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回顧梳理初中階段課本中出現(xiàn)的諸子百家的作品。
2.重點學習孟子的兩篇文章,積累、掌握重要的文言詞句。
3.分析比較兩篇文章論證思路,感受孟子的論辯藝術、精神的追求。
教學過程:
一、 回顧梳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各諸侯國為了在爭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于是許多的思想家著書立說,到處游說,提出自己的思想觀點與政治主張,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諸子百家”,從而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在初中階段我們學習的“諸子百家”作品:
回顧一個人——孟子
孟子,名珂,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圣”之稱。宣揚“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
《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與《論語》、《大學》、《中庸》一起列為《四書》。
復習兩篇文——《兩章》
學生活動一:同桌互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兩篇文章,各自獨立識記課下注釋。
學生活動二:完成下列練習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重點詞語解釋
(1)得道者多助 (2)地利不如人和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B池非不深也 C委而去之 D.然而不勝者
3.重點句子翻譯: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方法啟示】將文言詞語的積累、特殊句式放入到具體的句子中學習。
【歸納整理】:積累一個虛詞“之”的用法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重點詞語解釋
(1)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2)行拂亂其所為
(3)人恒過 (4)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5)而后喻
(6)生于憂患
2.重點句子翻譯
(1)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歸納整理】
積累文言文中動詞的三種活用現(xiàn)象:“使動”、“意動”、“被動”用法
使動用法:動作的發(fā)出者是賓語,而不是主語,有“使……怎么樣”的意思
凄神寒骨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意動用法:動詞具有“認為(以為)……怎么樣”的意思。
父異焉 父利其然 邑人奇之 心樂之 吾妻之美我者
(3)被動用法: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三、鞏固三種論證方法
【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乙】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齊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以濟貧困,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無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
【丙】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丁】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于齊,而習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數(shù)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chǎn)業(yè)力工商,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蘇秦聞之而慚,自傷,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得周書《陰符》,伏而讀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說①當世之君矣?!鼻笳f周顯王。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少②之。弗信。
乃西至秦,說惠王,弗用,乃東之趙,趙相奉陽君弗說之。去游燕,歲余而后得見……(選自《史記·蘇秦列傳》)
【注釋】①說:勸說,說服②少:輕視,貶低。
閱讀以上四個文段完成下面題目:
1.【甲】文段中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論證這一觀點,作者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2.【丙】文段的論證思路與【甲】文段有什么相似之處?
3.【乙】文段中,子奇采取了哪些具體的措施使“阿縣大治”?(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乙】文段中哪句話形象地印證了【甲】文段中“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的道理?(在原文中劃出即可)
【丁】文段中蘇秦的經(jīng)歷能否作為【丙】文段論點的事實論據(jù)?請結合文段內(nèi)容說明理由。
四、積累四個句子
1.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pù)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語設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進行賞析,結語,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預學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課題并板書,簡介作者,明確學習目標,放錄音范讀課文,指導學生結合注釋理解梳通文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