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初三應該是比較辛苦的一個階段,尤其是現(xiàn)在,我們正處于中考沖刺階段,我給同學們談談備考計劃及復習策略,以供參考。1、夯實基礎知識。語文學科是一個基礎性很強的科目,在復習備考時要將基礎知識夯實。要仔細復習各個年級的課本,重點是八年級和九年級的內(nèi)容。2、理解和掌握考點。中考語文的內(nèi)容很龐大,但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考點,才能在考試中高效地解決問題。重要的考點有:詞語辨析、古詩文的理解、作文寫作技巧等。3、多做試題。做試題是考試前的重要準備工作,可以幫助同學們熟悉考試形式和掌握解題技巧。4、閱讀提高。語文考試中涉及到的閱讀理解題數(shù)量很大,閱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要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5、作文練習。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要用心準備作文寫作。要多讀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并練習寫不同類型的作文,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6、考前復習策略。在考試前的最后一個星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梢詫⒚總€學科的要點和難點做成復習卡片,每天復習一定數(shù)量的卡片。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16
考點16:探究表達方式
考點16:探究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由“表達”和“方式”合成。表達是動詞,意思就是“表示思想和情感”;方式,是名詞,意思是指“說話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我們常說的“表達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寫作方法,以及這種方法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形式特點。 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在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中,一般以簡答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呈現(xiàn),分值3分左右。
為了讓記敘生動,在寫記敘文的時候,還需要輔之以描寫的表達方式;為了讓記敘的人和事有意義,還需要輔之以議論的表達方式;為了讓記敘過程流露感情色彩,還需要輔之以抒情的表達方式。 精彩的議論、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意義,升華文章的主題??梢赃@么說:記敘、描寫是文章的“血肉”,議論、抒情是文章的“靈魂”。 本課件重點講講記敘文中議論、抒情的作用。
常見考查形式: ①本文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請以××為例,結合具體詞句說說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 ②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③本文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④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句子。 ⑤試比較【甲】【乙】兩文在表達方式上的異同。 ⑥這篇敘事性文章語言生動,其間也不乏一些精辟的議論性的文字散發(fā)出智慧的光芒。請摘抄一處議論性文字,并談談你的理解。
例1:試分析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編版七上)結尾段議論的表達作用。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時刻,面對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或者一個令人畏懼的情境,當我感到驚慌失措時,我都能夠輕松應對——因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懸崖上的那一課。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巖石,而是注意相對輕松、容易的第一小步,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直到達成了自己的目標。這個時候,再回頭看,就會對自己走過的這段漫漫長路感到驚訝和驕傲。
例1:試分析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編版七上)結尾段議論的表達作用。 【答案示例】這段文字,寫“我”由此次經(jīng)歷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人難免會有畏難情緒,把事情化整為零,不去想遠大的目標,而是先從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關注近期目標,積小步成大步,慢慢就能達到遠大的目標。結尾的議論揭示了這件事對“我”人生的影響,點明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例2:魯迅《社戲》(部編版八下)“思考探究”二: 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以本文所寫的某件事為例,具體分析這些表達方式各自的作用。 【答案示例】如課文開篇一段,講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鄉(xiāng)平橋村的情況,用的都是描敘語句,大概說了幾件事:一是“我們魯鎮(zhèn)的習慣”,二是“我”隨母親來平橋村的緣由,三是平橋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狀況。層次非常清楚,語言非常簡略。“但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yōu)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滿感情的議論語句,尤其是“樂土”二字分外醒目,表達了“我”對平橋村的熱愛和懷念,以及對自己在城里讀書生活的厭倦。
