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聲聲慢·尋尋覓覓〔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秋天總是忽然變暖,又轉寒冷,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風緊吹?一行大雁從頭頂上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當年為我傳遞書信的舊日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jīng)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孤獨地守著窗前,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是點點滴滴。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課下注釋:
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xiàn)非??仗搻濄?、迷茫失落的心態(tài)。
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
將息:舊時方言,休養(yǎng)調理之意。
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損:表示程度極高。
堪:可。
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體寫作時間待考。有人認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丈夫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于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有人則認為是中年時期所作。
賞析: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詩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復吟唱,徘徊低迷,婉轉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專項練習
《聲聲慢》復習訓練
1.下列加下劃線的詞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薄(bá)霧重(chónɡ)陽暗香盈(yínɡ)袖
B.東籬(lí)戚戚(qī)乍(zhà)暖還寒
C.將(jiǎnɡ)息相(xiānɡ)識三杯兩盞(zhǎn)
憔悴(cuì)堪摘(zhāi)玉枕(zhèn)紗廚
2.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將息:將要休息
B.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憔悴損:枯萎凋謝
C.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次第:情形
D.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敵:抵擋
3.下列詞語中字形有誤的一組是( )
A.春花秋月 不堪回首 無語凝噎 和藹
B.良晨好景 曉風殘月 驟雨初歇 時辰
C.乍暖還寒 不黯世事 波瀾壯闊 讕言
D.風情萬種 寒蟬凄切 羅暮輕寒 凄慘
4.下列語句中加下劃線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薄霧濃云愁永晝永:漫長。
B.東籬把酒黃昏后把:舉,端起。
C.怎敵他、晚來風急敵:抵擋。
D.如今有誰堪摘堪:忍受。
5.下列加下劃線字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①薄霧濃云愁永晝(漫長的白天)
②有暗香盈袖(充滿)
③莫道不銷魂(極度的歡樂)
④凄凄慘慘戚戚(悲愁、哀傷的樣子)
⑤憔悴損(損害)
獨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樣)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各項中,斷句有誤的一項是( )
A.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B.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C.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D.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7.下列句子中與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瑞腦銷金獸
B.東籬把酒黃昏后
C.簾卷西風
D.人比黃花瘦
8.下列詞語中劃線字的讀音,每對都相同的一項是( )
A.薄暮/薄霧濃云重陽/接踵而至縝密/玉枕紗廚
B.晶瑩/暗香盈袖妝奩/簾卷西風悲戚/凄凄慘慘
C.還是/乍暖還寒相識/博聞強識堆積/疾風勁草
D.將來/最難將息憔悴/漁翁樵夫床笫/次第花開
9.下列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瑞腦銷金獸(獸形的銅香爐)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氣)
B.最難將息(調養(yǎng),保養(yǎng))這次第(光景,狀況)
C.薄霧濃云愁永晝(漫長的白天)莫道不銷魂(醉酒后輕飄飄的感覺)
D.凄凄慘慘戚戚(悲愁、哀傷的樣子)獨自怎生得黑(怎樣、怎么)
10.下列詞句中,不存在語序倒置現(xiàn)象的一句是( )
A.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B.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C.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D.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11.下列對《聲聲慢》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詞藝術地表現(xiàn)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狀況和失落、孤單、凄涼、悲哀的心靈世界。
B.詞的上片寫秋天里氣候多變、酒難御寒和北雁南飛等,是對開頭的闡釋與補充。
C.詞的下片寫菊花“如今有誰堪摘”,表現(xiàn)作者因郁悶已不再為花凋謝感到惋惜。
D.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讓人產(chǎn)生深深的理解與同情,這是本詞動人的重要的原因。
12.對李清照的《聲聲慢》中語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首句14字,寫作者尋覓遣愁的景色,遇到的是冷冷清清的環(huán)境,結果心里更加凄慘、悲戚了。
B.“乍暖還寒時候”是說早春的氣候特征,忽冷忽熱。也指所處的時代、社會不安寧。
C.“獨自怎生得黑”寫她老來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說時光真正難熬。
D.“怎一個愁字了得”寫她無法把愁緒排遣的苦況。
名句填空
①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卻是舊時相識。
③________,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________。
14.請賞析《聲聲慢》一詞中的加點詞“淡酒”的內涵。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15.仔細品味《聲聲慢》的意境,說明開頭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所抒發(fā)的感情的不同層次。
16.閱讀下面的一首詞,完成問題。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聲聲慢》一詞中主要是通過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梧桐、細雨等深秋景物來渲染愁情的。
