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1: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明確了慣性概念
定律的前半部分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揭示了所有物體普遍具有的一種屬性——慣性,即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是本質屬性,不需要條件.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2.明確了力的作用效果
定律的后半部分內容“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說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定律中明確指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系
牛頓第一定律指出物體不受外力時的運動規(guī)律,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而實際中物體不受外力作用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當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為零時,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力與運動的關系:運動不需要力維持,但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離不開力的作用.
【例1】 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慣性的概念
C.牛頓第一定律提出了當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時,物體將處于靜止狀態(tài)
D.牛頓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guī)律,又提出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分析】 解答本題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1)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的區(qū)別.
(2)力和運動的關系.
(3)力和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關系.
【解析】D 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A錯誤;牛頓第一定律提出了慣性的概念,同時又指出了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B錯誤;牛頓第一定律提出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將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C錯誤;綜上所述,選項D是正確的.
【技巧與方法】
牛頓第一定律描述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tài)——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同時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分析此類問題時要注意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的區(qū)別.
【針對訓練】
1.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只有在靜止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會落到車廂原來的位置
B.人在沿直線勻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將落在起跳點的后方
C.人在沿直線加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將落在起跳點的后方
D.人在沿直線減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將落在起跳點的后方
【解析】C 依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人豎直跳起離開車廂瞬間,人與車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同.如果車子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人都將落回原地;如果車加速前進,則在相同時間內人的水平位移比車子的水平位移小,故人會落在起跳點的后方;反之,如果車子減速前進,則在相同時間內人的水平位移將比車子的水平水平位移大,故人會落在起跳點的前方,故C正確.
2.如圖所示,一個劈形物體M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劈形物體上表面水平,在劈形物體的上表面上放一光滑的小球m,劈形物體沿斜面從靜止開始下滑,則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運動軌跡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線
B.豎直向下的直線
C.無規(guī)則曲線,其軌跡無法確定
D.拋物線
【解析】B 小球光滑,因此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水平方向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總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劈形物體沿斜面下滑時,小球將豎直向下運動,直到碰到斜面以前,一直豎直向下運動.因此,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運動軌跡是豎直向下的直線,故B正確.
考點2:對慣性的理解和應用
1.慣性現象的“一只”“二有”“三區(qū)別”
(1)“一只”:慣性的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有關.
(2)“二有”:慣性是一切物體固有的屬性;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3)“三區(qū)別”:慣性與第一定律的區(qū)別;慣性與力的區(qū)別;慣性與速度的區(qū)別.
2.慣性與力的關系
(1)慣性不是力,而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性質,因此說“物體受到了慣性作用”“產生了慣性”“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
(2)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力越大,運動狀態(tài)改變越快;慣性越大,運動狀態(tài)越難改變.
(3)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無關.
3.慣性與速度的關系
(1)慣性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不論物體是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慣性總是存在的,當物體靜止時,它一直“想”保持這種靜止狀態(tài);當物體運動時,它一直“想”以那一時刻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2)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和物體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均無關.
4.慣性的“兩表現”
(1)不受外力的條件下,慣性表現出“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2)在受力條件下,慣性表現出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難易程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運動狀態(tài)越難改變.
【例2】 如圖所示是一種汽車安全帶控制裝置示意圖.當汽車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剎車擺錘豎直懸掛,鎖棒水平,棘輪可以自由轉動,安全帶能被拉動.當汽車突然剎車時,擺錘由于慣性繞軸擺動,使得鎖棒鎖定棘輪的轉動,安全帶不能被拉動.若擺錘從圖中實線位置擺到虛線位置,汽車的可能運動方向和運動狀態(tài)是( )
A.向右行駛、勻速直線運動
B.向左行駛、勻速直線運動
C.向右行駛、突然剎車
D.向左行駛、突然剎車
【解析】C 若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擺錘不會從實線位置擺到虛線位置,故A、B均錯誤;由圖可知擺錘向右擺動,可知擺錘具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故汽車加速度向左,汽車可能向左加速或向右減速,故C正確,D錯誤.
【技巧與方法】
利用慣性解釋現象的方法
明確研究的物體原來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
當外力作用在該物體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與該物體有關聯(lián)的其他物體上)時,這一部分的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
該物體由于慣性保持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最后會出現什么現象.
【針對訓練】
3.(多選)在勻速前進的磁懸浮列車里,小明將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對桌面靜止.關于小球與列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小球向前滾動,則磁懸浮列車在加速前進
B.若小球向后滾動,則磁懸浮列車在加速前進
C.磁懸浮列車急剎車時,小球向前滾動
D.磁懸浮列車急剎車時,小球向后滾動
【解析】BC 列車加(減)速時,小球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相對于車向后(前)滾動,故B、C正確.
4.下列現象中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 ( )
A.跳遠運動員的助跑速度越大,跳遠成績往往越好
B.用力將物體拋出去,物體最終要落回到地面上
C.子彈離開槍口后,仍能繼續(xù)高速向前飛行
D.古代打仗時,使用絆馬索能把敵方飛奔的馬絆倒
【解析】B 跳遠運動員助跑后跳起,由于慣性仍保持向前的運動狀態(tài),故速度越大,向前沖出的距離越遠,成績越好;拋出去的物體最終落回到地面上,是由于重力作用,與慣性無關;子彈離開槍口后,由于慣性,仍繼續(xù)向前高速飛行;敵方飛奔的馬,遇到絆馬索后,馬腿被絆住,但馬的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向前的運動,結果被絆倒在地.