一、表達方式種類及作用
二、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三、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一、表達方式種類及作用: (一)分類:五種表達方式按功能分為兩大類,即再現(xiàn)客觀類和表現(xiàn)主觀類。 1.再現(xiàn)客觀類:包括敘述、描寫、說明;其共同點在于反映客觀物象。 2.表現(xiàn)主觀類:包括議論和抒情。特點是表現(xiàn)主觀精神。議論表達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見解,抒情表達的是作者主觀的情感。
(二)作用: 1.記敘 (1)內(nèi)容:對人物的經(jīng)歷和事件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作用:①介紹人物的經(jīng)歷、事跡、交代人物的關系;②交代事物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其發(fā)展過程;③概括事實事例,為文章的議論提供依據(jù);④聯(lián)系故事情節(jié)、過渡轉換上下文的意思。
2.描寫 (1)內(nèi)容: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狀態(tài)、動作,景物的性質、特征,環(huán)境的色彩、布局等具體地描繪出來。 (2)作用:①展現(xiàn)自然景色的風貌;②展現(xiàn)人物的神態(tài)、舉止、言談及內(nèi)心世界;③展現(xiàn)人物活動的背景或具體環(huán)境;④喚起人們的審美情緒,影響人們的感情,加深人們對客觀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3.議論 (1)內(nèi)容: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fā)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通過講事實、說道理等方法對人物或事情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通常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 (2)作用:揭示所寫內(nèi)容的意義,引發(fā)讀者思考,突出中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4.抒情 (1)內(nèi)容:就是抒發(fā)和表現(xiàn)作者的感情。是文章中抒發(fā)感受、表露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2)作用:①以情動人,引起讀者共鳴,增強文章感染力;②開拓意境,表現(xiàn)和深化主題思想;③渲染氛圍,顯示行文格調,貫通文章意脈。
5.說明 (1)內(nèi)容:就是用言簡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把人物的經(jīng)歷特點表述明白。 (2)作用:①在記敘文中用它起注釋作用;②在議論文中用它交代論據(jù);③在新聞中,用它介紹背景材料,加強內(nèi)容表達;④在科學報告或教科書中,用它表述科學知識或事物。
二、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記敘文中的議論,是在敘述、描寫的基礎上,直接表明作者對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時以敘為主,偶發(fā)議論;有時邊敘邊議。記敘文中的議論句一般就是記敘內(nèi)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體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義的話。所以,在概括歸納記敘文中心思想的時候,要注意抓住這些議論句,通過議論句來看作者對所寫人物或事物的評價。
(1)在文章開頭作精要議論,有總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揭示記敘的事物所蘊含的道理和意義,并能使文章的主題思想得到鮮明的表達,同時能使文章條理分明,層次清楚。 如魯迅《藤野先生》開頭,“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表達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和無奈之情,引出下文;最后一句“實在是標致極了”,是反語,表達諷刺之情,總結上文。
(2)在記敘中恰當?shù)卮┎遄h論,會使文章錦上添花。在記敘文的段與段之間穿插議論,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如魯迅《藤野先生》“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先議后敘,引出下文的“看電影事件”,表達對日本青年學生的憤怒之情和對本民族暗弱形勢的悲哀,引導主題。
(3)議論用在記敘文的結尾,有總結全文式、點化題旨式、展望號召式、警策哲理式、立身表態(tài)式等形式。一般是引發(fā)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的是為了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嚴謹。 如魯迅《藤野先生》“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全段議論,總結上文,點明題旨,主題得以深化。
