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魯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全冊課件+練習(含單元總結與檢測)
高中物理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3章 相互作用第2節(jié) 科學探究:彈力精品同步測試題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3章 相互作用第2節(jié) 科學探究:彈力精品同步測試題,文件包含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32《科學探究彈力》原卷docx、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32《科學探究彈力》解析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45頁, 歡迎下載使用。
考點1:形變
1.形變的兩種情況
(1)形狀的改變:指受力時物體的外觀發(fā)生變化,如橡皮條拉伸時由短變長;撐竿跳高時,運動員手中的撐竿由直變曲等.
(2)體積的改變:指受力時物體的體積發(fā)生變化,如用力壓排球,排球的體積變??;用力壓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
2.顯示微小形變的方法
(1)光學放大法:如圖所示,在一張大桌子上放兩個平面鏡M和N,讓一束光依次被兩面鏡子反射,最后射到墻上,形成一個光點P.用力壓桌面時,桌面發(fā)生了形變,雖然形變量很小,但鏡子要向桌面中間傾斜,由于兩個鏡子間距較大,光點在墻上有明顯移動,把桌面的形變顯示出來.
(2)力學放大法:如圖所示,把一個圓玻璃瓶瓶口用中間插有細管的瓶塞堵上,用手輕壓玻璃瓶,玻璃瓶發(fā)生形變,容積減小,水受擠壓上升,松開手后,形變恢復,水面落回原處.
【技巧與方法】
物體的形變
一切物體都可以發(fā)生形變,只不過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顯示微小形變的方法:光學放大法、力學放大法等.
【針對訓練】
1.(多選)下列各種情況中,屬于彈性形變的有( )
A.撐竿跳高運動員起跳中,撐竿的形變
B.當你坐在椅子上時,椅面發(fā)生的微小形變
C.細鋼絲被繞制成彈簧
D.鋁桶被砸扁
【解析】AB “撐竿的形變”“椅面發(fā)生的微小形變”均能恢復原狀,是彈性形變;“細鋼絲被繞制成彈簧”不能恢復成“鋼絲”,“鋁桶被砸扁”不能恢復成“桶”,是非彈性形變,故選項A、B正確,C、D錯誤.
2.如圖所示,在一張大桌子上放兩個平面鏡M和N,讓一束光依次被兩面鏡子反射,最后射到墻上,形成一個光點P.用力壓桌面,觀察墻上光點位置的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增大,P不動
B.F增大,P上移
C.F減小,P下移
D.F減小,P上移
【解析】D 當力F增大時,兩鏡面均向里傾斜,使入射角減小,經兩次累積,使反射光線的反射角更小,光點P下移;反之,若力F減小,光點P上移.所以,選項D正確.
考點2:彈力
1.彈力有無的判斷方法
(1)方法一:對于形變比較明顯的情況,可以根據彈力產生的條件判斷:①物體間相互接觸;②發(fā)生彈性形變.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才有彈力產生.
(2)方法二:對于形變不明顯的情況通常有以下兩種方法①假設法:假設與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對研究對象施加了彈力,看研究對象在假設條件下能否保持原狀態(tài),若能,說明假設成立,則彈力存在;否則彈力不存在.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球靠在豎直面上靜止,豎直面是否對球產生力的作用?假設豎直面對球產生了力的作用,由力的作用效果可知,球不會靜止,故可判定沒有水平彈力產生.
②狀態(tài)法(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在如圖所示的情況中,若AC面和AB面對球都有彈力,這兩個彈力方向分別垂直于AC和AB面,則球所受的力如圖所示,由于AB面對球的彈力F2使球不能靜止在原來位置,與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因此AB面對球的彈力F2不存在.
(3)方法三:對于形變不明顯的情況,通常采用假設法判斷.
2.幾種常見彈力的方向
3.彈力大小的計算
(1)公式法:利用公式F=kx計算,適用于彈簧這樣的彈性體彈力的計算.
