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聲及其應用
(1)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2)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來最少需要0.1s,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
(3)回聲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
(4)回聲測距方法:測出發(fā)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fā)聲點距物體。
2、聲與信息
(1)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人們說話進行交流,醫(yī)生用聽診器查病等,都是聲音傳遞信息的例子。
(2)我們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改變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中一種或幾種屬性,就會使聲音帶著一定的信息內容傳播出去;比如,說話,就是在改變著聲音的音調和響度來傳播信息。聲音是一種縱波,一種波必然有振幅、頻率和諧波成分,我們說話的聲音就包含了這些成分,所以聲音中就有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其聲音信息也不同,那是因為人的聲帶長短粗細,發(fā)音方式和共鳴腔位置不同;因而有些人聲音尖,有些人聲音粗,有些人則有娘娘腔;所以及時說得是同樣的話,聽多了,我們也能分辨出到底是誰說的;這些都說明聲音是包含信息的。
3、聲與能量
(1)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起飛時,旁邊建筑物玻璃被振響、爆炸聲震碎玻璃、超聲波碎石機振碎人體內結石等現(xiàn)象,都說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伴隨著能量傳播。
(2)聲波在媒質中傳播,一方面使媒質質點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復運動,產生動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質產生了壓縮和膨脹的疏密過程,使媒質具有形變的勢能;這兩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于聲振動使媒質得到的聲能量。
4、聲音的綜合利用
(1)聲在醫(yī)療上的應用
①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就是聽,這是利用聲音診病的最早例子;
②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
③藥液霧化器: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達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將藥液破碎成小霧滴,讓病人吸入,能夠增進療效。
(2)超聲波在工業(yè)上的應用
①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很高.
②在工業(yè)生產中常常運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
③在工業(yè)上用超聲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
(3)聲在軍事上的應用
①現(xiàn)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就是仿照蝙蝠的超聲波定位系統(tǒng)設計制造的。
②聲納:根據(jù)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fā)明了“聲納”,利用聲納系統(tǒng),人們可以探測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4)聲在生活中的應用
我們在生活中利用聲音獲得信息;例如人們交談、聽廣播、聽錄音等,聲音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考點一 回聲
1.京劇是我國影響力最大的戲曲劇種之一。如圖所示,劇團在劇院表演時會用到京二胡、大鑼、嗩吶等樂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演奏時,手指按壓京二胡胡弦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響度
B.吹嗩吶時,手指按住不同的音孔,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C.用不同的力敲擊大鑼,鑼聲的音色會發(fā)生改變
D.劇院墻壁上的多孔板是為了加強聲音的反射
【答案】B
【解答】解:A、演奏時,手指按壓京二胡胡弦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音調,故A錯誤;
B、吹嗩吶時,手指按住不同的音孔,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B正確;
C、用不同的力敲擊大鑼,鑼聲的響度發(fā)生改變,故C錯誤;
D、劇院墻壁上的多孔板是為了減弱聲音的反射,減少回聲,故D錯誤。
故選:B。
2.如表記錄了聲波在不同溫度、不同種類的氣體中的傳播速度,請根據(jù)表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①相同溫度下,聲音在 氫氣 (填寫氣體種類)中的傳播速度最大。
②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分析歸納得出聲波的傳播速度與溫度的關系是: 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
③若教室中的溫度為10℃,則聲波在教室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 337 米/秒。小明模仿如圖所示的場景,想在空教室里體驗“空谷回音”,則教室前、后墻壁之間的距離至少為 16.85 米【提示:人耳能分辨回聲和原聲的時間間隔應大于等于0.1秒】。
【答案】①氫氣;
②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337;16.85。
【解答】解:①由表可知,相同溫度下,聲音在氫氣中的傳播速度最大;
②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為10℃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37m/s,
如上圖所示,聲音走過的路程為2s,由于人耳能分辨的時間大于等于0.1s,故≥0.1s,即≥0.1s,
得s≥16.85m。
故答案為:①氫氣;
②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337;16.85。
考點二 回聲測距離的應用
3.小吳利用聲吶系統(tǒng)測繪嘉陵江溫塘峽江域水底的形狀。無人船經過該江域水平面的A、B、C、D、E五個位置時,向水底定向發(fā)射超聲波,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30s、0.16s、0.28s、0.14s、0.30s。小吳推算出該江域水底的大致形狀是( )
A.B.
