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靜電場中的能量綜合提升 知識網(wǎng)絡構建 核心素養(yǎng)提升 本章主要內(nèi)容是靜電場的能量問題,包括應用電場力做功來求解電勢和電勢差問題;了解平行板電容器的原理,并在生活實際中應用電容器制作“傳感器”,利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知識,制作“噴墨打印機”.本章通過了解電場中能量的相關概念,形成物理觀念,培養(yǎng)科學思維,提高解決實際生活生產(chǎn)中問題的能力. 情境1 靜電推進裝置——科學思維 例1.如圖所示是某種靜電推進裝置的原理圖,發(fā)射極與吸極接在高壓電源兩端,兩極間產(chǎn)生強電場,虛線為等勢面.在強電場作用下,一帶電液滴從發(fā)射極加速飛向吸極.a(chǎn)、b是其路徑上的兩點,不計液滴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chǎn)點的電勢比b點的低 B.a(chǎn)點的電場強度比b點的小 C.液滴在a點的加速度比在b點的小 D.液滴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大 情境2 電子透鏡——物理觀念 例2.[2023·江西贛州南康中學高二上月考](多選)中國科學家通過冷凍電鏡捕捉到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ACE2蛋白的結合過程,首次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的神秘面紗.電子顯微鏡是冷凍電鏡中的關鍵部分,在電子顯微鏡中電子束相當于光束,通過由電場或磁場構成的電子透鏡實現(xiàn)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其中一種電子透鏡的電場分布如圖所示,其中虛線為等勢面,相鄰等勢面間電勢差相等.一電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其軌跡如圖中實線所示,a、b、c是軌跡上的三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chǎn)點的電勢高于b點的電勢 B.a(chǎn)點的電場強度小于c點的電場強度 C.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c點的電勢能 D.電子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大于經(jīng)過a點時的速度 情境3 噴墨打印機——模型構建 例3.噴墨打印機的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墨盒可以噴出墨汁液滴,此液滴經(jīng)過帶電室時被帶上負電,帶電多少由計算機按字體筆畫高低位置輸入信號加以控制.帶電后液滴以一定的初速度進入偏轉電場,帶電液滴經(jīng)過偏轉電場發(fā)生偏轉后打到紙上,顯示出字體.計算機無信號輸入時,墨汁液滴不帶電,徑直通過偏轉電場最后注入回流槽流回墨盒. 設偏轉板長L1=1.6 cm,兩板間的距離d=0.5 cm,兩板間的電壓U=8.0×103 V,偏轉板的右端到紙的距離L2=3.2 cm.若一滴墨汁液滴的質量m=1.6×10-10 kg,墨汁液滴以v0=20 m/s的初速度垂直電場方向進入偏轉電場,此液滴打到紙上的點距原入射方向的距離為2.0 mm.忽略空氣阻力和重力作用. (1)求一滴墨汁液滴通過帶電室后所帶的電荷量q. (2)若要使紙上的字體放大,可通過調節(jié)兩極板間的電壓或調節(jié)偏轉板右端距紙的距離L2來實現(xiàn).現(xiàn)調節(jié)L2使紙上的字體放大10%,調節(jié)后偏轉板的右端距紙的距離為多大? 第十章綜合提升 核心素養(yǎng)提升 [例1] 解析:高壓電源正極連接發(fā)射極,負極連接吸極,發(fā)射極和吸極間產(chǎn)生向右的電場,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故φa>φb,A錯誤;由等勢面的疏密程度可知,Ea>Eb,B錯誤;不計液滴重力,由F=Eq=ma可得,aa>ab,C錯誤;液滴向右加速,故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降低,即Epa>Epb,D正確. 答案:D [例2] 解析:由電場線與等勢面處處垂直和電子運動軌跡的彎曲方向可知,若電子從a點運動到b點,電場力做正功,則電子在a點時電勢能大于其在b點的電勢能;若電子從b點運動到a點,電場力做負功,則電子在a點時的電勢能依然大于其在b點時的電勢能,由于電子帶負電,故a點的電勢低于b點的電勢,故A錯誤;等差等勢面的疏密可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由于a點等差等勢面比c點等差等勢面稀疏,則a點的電場強度大于c點的電場強度,故B正確;由電場線的方向可判斷出φc>φa,電子在電勢低的地方電勢能大,在電勢高的地方電勢能小,故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故C錯誤;電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其動能和電勢能之和不變,又因為電子在a點時電勢能大于其在b點時的電勢能,故電子在a點時動能小于其在b點時的動能,則電子經(jīng)過a點時的速度小于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故D正確. 答案:BD [例3] 解析:(1)設液滴在偏轉電場中運動的時間為t,離開電場時偏移量為y,打到紙上時偏移量為y1=2.0 mm,則有L1=v0t,y=at2,a=, 根據(jù)平拋運動的推論知,離開偏轉電場時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過偏轉板中軸線的中點,根據(jù)三角形相似得=,聯(lián)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數(shù)據(jù)得q==1.25×10-13 C. (2)設放大后液滴在紙上的偏移量為y2, y2=(1+10%)y1=2.2 mm, 電荷量表達式整理得L′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L′2=3.6 cm. 答案:(1)1.25×10-13 C (2)3.6 cm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