(2)平衡法:如果懸掛在豎直細繩上的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求解細繩的拉力時,可用二力平衡得到拉力的大小等于物體重力的大小,目前主要適用于二力平衡的情況.
【例1】 在下列各圖中,A、B兩球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是( )
A B C D
【分析】解答本題可按以下思路進行分析:
【解析】B 在A圖中,若拿去A球,則B球靜止不動,故A、B間沒有擠壓,即A、B間沒有彈力.在B圖中,若拿去A球,則B球將向左運動,故A、B間存在相互擠壓,即A、B間存在彈力.在C圖中,若拿去A球,則B球靜止不動,故A、B間沒有擠壓,即A、B間沒有彈力.在D圖中,不能判斷A、B間有沒有彈力.故應選B.
【技巧與方法】
彈力的產生條件中接觸是前提,擠壓是關鍵,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發(fā)生彈性形變是彈力存在與否的標志.但是,實際上除彈簧、橡皮條等物體產生彈力時形變較明顯外,大部分物體產生彈力時形變是微小的,肉眼很難觀察出來.因此,彈力有無的判斷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1?條件法;?2?假設法.
【例2】 分別對下列A、B圖中小球、C圖中桿畫出受力示意圖.(A中小球用細繩掛在光滑的墻上,B中小球用細繩拴著擱在角上,C中桿放在光滑的墻和半球型碗中)
A B C
【解析】各物體受力如圖所示:
A B C
【技巧與方法】
判斷彈力方向的一般步驟
確定物體之間彈力作用的類型;
確定產生彈力的物體;
找出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外力方向;
確定物體形變的方向;
確定物體產生的彈力方向.
【針對訓練】
3.關于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的書對桌面的壓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B.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C.桌面對書的支持力是由于書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D.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所受的重力
【解析】A 施力物體發(fā)生形變對受力物體產生彈力,因此書對桌面的壓力是書發(fā)生形變產生的,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桌面對書的支持力是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選項C錯誤.書對桌面的壓力在數值上等于書所受的重力,選項D錯誤.
4.如圖所示,一小球用兩繩掛于天花板上,球靜止,繩1傾斜,繩2恰好豎直,則關于小球受彈力個數正確的是(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解析】A 假設繩1對球有彈力,則該作用力的方向沿繩斜向左上方,另外,球在豎直方向上還受重力和繩2的拉力,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球不可能保持平衡而靜止,所以繩1不可能對球有拉力作用.故A正確.
考點3:胡克定律
1.定律的成立是有條件的,這就是彈簧要發(fā)生“彈性形變”,即在彈性限度內.
2.表達式中x是彈簧的形變量,是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而不是彈簧的原長,也不是彈簧形變后的長度.
3.表達式中的勁度系數k,反映了彈簧的“軟”“硬”程度,是由彈簧本身的性質(如材料、形狀、長度等)決定的.不同型號、不同規(guī)格的彈簧,其勁度系數不同.
4.根據F=kx作出彈力F與形變量x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這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其斜率k=eq \f(F,x)=eq \f(ΔF,Δx).
【例3】 如圖所示,一根彈簧的自由端B在未懸掛重物時,正對著刻度尺的零刻度,掛上100 N重物時正對著刻度20.
(1)當彈簧分別掛上50 N和150 N重物時,自由端所對刻度應是多少?
(2)若自由端所對刻度是18,則彈簧下端懸掛了多重的重物?
【解析】(1)設掛50 N和150 N重物時,自由端所對刻度分別為x1、x2,由胡克定律得eq \f(x1,20)=eq \f(50,100),eq \f(x2,20)=eq \f(150,100)解得x1=10,x2=30.
(2)設自由端所對刻度為18時,所掛重物的重力為G.
由胡克定律得eq \f(18,20)=eq \f(G,100 N),解得G=90 N.
【答案】(1)10 30 (2)90 N
【技巧與方法】
應用胡克定律的易錯提醒
只有彈簧及橡皮筋類的彈力遵循胡克定律,在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或壓縮狀態(tài)時均有彈力作用,所以計算彈簧的彈力時,應注意區(qū)別這兩種狀態(tài)下彈簧的長度、彈簧的原長、彈簧的形變量等物理量.