考點達標
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
1.關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完全是理想的,沒有事實為基礎
B.利用氣墊導軌,就能使實驗成功
C.是以可靠事實為基礎,經科學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規(guī)律的
D.該實驗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解析】C 伽利略的推論是不能用實驗證明的,這是因為物體完全不受外力的作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物體不受阻力的條件也是無法實現的.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將摩擦阻力減小到很小,例如可以用氣墊導軌實驗近似地驗證.伽利略理想實驗僅僅說明了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C正確.
2.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速度不斷增大,表示物體必受外力作用
B.物體向著某個方向運動,則在這個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
C.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則其所受的合外力必為零
D.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該物體必不受外力作用
【解析】A 當物體速度增大時,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而力是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物體必受外力作用,A正確;物體向某個方向運動,可以不在此方向上受力的作用,故B錯誤;當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其速度方向可能發(fā)生變化,即運動狀態(tài)可能變化,合外力不一定為零,故C錯誤;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所受合外力為零,并不是物體不受外力的作用,故D錯誤.
3.如圖所示為月球車示意圖,當該月球車分別在地面和月面以相同的速率行駛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在地面運動時的慣性較大
B.在月面運動時的慣性較大
C.在地面和月面慣性一樣大
D.在地面運動時的質量較大
【解析】C 慣性的大小僅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所以當該月球車分別在地面和月面時的慣性是一樣大的,A、B錯誤,C正確;質量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是不變的,D錯誤.
4.在一艘勻速向北行駛的輪船甲板上,一運動員做立定跳遠,若向各個方向都以相對船相同的速度起跳,則在船上跳的距離( )
A.向北跳得最遠
B.向南跳得最遠
C.向東、向西跳得一樣遠,但沒有向南跳得遠
D.無論向哪個方向跳都一樣遠
【解析】D 運動員跳起前,由于慣性,運動員具有與船等值的速度,所以以船為參考系,運動員跳起后,向各個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所以無論向何方跳都一樣遠.故選項D正確.
5.如圖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型軍用飛機殲-20,具有隱身功能,其性能直逼美國的最新型戰(zhàn)機F-22,引起舉世震驚.據有關專家分析,殲-20比我國原來的戰(zhàn)機殲-10性能會更強,除具有隱身功能以外,全機空重及最大起飛重量、作戰(zhàn)半徑、飛行速度、續(xù)航能力、最大載彈量、電子設備等都有大幅度提高.有同學根據網絡信息作出如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
A.空載時殲-20戰(zhàn)機比殲-10戰(zhàn)機的慣性小
B.飛機在戰(zhàn)斗時會拋掉副油箱這樣會提高戰(zhàn)斗的靈活性
C.殲-20戰(zhàn)機比殲-10戰(zhàn)機有更大的飛行速度,說明殲-20戰(zhàn)機慣性更小
D.殲-20戰(zhàn)機的作戰(zhàn)半徑比殲-10的作戰(zhàn)半徑大,說明殲-20的慣性更小
【解析】B 物體的慣性的大小只取決于物體的質量,由此可知C、D項錯誤;空載時殲-20的質量要比殲-10的質量大,故空載時殲-20戰(zhàn)機比殲-10戰(zhàn)機會有更大的慣性,由此可知A錯誤;飛機在戰(zhàn)斗時會拋掉副油箱,這樣會減小飛機質量,提高戰(zhàn)斗的靈活性,B正確.
6.(多選)如圖所示,正在行駛的火車車廂內,有一人相對車廂靜止釋放一小球,則小球( )
A.可能落在A處 B.可能落在B處
C.可能落在C處 D.以上都不可能
【解析】ABC 正在行駛的火車怎樣運動未知,可能加速、勻速、減速,所以小球落在A、B、C處都有可能.故選項A、B、C正確.
7.(多選)如圖所示,一向右運動的車廂頂上懸掛兩小球M與N,它們只能在圖示平面內擺動,某一瞬間出現圖示情景,由此可知車廂的運動及兩小球相對車廂運動的可能情況是( )
A.車廂做勻速直線運動,M在擺動,N靜止
B.車廂做勻速直線運動,M在擺動,N也擺動
C.車廂做勻速直線運動,M靜止,N在擺動
D.車廂做勻速直線運動,M靜止,N也靜止
【解析】AB 由牛頓第一定律知,當車廂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相對于車廂靜止的小球,其懸線應在豎直方向上,故M球一定不能在圖示情況下相對于車廂靜止,說明M正在擺動;而N既有可能相對于車廂靜止,也有可能相對于車廂擺動恰好到達圖示位置,A、B正確,C、D錯誤.
二、非選擇題
8.如圖所示,一個玻璃杯內盛有半杯水,上面蓋一塊塑料板,板上放一只雞蛋,用小木棒猛擊塑料板,塑料板離杯飛出,雞蛋卻穩(wěn)穩(wěn)地落入杯中,請解釋這一現象.
【解析】 塑料板受到小木棒的擊打,外力迫使它改變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因此會飛出.由于慣性,塑料板被擊出后,雞蛋的狀態(tài)來不及改變,穩(wěn)穩(wěn)地落入杯中.
這是一份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2節(jié) 力的分解精品習題,文件包含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42《力的分解》原卷docx、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42《力的分解》解析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1章 運動的描述第3節(jié) 速度精品隨堂練習題,文件包含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13《速度》原卷docx、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13《速度》解析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2節(jié) 位移變化規(guī)律精品同步達標檢測題,文件包含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22《位移變化規(guī)律》原卷docx、魯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22《位移變化規(guī)律》解析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