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課時3.*短詩五首統(tǒng)編版 · 語文 · 九年級(下)1. 結合詩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與情感。2. 體會詩歌描寫的形象性和蘊含的深刻性(重點)。3. 分析詩歌的語言,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畫面感(難點)。學習目標返回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適的八首白話詩之后,白話詩迅速引起轟動,優(yōu)秀的白話詩作不斷涌出,當時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這首詩究竟寫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新知導入返回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別號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早年留學日本,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平大學校長?!缎虑嗄辍冯s志編委,新文化運動倡導者之一,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秋明室雜詩》《秋明長短句》等。助學資料作者簡介返回 本詩選自《沈尹默詩詞集》(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年版)。《月夜》寫于1917年,當時的中國雖然經(jīng)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仍處在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之下,廣大群眾并沒有真正覺醒。1918年元月,沈尹默在《新青年》四卷一號上發(fā)表了三首詩(《鴿子》《人力車夫》《月夜》),發(fā)出了新一代知識青年的心聲。創(chuàng)作背景助學資料文體知識 ? 新詩 新詩,五四運動前后產(chǎn)生,有別于古典詩歌,它是以白話文為基本語言的。新詩主張廢除舊體詩形式上的束縛,內(nèi)容上以表現(xiàn)詩人的真情實感為主。許多詩人在吸取中國古典詩歌、民歌和外國詩歌的營養(yǎng)的基礎上,對新詩的表現(xiàn)方法和藝術形式,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產(chǎn)生了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象征主義等多種藝術潮流,出現(xiàn)了自由體、新格律體、十四行詩、階梯式詩、散文詩等多種形式。助學資料卷( )席卷( )案卷( )房舍( )舍己為人juǎnjuànshèshě多音字舍預習思考返回預習思考思考2:《蕭紅墓畔口占》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思考1:《月夜》描繪了怎樣的一幅圖景?思考問題速 讀課 文 請同學們朗讀詩歌《月夜》《蕭紅墓畔口占》,思考這兩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整體感知1.感知詩歌內(nèi)容,概括畫面。2.思考兩首詩的主旨是什么。初讀課文要求返回《月夜》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幅月夜圖描繪出來。景色月夜圖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著,充滿了美的意蘊。初讀課文精讀課文月夜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我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沒有靠著。品味《月夜》這里指刺骨的寒風副詞,表示程度最高。呼呼明明疊詞霜風:突出風的冷凄,給人一種蕭索的感受。呼呼、明明:既描繪出霜風寒月的情境,又增添了詩歌的意蘊。返回如何理解“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 作用:表面上寫的是一個冬夜,環(huán)境是蕭索的,人物是孤獨的。實則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精讀課文環(huán)境描寫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沒有靠著”? 象征著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斗精神。顯示出“五四”時期一代青年知識分子開始覺醒,追求人格獨立,追求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精讀課文一株頂高的樹古老的觀念,傳統(tǒng)、穩(wěn)健、根基深厚、固執(zhí)而迂腐。并排立著思想的獨立。沒有靠著象征倔強,追求獨立、自由。精讀課文如何理解“霜風、明月、挺立的高樹”三種意象的作用? 霜風、明月、挺立的高樹三種意象,烘托與高樹并立的“我”?!拔摇焙汀绊敻叩臉洳⑴帕⒅?,互為風景,互為映襯。“我”處在寒風中,卻并不靠著高樹,顯示出“我”獨立的人格和強烈的自我意識。精讀課文寫作特色語言簡潔含蓄,內(nèi)涵深刻豐富 本詩的語言簡潔、含蓄。四句詩只是簡單地描繪畫面,沒有抒情與說教的內(nèi)容,卻鮮明地塑造了“我”在寒風中卓然獨立的形象,含蓄地表達了深刻豐富的內(nèi)涵:以“我”的形象,表達了當時新一代青年知識分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對獨立自由的渴望。 詩歌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表達了詩人在冷冽的環(huán)境中不懼朔風、不畏寒霜、不愿倚仗高樹,追求自由獨立的情懷。課文主旨課堂小結返回月夜霜風吹月光照烘托課堂小結凄冷的環(huán)境“我”高樹并立而不靠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對獨立自主的渴望板書設計蕭紅墓畔口占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1944年11月20日精讀課文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歐,浙江杭縣(今杭州)人。