例:【2012年北京中考】《白梅無價》: 本文的描寫和議論都飽含感情,請以第3段的相關內(nèi)容為例,作簡要賞析。(不超過150字) ③誰知,許老剛躺下,又爬起來,大叫“拿宣紙來”。我那時經(jīng)濟不大寬裕,哪里有好宣紙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兩張質量低劣的四尺宣紙,兩只破毛筆。許老捉了筆就在四尺宣紙上橫掃。他哪里是在作畫,簡直是要劃破陰陽之界。他筆筆中鋒,含淚揮筆畫梅花。只聽見宣紙沙沙地響,力透紙背,情透紙背。毛筆直沖斜行,猶如劍器在許老手中揮舞。他把痛悼師兄之情,傾灑在紙上,朵朵梅花都是淚!老師畫枝干的時候,一言未發(fā),該點蕊了,說了四個字“泥里拔釘”。梅蕊雖“拔”了出來,可他卻無法從情感中自拔。
【答案】示例一:第③段描寫了許老在“我”家作畫的過程,用“捉”“橫掃”“揮舞”的動作描寫,寫出了許老作畫時恣意揮灑的樣子;用“可他卻無法從情感中自拔”的議論,表達了許老作完畫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狀態(tài),令“我”既感動又擔憂的復雜感情。這些描寫和議論都飽含感情,表現(xiàn)了兩位畫家之間的深厚友情,感人至深。 示例二:本文寓豐富的情感于描寫和議論中。第③段用“剛躺下,又爬起來,大叫‘拿宣紙來’”的動作和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許老想通過作畫來悼念師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畫,簡直是要劃破陰陽之界”的議論,點出許老作畫時筆筆著力、悲痛萬分的狀態(tài),帶給“我”的震撼。
三、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人物或事物、描繪景或物的過程中,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把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熱愛或厭惡,或贊美或批評)抒發(fā)出來,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讀者強烈的感情共鳴。
——充滿抒情色彩的開頭,能夠構成一種意境,具有生動、美妙、形象的藝術感染力,使讀者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之中。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讀者情感的波瀾,引起讀者的共鳴,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形式。直接抒情又稱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詠物喻情、融情于事等。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稱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達自己對有關人物、事件等的思想感情或志向追求的抒情方式。 1.特點: ①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樸實真切,震動人心。 ②一般適用于抒發(fā)強烈而緊張的感情。 ③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jié)奏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2.作用:坦率質樸,感染讀者,引起共鳴。
3.方式: ①呼告式:情到深處,常常難以自禁,忍不住大聲呼告,這種抒情方式即呼告式抒情。 特點:呼告式,往往以一種近乎直白的抒情方式,表達內(nèi)心強烈的感情,或贊美,或憤慨,或喜悅,或痛苦,喜怒哀樂都可以以這種直接的抒情方式淋漓盡致地宣泄出來。 如高爾基《海燕》:“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作者借預言家之口,以飽滿的激情呼喚暴風雨的到來,抒發(fā)豪情壯志。以無產(chǎn)階級先行者的戰(zhàn)斗姿態(tài),表達時刻準備戰(zhàn)斗、積極投身斗爭的渴望。
②頓悟式:在對事物的認識、體驗過程中,有時會突然產(chǎn)生某種情感,這種情感往往就是頓悟式的。 特點:在敘述事件終了,或描述事物過程中,將對事件及事物當下的情感體驗抒發(fā)出來,從而感染讀者。 如海倫·凱勒《再塑生命》:“那一天,我學會了不少字……記得那個美好的夜晚,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澜缟线€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 海倫·凱勒在拼搏奮斗中突然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幸福?!鞍?!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以一句反問句,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③反復式:當抒情性的語句連續(xù)在文段中出現(xiàn)便構成了反復式的抒情方式。 特點:反復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在抒情中可以起到強調突出的作用。反復式的抒情句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具有一種漸進式的節(jié)奏美感。句式一般不宜太長,短促的句式,能夠更加有力地表達情感。 如郭沫若《雷電頌》:“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咆哮吧!” “風”在詩人的筆下不再是一種單純自然的風,而是具有某種象征意義的生命和力量。“咆哮”二字飽含著革命激情,連續(xù)出現(xiàn)三次,一次比一次更有力量,更有氣勢。詩人以飽滿的激情謳歌不可阻擋的革命風暴,抒發(fā)了難以抑制的革命豪情。
