
B.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的吸收光譜
C.葉黃素、葉綠素的吸收光譜
D.葉黃素、胡蘿卜素的吸收光譜
答案 B
3.如圖為葉綠體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和②具有選擇透過性功能
B.③上既有光合色素又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
C.③和④中都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
D.有葉綠體的細胞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答案 D
4. 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設計了一個實驗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譜。他將棱鏡產生的光譜投射到絲狀水綿體上,并在水綿懸液中放入需氧型細菌,觀察細菌的聚集情況(如圖所示)。他由實驗結果得出光合作用在紅光區(qū)和藍光區(qū)最強。這個實驗的思路是( )
A.細菌對不同的光反應不一,細菌聚集多的地方,細菌光合作用強
B.需氧型細菌聚集多的地方,O2濃度高,水綿光合作用強
C.需氧型細菌聚集多的地方,產生的有機物多,水綿光合作用強
D.需氧型細菌大量消耗O2,使水綿的光合速率大幅度加快
答案 B
5.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要使色素帶清晰又整齊,下列哪項措施與之無關( )
A.定性濾紙要干燥
B.剪去濾紙條一端的兩角
C.濾液細線要畫得細、齊、直
D.蓋上培養(yǎng)皿蓋
答案 D
6.下列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裝置正確的是( )
答案 A
7.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研磨綠葉時要加入無水乙醇,其目的是( )
A.防止葉綠素被破壞
B.使葉片充分研磨
C.使各種色素充分溶解在無水乙醇中
D.使葉綠素溶解在無水乙醇中
答案 C
8.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收集到的濾液綠色過淺,其原因不可能是( )
A.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B.一次加入大量的丙酮提取
C.分次加入少量丙酮提取
D.使用放置數(shù)天的菠菜葉
答案 C
9.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時,濾紙條從上至下第三條的色素名稱和顏色分別是( )
A.葉綠素a、藍綠色 B.葉綠素b、黃綠色
C.胡蘿卜素、橙黃色 D.葉黃素、黃色
答案 A
10.捕獲光能的色素存在于葉綠體中,下列相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色素種類有4種,分別是葉綠素a、葉綠素b、葉黃素、胡蘿卜素
B.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C.綠葉中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不同
D.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呈現(xiàn)綠色,故葉子一般呈現(xiàn)綠色
答案 D
11.關于葉綠體中類囊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葉綠體中的一個基粒就是一個類囊體
B.光合色素都分布在類囊體的雙層薄膜上
C.組成各基粒的類囊體之間沒有結構上的聯(lián)系
D.基粒和類囊體極大地擴大了光合作用的反應面積
答案 D
12.如圖為水綿結構模式圖。恩格爾曼進行光合作用實驗時,把載有水綿和需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huán)境里,然后用極細的光束對水綿細胞的不同部位(如a處)做點狀投射,發(fā)現(xiàn)水中的需氧細菌明顯聚集在葉綠體被光投射處;若將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此實驗證明了( )
A.氧氣是由水分解來的
B.氧氣是葉綠體釋放出來的
C.光合作用能產生淀粉
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為原料
答案 B
二、綜合題
13.下圖表示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步驟①加入研缽內的物質:A____________10 mL,作用是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少許,作用是使研磨充分;C________少許,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步驟②將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基部放有________________。
(3)圖中步驟③濾紙條剪去兩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畫濾液細線的要求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圖中步驟④中關鍵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色素帶最寬的是________,擴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答案 (1)無水乙醇 溶解色素 二氧化硅 碳酸鈣 防止色素被破壞
(2)單層尼龍布
(3)防止兩側色素擴散過快使色素帶不整齊 細、齊、直 防止色素帶重疊
(4)層析液不要觸及濾液細線 濾液細線會被層析液溶解,不能分離 防止層析液揮發(fā) 葉綠素a 胡蘿卜素
14.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利用一種綠藻(這種綠藻具有呈螺旋狀的葉綠體),研究光對光合作用的效應。他將該種綠藻放在一張載有需氧細菌懸浮液的玻片上,這些細菌會移往氧濃度高的區(qū)域。他觀察細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況,結果如圖所示:
(1)描述B情況下細菌的分布情況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分布是因為光合作用釋放________。
(2)該實驗證實了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吸收光能的色素和催化反應的酶分別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3)恩格爾曼進行裝置C的實驗,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區(qū)域的細菌特別多。
答案 (1)細菌集中在葉綠體周圍 O2 (2)葉綠體 類囊體的薄膜上、類囊體的薄膜上和葉綠體基質中 (3)探究不同顏色的光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紅光和藍光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課后練習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當堂檢測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2節(jié)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同步訓練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