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導讀 本單元以“表達真情實感”為主題,以“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為語文要素。本文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根據(jù)課后練習及語文園地“交流平臺” 提示,本文的學習重點為“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與后面課文《那個星期天》的“融情于事的抒情方法”,共同引導學生學習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為單元習作作準備。本設計根據(jù)課標要求,有效分解并精準制定了符合年級特點的學習目標。同時,基于教材和學情,從整體到局部設計了相互聯(lián)系,逐層深入的四個學習任務,讓單元主題及語文要素在課堂學習中落到實處。 8 匆匆 【主體與課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2課時) 【課標要求】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 2.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3.誦讀優(yōu)秀詩文,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yōu)秀詩文。 【學習目標】 1.自學生字、詞語測讀等,能正確認讀、書寫并理解“確乎、空虛”等11個詞語,會寫“藏、挪”等6個生字,提升自主識字和學詞能力。 2.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初步體會情感。 3.細讀課文,著重體會作者的情感,了解課文是怎樣表達情感的,并通過仿寫第3自然段表達自己對時間流逝的感觸。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悟表達方法。 設計說明:結合課文內容及編者意圖,尋找課標里與之匹配的要求作為本課學習目標的確立依據(jù),同時進行細化分解,將課標“有較強識字能力”的要求分解為能認讀理解生字詞語,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分解為習作課文是怎樣表達情感的,并通過仿寫嘗試運用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將“誦讀優(yōu)秀詩文”分解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這樣就把宏觀的課標要求細化成了可觀察、可檢測、可評價的學習目標。 【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化任務二中的2(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中的3.4(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中的(一)(二)(檢測目標3.4) 【資源與建議】 1.本文用細膩的筆觸描摹了時光的無情流逝,抒發(fā)了時不我待的遺憾和感慨,在抒情方法上側重于把情感直接表達出來,習得這種方法,有助于更好地達成本單元的習作目標。 2.學習課文時,有些理解有困難的詞語可運用查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3.學習課文時,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可聚焦第1、4自然段進行細讀品悟并進行默讀批注,交流從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4.在細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次回顧課文,同時落實背誦課文的要求。 設計說明:這里不僅告訴了學生學習本課對本單元學習的重要作用,還告知了學生學習本課的大致流程,為學生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至少三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給課文段落標上序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將課文中的生字詞語及好詞勾畫出來進行摘抄識記,查工具書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3.思考課后的問題,指出不明白的問題,將想法批注在書上。 4.查找朱自清及其作品的相關資料,以及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 課中學習 學習任務一:理解課題,導入課文 1.揭示課題,理解“匆匆”。 2.文中的“匆匆”是指的什么? 學習任務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指向目標1) 2.認讀詞語,理解運用。(檢測目標1) ①小組開火車讀詞語,提醒易讀錯寫錯的字 確乎 空虛 不禁 挪移 覺察 徘徊 蒸融 何曾 游絲 嘆息 赤裸裸 頭涔涔 淚潸潸 ②出示: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結合語境理解“頭涔涔”“淚潸潸”的意思。 ?還有哪些詞語不好理解,小組交流。 學習任務三:整體切入,局部賞讀 再讀課文,整體入手 再讀課文,找出時間匆匆流逝的詞句,再仔細讀。(指向目標2) 從這些詞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小組交流。(指向目標2) 帶著感受展示讀自己標畫的部分。(檢測目標2) (二)感悟作者用連續(xù)問句表達情感的方法 1.文中有兩處使用了一連串的問句,默讀課文,進行標畫并在旁邊標注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指向目標2) 2.小組交流,匯報。 (1)學習體會第1自然段 ①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表達了對時間匆匆的感悟?(指向目標3) ②出示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思考:作者用這一組描寫自然事物的排比,目的是為了什么?(指向目標2) ③出示句子: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 思考:作者在問誰?作者當時在寫下這四個問句時心情如何?(指向目標2) ④帶上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并嘗試背誦。(檢測目標4) 燕子去了,有_____的時候;楊柳枯了,有______的時候;桃花謝了,有_______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 (2)學習體會第4自然段。 ①出示第4自然段。