C.D.
【答案】A
【解答】解:根據(jù)s=vt可知,速度一定時,時間越長通過的路程越遠。無人船經過該江域水平面的A、B、C、D、E五個位置時,向水底定向發(fā)射超聲波,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30s、0.16s、0.28s、0.14s、0.30s,根據(jù)s=vt知,時間越長的位置水底越深,故A正確,BCD不正確。
故選:A。
4.倒車雷達是汽車泊車或者倒車時的安全輔助裝置,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它的工作原理是在車的后保險杠設置雷達偵測器(超聲波感應器),偵測出離車最近的障礙物距離,并發(fā)出警笛聲來警告駕駛員。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車子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偵測器記錄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到信號所經歷的時間為2ms(毫秒),則車離障礙物的距離為 0.34 m。
【答案】0.34m。
【解答】解:偵測器記錄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到信號所經歷的時間為2ms,則信號從反射到障礙物的時間t=×2ms=1ms;
則車離障礙物的距離:
s=vt=340m/s×1×10﹣3s=0.34m。
故答案為:0.34m。
5.超聲測速儀向障礙物發(fā)射時間極短的脈沖超聲波,根據(jù)接收到的反射信號時間關系可以測量物體速度。如圖所示,測速儀B向駛離勻速行駛的汽車A發(fā)射兩次脈沖波的時間間隔為8.8s。發(fā)射第一個脈沖后0.8s收到反射信號,發(fā)射第二個脈沖后2.4s收到反射信號。(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求:
(1)汽車在兩次接收到超聲波之間行駛的距高;
(2)汽車行駛速度。
【答案】(1)汽車在兩次接收到超聲波之間行駛的距高為272m;
(2)汽車行駛速度為28.3m/s。
【解答】解:(1)汽車勻速行駛,則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從汽車處返回到測速儀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
;
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從汽車處返回到測速儀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

因此汽車在兩次與信號相遇的過程中,行駛了
s=s1﹣s2=408m﹣136m=272m;
(2)這272m共用時:
=,
所以汽車的車速為:

答:(1)汽車在兩次接收到超聲波之間行駛的距高為272m;
(2)汽車行駛速度為28.3m/s。
考點三 聲與信息
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是對琵琶聲的形象描述。下列對琵琶彈奏中涉及到的聲學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
A.用力撥動琴弦,可以提高琴聲的音調
B.琴聲的音調越高,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快
C.琴聲引起了詩人的共鳴,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D.琴聲通過電磁波傳入詩人的耳朵
【答案】C
【解答】解:A.用力撥動琴弦,提高的是琴聲的響度,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與介質的溫度有關,與音調無關,故B錯誤;
C.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琴聲能夠引起詩人的共鳴,則可以說明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故C正確;
D.琴聲是以聲波的形式由空氣傳入詩人的耳朵,故D錯誤。
故選:C。
7.小毛老師來醫(yī)院體檢,看到墻上標語寫著“禁止高聲喧嘩”,其中“高聲”是指聲音的 響度 較大;在做B超項目時,醫(yī)生利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通過計算反射波得到B超圖像,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信息 (選填“能量”或“信息”)的功能。
【答案】響度;信息。
【解答】解:“禁止高聲喧嘩”,其中“高聲”是指聲音的響度較大。醫(yī)生利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通過計算反射波得到B超圖像,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的功能。
故答案為:響度;信息。
考點四 聲與能量
8.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中,盒中音箱播放音樂時,盒上小人會翩翩起舞,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B.圖乙中,真空罩中的鬧鐘振鈴,但聽不到聲音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C.圖丙中,音叉發(fā)聲時,乒乓球被反復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D.圖丁中,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可以探究音調與聲源振幅的關系
【答案】D
【解答】解:A.盒中音箱播放音樂時,盒上小人會翩翩起舞,這是因為音箱播放音樂時,音箱的振動帶動盒子的振動,盒子的振動又帶動小人的振動,使小人“翩翩起舞”,這說明聲音具有能量,能夠傳遞能量,故A正確;
B.真空罩中的鬧鐘振鈴,但聽不到聲音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B正確;
C.當音叉發(fā)聲時,乒乓球被反復彈開。這是因為音叉在發(fā)聲時會產生振動,這種振動使得乒乓球受到力的作用而發(fā)生運動。乒乓球被反復彈開的現(xiàn)象,直觀地展示了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這是轉換法的運用,故C正確;