【針對訓練】
5.如圖所示,重為20 N的物體懸掛在彈簧的下端時,彈簧伸長了4 cm.現換用另一個重為40 N的物體懸掛在彈簧的下端(形變仍在彈性限度內),這時彈簧的彈力大小、勁度系數分別是( )
A.20 N,500 N/m B.20 N,1 000 N/m
C.40 N,500 N/m D.40 N,1 000 N/m
C 重為20 N的物體懸掛在彈簧的下端時,根據物體平衡條件可知,彈簧的彈力F=20 N,彈簧伸長的長度x=4 cm=4×10-2 m.根據胡克定律F=kx得:k=eq \f(20,0.04) N/m=500 N/m,當重為40 N的物體懸掛在彈簧的下端時,彈簧的彈力F=40 N,勁度系數不變,故C正確.
6.一根彈簧在50 N力的作用下,長度為10 cm,若所受的力再增加4 N,則長度變成10.4 cm.設彈簧的形變均在彈性限度內,求彈簧的原長l0和彈簧的勁度系數k.
【解析】由胡克定律可知
F1=k(l1-l0) ①
F2=k(l2-l0) ②
將F1=50 N,l1=10 cm,F2=54 N,l2=10.4 cm代入①②式可得k=1 000 N/m,l0=5 cm.
【答案】l0=5 cm k=1 000 N/m
考點達標
一、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如圖甲是演示桌面在壓力作用下發(fā)生形變的裝置;圖乙是演示玻璃瓶在壓力作用下發(fā)生形變的裝置.這兩個實驗共同體現了( )
甲 乙
A.控制變量法 B.微小放大的思想
C.比較法 D.等效法
【解析】B 兩個實驗都體現了將不明顯的微小形變放大的思想.
2.關于彈性形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形狀的改變叫彈性形變
B.物體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變叫彈性形變
C.一根鐵絲在用力彎折后的形變是彈性形變
D.物體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是彈性形變
【解析】D 形變有彈性的,也有范性的,選項A錯誤.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選項B錯誤,選項D正確.鐵絲彎折后,不可恢復原狀,選項C錯誤.
3.(多選)關于胡克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F=kx可知,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B.由k=eq \f(F,x)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k與彈力F成正比,與彈簧的長度改變量x成反比
C.彈簧的勁度系數k是由彈簧本身的因素決定的,與彈力F和彈簧形變量x的大小無關
D.彈簧的勁度系數在數值上等于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彈力的大小
【解析】CD 對于確定的彈簧而言,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形變量x成正比,A錯誤;彈簧的勁度系數k由彈簧本身的因素決定,與彈力F的大小和形變量x的大小無關,k在數值上等于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彈力的大小,B錯誤,C、D正確.
4.下列情況中,接觸面均光滑,小球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繩子全處于拉伸狀態(tài),則球受到兩個彈力的是( )
A B C D
【解析】C A選項中假設將繩子剪斷,小球一定不能靜止,所以小球受繩子對它向上的彈力;假設將斜面去掉,小球仍然靜止,所以小球與斜面間無彈力作用,小球只受繩子的彈力.B選項中假設將斜面去掉,小球受地面向上的彈力仍能靜止,所以小球只受地面向上的彈力作用.同理C選項中將斜面或繩子去掉,小球都不能靜止,所以小球受到斜面和繩子兩個彈力的作用.D選項中將臺階去掉,小球仍能靜止,所以小球與臺階間無彈力作用,與地面之間一定有彈力作用.
5.如圖所示,四個完全相同的彈簧都處于水平位置,它們的右端受到大小皆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況各不相同:①中彈簧的左端固定在墻上;②中彈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為F的拉力作用;③中彈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塊,物塊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動;④中彈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塊,物塊在粗糙的桌面上滑動.若認為彈簧的質量都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個彈簧的伸長量,則有( )
A.l1>l2 B.l2>l3
C.l3>l4 D.l1=l2=l3=l4
【解析】D 彈簧的伸長量等于彈簧彈力與彈簧勁度系數的比值,分析四種情況下彈簧所受彈力,它們都等于外力F,又因彈簧完全相同,勁度系數相同,所以四種情況下彈簧的伸長量相等.