(二)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是借助其它表達方式(如敘述、描寫、議論等)抒發(fā)感情。即從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三方面來抒發(fā)感情。 1.特點: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 一是間接抒情主要是通過敘述、描寫、議論來抒發(fā)作者情感,是一種依附于一定的景物、事物和事理的抒情方式。(由此可見,議論中抒情、記敘描寫中抒情,都是間接抒情。) 二是間接抒情必須得有一種憑借,即要有一種“附著物”作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議論中、或敘述時,將景物與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創(chuàng)造一種詩意的意境,讓人去感受、去品味。 2.作用:使文章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情豐意密,深切動人。
3.方式: ①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fā)感情,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示例:沈從文《云南的歌會》:“這條路得通過些果樹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幾個半年開滿雜花的小山坡。馬上一面欣賞土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里不住點頭,總令人疑心那個藍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聽到各種山鳥呼朋喚侶,和身邊前后三三五五趕馬女孩子唱著各種本地悅耳好聽的山歌。有時面前三五步路旁邊,忽然出現(xiàn)個花茸茸的戴勝鳥,矗起頭頂花冠,瞪著個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對于唱歌也發(fā)生了興趣,經(jīng)趕馬女孩子一喝,才撲著翅膀掠地飛去?!?br/> 點撥:云南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每逢集會或節(jié)日人們都聚集在一起,即興歌唱。文段用許多筆墨寫進城時一路的景色,寫“開滿雜花的小山坡”“各種山鳥呼朋喚侶”,還有戴勝鳥和云雀的歌唱。這些景物與趕馬女孩子的歌唱交融在一起,人與景融為一體,相互映襯,既通過景物描寫襯托了女孩子歌唱的優(yōu)美動聽,也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②詠物喻情:在文中把“物”作為主體對象來寫,而不是作為一般景物點綴其間,作者往往以濃墨重彩極力鋪寫某物,使其賦予某種象征意義和豐富的內(nèi)涵。 示例:冰心《小橘燈》:“這朦朧的的橘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個姑娘的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 點撥:以物寫人,詠物抒情。賦予小橘燈以象征意義,肯定并贊揚小姑娘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③融情于事。寄情于事,在敘述中抒發(fā)感情。 示例:魏巍《我的老師》:“在課外的時間,她教我們跳舞,我現(xiàn)在還記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們帶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園子里,她還讓我們觀察蜜蜂,也是在那時候,我認識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點撥:通過敘寫蔡老師在課外教我們跳舞和帶領我們觀察蜜蜂等事例,抒發(fā)“我”對老師的一片愛戴之情。
例:【2013年遼寧營口中考】《母親》: 分析第③段兩處畫線句子的抒情方式。 ①我探頭看了一眼,隱約看見她蓋著棉被仰面躺著的輪廓,于是在內(nèi)心里喊一聲媽媽,就躡手躡腳地走了。 ②這哪里是催眠藥,分明是母親的止痛藥,控制她隱隱作痛的心,因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解析】第一處一系列的動作描寫細致入微,作者和母親之間的深情蘊含在字里行間,屬于間接抒情。第二處“我的心也在痛”是直接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屬于直接抒情。抒情方式除了會區(qū)分以外,還要感受表達效果。
①我探頭看了一眼,隱約看見她蓋著棉被仰面躺著的輪廓,于是在內(nèi)心里喊一聲媽媽,就躡手躡腳地走了。 ②這哪里是催眠藥,分明是母親的止痛藥,控制她隱隱作痛的心,因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答案】第一處:用一系列具體的動作“我悄悄地看母親一眼”“在內(nèi)心里喊一聲媽媽”“躡手躡腳地走了”,寫出了“我”的不舍和對母親深深的愛,是屬于間接抒情。 第二處,“止疼藥”是由于“我”的離開,母親吃催眠藥來減少內(nèi)心的疼痛。而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內(nèi)心也是很難受的?!拔业男囊苍谕础敝苯邮惆l(fā)了“我”內(nèi)心很難過,對母親的留戀,屬于直接抒情。
例:【2004年北京海淀中考】《女兵墓》: 下面兩個句子都表達了“我”對女戰(zhàn)友的懷念之情,如果請你選擇一個作為這篇作品的結尾,你會選擇哪一句?為什么? ①親愛的戰(zhàn)友,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永遠懷念你! ②昨晚,藏北高原落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好同志,雪花一定又打濕了你的衣服、被褥,你冷了吧!讓我給你的墳上培層新土…… 【解析】本題考查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二者任選其一均可,關鍵是要說明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例:【2004年北京海淀中考】《女兵墓》: 下面兩個句子都表達了“我”對女戰(zhàn)友的懷念之情,如果請你選擇一個作為這篇作品的結尾,你會選擇哪一句?為什么? ①親愛的戰(zhàn)友,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永遠懷念你! 【答案】 第①句:這是一個直抒胸臆的感嘆句;“親愛的戰(zhàn)友”是“我”對無名女兵的深情呼喚,兩個“永遠”強烈地抒發(fā)了“我”的懷念之情。