D.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可以探究音調與聲源振動頻率的關系,故D錯誤。
故選:D。
9.“音爆云”是一種飛行奇觀(如圖所示),它是飛機速度接近音速時,壓縮周圍的空氣,產生音爆。音爆聲是由空氣 振動 產生的;低空音爆會對房子的玻璃造成破壞,這是因為聲音能夠傳遞 能量 。
【答案】振動;能量。
【解答】解: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爆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聲能傳遞信息和能量,低空音爆會對房子的玻璃造成破壞,這是因為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振碎玻璃。
故答案為:振動;能量。
考點五 聲音的綜合利用
10.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B.“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jù)音調來判斷說話者
C.“用超聲波去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高頻聲波具有做功的本領
D.“公共場所不要高聲說話”是要求人們說話時音調不要太高
【答案】C
【解答】解:A、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A錯誤。
B、不同人說話的特點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jù)音色來判斷說話者。故B錯誤。
C、“用超聲波去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高頻聲波具有能量,即具有做功的本領,故C正確。
D、“公共場所不要高聲說話”是要求人們說話時響度不要太大,故D錯誤。
故選:C。
11.相傳“舜作蕭,其形參差”,說明那時的蕭是由許多長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竹管參差不齊,目的是為了吹出 音調 不同的聲音;人們之所以能分辨出笛聲與蕭聲是因為二者的 音色 不同。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
蕭在演奏時,竹管內的空氣柱振動發(fā)出聲音;不同長度的竹管內空氣柱長短不一樣,因而空氣柱振動頻率也不同,所以音調也會不同;
人們能分辨出笛聲與蕭聲,是因為它們發(fā)聲體的材料與結構不同,故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為:音調;音色。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下列對聲的應用實例中,主要利用聲波傳遞能量的是( )
A.利用超聲波來清洗精細的機械
B.醫(yī)生用聽診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臟跳動的情況
C.利用聲吶探測海深
D.有經驗的瓜農根據(jù)拍擊西瓜發(fā)出的聲音就能判斷西瓜的生熟
【答案】A
【解答】解:A、利用超聲波來清洗精細的機械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能量,故A符合題意;
B、醫(yī)生用聽診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臟跳動的情況,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
C、利用聲吶測海深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C不合題意;
D、有經驗的瓜農根據(jù)拍擊西瓜發(fā)出的聲音就能判斷西瓜的生熟,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2.測距儀能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如圖所示,測距儀對著遠方一輛靜止的汽車發(fā)出一列超聲波,經1.7s后接收到汽車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假設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米/秒,則該汽車到測距儀的距離為( )
A.578米B.289米C.200米D.100米
【答案】B
【解答】解:超聲波從發(fā)出到遇到汽車的時間t=×1.7s=0.85s,
該汽車到測距儀的距離s=vt=340m/s×0.85s=289m,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3.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聲音傳遞信息的是( )
①汽車上的倒車雷達
②醫(yī)用B超診斷儀
③超聲波清洗眼鏡
④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結石
⑤利用聲吶探測魚群位置
⑥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檢查螺栓是否松動
A.①②⑤⑥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答】解:①汽車上的倒車雷達,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②醫(yī)用B超診斷儀,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③超聲波清洗眼鏡,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④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結石,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⑤利用聲吶探測魚群位置,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⑥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檢查螺栓是否松動,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綜上所述,屬于聲音傳遞信息的應用是①⑤⑥;屬于聲音傳遞能量的應用是③④。