(指向目標2) ②思考:第4自然段進行了____次追問,從“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著一遭啊”,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內心。 ③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并嘗試背誦。(檢測目標4) 在_______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的匆匆里,除_______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_______,被_________,如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我何曾留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平的,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思考:一連串的問句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呢?(檢測目標3) 設計說明:通過對1、4兩個自然段的對比閱讀,發(fā)現(xiàn)這兩個自然段在表達上的相似之處,并體會一連串問句表達的好處:暢快、直接,能緊緊吸引讀者的目光,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二)體悟作者將情感融入景物描寫中的方法 1.第1.4自然段直接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這樣的情感在閱讀其他段落的時候你能感受到嗎?是從哪里感受到的?(指向目標3) 2.小組交流匯報。 (1)學習體會第2自然段 ①時光的流逝本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平?,F(xiàn)象,為什么作者能寫的如此感人?(指向目標3) ②出示“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作者將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從而讓我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習體會第3自然段 ①時光究竟是怎樣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的呢?(指向目標2) 出示:“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②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哪些事情上了呢?(檢測目標2) 用“___的時候,從___過去”的句式來回答。 ③哪些詞語讓我們感受到太陽他有腳的呢?在文中標畫,交流,并體會這些動詞都好處。(指向目標3) ④有感情練讀。(指向目標4) ⑤小結:(檢測目標3) 作者運用_______的修辭手法,選了七個細節(jié),分別是洗手、___、___、___、___、____、_____,賦予時間以生命,讓我們感受到________。 ⑥仿照作者的寫法,寫上一句,你的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的。(檢測目標3) 出示句式:( )的時候,日子( );( )的時候,日子( )。 ⑦交流展示。 設計說明:相對于1、4自然段的直接抒情,2、3自然段是將感情融入景物的寫法,體會作者將抽象的時光形象化,把時間的流逝變成具體可感的生活場景,感悟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在這些景物中的表達方法。 學習任務四:拓展延伸 再讀悟情 1.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也沒有留下嗎?交流作者的資料。 2.作者有如此高的成就,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他對自己的要求有多嚴格啊,那未來的日子我們該如何珍惜呢?(指向目標3) 3.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惜時的名人名言。 4.再次帶著自己的感情朗讀全文。(指向目標4) 作業(yè)與練習: 1.組內聽寫文中生字及成語(檢測目標1) 2.你對時間的流逝有什么感觸?仿照文中第三自然段,用一段話寫下來。(檢測目標3) 3.背誦課文。(檢測目標4) 學后反思: 1.從這篇課文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的道理,今后我要__________。 2.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我知道了寫文章在抒情時可以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使文章更能打動人心。 導讀 本單元以“表達真情實感”為主題,以“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為課文要素。本文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史鐵生的一篇小說,根據(jù)課后練習及語文園地“交流平臺” 提示,本文的學習重點為“側重把情感融入具體的人、事、景物中,融情于事的抒情方法”,共同引導學生學習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為單元習作作準備。 9 那個星期天 主題與課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2課時) 課標要求: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 2.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3.體會這一天里“我”心情的變化,學習作者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寫作方法。 學習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媚、蟻、叨”等13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蟻穴、念叨、原諒、驚惶、依偎”等詞語,提升自主識字和學詞能力。 2.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體會這一天里“我”心情的變化。 3.細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學習作者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4.