例:【2004年北京海淀中考】《女兵墓》: 下面兩個句子都表達了“我”對女戰(zhàn)友的懷念之情,如果請你選擇一個作為這篇作品的結尾,你會選擇哪一句?為什么? ②昨晚,藏北高原落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好同志,雪花一定又打濕了你的衣服、被褥,你冷了吧!讓我給你的墳上培層新土…… 【答案】 第②句:以含蓄抒情的筆調寫“我”對女友的深切懷念之情;“你冷了吧!”一句,讓人感到女戰(zhàn)友仿佛還活著,她的冷暖仍牽動著“我”的心,表達委婉細膩,感人至深。
【2018年貴州安順中考】對一只蝴蝶的關懷李漢榮  ①初夏的一個上午,我去河邊散步,看見河灣的岸邊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緊張專注,好像在討論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輕輕走近他們,才看見他們正在營救一只在水面上盤旋掙扎著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許翅膀受傷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過于沉重而無法飛行。小男孩將一枝柳條伸向水面,但柳條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條,解下自己的紅頭繩將兩根柳條接起來,終于夠著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趕快爬上這小小“生命線”。小女孩急忙摘下頭上的蝴蝶形發(fā)卡,系在柳條的一端,讓小男孩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這是你的同伴來搭救你了,你不認識我們,你總該認識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動幾下翅膀,緩緩地挨近這一只“蝴蝶”,緩緩地爬上這只“蝴蝶”結實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將柳條移向岸邊,蝴蝶終于上岸了,兩個孩子快樂得又說又笑起來。
②我以為事情到此結束了。然而,兩個孩子又商量起了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們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陽光下的草地上正開放著的一叢野薔薇花上,讓它一邊曬太陽,一邊汲取花蜜。但是,他們?nèi)杂X得這種安排不到家,他們擔心貪嘴的鳥啄食了這需要安靜療養(yǎng)的可憐蝴蝶,就采了幾片樹葉搭起一個簡易的綠色“避難所”,將蝴蝶護在里面。他們相信,待它安靜休息一些時候,傷口愈合,體力恢復,它就能重新飛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來是不準備出門的,想待在家里讀書或寫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還是出門了。多虧我走出了門,在書本之外,我讀到了春天最純潔、最生動的情節(jié)。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鍵盤之外,兩個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灣,組合成真正滿含溫情和詩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們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處,通向萬物深處,通向心靈深處。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許多。我覺得我的善心比孩子們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許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臉面、尊嚴,而對其他生命和生靈的生存處境及他(它)們所受到的傷害,并不是太關心。即使關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傾力相助;即使關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報??傊矣X得,僅就善良、純潔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而言,我們不是與日俱增,而是與日俱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會逐漸加劇,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純潔這些人性的好水土,內(nèi)心的河流漸漸變得混濁,泥沙俱下。細想來,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純真情懷少了,實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計多了,在這一多一少的增減過程里,人們的情感和心靈,就漸漸出現(xiàn)輕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這樣荒漠化的人組成的人群和社會,豈不是大沙漠?那時不時呼嘯著撲面而來、飛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塵暴? ⑤那兩個可愛的孩子,他們是這個早晨的天使。他們對一只蝴蝶的同情、對事物的愛,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純潔的內(nèi)心。除了愛,他們沒有別的動機,愛在愛中滿足了。不求回報的愛,才是大愛、真愛。不求回報的愛,也許才會獲得事物本身乃至整個大自然更豐厚的回報。(選自《讀者》,有刪改)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男孩和小女孩關懷蝴蝶的事件。(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幫助蝴蝶曬太陽、汲取花蜜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概括。結合第①段“才看見他們正在營救一只在水面上盤旋掙扎著的花蝴蝶”“但柳條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條,解下自己的紅頭繩將兩根柳條接起來,終于夠著那只蝴蝶了”可概括:用柳條營救花蝴蝶。 結合第②段“他們擔心貪嘴的鳥啄食了這需要安靜療養(yǎng)的可憐蝴蝶,就采了幾片樹葉搭起一個簡易的綠色‘避難所’”可概括:搭建“避難所”保護蝴蝶。 【答案】用柳條營救花蝴蝶   搭建“避難所”保護蝴蝶
