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讀全文,解釋加點的詞語。
(第1段)郭橐駝,不知始①( )何名。病僂②( ),隆然伏行,有類橐駝?wù)?,故鄉(xiāng)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币蛏崞涿?,亦自謂“橐駝”云。
(第2段)其鄉(xiāng)曰豐樂鄉(xiāng),在長安西。駝業(yè)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①( )。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②( )蕃③(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④( ),莫能如⑤( )也。
(第3段)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①( )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②( ),其培③( )欲平,其土欲故④( ),其筑⑤( )欲密⑥( )。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⑦( )。其蒔⑧( )也若子,其置⑨( )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⑩( )得矣。故吾不害?( )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 )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 )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 )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第4段)問者曰:“以子之道①( ),移之官理②( ),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yè)也。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③( )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④( )爾植,督⑤( )爾獲⑥( ),早繅⑦( )而⑧( )緒⑨( ),早織而縷⑩( ),字?( )而幼孩,遂?( )而雞豚?( )。’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 )且怠?( )。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 )亦有類乎?”
(第5段)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yǎng)樹,得養(yǎng)人術(shù)?!眰髌涫乱詾楣俳湟?。
[記憶導圖]
【重點梳理】
1.古今異義詞
2.多義詞語
(1)類
(2)善
(3)固
(4)游
3.詞類活用
4.特殊句式
【考點鞏固】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經(jīng)典模擬]
(1)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聽說鄉(xiāng)人給自己起外號之后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表現(xiàn)了他豁達的性格。
(2)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提到自己種樹的四點秘訣時說道,除了要讓樹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還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勿動勿慮,去不復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郭橐駝種樹的管理經(jīng)驗。
(4)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一般種樹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關(guān)心太過,什么都放不下,結(jié)果適得其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壓抑甚至扼殺了樹木的天性。
(5)《種樹郭橐駝傳》中,對于“養(yǎng)人”之不善,柳宗元先簡要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概括,這與上文“他植者”養(yǎng)樹管理之不善相呼應(yīng)。
(6)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寫當?shù)毓賳T頻發(fā)政令,聚集百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直接點明了作者寫作本文的真正意圖。
[飛花令式默寫]
(8)古人作文善用類比。荀子在《勸學》中用“木受繩”“金就礪”作類比,推出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開篇用木與水作類比,向唐太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以種樹類比治民:用種樹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類比治民要“順民之天以致其性”;用種樹要“________________”類比做官要愛護百姓。如此層層類比,環(huán)環(huán)相扣,說理透徹。
2.翻譯文中的重點句子。
(1)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zhí)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jiān)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事。轉(zhuǎn)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shù)篇,覽之者為之凄惻。(節(jié)選自《舊唐書·柳宗元傳》)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下面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會居位A不久B叔文敗C與同輩D七人E俱貶F宗元G為邵州刺史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順宗即位”與“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鴻門宴》)兩句中的“即”字含義不同。
B.“與監(jiān)察呂溫密引禁中”與“引壺觴以自酌”(《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的“引”字含義不同。
C.“與之圖事”與“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陳情表》)兩句中的“圖”字含義相同。
D.“與同輩七人”與“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蘇武傳》)兩句中的“輩”字含義不同。詞語
例句
今義
①既然
既然已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還”跟它呼應(yīng),表示先對現(xiàn)實或已有的結(jié)論予以承認,而后進一步做出判斷
②以致
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連詞,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jié)果(多指不好的結(jié)果)
③其實
a.不抑耗其實而已
b.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古義: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承上文,多含轉(zhuǎn)折意)
④不過
若不過焉則不及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連詞,表示轉(zhuǎn)折;副詞,表示程度最高或指明范圍
義項
例句
①
隆然伏行,有類橐駝?wù)?br>②
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
③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齊桓晉文之事》)
④類比,類推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
⑤大抵,大都
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與吳質(zhì)書》)
義項
例句
①
甚善。名我固當
②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
③
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
④
善刀而藏之(《庖丁解?!?