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說明:結合課文內容及編者意圖,尋找課標里與之匹配的要求作為本課學習目標的確立依據(jù),同時進行細化分解,將課標“有較強識字能力”的要求分解為能認讀理解生字詞語,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分解為習作課文是怎樣表達情感的,并通過仿寫嘗試運用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將“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寫作方法”分解為“我”這一天心情的變化,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這樣就把宏觀的課標要求細化成了可觀察、可檢測、可評價的學習目標。 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中的(一)(二)(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中的(一)(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中的(一)(二)(檢測目標3) 4.完成學習任務三中的1(檢測目標4) 資源與建議: 1.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把握內容和“我”的心情變化,然后讓學生在文中批注表現(xiàn)“我”心情的語句,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梳理、總結,體會作者是怎樣把“我”的心情寫出來的。 2.學習課文時,有些理解有困難的詞語可運用查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3.學習課文時,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在指導學生勾畫表達心情的關鍵語句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注意心情與時間推移之間的關系,將“我”心情的變化與這一天里的時間的推移結合起來體會,以便更全面、準確地把握課文內容。 4.在細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比較本課和《匆匆》情感表達方式的異同,同時落實學習課文情感表達的方法。 設計說明:這里不僅告訴了學生學習本課對本單元學習的重要作用,還告知了學生學習本課的大致流程,為學生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至少三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給課文段落標上序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將課文中的生字詞語及好詞勾畫出來進行摘抄識記,查工具書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3.思考課后的問題,指出不明白的問題,將想法批注在書上。 4.查找史鐵生及其作品的相關資料,關于母愛的詩詞及名言警句等。 課中學習 學習任務一: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一)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指向目標1) (二)認讀詞語,理解運用(檢測目標1) 小組開火車讀詞語,注意偏旁相同的字、構詞方式相同的詞語。 嚇唬 驚惶 依偎 惆悵 咔嚓 縹緲 翻箱倒柜 彎弓搭箭 拉幫結派 拾遺補缺 抬頭挺胸 (三)這些詞語我會寫(檢測目標1) 明媚 耽擱 親吻 揉動 心如刀絞 1.和同桌交流易寫錯的字的識記方法。 2.為強化鞏固,我要選幾個詞寫一寫: 學習任務二:整體感知,感悟心理(指向目標2) 默讀課文,說出初步感受,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檢測目標2) 自主思考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述這一天的變化的? 學生圈劃表示時間的詞語(早晨、上午、下午、黃昏),學生匯報。按照時間順序體會“我”一天的心情變化。(檢測目標2) 1、默讀描寫早晨時“我”心情變化的片段,圈畫出相關語句。(第2~5自然段) 找出關鍵的詞語,讀中體會“我”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的心情變化: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有感情地感情朗讀。 默讀描寫下午“我”心情變化的片段。(第6自然段) 交流:“我”盼著什么?作者是怎么寫出“盼”的心情的? 3、.默讀描寫黃昏時“我”心情變化的片段。(第7自然段) 圈畫出“我”心情的關鍵語句,思考“我”的心理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 (四)隨著時間的推移,體會“我”的心情變化,依據(jù)表格給出的提綱自主完成。(檢測目標2) 時間“我”的心情早晨興奮、急切上午焦急下午焦急、惆悵黃昏失望、委屈小組討論:如果讓你寫快樂的心情,不直接出現(xiàn)高興”“開心”“快樂”等字眼,你會怎么表達? 設計說明:新課標對高年級段學生提出的閱讀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因此引入新課后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和感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我”在一天期盼中的心情變化和特別的成長體驗。 學習任務三:深入學文,感悟寫法(指向目標3) (一)深入學文(檢測目標3) 1.默讀課文,畫出能夠表現(xiàn)“我”心情的句子,想想作者是通過什么描寫方法表現(xiàn)出“我”的心理,在旁邊做好批注。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收獲。 3.小組匯報。 ?。?)出示句子①: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云彩走,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樹枝撥弄著一個蟻穴,爬著去找更多的蟻穴。 思考:這段文字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是怎樣把這個意思表達出來的? 學生交流:通過“我”的動作來寫“我”興奮期待的心理。 (2)出示句子②:母親買菜回來卻又翻箱倒柜忙開了。走吧,您不是說買 菜回來就走嗎?好啦好啦,沒看我正忙呢嗎?直奇怪,該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嗎,我不是一直在等著,母親不是答應過了嗎?整個上午我就跟在母親腿底下:去嗎?去吧,走吧,怎么還不走啊?