(2)對這首詞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尋尋覓覓”,不是寫實,它只是表現(xiàn)一種若有所失的心理,借動作表現(xiàn)情思。
B.“三杯兩盞”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質之薄,表明詞人欲借酒消愁而不可得。
C.“卻是舊時相識”的“雁”,給詞人帶來的是對丈夫的思念和漂泊淪落之感。
D.“獨自怎生得黑”既表明了詞人的孤單寂寞,也隱喻了后半生的坎坷悲慘。
(3)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前三句用一連串疊詞,寫出一種愁慘而凄厲的氛圍,是詞人血和淚的吞吐,也是向蒼天的悲慘呼告,以及后期凄涼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
B.上闋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xiāng)的惆悵,最后“雁過也”三句在內容上承上,在結構上啟下,自然地把抬頭仰望過渡到低頭俯視。
C.“梧桐更兼細雨”兩句寫桐葉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語戚戚、幽靈啜泣,這就更加令人難以忍受了。這里是從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個“愁”字來概括,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全詞用象征手法,把國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寫之中,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心理。
《聲聲慢》這首詞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請舉例加以說明。
17.閱讀《聲聲慢》,完成小題。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乍暖還寒時候”是說早春的氣候特征,忽冷忽熱。也指所處的時代、社會不安寧。
B.“獨自怎生得黑”寫她老來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說時光真難熬。
C.上片以見“舊時相識”的雁飛過,勾起了對往日的懷念,更增添了傷心的程度。
D.作者如實地寫個人的遭遇和心情,她個人的慘況又有深刻的時代和社會根源,因而又蘊含著對時代的悲嘆,從而使作品具有很強的感召力。
(2)這首詞主要通過寫哪些深秋景物來渲染愁情?這些景物給人怎樣的感受?
(3)詞的前3句用了14個疊字,用心誦讀體味,并簡要分析疊字運用的妙處。
18.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聲聲慢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清照這首《聲聲慢》,膾炙人口數(shù)百年,就其內容而言,是一篇蕩氣回腸的悲秋賦。按照賦體的要求閱讀,能更好地領悟詞作的主旨。
B.這首詞作多用疊字和雙聲字,節(jié)奏急促,感情凄厲。詞的結尾“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與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C.李清照在國破、家亡、夫死之際,寫下這首詞。這首詞已經(jīng)沒有早年作品中那些清新可人、淺斟低唱的歡樂情懷了。
D.作者內心愁苦卻始終不說破,眼中有淚詞作卻不著一“淚”,細讀詞作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顯得凄酸、感人。
賞析“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一句的表達效果。
1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目。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威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乍暖還寒時候”是說早春的天氣特征,忽冷忽熱;也指所處的時代造成的社會的不安寧。
B.“獨自怎生得黑”感嘆孤獨的一人如何挨到天黑,突出了詞人老來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
C.開頭三句連用疊字,刻畫了一位心神不寧、若有所失的婦人情態(tài),表現(xiàn)詞人的孤獨與凄涼、沉痛與心酸。
D.造成詞人慘況的原因包含著深刻的時代和社會因素,通過本詞可以讀出她對時代的悲嘆。
(2)作者在描寫景物時選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添字丑奴兒·芭蕉
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①,不慣起來聽。
【注釋】①北人:北宋滅亡,李清照從故鄉(xiāng)山東濟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稱“北人”。
(1)下列對這首詞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問句“窗前誰種芭蕉樹”開頭,把讀者的視線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這個問句遷怒于庭中芭蕉,含蓄深沉地表達出詞人痛苦難耐的思國懷鄉(xiāng)之情。
B.上片著力前染色蕉樹的繁盛,因此才有了下片雨打芭蕉聲響之大,更好地體現(xiàn)主人公凄涼的心境。
C.詞人從北方逃難到南方,聽到雨打芭蕉聲,漂泊之感頓生?!安粦T”不只是詞人在水土、氣候方面的難以適應,還有飄零淪喪的異鄉(xiāng)之感。
D.上下兩片中疊語的運用,不僅有種音樂上的回旋之美,而且進一步表達了詞人強烈的感情,觸情于景,托物言志,能夠引發(fā)讀者強烈的感情共鳴。
(2)詞人在這首詞里寫道“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她的《聲聲慢》中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兩個“雨”的意象表達的感情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評分
閱卷人
一、單選題
得分
閱卷人
二、默寫
得分
閱卷人
三、問答題
得分
閱卷人
四、詩歌鑒賞
得分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靜女精品同步訓練題,文件包含《靜女》《涉江采芙蓉》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原卷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專項練習新教材統(tǒng)編版docx、《靜女》《涉江采芙蓉》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解析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專項練習新教材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6.1 赤壁賦優(yōu)秀復習練習題,文件包含《赤壁賦》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原卷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專項練習新教材統(tǒng)編版docx、《赤壁賦》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解析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專項練習新教材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10.2* 師說精品一課一練,文件包含《師說》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原卷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專項練習新教材統(tǒng)編版docx、《師說》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解析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專項練習新教材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