2.賞析第①段中畫橫線的句子。 小女孩急忙摘下頭上的蝴蝶形發(fā)卡,系在柳條的一端,讓小男孩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這是你的同伴來搭救你了,你不認識我們,你總該認識你的同伴吧。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結合“摘”“系”等詞看出是動作描寫,結合“這是你的同伴來搭救你了,你不認識我們,你總該認識你的同伴吧”看出是心理描寫。“摘”“系”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寫出了小男孩、小女孩救助蝴蝶的過程,表現(xiàn)了他們的用心、努力、機智、善良,心理描寫則直接寫出了在孩子們心里蝴蝶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表現(xiàn)了他們的天真、可愛。 【答案】運用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表現(xiàn)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機智、善良、純真。
?3.第④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解析】此題考查表達方式及其作用。本章的前三段,主要是講述小男孩和小女孩救助落水的蝴蝶,在文章的表達方式上屬于記敘。第④段是作者根據(jù)這件事闡發(fā)的感想,贊美小男孩與小女孩的善良與純真,然后聯(lián)系生活,揭露了日漸流逝的美好人性,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在表達方式上是典型的議論。 【答案】議論;作用:贊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與純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會現(xiàn)狀,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4.文章第④段結尾處加點的兩個詞語“大沙漠”“沙塵暴”的含義各是什么?請列舉一個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人性和人心的沙塵暴”的事例。(4分) 由這樣荒漠化的人組成的人群和社會,豈不是大沙漠?那時不時呼嘯著撲面而來、飛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塵暴?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含義和仿寫。要想準確把握詞語的含義,就要把詞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這樣才能準確理解。“大沙漠”一詞,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人類社會中那些喪失了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比喻成失去了生命和美好的沙漠;“沙塵暴”本是一種沙漠的自然災害,刮起時黃沙漫天,塵土飛揚,作者承接著“大沙漠”的比喻,用它來比喻人們喪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為。這種“沙塵暴”的行為,在生活中比較常見,那種見危不救、喪失社會公德的行為,都是一種“沙塵暴”行為。如:見老人摔倒不去扶起來;在公交車上不給老人讓座;看到有需要幫助的孤寡老人,不予關心等。
4.文章第④段結尾處加點的兩個詞語“大沙漠”“沙塵暴”的含義各是什么?請列舉一個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人性和人心的沙塵暴”的事例。(4分) 由這樣荒漠化的人組成的人群和社會,豈不是大沙漠?那時不時呼嘯著撲面而來、飛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塵暴? 【答案】 “大沙漠”指的是喪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會; “沙塵暴”指的是人們喪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為。 事例:如,公交車上沒有人給老人、孕婦讓座;老人摔倒在地無人攙扶……(“大沙漠”和“沙塵暴”的含義各1分,作用1分,所舉事例1分)
5.讀了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對一只蝴蝶的關懷,以及這件事帶給作者的深思等內(nèi)容,給了你怎樣的啟示?(4分) 【解析】本題考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啟發(fā),是開放性試題。在回答這個題目時,要扣住小男孩和小女孩在救助蝴蝶時的善良和純真;作者在看到這一幕時,那種對美好人性流逝的社會現(xiàn)狀的擔憂以及呼喚美好人性的回歸。在談啟示時,這兩方面都要兼顧,用條理的語言表達出來即可。 【答案】示例:關愛弱小的生命,愛護生存環(huán)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多一點關愛,少一點淡漠,多一點善良,少一點算計。