6.固定彈簧的上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下端懸掛重為8 N的重物時,彈簧的長度為0.16 m;懸掛重為12 N的重物時,彈簧的長度為0.18 m;則彈簧的原長L和勁度系數k分別為( )
A.L=0.12 m k=50 N/m
B.L=0.14 m k=200 N/m
C.L=0.12 m k=200 N/m
D.L=0.14 m k=50 N/m
【解析】C 根據胡克定律F=kx代入數值,8 N=k(0.16-L),12 N=k(0.18-L),解以上兩式得L=0.12 m,k=200 N/m,C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14分)
7.請在圖中畫出桿或球所受的彈力.
【解析】甲圖中桿在重力作用下對A、B兩處都產生擠壓作用,故A、B兩處對桿都有彈力,彈力方向與接觸點的平面垂直,如圖甲所示.乙圖中桿對C、D兩處都有擠壓作用,因C處為曲面,D處為支撐點,所以C處彈力垂直于圓弧切面指向球心,D處彈力垂直于桿斜向上.如圖乙所示.
丙圖中球擠壓墻壁且拉緊繩子,所以墻對球的彈力與墻面垂直;繩子對球的彈力沿繩子向上,如圖丙所示.
丁圖中當重心不在球心處時,彈力作用線也必通過球心,如圖丁所示.應注意不要錯誤地認為彈力作用線必定通過球的重心.
【答案】見解析圖
鞏固提升
一、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如圖所示,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小球重為G,平衡時小球在A處,今用力F壓小球至B處,使彈簧縮短x,則此時彈簧的彈力為( )
A.kx B.kx+G
C.G-kx D.以上都不對
【解析】B 設小球在A處時彈簧已壓縮了Δx,小球平衡時彈力FA=G=kΔx.小球在B處時,彈簧又壓縮x,小球再達平衡時彈力FB=k(Δx+x)=G+kx,B正確.
2.(多選)如圖所示,小球A的重力為G,上端被豎直懸線掛于O點,下端與水平桌面相接觸,懸線對球A、水平桌面對球A的彈力大小可能為( )
A.0,G B.G,0
eq \f(G,2),eq \f(G,2) D.eq \f(1,2)G,eq \f(3,2)G
【解析】ABC 球A處于靜止狀態(tài),球A所受的力為平衡力,即線對球的拉力T及桌面對球的支持力N共同作用與重力G平衡,即T+N=G,若繩恰好伸直,則T=0,N=G,A正確;若球剛好離開桌面,則N=0,T=G,B正確;也可能N=T=eq \f(G,2),C正確.
3.如圖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豎直擋板擋住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關于球A所受的彈力,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物體僅受一個彈力作用,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B.A物體受兩個彈力作用,一個水平向左,一個垂直于斜面向下
C.A物體受兩個彈力作用,一個水平向右,一個垂直于斜面向上
D.A物體受三個彈力作用,一個水平向右,一個垂直于斜面向上,一個豎直向下
【解析】C 球A受重力豎直向下,與豎直擋板和斜面都有擠壓.斜面給它一個彈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擋板給它一個彈力,水平向右,故C正確.
4.如圖所示,A、B兩個物塊的重力分別是GA=3 N,GB=4 N,彈簧的重力不計,整個裝置沿豎直方向處于靜止狀態(tài),這時彈簧的彈力F=2 N,則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壓力有可能是( )
A.3 N和4 N B.5 N和6 N
C.1 N和2 N D.5 N和2 N
【解析】D 彈簧可能被拉伸也可能被壓縮.當彈簧被拉伸時,天花板受到的拉力F1=3 N+2 N=5 N,地板受到的壓力N1=4 N-2 N=2 N,選項D可能.當彈簧被壓縮時,天花板受拉力F2=3 N-2 N=1 N,地板受壓力N2=2 N+4 N=6 N,故選項A、B、C均沒有可能.故選D.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26分)
5.(13分)測量得一只彈簧測力計3 N和5 N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2.5 cm.求:
(1)彈簧測力計3 N、5 N刻度線與零刻度線之間的距離;
(2)彈簧測力計所用彈簧的勁度系數.