故選:A。
4.在圖中,主要描述聲音能夠傳遞能量的是( )
A.超聲波洗牙B.聲吶定位
C.超聲波捕昆蟲D.超聲波探查
【答案】A
【解答】解:A、超聲波洗牙說明聲能夠傳遞能量,故A正確;
B、聲吶定位,利用聲傳遞信息,故B錯誤;
C、超聲波捕昆蟲,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故C錯誤;
D、超聲波探查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故D錯誤。
故選:A。
5.天壇公園內的圜丘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如圖所示,當有人在臺中心喊叫一聲,會覺得聲音格外響亮,這是因為圓丘能( )
A.讓聲音反射使原聲增強
B.改變聲音的音色
C.提高聲音的音調
D.改變聲音的傳播速度
【答案】A
【解答】解:人站在天壇的圜丘中心喊叫一聲,會感到聲音特別洪亮的原因是:回聲跟原來的聲音混在一起,分辨不開,使原聲加強、延長,因而感覺到聲音格外響亮;而聲音的音色、音調和傳播速度沒有改變,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6.小米自研機器狗“鐵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過發(fā)射超聲波和接收反射波來探測周圍5m內障礙物的情況,并將其處理成語言信號及時播放出來,還能幫助盲人辨別障礙物的方位、距離、大小甚至形狀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超聲波的頻率高于2000Hz
B.該機器狗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C.該機器狗的定位原理與聲吶測距的原理相同
D.在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來臨之前會產生超聲波
【答案】C
【解答】解:A、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波叫做次聲波,故A錯誤;
B、使用該導盲杖,使盲人可以辨別障礙物的方位、距離、大小、形狀等信息,說明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B錯誤;
C、該導盲手杖是利用回聲定位來探測前方障礙物的,與聲吶測距原理相同,故C正確;
D、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來臨前,一般會發(fā)出次聲波,故D錯誤。
故選:C。
7.如圖是某品牌超聲清潔器,利用它可以清洗眼鏡。此清潔器工作時人站在旁邊能聽到“滋滋“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滋滋”聲是超聲B.超聲傳播不需要介質
C.超聲的音調比較低D.超聲能傳遞能量
【答案】D
【解答】解:A、人聽到的“嗞嗞”聲不是超聲波,超聲波人耳是聽不到的,故A錯誤;
B、超聲波屬于聲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B錯誤;
C、超聲波的音調比人能聽到的聲音音調高,故C錯誤;
D、超聲波能用來清洗物體說明超聲波能傳遞能量,故D正確。
故選:D。
8.中華古詩詞、俗語中蘊含著豐富的聲學知識。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
A.“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可傳遞能量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說明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響鼓還需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音調與頻率有關
D.“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一一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答案】D
【解答】解:A.“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可傳遞信息,故A錯誤;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天上人”是詩句采用了夸張的手法,不能說明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
C.“響鼓還要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故C錯誤;
D.琴聲是由琴弦的振動而產生的,“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共4小題)
9.學校在舉行防震逃生演練,同學們聽到廣播中的警報聲迅速離開教室,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信息 (選填“信息”或“能量”),同學們在奔跑時,脈搏會迅速提高到每分鐘120次,此時脈搏頻率為2Hz,這種頻率的聲波稱為 次聲波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
【答案】信息;次聲波。
【解答】解:(1)同學們聽到廣播中的警報聲迅速離開教室,獲取了信息,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2)人在奔跑后,脈搏會迅速提高到每分鐘120次,頻率為=2Hz,低于20Hz的聲音稱之為次聲波。
故答案為:信息;次聲波。
10.媽媽帶小明去醫(yī)院,醫(yī)生通過聽診器給小明診病,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 信息 (選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質。小明發(fā)現(xiàn)很多“靜”字標志,是為了提醒大家控制聲音的 響度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以免影響他人。
【答案】信息;響度。