【2019年江西中考】馬吳伯簫  也許是緣分,從孩提時候我就喜歡了馬。三四歲,話怕才咿呀會說,亦復剛剛記事,朦朧想著,仿佛家門前,老槐樹蔭下,站滿了大圈人,說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長工張五,從東院牽出馬來,鞍韉都已齊備,右手是長鞭,先就笑著嚷:跟姑姑去吧?說著一手攬上了鞍去,我就高興著忸怩學唱:騎白馬,吭鈴吭鈴到娘家……  人,說著就會慢慢兒大的。坡里移來的小桃樹,在菜園里都長滿了一握。姐姐出閣了呢。那遠遠的山莊里,土財主。每次搬回來住娘家,母親和我們弟弟,總是于夕陽的輝照中,在莊頭眺望的。遠遠聽見了鑾鈴聲響,隔著疏疏的楊柳,隱約望見了在馬上招手的客人,母親總禁不住先喜歡得落淚,我們也快活得像幾只鳥,叫著跑著迎上去。問著好,從伙計的手中接過馬轡來,姐姐總說:“又長高了?!避囬T口,也是彼此問著好;客人盡管是一邊笑著,偷回首卻是滿手帕的淚。
家鄉(xiāng)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閑,衣裳正新,春聯(lián)的顏色與小孩的興致正濃。村里有馬的人家,都相將牽出了馬來。雪掩春田,正好馳驟競賽呢。嶄新的年衣,咳笑的亂語,是同了那頭上亮著的一碧晴空比著光彩的。騎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嘍。一鞭揚起,真像霹靂弦驚,颼颼的那耳邊風絲,恰應著一個滿心的矜持與歡快。馳騁往返,非到了馬放大汗不歇。畢剝的鞭炮聲中,馬打著響鼻,像是凱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試馬圖?! ∧菢又钡缴显?,總是有馬騎的親戚家人來往,驢騾而外,代步的就是馬。那些日子,家里最熱鬧,年輕人也正蓬勃有生氣。姑娘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戲謔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門遛幾趟馬?! ∶洗河觎V,滑達的道上,騎了馬看卷去的涼云,麥苗承著殘滴,草木吐著新翠,那一脈清鮮的泥土氣息,直會沁人心脾。殘虹拂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端陽,正是初夏,天氣多少熱了起來。穿了單衣,戴著箬笠,騎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爾河邊停步,攀著柳條,乘乘涼,順便也數(shù)數(shù)清流的游魚,聽三兩漁父,應著活浪活浪的水聲,哼著小調兒,這境界一品尚書是不換的,不然,遠道歸來,恰當日銜半山,殘照紅于榴花,驅馬過三家村邊,酒旗飄處,斜睨著“聞香下馬”那么幾個斗方大字,你不饞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邊,搖擺著,狗咬也不怕?!靶℃?!吃飯啦,還不給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飯的黃昏時分了呢。把韁繩一提,我也趕我的路,到家掌燈了,最喜那滿天星斗?! ≌媸羌亦l(xiāng)的日子是有趣的?! ‘攲W生了。去家五里遙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總要過過馬癮的。東嶺,西洼,河埃,叢林,蹤跡殆遍殆遍。不是午飯都忘了吃么?直到父親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餓來。反正父親也是喜歡騎馬的,呵叱那只是一種擔心。啊,生著氣的那慈愛喜悅的心?。?br/> 祖父也愛馬,除了像三國志那樣幾部老書。春天是好騎了馬到十里外的龍?zhí)犊蠢婊ǖ?。秋來也喜去看礦山的楓葉。馬夫,別人爭也無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來么,祖孫兩人,緩轡蹣跚于羊腸小道,或浴著朝暾,或披著晚霞,閑談著,也同鄉(xiāng)里交換問寒問暖的親熱的說話;右邊一只鳥飛了,左邊一只公雞喔喔在叫,在純樸自然的田野中,我們是陶醉著的?! ∽钣浀靡粋€冬天,滿坡白雪,沒有風,老人家忽爾要騎馬出去守了,他就穿了一襲皮袍,暖暖的,系一條深紫的腰帶,同銀白的胡須對比的也戴了一頂絳紫色的風帽,寬大幾乎當?shù)枚放?,馬是棕色的那一匹吧,跟班仍舊是我。出發(fā)了呢?那情景永遠忘不了。雖沒去做韻事,尋梅花,當我們到嶺巔頭,系馬長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縷縷炊煙,領略那直到天邊的皓潔與荒曠的時候,卻是一個奇跡。
說呢,孩子時候的夢比就風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轉眼,沒想竟是大人了,家鄉(xiāng)既變得那樣蒼老,人事又總坎坷紛亂,閑暇少,時地復多乖離,躍馬長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墒俏疫€是喜歡馬呢:不管它是銀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駿瘦,蹄輕鬣長,我都喜歡。我喜歡劉玄德躍馬過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歡“泥馬渡康王”的傳說,即使荒誕不經(jīng)吧,卻都是那樣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焓唏R薦諸葛,在這句話里,我看見了大野中那位熱腸的而又灑脫風雅的名士。騎馬倚長橋,滿樓紅袖招,你看那于綠草垂楊臨風佇立的金陵年少,豐采又夠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車羸馬,顛頓于古道西風中,也會帶給人一種寂寞悵惘之感的,但是,這種寂寞悵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種情景下令人留戀的么?─一前路茫茫,往哪里去?當你徘徊踟躕時就姑且信托一匹龍鐘的老馬,跟了它一東二冬的走吧。聽說它是認識路的。譬如那回憶中幸福的路?!  ?br/> 十萬火急的羽文,古時候有驛馬飛遞:探馬報道,寥寥四個字里,活活繪出了一片馬蹄聲中那營帳里的忙亂與緊急,百萬軍中,出生入死,不也是憑了征馬戰(zhàn)馬才能斬將搴旗的么?飛將在時,陰山以里就沒有胡兒了?! ÷淙照沾笃?,馬鳴風蕭蕭?! ?怎么這樣壯呢!膽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風馳電掣的閃了過去又風馳電掣的閃了過來的,就是馬。那就是我所喜歡的馬?!艿軄硇耪f,“家里才買了一匹年輕的馬,挺快的。……”真是,說句兒女情腸的話,我有點兒想家?! ∫痪湃哪耆?,青島?! ?選自《現(xiàn)代散文鑒賞辭典》。有刪減。)  [注]斬將搴qiān)旗:殺死敵方將領,奪取敵方的旗幟。
