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8.9 g HNO3
B.0.1 ml NH4HSO4
C.3.612×1023個HCl分子
D.4.48 L CH4(標準狀況)
2.(2023·南京一模)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O2的摩爾質量為44 g
B.1 L 0.5 ml·L-1 K2SO4溶液中含有K+的質量為78 g
C.常溫常壓下,22.4 L O2含分子數為NA
D.16 g CH4中含有氫原子的總數為4NA
3.一定溫度和壓強下,30 L某種氣態(tài)純凈物中含有6.02×1023個分子,這些分子由1.204×1024個原子組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溫度和壓強可能是標準狀況
B.標準狀況下該純凈物若為氣態(tài),其體積約是22.4 L
C.該氣體中每個分子含有2個原子
D.若O2在該條件下為氣態(tài),則1 ml O2在該條件下的體積也為30 L
4.某硫原子的質量是a g,12C原子的質量是b g,若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該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eq \f(12a,b) ②m g該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eq \f(m,aNA) ml ③該硫原子的摩爾質量是aNA g ④a g該硫原子所含的電子數為16N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5.(2023·揚州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 H2和O2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數為NA
B.標準狀況下,18 g H2O的體積是22.4 L
C.在常溫常壓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D.標準狀況下,11.2 L CCl4含有的原子數為2.5NA
6.下列有關C2H2和C6H6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二者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
B.在標準狀況下,等體積的兩種物質含有的分子數相等
C.等物質的量時,二者質量之比為eq \f(m?C2H2?,m?C6H6?)=eq \f(1,3)
D.等質量時,二者完全燃燒消耗相同狀況下的氧氣的體積相等
7.(2023·宿遷高三調研)配位化合物廣泛應用于物質分離、定量測定、醫(yī)藥、催化等方面。利用氧化法可制備某些配位化合物,如2CCl2+2NH4Cl+8NH3+H2O2===2[C(NH3)5Cl]Cl2+2H2O。設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 ml [C(NH3)5Cl]Cl2中σ鍵的數目為21NA
B.0.1 ml·L-1 CCl2溶液中C2+數目為0.1NA
C.0.1 ml N2與足量H2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氨,生成的NH3分子數為0.2NA
D.100 g質量分數為17%的H2O2溶液中,氧原子總數為NA
8.一定溫度和壓強下,用m g的CH4、CO2、O2、SO2四種氣體分別吹出四個體積大小不同的氣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球②中裝的是O2
B.氣球①和氣球③中氣體分子數相等
C.氣球①和氣球④中氣體物質的量之比為4∶1
D.氣球③和氣球④中氣體密度之比為2∶1
9.(2023·淮安模擬)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氮氣和氦氣所含的原子數相等
B.標準狀況下,5.6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氯氣和氧氣所含的原子數為0.5NA
C.1 ml氯氣和足量NaOH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D.常溫、常壓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氣體含有2NA個O原子
10.已知標準狀況下:①6.72 L NH3;②1.204×1023個H2S分子;③5.6 g CH4;④0.5 ml HCl。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體積大小:④>③>①>②
B.原子數目:③>①>②>④
C.密度大?。孩?②>③>①
D.質量大小:④>③>②>①
11.現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所占的體積約為8.96 L。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如圖裝置,最后收集在氣球中。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原混合氣體所含碳原子總數為0.8NA(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B.標準狀況下,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為4.48 L
C.NaOH溶液增重8.8 g
D.原混合氣體中CO和CO2的體積比為1∶1
12.室溫下如圖所示,關閉活塞,向左右兩室(容積相同)各充入一定量H2和Cl2,且恰好使兩容器內氣體密度相同,打開活塞,放電使H2與Cl2充分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H2+Cl2eq \(=====,\s\up7(放電))2HCl,恢復至原溫度后,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開始時左右兩室分子數相同
B.最終容器內無H2存在
C.反應后H2室壓強減小
D.最終容器內氣體密度比原來大
13.(2023·無錫市第一中學高三校考)填寫下列空白。
(1)將等物質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氣體中NH3與CH4的質量比為________。
(2)標準狀況下,密度為0.75 g·L-1的NH3與CH4組成的混合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
(3)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2 ml C和d g D,則C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__。
(4)現有下列三種氣體:①32 g CH4;②約含有6.02×1023個HCl分子的氯化氫氣體;③標準狀況下33.6 L O2。請按物理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a.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
b.分子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相同狀況下氣體的體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圖所示,一密閉容器被無摩擦、可滑動的兩隔板a和b分成甲、乙兩室。標準狀況下,在乙室中充入0.6 ml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氣體,靜止時隔板位置如圖。已知甲、乙兩室中氣體的質量之差為10.9 g。