⑤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并序》)
義項
例句
①
名我固當
②
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鐘山記》)
③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
④
少年固強之(《促織》)
⑤
根不固而求木之長(《諫太宗十思疏》)
義項
例句
①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
②
請息交以絕游(《歸去來兮辭并序》)
③
游諸侯,何國不容(《屈原列傳》)
④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與朱元思書》)
⑤游歷,游學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張衡傳》)
活用類型
例字例句
釋義
(1)名詞作動詞
①病僂,隆然伏行
②名我固當
③早實以蕃
④根拳而土易
⑤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2)形容詞作動詞
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3)意動用法
駝業(yè)種樹
(4)使動用法
①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②非有能碩茂之也
③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④見長人者好煩其令
⑤以致其性焉爾
句式
例句
句式特點或標志詞
(1)判斷句
理,非吾業(yè)也
(2)賓語前置句
①故不我若也
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③吾又何能為哉/不知始何名
(3)定語后置句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
參考答案
微點夯實
(第1段)①當初,原來 ②脊背彎曲
(第2段)①用,使 ②且 ③多 ④仿效 ⑤比得上
(第3段)①繁殖 ②舒展 ③培土 ④舊,指原來培育樹苗的土 ⑤搗土 ⑥結(jié)實 ⑦照看 ⑧栽種 ⑨放下 ⑩本性 ?妨害 ?拳曲,伸展不開 ?已經(jīng) ?察看,檢驗
(第4段)①方法 ②做官治民。理,治 ③做官的。長,統(tǒng)治、治理;人,民 ④勉勵 ⑤督促 ⑥收割 ⑦把蠶繭浸在熱水里抽出蠶絲 ⑧你們的 ⑨絲頭 ⑩線 ?養(yǎng)育 ?成,養(yǎng)好
?小豬 ?困苦 ?疲倦 ?表示推測,相當于“大概”
重點梳理
1.①已經(jīng)這樣 ②來使達到 ③a.它的果實 b.這實際上 ④不是過多
2.(1)①類似,好像 ②事物 ③類別,種類
(2)①好 ②善于,擅長 ③交好,友善 ④揩拭
⑤羨慕
(3)①確實 ②本來,原來 ③頑固,固執(zhí) ④堅持,一定 ⑤穩(wěn)固,牢固
(4)①游覽 ②交游 ③游說 ④游動
3.(1)①患……病 ②稱呼,命名 ③結(jié)果實 ④拳曲,伸展不開 ⑤用指甲摳、掐 (2)保全 (3)以……為業(yè) (4)①使……早/使……多 ②使……高大茂盛 ③使……繁盛/使……安定
④使……繁多 ⑤使……達到
4.(1)標志詞為“非”和“也” (2)①代詞“我”是動詞“若”的賓語,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②“何”是介詞“以”的賓語,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③“何”作動詞“為”“名(活用為動詞)”的賓語,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3)標志詞為“者”,“為觀游及賣果者”是“豪富人”的定語
考點鞏固
1.(1)甚善 名我固當 (2)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3)其蒔也若子 其置也若棄 (4)雖曰愛之 其實害之 (5)見長人者好煩其令 若甚憐焉 而卒以禍 (6)鳴鼓而聚之 擊木而召之 (7)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思國之安者 必積其德義 能順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爾 其蒔也若子
2.(1)我郭橐駝并不能使樹木活得長久且孳長茂盛,只不過能順從樹木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使它依照本性生長罷了。(得分點:孳、天、致)
(2)雖然說是愛護它,這實際上是傷害它;雖然說是擔心它,這實際上是仇視它;所以(他們種樹就)不如我。(得分點:其實,賓語前置句)
(3)我們小民中斷吃飯來慰勞官吏,尚且不得空閑,又怎么能使我們?nèi)丝谠龆唷⑸畎捕兀?得分點:小人、飧饔、勞、蕃)
3.(1)BCF
解析 “會居位不久”意為恰逢任職不久,中間不能斷開,應(yīng)在B處斷開。“叔文敗”主謂齊全,語意完整,其后需斷開,即在C處斷開?!芭c同輩七人俱貶”的主語為“柳宗元”,與“宗元為邵州刺史”之間需斷開,即在F處斷開。
(2)C [C項謀劃/希望。A項即位,登上皇位/就。B項延請,召入/舉,拿。D項行輩/批。]
參考譯文
唐順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韋執(zhí)誼執(zhí)掌朝政,兩人尤其器重柳宗元。他和監(jiān)察御史呂溫一起被秘密召入宮中,一起商討國家革新大事。柳宗元轉(zhuǎn)任尚書禮部員外郎。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恰逢任職不久,王叔文失敗,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輩一起都被貶謫了。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貶為永州司馬。柳宗元既遭遇貶逐,又經(jīng)歷蠻荒之地瘴癘之苦,身處崎嶇阻塞的環(huán)境,內(nèi)懷騷人抑郁的情懷,所以抒情敘事,只要一動筆就一定寫成文章。他寫了十多篇騷體文,讀過的人都為之凄婉感傷。
這是一份2025屆高三語文之文言文復習26:蘭亭集序 學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微點夯實,重點梳理,考點鞏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5屆高三語文之文言文復習25:項脊軒志 學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微點夯實,重點梳理,考點鞏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5屆高三語文之文言文復習24:陳情表 學案,共9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微點夯實,重點梳理,考點鞏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