1.作者圍繞“家鄉(xiāng)的日子是有趣的”寫了哪些事情?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完成下面圖表。(5分)
端陽訪友,騎馬賞景
【解析】仔細閱讀文段,按照示例格式概括事件。如“三四歲時,騎馬唱歌”是第一段寫的。第二件事在第二段,寫姐姐出閣,每次回家,家人快活迎接的事,可概括為“姐姐回家,快活迎接”。其他的依次概括。
【答案】①姐姐回家,快活迎接;②年初三四,雪野賽馬(春郊試馬); ③春節(jié)期問(直到上元),騎馬訪親;④孟春時節(jié),騎馬踏青 ⑤放假回家,騎馬過癮。
?2.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以文中“端陽訪友,騎二馬賞景”這件事為例,簡要分析其中兩種表達方式的作用。(4分) 【解析】常見的五種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端陽,正是初夏,天氣多少熱了起來”是記敘;“戴著箸笠……攀著柳條……”是描寫;“最喜那滿天星斗”是抒情,表達方式的作用要結合文章主旨及表達的情感回答。 【答案】通過敘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經(jīng)過;通過描寫人物衣著、途中景物與人物活動,營造了美好的氛圍,表現(xiàn)了“我”愉悅的心情;通過議論,表達對美好境界和美食的贊美;用“最喜那滿天星斗”抒發(fā)對家鄉(xiāng)夜景的喜愛之情。
3.文章的語言給人以節(jié)奏明快與典雅之感,你認為文章是如何達到這兩種效果的?(4分) 【解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指出文章的語言特點。常見的語言特點有:簡潔準確、生動傳神、優(yōu)美感人、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內(nèi)涵豐富、富有文采、風趣幽默、感染力強、典雅、活潑、凝練、樸素等。然后結合具體段落或句子進行分析。答題模式:本文的語言具有……的特點,如“×”(段或句)中……(簡要分析)。本題題干已經(jīng)提示語言的特點,“節(jié)奏明快與典雅”,先找出體現(xiàn)“節(jié)奏明快”的語句,如第三段“人正閑,衣裳正新”“嶄新的年衣,咳笑的亂語”,使用短句,明快,緊湊,跳躍性強;第三段“一鞭揚起,真像霹靂弦驚”“那是一幅春郊試馬圖”引用或化用古詩詞句,語言典雅。 【答案】文章大量使用短句,使語言節(jié)奏明快;文章運用許多典雅的詞、句,引用大量典故,化用古詩詞,使語言典雅。
4.文章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文章表達的主旨與《燈籠》有什么相似之處?(4分) 【解析】可從文章的議論和抒情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凹亦l(xiāng)的日子是有趣的"“令人深深向往"“回憶中幸福的路"“我有點兒想家”,感情愉快、溫馨,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而“十萬火急的羽文,古時候有驛馬飛遞:探馬報道,寥寥四個字里,活活繪出了一片馬蹄聲中那營帳里的忙亂與緊急,百萬軍中,出生人死,不也是憑了征馬戰(zhàn)馬才能斬將搴旗的么?飛將在時,陰山以里就沒有胡兒了”“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感情熱烈、豪邁,贊美馳騁疆場,殺敵報國的壯行,表達了一定的家國情懷。 【答案】感情基調:愉快、溫馨、熱烈、豪邁。 主旨:都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表達了一定的家國情懷。

相關課件

考點05:理解詞語含義-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考點05:理解詞語含義-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理解詞語含義,考點目錄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考點36:開展拓展探究-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考點36:開展拓展探究-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共4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點目錄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考點28:識別選項陷阱-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考點28:識別選項陷阱-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點目錄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考點16:探究表達方式-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考點16:探究表達方式-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考點09:掌握塑造方法-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考點09:掌握塑造方法-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考點06:賞析重要句子-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考點06:賞析重要句子-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考點01:解讀文章標題-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考點01:解讀文章標題-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