【解答】解:醫(yī)生通過聽診器給小明診病,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信息的性質。小明發(fā)現(xiàn)很多“靜”字標志,是為了提醒大家控制聲音的響度。
故答案為:信息;響度。
11.下列表格給出了聲音在某些介質中的速度v。
分析表格給出的信息,能夠知道聲速大小可能和 介質種類 有關,聲速大小還可能和 溫度 有關。若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過2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為 1531 m。
【答案】介質種類;溫度;1531
【解答】解:(1)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
①聲音在水、冰、軟木、鐵等不同介質中速度不同,說明聲速大小和介質種類有關;
②聲音在 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說明聲速大小和溫度有關。
(2)聲音從海面到海底時間t=×2s=1s,
查表可知,聲音在25℃的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31m/s,
由v=得,海水深度:s=vt=1531m/s×1s=1531m。
故答案為:介質種類;溫度;1531。
12.四大名著《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電視劇歷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一代代人。如圖甲是《西游記》中孫悟空為國王“懸絲診脈”的圖片?!皯医z診脈”說明聲可以傳遞 信息 。如圖乙是《水滸傳》中燕青吹簫的劇照,吹簫時發(fā)出的聲音,靠的是 空氣柱 的振動。
【答案】信息;空氣柱。
【解答】解:(1)懸線診脈是通過絲線傳播聲音,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
(2)吹簫時,聲音是由簫內空氣柱的振動發(fā)出的。
故答案為:信息;空氣柱。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13.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
(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它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 振動 產生的,此探究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將音叉的振動放大 ;
(2)如圖②所示,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說明響度與發(fā)聲體的 振幅 有關;
(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 空氣 可以傳聲,還能說明聲能傳遞 能量 。在月球上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彈起;
(4)如圖④所示,把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所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 變小 。并由此推理可知 真空不能傳聲 。
【答案】(1)振動;將音叉的振動放大;(2)振幅;(3)空氣;能量;不能;(4)變小;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解:(1)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跳起來;它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音叉的振動不能直接觀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將音叉的振動放大,更容易直觀觀察;
(2)桌子是較大的物體,發(fā)聲振動不易觀察,可轉換成桌面上小紙屑的振動,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
(3)如圖③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還能說明聲能傳遞能量;
在月球上作圖乙實驗,泡沫小球不能被彈起,原因是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4)瓶內空氣越來越少,聲音就越來越小,是聲音傳播的物質(空氣)逐漸減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傳聲。
故答案為:(1)振動;將音叉的振動放大;(2)振幅;(3)空氣;能量;不能;(4)變??;真空不能傳聲。
四.計算題(共2小題)
14.某次軍演使用無人機對一輛長度為400m,運行速度為72km/h的軍用列車進行偵察軍演時,列車需要經過長度為1600m的隧道。為了安全,列車向前方鳴笛,2s后聽到隧道口處峭壁反射的回聲,已知聲速為340m/s。求:
(1)列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多長時間?
(2)列車鳴笛時離隧道口有多遠?
【答案】(1)列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為100s;
(2)列車鳴笛時離隧道口有360m。
【解答】解:(1)火車行駛的速度v車=72km/h=20m/s,
列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2)2s內聲音經過的路程s聲=v聲t聲=340m/s×2s=680m,
汽車從鳴笛到聽到回聲,經過的路程s車=v車t車=20m/s×2s=40m,
列車鳴笛時與隧道口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的路程與列車行駛的路程之和的一半,則列車鳴笛時離隧道口的距離。
答:(1)列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為100s;
(2)列車鳴笛時離隧道口有360m。
15.科學工作者為探測某處海底的深度,他們從測量船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過6s收到回波信號,則:
(1)聲波從探測船傳到海底的時間是多少?