走吧……我就這樣念念叨叨地追在母親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思考:這段文字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看出“我”怎樣的心情? 學生交流:通過內心獨白表達情感。有些話是“我”和母親口頭說出來的、有些話是“我”在心里默默說的,這些語言和心理獨白交織在一起,平實質樸,明白如話,甚至有些“念念叨叨”如兒語,直接而又鮮明地表現(xiàn)出“我”焦急的心情。 【指導朗讀】讀出“念念叨叨”、越來越著急、甚至有些不耐煩的感覺。 學生嘗試找出課文中其他地方的內心獨白 ?。?)出示句子③: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 思考:“我”盼著什么?作者是怎么寫出“盼”的心情的? 學生交流:通過對“再不”“一洗完……馬上”“決不許”的體會,感受“我”迫切的心情。最后,將這兩處文字放在一起,再讓學生讀一讀,體會作者用富有兒童情味的內心獨白表達心情的好處。 ?。?)出示句子④:我看著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著太陽,看著光線,我一聲不吭??粗枥锶鄤拥囊路途`開的泡沫,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地暗下去,漸漸地涼下去沉郁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學生自主交流:這段話寫出了什么的變化? 學生總結:作者寫光線“漸漸暗下去”“沉郁下去”,實際上在寫“我”的心情越來越沮喪,體會作者把心情融于景物中的寫法。通過對周圍景物的描寫,表現(xiàn)“我”的悵然失落。然后讓學生尋找課文中其他運用這種表達方法的地方并體會。 ?。?)出示句子⑤:我感到母親驚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過去拉進她的懷里。我聽見母親在說,一邊親吻著我一邊不停地說:“噢,對不起,噢,對不起……” 思考:母親為什么“驚惶”?表現(xiàn)在哪些行動上? 學生交流:側面描寫表現(xiàn)出“我”當時的失望委屈。 ?。?)出示句子⑥:男孩兒蹲在那個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親懷里,閉上眼睛不再看太陽,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 思考:這段文字是如何寫出我內心感受的? 學生交流:通過寫“我”的具體的細節(jié)動作(“蹲”“依偎”“閉上眼睛”)和環(huán)境描寫,表現(xiàn)了“我”內心的絕望無奈和極度委屈。 ?。ò鍟簞幼髅鑼懀禾ぶ?、看著、蹲、念念叨叨、流淚、依偎、閉上環(huán)境變化:陽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二)感悟寫法(檢測目標3) 邊讀邊圈畫出作者分別運用融情于事、通過內心獨白表達情感以及融情于景寫法的句子,交流這部分內容,體會寫法特點。 (1)學生分小組合作探討。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相機點撥。 (3)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小結:作者從語言、環(huán)境、動作、心理、細節(jié)等方面的描寫,細膩真實地向我們表達了在那一天漫長的等待過程中的心情變化,把情感融入具體的人、事、景物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特別是通過寫光線的變化來烘托人物心情的寫法,值得學生借鑒。 學習任務四:比較閱讀,方法提煉(指向目標4) 1.學習了《匆匆》和《那個星期天》這兩篇課文,想想它們在表達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檢測目標4) 相同點不同點《匆匆》兩篇課文都表達了作者真實的情感:《匆匆》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那個星期天》表達了作者因母親忙碌而一再爽約的 。 《那個星期天》 (1)學生對比閱讀這兩篇課文,找到各自表達情感的句子、段落,看一看這兩篇課文中表達感情的句子,在寫法上的特點。 (2)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學生結合關鍵語句,互相說一說自己在對比中的思考,在互相聽取想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開拓思路,組織語言。 (3)分享成果,共同釋疑。 相同點:作者都運用了將情感融入具體事務中的方法。比如《匆匆》,作者借助描寫太陽的行走來寫時光的流逝,把對時光匆匆的感慨融入太陽這個具體事物中;在《那個星期天中》,作者將“我”的心情變化融入對太陽光線的描寫中。 不同點:《匆匆》是把情感直接表達出來。比如課文第4段通過一連串的問句直接表達了對時間飛逝的惋惜和感嘆,容易使讀者產(chǎn)生相同的感受?!赌莻€星期天》則是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間接表達出來。比如課文第6段,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內心獨白,以及周圍的景物間接表達出“我”從越來越著急到不耐煩,再到惆悵、失望的情感變化。 2.小結: 真情實感最能打動人,我們要學習作者運用的寫作方法,學會將情感通過多種方法表達出來,并且用恰當?shù)姆椒?、準確的表達出情感。 3.推薦閱讀。 作者史鐵生的寫作風格深沉凝重,優(yōu)美雋永,引人深思,給人帶來啟迪。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健全而豐滿的思想?!赌莻€星期天》選自他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他還有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同學們課后可以找來閱讀,了解一個全新的史鐵生。 4.聊經(jīng)歷,悟主旨。 同學們,大人們可能無意間給我們許諾過一些事情,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布丁,也許是你期待已久的一個玩具,也許他們最終并沒有實現(xiàn)我們小小的心愿,你愿意與大家分享這種獨特的生活體驗嗎?用所學的表達情感的方法,把內容寫具體。 ?。?)學生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經(jīng)歷。 ?。?)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語文老師最大的功德就是讓學生愛上閱讀。我推薦閱讀史鐵生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以及他的其他優(yōu)秀作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再讓學生聊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結合親身體驗進一步領悟文章的主旨。 作業(yè)與練習: 1.