【解析】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值應與該刻度線到零刻度線的距離成正比.
(1)設3 N、5 N刻度線到零刻度線的距離分別為x1、x2,勁度系數為k.根據胡克定律F=kx可得eq \f(x1,x2)=eq \f(3,5)①
又x2-x1=2.5 cm②
由①②得:x1=3.75 cm,x2=6.25 cm.
(2)由F1=kx1可得
k=eq \f(F1,x1)=eq \f(3,3.75×10-2) N/m=80 N/m.
【答案】(1)3.75 cm 6.25 cm (2)80 N/m
6.(13分)如圖所示,勁度系數為k2的輕彈簧乙豎直固定在桌面上,上端連一質量為m的物塊,另一勁度系數為k1的輕彈簧甲固定在物塊上.現將彈簧甲的上端A緩慢向上提,當提到乙彈簧的彈力大小恰好等于eq \f(2,3)mg時,求A點上升的高度.
【解析】在沒有向上提彈簧甲時,物塊受重力和彈簧乙的支持力,二力平衡,有F2=mg.
向上提彈簧甲,當乙處于壓縮狀態(tài)時,分析物塊的受力,物塊受重力mg、彈簧乙向上的支持力(大小為F2′=
eq \f(2,3)mg)和彈簧甲向上的拉力F1,根據三個力平衡,得拉力F1=mg-eq \f(2,3)mg=eq \f(1,3)mg,則A點上升的高度為
h=eq \f(F1,k1)+eq \f(ΔF2,k2)=eq \f(\f(1,3)mg,k1)+eq \f(mg-\f(2,3)mg,k2)=eq \f(mg,3)eq \b\lc\(\rc\)(\a\vs4\al\c1(\f(1,k1)+\f(1,k2)))
當乙處于伸長狀態(tài)時,物塊受重力mg、彈簧乙向下的拉力(大小為F2″=eq \f(2,3)mg)和彈簧甲向上的拉力F1′,根據三個力平衡,得拉力F1′=mg+eq \f(2,3)mg=eq \f(5,3)mg,則A點上升的高度為h′=eq \f(F1′,k1)+eq \f(ΔF2′,k2)=eq \f(\f(5,3)mg,k1)+eq \f(mg+\f(2,3)mg,k2)=eq \f(5mg,3)eq \b\lc\(\rc\)(\a\vs4\al\c1(\f(1,k1)+\f(1,k2))).
【答案】eq \f(mg,3)eq \b\lc\(\rc\)(\a\vs4\al\c1(\f(1,k1)+\f(1,k2)))或eq \f(5mg,3)eq \b\lc\(\rc\)(\a\vs4\al\c1(\f(1,k1)+\f(1,k2)))
類型
方向
圖示
接觸方式
面與面
垂直公共接觸面指向被支持物體
點與面
過點垂直于面指向被支持物體
點與點
垂直于公共切面指向受力物體且力的作用線一定過球(圓)心
輕繩
沿繩收縮方向
輕桿
可沿桿
可不沿桿
輕彈簧
沿彈簧形變的反方向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5章 牛頓運動定律第2節(jié) 科學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精品練習,文件包含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52《科學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原卷docx、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52《科學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解析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1章 運動的描述第3節(jié) 速度精品隨堂練習題,文件包含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13《速度》原卷docx、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13《速度》解析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2節(jié) 科學探究:彈力精品練習題,文件包含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34《實驗探究彈簧彈力的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原卷docx、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34《實驗探究彈簧彈力的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解析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2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