(2)該處海底的深度是多少?(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
【答案】(1)聲波從探測船傳到海底的時間是3s;
(2)該處海底的深度是4500m。
【解答】解:(1)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
t=×6s=3s,
(2)由v=可得,海洋中深處的深度:
s=vt=1500m/s×3s=4500m。
答:(1)聲波從探測船傳到海底的時間是3s;
(2)該處海底的深度是4500m。
模塊一 思維導圖串知識
模塊二 基礎知識全梳理(吃透教材)
模塊三 教材習題學解題
模塊四 核心考點精準練(5大考點)
模塊五 小試牛刀過關測
1.了解現(xiàn)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通過觀察、參觀或觀看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等,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材習題01
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過4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聲音的平均傳播速度為1500m/s,
則此處海水約有多深?
解題方法
①用公式s=vt算出超聲波從發(fā)出到接收傳播的總路程,除以2即可得到此處海深……
【答案】解:v=1500m/s,t=×4s=2s,
由v=得,s=vt=1500m/s×2s=3000m,
答:此處海水約有3000m深;
教材習題02
請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還是利用聲傳遞信息。
(1)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
(2)醫(y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
(3)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
(4)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聲傳遞。
解題方法
①聲音既能夠傳遞信息,又能夠傳遞能量……
【答案】解:(1)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利用了超聲波傳遞信息;
(2)醫(y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
(3)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利用聲音傳遞信息;
(4)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利用聲音傳遞能量。
故答案為:(1)信息;(2)信息;(3)信息;(4)能量。
教材習題04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發(fā)生反射。我國古代建筑師利用這一特點建造了許多神奇的建筑。例如北京天壇的回音壁、重慶潼南大佛寺的石琴、山西永濟普救寺的鶯鶯塔(如圖)等。請你查閱資料,向同學們介紹并展示我國古代建筑應用聲學知識的實例。
解題方法
①聲音在向前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叫回聲。
②要使在墻內任何位置都可以聽到回聲,需要選擇容易反射的材料……
【答案】北京天壇的回音壁:位于北京市的天壇公園內,回音壁是祈年殿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它是一面呈半圓形的磚墻,其獨特的形狀使得聲音能夠在墻壁上反射并聚焦,從而產生回聲效果。當人們在墻壁的一側低語時,聲音可以清晰地傳到墻壁的另一側,仿佛說話者的聲音被墻壁捕捉并放大了。這種設計不僅展示了古代建筑師的智慧,也為游客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體驗。
重慶潼南大佛寺的石琴大佛寺:位于重慶市潼南區(qū),寺內有一處名為“石琴”的景觀。石琴由一系列排列有序的石板組成,每塊石板都有不同的長度和厚度,當人們敲擊這些石板時,它們會發(fā)出不同音高的聲音,就像一架巨大的樂器。這不僅是聲學原理的應用,也是對音樂藝術的一種體現(xiàn)。
山西永濟普救寺的鶯鶯塔:普救寺位于山西省永濟市,寺內的鶯鶯塔是一座八角形的磚塔。塔身內部有螺旋形樓梯,當人們在塔內行走時,腳步聲會在塔內產生共鳴,形成悅耳的聲音。據(jù)說,這種設計是為了模擬鶯鳥的鳴叫聲,因此得名“鶯鶯塔”。這種建筑不僅美觀,而且富有詩意,體現(xiàn)了古代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氣體種類
聲速(米/秒)
溫度(℃)
空氣
氫氣
氦氣
氮氣
0
331
1261
891
337
10
337
1284
908
343
20
343
1306
924
349
30
349
1328
939
355
介質
v/(m?s﹣1)
介質
v/(m?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軟橡膠(常溫)
40﹣50
水(20℃)
1480
軟木
500
海水(25℃)
1531
鐵(棒)
5200

相關試卷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22講 預習檢測卷(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22講 預習檢測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22講預習檢測卷原卷版docx、第22講預習檢測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20講 光的色散(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20講 光的色散(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20講光的色散原卷版docx、第20講光的色散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19講 光的折射(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19講 光的折射(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9講光的折射原卷版docx、第19講光的折射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17講 光的反射(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17講 光的反射(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11講 溫度(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11講 溫度(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07講 聲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07講 聲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04講 速度的測量(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新八年級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講義(人教版2024)-第04講 速度的測量(原卷版+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暑假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