組內聽寫文中生字及成語(檢測目標1) 2.請描寫一次你在某一個特殊的、記憶深刻的日子里等待時的心理活動。借鑒在本課學到的寫作手法,尤其是對人物動作、內心獨白、環(huán)境的描寫手法,以及直接或者間接地表達內心情感的方法。(檢測目標3) 3.摘抄《匆匆》和《那個星期天》中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體會兩篇課文在情感表達方式的特點,結合“交流平臺”,反觀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體會兩篇課文的情感表達方法。(檢測目標4) 學后反思 1.《那個星期天》節(jié)選自史鐵生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文章主要寫了在那個星期天里“我”經(jīng)歷了由 、 、 、到 再到 、 等心情變化的過程。文章運用了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來體現(xiàn)“我”的心情歷程。 2.請梳理體會“融情于事”寫法的妙處,讓真情自然流露。 3.學習運用中,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展開:一是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生活經(jīng)歷。二是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讓真情自然流露。 交流平臺 初試身手 【主題與課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課時) 【課標要求】 1.在閱讀中能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2.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思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自己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 【學習目標】 1.聯(lián)系所學課文內容,總結寫文章抒發(fā)真實情感的方法。 2.體會當心情不同時,對身邊事物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3.選擇情境,能夠就心情“好”與“不好”這兩種狀態(tài)寫幾句話來表達當時的情感。 【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二中的2、3。(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三中的2、3。(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四中的4、5,學習任務五中的1。(檢測目標3) 【資源與建議】 1.“交流平臺”由兩部分組成,先引入名言“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說明寫文章要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俺踉嚿硎帧币龑W生試著運用學到的情感表達方法進行練寫。 2.“交流平臺”的教學要回到課文中,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理解并梳理方法,明晰兩篇精讀課文情感表達方式的不同。 3.“初試身手”先閱讀提供的兩個例子,明晰兩個例子表達情感的方法正是把情感融入具體的人、事、景物之中,在此基礎上選擇具體情境進行練筆。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熟知本單元兩篇精讀課文的具體內容,并了解兩篇課文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異同。 2.查找“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的出處,并嘗試理解其意思。 課中學習 學習任務一:理解名言,明晰主題 1、引用劉勰( xié)《文心雕龍》中的句子導入新課。 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這樣寫道:“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交流:大致意思是這樣的: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這些不同的景物表現(xiàn)出不同的形貌;人的感情跟隨景物而變化,文章便是這些感情的抒發(fā)。 2、得到啟示:寫文章就像說話一樣,要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 學習任務二:依托課文,展開交流 1.自由讀“交流平臺”中的內容,概括出寫真情實感的兩種方法。 (1)把情感融入到具體的人、事或者景物之中,在敘述中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說的話直接寫出來,抒發(fā)情感。 2. 小組合作學習,找出《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兩篇課文中抒發(fā)作者情感的句子,談談作者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指向目標1) 3.全班匯報交流。(檢測目標1) (1)這段時光不好挨。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云彩走,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樹枝弄著一個蟻穴,爬著去找更多的蟻穴......我坐在草叢里翻看一本畫報,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電影畫報。 ①作者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舉動,真實自然地表達了“我”等待時_____________的情感。 ②你有等待的經(jīng)歷嗎?用幾句話說說你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挨時間。 這段時光不好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個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暗下去,漸漸地涼下去沉郁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現(xiàn)在還能感覺到那光線漫長而急遽的變化,孤獨而惆悵的黃昏到來”“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 作者細膩地描寫了____________,借此來抒發(fā)自己心情由_____到______到_______的變化過程。 (3)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 通過_______和_______獨白來表達作者等待時的______和______。 (4)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作者用一連串的設問,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_,更能打動讀者。 4.總結。 通過課文的學習,領悟表達感情的方法有很多,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敘事抒情,甚至直接寫內心獨白,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抒發(fā)真情實感。 學習任務三:選擇情境,初試身手 1.自由讀“初試身手”中的例文。(指向目標2) (1)場景一:一直想養(yǎng)一只小狗,媽媽今天終于答應了。 例文一:路旁的一朵朵花兒好像在向我微笑,樹上的鳥兒也在歡唱,樹葉沙沙作響,好像也在為我高興。 (2)場景二:打籃球的時候,我有幾個得分的好機會沒把握住,結果我們輸給了二班。 例文二:天灰蒙蒙的,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路旁的花兒耷拉著腦袋,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也像是在譏笑我。 這兩段例文,分別表現(xiàn)出小作者怎樣的心情,用筆圈出能表現(xiàn)作者心情的關鍵詞。小組交流匯報。(檢測目標2) 例文一:表現(xiàn)出小作者養(yǎng)小狗的心愿終于實現(xiàn)后的__________的心情,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關鍵詞感受到的。 例文二:表現(xiàn)出小作者籃球比賽失敗后的__________的心情,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關鍵詞感受到的。 3.再讀例文,用橫線畫出兩段例文中所描寫的景物,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向目標2) 例文一:畫出“花兒”、“鳥兒”、“樹葉” 例文二:畫出“花兒”、“小鳥” 小結:同樣是寫路旁的花兒、樹上的小鳥,作者心情不同,對事物的感受也不同,通過借助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手法就叫做借景抒情。 4.從下面的情境中選擇一兩個,就心情“好”與“不好”兩種狀態(tài),寫幾句話來表達情感。(指向目標3)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中 彈琴 釣魚 5.自由練寫。 學習任務四:互評互改,完善內容 小組內互評互改。(檢測目標3) 交流匯報練筆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修改意見。 繼續(xù)完善自己的小練筆。 【作業(yè)與檢測】 小組內評選出優(yōu)秀練筆,班級匯總做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 【學后反思】 “一切景語皆情語”,人的_______不同,對周圍___________的感受也不同,對_________的描寫其實旨在表達________,而非單純的寫景,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方法運用到平時的習作中去 。 習作例文 《別了,語文課》《陽光的兩種用法》 【主題與課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課時) 【課標要求】 1.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 2.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3.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學習目標】 1.三分鐘之內獨立默讀完一篇習作例文(六分鐘默讀完兩篇習作例文),了解兩篇習作例文的主要內容。 2. 借助兩篇例文旁批,說說作者分別是從哪幾個方面表達真情實感的,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3.學習兩篇習作例文是怎樣表達真實情感的,并能把這些方法嘗試運用到習作中。 設計意圖 :根據(jù)課程標準學生實際和教材,我設計此目標 ,目標一,源自課標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目標表述的行為是快速了解兩篇例文的主要內容,目標表述的標準是每篇三分鐘之內,目標表述的條件是獨立默讀,目標二,根據(jù)學生六年級的具體特點和課標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以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設計出來,目標三是基于課標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而設計。 【評價任務】 1.學習活動一“學”中達成目標一和目標二 。 2.學習活動二“練”中達成目標二。 3.學習活動三 “用”中達成目標三。 【資源與建議】 1.通過本單元內容的學習,我們對“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有了初步感知。本課的學習,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和表達方法”,并通過批注和課后練習,進一步感受可以怎樣表達真情實感,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本單元的習作。 2.課文中有不少含義深刻的詞句和方言,課前可以運用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積累的方法去理解。還可以借助網(wǎng)絡 收集閱讀一些相關資料,為學習并仿寫準備素材。 3.學習兩篇例文時,以讀促學,通過讀先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怎樣表達情感的。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默讀兩篇習作例文至少三遍,知道兩篇例文各寫了什么內容。 2.借助旁批思考課后的問題,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將想法批注在書上。 課中學習 一、 學習活動一“學” (一)初讀例文1,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全文,想一想:陳小允起初對語文課是什么態(tài)度?后來又有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 讀后交流 陳小允起初非常討厭語文課,后來在出國前又喜歡上了語文課。