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單元 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 5.7 多角度解決求總數(shù)的問題 【課題名稱】第7課時 多角度解決求總數(shù)的問題 【課型、課時】新授課 1課時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96頁。 【教學目標】 1.會用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觀察、從多角度提出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3.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從圖中提取信息,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選擇加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兩種方法的異同。 【課前準備】 1.教師:教學課件:課件 2.學生:課前預習:標注完成《預習單》 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運動會上,學校啦啦隊正在給隊員們加油助威。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用所學知識解決運動會上的問題。(板書課題:多角度解決求總數(shù)的問題) 交流實踐、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題意。 課件出示教科書P96例題情境圖。 教師:運動會上,啦啦隊的同學們正在表演呢!請仔細觀察,你從圖中找到了什么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預設(shè)1:男生有5人,女生有10人。 預設(shè)2: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信息。 教師:大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信息用小棒擺出來,跟同桌說一說。 預設(shè):學生可能按左右兩部分擺,左邊表示男生人數(shù),右邊表示女生人數(shù);也可能按前后兩部分擺,前面表示前排人數(shù),后面表示后排人數(shù)。 教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請把你知道的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根據(jù)自己找到的信息完整描述問題。 2.分析和解答。 教師:求一共有多少人,該怎樣列式解答?寫在練習本上。 預設(shè)1:5+10=15(人)或10+5=15(人)。 預設(shè)2:7+8=15(人)或8+7=15(人)。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算式。 教師:通過大家的匯報,我們知道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方法。先來看第一種方法,為什么用加法?這里的5、10各表示什么意思? 預設(shè):學生說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人數(shù)和女生人數(shù)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這里的5表示男生人數(shù),10表示女生人數(shù)。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男生人數(shù)+女生人數(shù)=一共有多少人 教師:再來看第二種方法,為什么用加法?這里的7、8各表示什么意思? 預設(shè):學生說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前排人數(shù)和后排人數(shù)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這里的7表示前排人數(shù),8表示后排人數(shù)。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前排人數(shù)+后排人數(shù)=一共有多少人 3.回顧與反思。 教師:請大家想一想,我們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所得結(jié)果相同,列式卻不一樣。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預設(shè):學生可能會說:都是用加法計算。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列式不同是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 教師: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啦啦隊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呢? 預設(shè):引導學生說出先要收集信息(知道了什么),再進行分析(怎樣解答),最后要檢驗(解答正確嗎)。 教師一邊引導一邊板書: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 教師:解決問題時,只能有一種方法嗎? 【設(shè)計意圖】通過回顧,讓學生體會兩種方法的異同,感受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得到不同方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種。 三、跟進練習、鞏固提升。 1. 教材第98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水里有許多美麗的天鵝,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天鵝嗎? 組織學生互相說一說題意,然后指名學生完整口述題意。 預設(shè)1:有8只白天鵝,6只黑天鵝,一共有多少只天鵝? 預設(shè)2:左邊有7只天鵝,右邊有7只天鵝,一共有多少只天鵝? 教師:你會列式解答嗎? 預設(shè):學生根據(jù)交流及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8+6=14(只)或7+7=14(只)。 教師:你是怎么想的?都是求天鵝的只數(shù),為什么解答的方法不同呢? 預設(shè):學生說出:因為觀察角度不同,所以解答方法不同,但都是用加法計算。 2.變式練習: (1)算一算(變式訓練第1題課件展示) 學生可能從不同角度來收集信息,得出不同的解答方法。有的用男生人數(shù)加上女生人數(shù)來解決問題,列式為8+6=14(人);有的用左邊的人數(shù)加上右邊的人數(shù)來解決問題,列式為9+5=14(人)。 (變式訓練第2題課件展示) 預設(shè)1:按位置收集信息,左邊有8把雨傘,右邊有8把雨傘。 預設(shè)2:按顏色收集信息,粉色雨傘有7把,藍色雨傘有9把。 (變式訓練第3題課件展示) 預設(shè)1:按位置收集信息,左邊有8只羊,右邊有4只羊。 預設(shè)2:按種類收集信息,綿羊有7只,山羊有5只。 思維訓練。(課件展示)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收集信息。同一問題,觀察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會不同,但計算結(jié)果相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呢? 1.對于同一個問題,有時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2.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98頁練一練第1、3題; 2.從課時練中選取。 【板書設(shè)計】 【教學反思】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從圖中收集信息,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表達不同的想法,兩種解答方法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很輕松地呈現(xiàn)出來了。整節(jié)課教學效果不錯,少數(shù)學生在表達上有困難,可以適當個別指導,不要求每個學生都掌握兩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掌握其中一種就行。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