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被稱為“雨巷詩人”,代表作有《雨巷》《獄中題壁》,詩集《舒望草》《舒望詩稿》《災難的歲月》等。助學資料作者簡介 《蕭紅墓畔口占》:蕭紅在1942年因病客死香港,葬在淺水灣,年僅31歲。作者1938年去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他因宣傳抗日而被捕入獄,并受傷致病。1944年作者雖已獲釋出獄,但祖國山河破碎依舊,作者心情仍然是十分沉重的。作者前往淺水灣探訪蕭紅的墓地,這首詩是作者在蕭紅墓前憑吊時的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助學資料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時間之長距離之遠精讀課文指詩人對已故好友的懷念和詩人的實際感受。也是整首詩的基調(diào)。寫出生者與逝者之間祭奠與被祭奠的關系,描繪了一個慣常卻又不尋常的儀式,流露出作家間純真的懷念和哀思。頭邊不說“墓畔”,表明詩人希望蕭紅還活著,蘊含詩人對蕭紅早逝的痛惜之情。品味《蕭紅墓畔口占》詩人在蕭紅墓前放紅山茶有什么寓意?精讀課文(1)“紅山茶”暗含“蕭紅”之名;(2)茶花歷來被賦予高潔、清純、樸素、秀逸等內(nèi)涵,“紅山茶”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贊美和激賞;(3)紅色的山茶,隱喻和贊揚逝者生命之燦爛;(4)紅山茶映照了詩人心情的莊嚴和沉重。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暗指對抗戰(zhàn)勝利的期盼,也可看作對命運多舛的人生的反省。寫出這種“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窒息的。精讀課文象征著風雨如晦的敵寇統(tǒng)治。長夜漫漫表示詩人與蕭紅雖然天人永隔,但逝者卻遠離世間煩惱和痛苦,獲得了安詳與寧靜。后兩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精讀課文 與前面詩句構成對比,一個受著煎熬,焦急等待;一個卻只能臥聽海濤閑話。“我”的“等待”與“你”的“臥聽”,“我”的“長夜漫漫”與“你”的“海濤閑話”兩相對應。這是“生”與“死”的對話,“生”的艱難行走還要繼續(xù),而“死”則是永恒的安詳?!W習詩歌《蕭紅墓畔口占》后,思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詩人對蕭紅深沉的懷念、莊嚴的哀思,還有對險境的堅忍,對抗戰(zhàn)勝利的期盼?!〕踝x課文精讀課文語言平實,言簡義豐,感情真摯 詩句采用口語,質(zhì)樸且明快的語言,沒有過多鋪陳,沒有華麗辭藻。敘述十分簡潔,簡單描述詩人去蕭紅墓前憑吊的事,卻包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能讓細膩而又深沉的感情從中自然地抒發(fā)出來。 寫作特色 《蕭紅墓畔口占》寫詩人長途跋涉來到蕭紅墓前祭奠亡友的所行所思,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沉的哀思,也反映了詩人內(nèi)心的寂寞、對抗戰(zhàn)勝利的期盼以及險境中的堅守等復雜情感。課文主旨課堂小結返回蕭紅墓畔口占“我”“你”——臥聽海濤閑話深沉的哀思對勝利的期盼課堂小結板書設計走長途放山茶等待著六小時、寂寞意味深長長夜漫漫一、下列標紅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尹( yǐn) 墓畔(pàn)B.卞(biàn) 一束(shù)C.寂寞(jì ) 飛奔(bèn)D.舵手(duò) 裝飾(shì)C跟蹤檢測返回二、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1)霜風________的吹著 (2)月光________的照著(3)風從大地________來 (4)雨從大地________來A.呼呼 明明 卷 奔 B.呼呼 明明 奔 卷C.明明 呼呼 奔 卷 D.明明 呼呼 卷 奔A跟蹤檢測三、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題目。 ①一個民族應該有值得回顧的輝煌歷史,它會穩(wěn)定和提升現(xiàn)在的生活。②人們通過對先人所經(jīng)歷的艱苦摩煉和取得的輝煌成果的回憶,來升華和照亮現(xiàn)在的生活。③民族的生活和個人的生活一樣,是一種極為可貴的經(jīng)驗財富。④這種經(jīng)驗財富,如果得到巧妙的運用,就會導致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相反,如果濫用或誤用,就會導致空想、迷惑和失敗。跟蹤檢測1.語段中有一個錯別字,應把“ ”改成“ ”。?2.語段中有兩個句子有語病,請找出來并加以修改。第 句,語序不當,修改: ?第 句,搭配不當,修改: ?磨摩②“升華”和“照亮”應互換位置。④第一個“導致”改為“促進”跟蹤檢測賞析:在藝術表現(xiàn)上,這首詩抓住夏夜星空的特點,為讀者描繪了一幅繁星閃爍、太空深邃、星星互相頌贊的生動而又優(yōu)美的畫面,為讀者提供了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廣大空間。詩人運用擬人化手法,融情入景,賦予星星以人的動作與情感,使詩篇收到情景交融、意境深邃、飽蘊哲理的藝術效果。積累拓展繁星閃爍著——深藍的太空何曾聽見他們對語?沉默中,微光里,他們深深的互相頌贊。繁星(一) 冰心返回仿照示例,任選事物,解釋其特點并闡發(fā)一定的道理。示例:蠟燭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淚多命短。②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淚。選取事物: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后作業(yè)粉筆一張智慧的犁,耕耘在黑土上。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返回下圖是一幅清明圖,請描述畫面主要內(nèi)容。 答:課后作業(yè)圖上最右邊有三個小孩在放紙鳶;中間兩個小孩,一個坐著,一個站著,在準備放紙鳶;再往左邊有兩個孩童在翻滾玩耍;最左邊石桌上兩個孩子在下棋,一個小孩觀棋。圖上草木轉綠,可看出隱隱春意。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