因為他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無法再學習語文了。 (二)邊讀邊悟,體會情感 1.作者是怎樣表達出這種變化的? 2.小組共學,討論交流 3.匯報學習收獲 (1)用具體事例突出變化。 交流具體語句: “我拿起一張報紙,單是大字標題就有不少字不認識,不要說報紙的內文了?!?“我張皇地拿出國語書,急急溫習今天教過的課文,覺得課文內容饒有趣味?!?“我又拿出紙,用筆反復寫新學的生字?!?總結:作者寫了“我”看報紙、溫習課文、寫生字這三個具體事例,寫出了“我”對語文課情感的變化。 (2)借內心獨白抒發(fā)情感。 出示句子: “有誰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語文課,在我深深喜愛上你的時候,我就要離開你了,我將要接受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外語教育了,想到這里,我噙著淚?!?學生討論交流:內心獨白是指在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文章里,作者讓人物自言自語,說出自己的心里話。這種方法更能直接而強烈地表達心情。 (3)選典型事例凸顯心情。 寫告別中國語文課,可能由很多事情可寫,這里只選擇了哪兩件事情來寫(老師留言和同學送書),為什么只選這兩件來寫?這兩件事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所以可選擇只在自己或少數(shù)人身上發(fā)生的事就很好地把氣氛與心情凸顯了出來,表現(xiàn)出“我”對語文課的依依不舍。 總結:通過學習這篇例文,我們了解到運用恰當?shù)膶懽鞣椒軌虮憩F(xiàn)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情感世界,讓真情自然流露,打動讀者。 二、學習活動二“練” 將剛才的方法應用到學習第二篇習作例文中 1.默讀《陽光的兩種用法》,邊讀邊想想陽光有哪兩種用法?從兩家人的生活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畫下來,做好批注; (2)集體交流:用簡單的句子概括出陽光有哪兩種用法? ①母親把太陽疊進被窩幫“我”御寒; ②畢大媽把太陽煮在水里面給孩子洗澡。 (3)從兩家人的生活中,能體會到了怎樣的情感,結合具體語句來談一談。 (在艱苦日子里,母親就是照亮和溫暖我們生命的陽光,是我們所有幸福和感恩的來源。) (4)作者是怎樣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的呢? ①通過敘述母親和畢大媽創(chuàng)造陽光的兩種用法的事例謳歌了母愛的溫馨慈愛。 ②以“老陽兒”為貫穿全文情感的線索,表達出母愛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陽光,給人溫暖與光明。 (5)總結:看,感情原來可以這樣表達。當我們把情感融入到具體的人、事之中,看似平淡的敘述流露出的是柔軟綿長、感人至深的真情實感。 三、學習活動三“用” 1.對照兩篇例文,體會寫法。 (1)再讀兩篇例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情感的? (2)交流總結:一是可以用具體事例表達情感;二是內心獨白可以直接表達情感;三是要選擇合適的材料表達情感;四是可以圍繞一條主線表達情感。 2. 選擇上面一種表達情感的方法寫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片段,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檢測與作業(yè)】 1.把自己的習作片段讀給家長或同學聽,看是不是寫出了真情實感。 2.用心感受自己生活中經(jīng)歷的一切情感體驗。 【學后反思】 兩篇習作例文,作者的情感分別是什么?作者是怎樣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的? 導讀 《讓真情自然流露》是本冊書的第三篇習作,語文要素是“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熬x課文”“交流平臺”和兩篇“習作例文”提示,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為“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谝陨戏治?,本設計緊緊圍繞這一習作要素,在內容回顧與回憶交流的基礎上,借助兩篇習作例文,引導學生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梳理出重點,并通過編寫提綱,組內交流評價等方式,重點介紹自己經(jīng)歷的印象最深的事和感受。 習作 讓真情自然流露 【主題與課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課第三單元習作(2課時) 【課標要求】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4.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根據(jù)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習作要有一定的速度。 【學習目標】 1.能選擇合適的內容,用準確的語言把內容寫具體。 2.能用印象深刻的具體事例真實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3.能主動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習作,并在交流中修改完善。 【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的2和4和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三和學習任務四(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五(檢測目標3) 【資源與建議】 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學習,孩子們對“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學時可先借助教材中表示情感體驗的詞語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然后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事例,真實自然地表達情感,完成習作。最后組織學生圍繞本次習作要求的重點進行交流和評改。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借助交流平臺,回顧《匆匆》《那個星期天》是怎樣表達情感的;回憶習作例文《別了,語文課》和《陽光的兩種用法》作者是怎樣把情感表達出來的? 2.回憶生活中經(jīng)歷的一些事情,都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情感體驗。 