(1)甲室中氣體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l。
(2)甲室中氣體的質量為________g。
(3)甲室中NH3、H2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經過查資料知道HCl+NH3===NH4Cl(NH4Cl常溫下是固體),如果將隔板a去掉,當HCl與NH3完全反應后,隔板b將靜置于刻度“______”處(填數字)。
第6練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
1.C 2.D
3.A [據n=eq \f(N,NA)可知,該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 ml。該溫度和壓強下,1 ml該氣體的體積為30 L,若是標準狀況,其體積約是22.4 L,故A不正確、B正確;1 ml該氣體含有1.204×1024個原子,則1個該氣體分子中含有原子個數為eq \f(1.204×1024,6.02×1023)=2,故C正確;因1 ml該氣體在該條件下為30 L,由此可知該條件下氣體摩爾體積為30 L·ml-1,故若O2在該條件下為氣態(tài),則1 ml O2在該條件下的體積也為30 L,故D正確。]
4.C [該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eq \f(a g,\f(1,12)b g)=eq \f(12a,b),①對;該硫原子的摩爾質量M(S)=aNA g·ml-1,③錯;m g該硫原子的物質的量n(S)=eq \f(m g,aNA g·ml-1)=eq \f(m,aNA) ml,②對;a g硫原子即1個硫原子,其所含電子數為16個,④錯。]
5.A [標準狀況下,22.4 L H2和O2的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 ml,所含分子數為NA,A項正確;標準狀況下,H2O為液體,18 g H2O的體積不是22.4 L,B項錯誤;常溫常壓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數不是0.5NA,C項錯誤;標準狀況下,CCl4為液體,不能用Vm=22.4 L·
ml-1計算,D項錯誤。]
6.B [C2H2與C6H6的最簡式均為CH,故二者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A正確;標準狀況下,C6H6為非氣體,等體積的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不相等,所以含有的分子數也不相等,B錯誤;等物質的量時,二者質量之比為eq \f(m?C2H2?,m?C6H6?)=eq \f(M?C2H2?,M?C6H6?)=eq \f(1,3),C正確;二者的最簡式相同,則等質量的兩種物質完全燃燒消耗相同狀況下的氧氣的體積相等,D正確。]
7.A [溶液體積未知,不能計算C2+的數目,B錯誤;合成氨是可逆反應,0.1 ml N2不能完全反應,故生成的NH3分子數小于0.2NA,C錯誤;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則n(O)=eq \f(100 g×17%,34 g·ml-1)×2+eq \f(100 g×?1-17%?,18 g·ml-1)≈5.6 ml,D錯誤。]
8.D [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同溫同壓下,同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摩爾質量成反比。四種氣體的摩爾質量的大小關系為M(SO2)>M(CO2)>M(O2)>M(CH4),所以氣球①②③④中的氣體分別為SO2、CO2、O2、CH4,A錯誤;同質量的氣體,分子數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也等于其摩爾質量的反比,氣球①和氣球③中氣體分子數不相等,氣球①和氣球④中氣體物質的量之比為1∶4,B、C錯誤;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其摩爾質量成正比,氣球③和氣球④中氣體密度之比為2∶1,D正確。]
9.B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氮氣和氦氣的物質的量相同,而氮氣分子為雙原子分子,氦氣分子為單原子分子,所以二者含有的原子數不相等,A錯誤;標準狀況下5.6 L任意氣體的物質的量為eq \f(5.6 L,22.4 L·ml-1)=0.25 ml,氯氣分子和氧氣分子都是雙原子分子,所以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氯氣和氧氣所含的原子數為0.5NA,B正確;1 ml氯氣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會生成1 ml氯化鈉和1 ml次氯酸鈉,轉移1 ml電子,轉移的電子數為NA,C錯誤;不是標準狀況,不能使用22.4 L·ml-1計算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D錯誤。]
10.A
11.A [由題意知,n(CO)×28 g·ml-1+n(CO2)×44 g·ml-1=14.4 g、n(CO)+n(CO2)=eq \f(8.96 L,22.4 L·ml-1)=0.4 ml,聯立兩式解得:n(CO)=n(CO2)=0.2 ml。A錯,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0.4 ml,則所含碳原子總數為0.4NA;B對,混合氣體通過NaOH溶液時,CO2被吸收,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是CO,其物質的量為0.2 ml,故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 L;C對,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Na2CO3和H2O,則NaOH溶液增加的質量即為CO2的質量,應為0.2 ml×44 g·ml-1=8.8 g;D對,相同溫度和壓強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則CO和CO2的體積之比等于0.2 ml∶0.2 ml=1∶1。]
12.C [左右兩室體積相同,氣體密度相同,則氣體質量相同,根據N=n·NA=eq \f(m,M)NA,相同質量時,分子數與摩爾質量成反比,則開始時氫氣室分子數多,故A錯誤;兩種氣體質量相同時,氫氣的物質的量多,氫氣和氯氣以1∶1反應,則氫氣過量,所以最終容器內有氫氣剩余,故B錯誤;反應中氫氣有剩余,且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不變,反應后兩室氣體物質的量相同,氫氣室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小,即壓強減小,故C正確;反應前后氣體總質量不變,容器體積不變,根據ρ=eq \f(m,V)知,最終容器內氣體密度與原來相同,故D錯誤。]
13.(1)17∶16 (2)80% (3)5(a+b-d)g·ml-1
(4)a.①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規(guī)范練1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 人教版(含答案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化學課時練 第2練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課時練4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含答案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