課中學習 學習任務一:引發(fā)情感記憶,明確寫什么。 1. 回顧本單元課文,分別說一說從《匆匆》《那個星期天》中,作者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兩篇習作例文作者又是怎樣把情感表達出來的? 2. 說一說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歷的印象最深的事情及感受。 (指向目標1) 讀一讀教材中提供的兩組詞語: 暢快 欣喜若狂 激動 欣慰 感動 歸心似箭 盼望 懼怕 憤怒 沮喪 愧疚 難過 忐忑不安 追悔莫及 說說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什么的?并比較上下兩組詞語感情色彩的不同?然后回憶自己生活經(jīng)歷中的感受。 3.小組交流討論: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課前準備,可從學校、家庭到社會概括地說出引發(fā)某種情感的事情。 如:第一次國旗下講話,旅行途中得到陌生人的幫助,第一次自己在家,看驚險、刺激的電影,參加敬老院的活動等。 4.表達交流。(指向目標1) 小組成員交流后, 派代表到全班面前進行展示,選擇一種印象最深的感受,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清楚,回憶當時的心情怎樣。 學習任務二:研讀習作要求,了解怎樣寫。 1.自讀課本,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本次習作的要求是什么? 2.明確: (1)寫一種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顧事情的經(jīng)過,回憶當時的心情,理清思路寫下來。 (2)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把情感真實自然地表達出來。 (3)如果在事情發(fā)展的過程中,情感有所變化,要把情感的變化也寫清楚。 學習任務三:討論與回顧,確定選材與方法。 (一)選材 小組交流,選定要寫的內容。(指向目標2) 出示討論提綱: 1.要流露的感受是什么? 2.你打算通過什么事情來抒發(fā)情感? 3.按照什么順序來敘述這件事? 4.打算擬定什么題目? 學生自由交流,選定寫作主題。 (二)方法指導 1.回顧一下學過的課文,《匆匆》一文作者是怎樣表達情感的? (用連續(xù)的問句直接表達情感,將情感融入景物描寫之中) 2.《匆匆》在寫法上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運用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心里想說的話直接寫出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3.《那個星期天》一文作者又是怎樣表達情感的?課文在寫法上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有時我們把情感融入到具體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敘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4.從兩篇習作例文中你又學會了哪些寫作方法? (表達情感的方法:一是可以用具體事例來表達;二是內心獨白可以直接表達情感;三是要選擇合適的材料表達情感;四是可以圍繞一條主線表達情感。) 5.小結: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從學過的課文中汲取營養(yǎng),學習名家的寫法,在模仿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作品。 學習任務四: 編寫提綱,學習例文,嘗試擬作。 1. 習作提綱的提示 (1) 確定中心: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2) 選材要新: 可以選擇只在自己或少數(shù)人身上發(fā)生的事,回顧事情的經(jīng)過是什么, 當時的心情怎么樣?怎樣把這件事的過程寫具體? 2.怎樣才能把內容寫具體,把自己的情感真實地表達出來?看下面的例文: 一顆愧疚的心 每當回想起外婆對我無私的愛,我心里便涌起滿滿的愧疚。(開頭點出“愧疚”感受) 六七歲的我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每天在院子里“上房揭瓦”,比起當年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天早晨,下起了小雨。小院的地面被打濕了,走起路來一滑一滑的。爸爸媽媽上街買東西去了,頑皮的我在院子里快樂地追著一只無家可歸的花蝴蝶。突然,我一個沒注意,腳下一滑,“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上。也許是因為沒追到花蝴蝶,也許是摔得有些疼,我坐在地上哭個不停!可能是我的哭聲吵到了外婆休息,原本因養(yǎng)病一直躺在床上的外婆重重地咳了幾聲。 調皮的我見外婆醒了,哭得更加厲害。外婆慢慢地從床上爬起來,來到我的身邊,從背后變魔術般地掏出來一個可愛的不倒翁,用手輕輕地搖了一下,說:“陽兒,你看,小小的不倒翁不論怎么搖擺不定,自己也能站起來,你也是一樣的喲。你一定能克服困難,堅強地站起來?!甭犃送馄诺脑?,我停止了哭泣。我瞧了瞧面容枯黃的外婆,又瞧了瞧那張大了嘴巴大笑的不倒翁,我好像一下子懂得了什么,自己站了起來……(通過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把內容具體) 外婆耐心地等我爬起來后,替我擦干了眼淚,又回屋找來了衣服,給我換上。后來,外婆因為本來就生病了,又淋了雨,病情加重了,又一次住進了醫(yī)院。也就是那一次,外婆再也沒有回過家,她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天在下著大雨,雷聲震耳欲聾,我哇哇大哭了起來……(景物抒情)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一定不再那么貪玩了,我一定會守在外婆的床前精心照顧她??墒侨缃?,一切成了我心頭抹不去的愧疚!(首尾呼應) (小結:習作選取的是作者終生難忘的事,在敘述過程中行文自然,感情真摯,讀來感人至深。) 3.根據(jù)提綱自由作文。(檢測目標2) 學習任務五:互評互改,完善習作。 1.組內互評。(檢測目標3) 出示星級評價標準,組內評改。 2.小組長匯總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全班共同交流修改意見,然后修改、 完善。 【作業(yè)與練習】 1.把習作認真謄寫在作文紙上。 2.課代表負責收集作品,組織優(yōu)秀作文展示。 【學后反思】 我們在寫文章時,怎樣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次修改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