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實驗過程。
2.認識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3.認識分解反應,了解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的區(qū)別。
【重點難點】
1.氧氣的制法及實驗操作。
2.催化劑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學習內容一 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
【學習指導】
閱讀課本第37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高錳酸鉀是一種暗紫色的固體,它受熱時,分解放出氧氣,同時還有錳酸鉀和二氧化錳生成。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eq \(――→,\s\up7(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2.課本實驗2-5
【討論交流】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為什么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2.收集氧氣時,可用什么方法?
【溫馨點撥】
1.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
2.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名師歸納】
實驗室加熱固體制氧氣的反應原理:
氯酸鉀eq \(――→,\s\up7(二氧化錳),\s\d5(加熱))氯化鉀+氧氣
高錳酸鉀eq \(――→,\s\up7(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反饋練習】
1.現(xiàn)有下列儀器:①燒杯 ②酒精燈 ③鐵架臺 ④試管 ⑤托盤天平 ⑥集氣瓶,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不需要的儀器是(A)
A.①⑤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2.下列關于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C)
A.發(fā)生裝置選用長頸漏斗和錐形瓶
B.反應不需要加熱
C.實驗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驗滿時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3.某同學在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發(fā)生了試管破裂的情況,造成試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D)
①沒有給試管均勻預熱 ②試管外壁有水珠
③試管口沒有略微向下傾斜 ④加熱時試管底部與燈芯接觸 ⑤收集氧氣結束時,先撤去酒精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學習內容二 用過氧化氫制氧氣和催化劑
【學習指導】
閱讀課本第38~39頁的相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討論交流】
1.用過的二氧化錳能否再次使用?
2.催化劑的本質和作用是什么?
【溫馨點撥】
1.向用過的二氧化錳中再次加入過氧化氫溶液,觀察能否再次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以上實驗可重復多次,好像二氧化錳永遠用不完。如果在實驗前用精密的天平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實驗后把二氧化錳洗凈、干燥,再稱量,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質量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把它再加入到過氧化氫溶液中,還可以使過氧化氫分解。
2.①這種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又叫做觸煤)。催化劑的本質是“一變二不變”。
②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名師歸納】
1.過氧化氫eq \(――→,\s\up7(二氧化錳))水+氧氣
2.過氧化氫在常溫下能緩慢分解成水和氧氣。
3.催化劑的物理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可能改變。
4.催化劑的作用是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
5.催化劑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
6.離開化學反應就不存在催化劑。
【反饋練習】
1.下列各組物質,可以較快地放出氧氣的一組是(C)
①過氧化氫溶液 ②純凈的二氧化錳 ③高錳酸鉀受熱 ④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全部
2.某同學加熱氯酸鉀制氧氣,錯把高錳酸鉀當作二氧化錳放入氯酸鉀內,其結果與只加熱氯酸鉀相比,正確的是(D)
A.反應速率不變
B.生成氧氣質量不變
C.反應速率加快,生成氧氣質量不變
D.反應速率加快,生成氧氣質量增加
學習內容三 分解反應和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學習指導】
閱讀課本第39~40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
2.A.過氧化氫eq \(――→,\s\up7(二氧化錳))水+氧氣
B.紅磷+氧氣eq \(――→,\s\up7(點燃))五氧化二磷
C.氯酸鉀eq \(――→,\s\up7(二氧化錳),\s\d5(加熱))氯化鉀+氧氣
D.高錳酸鉀eq \(――→,\s\up7(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以上四個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是B,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CD。
3.比較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
4.工業(yè)制氧氣:把空氣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變?yōu)橐簯B(tài),然后蒸發(fā),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先蒸發(fā)出來的是氮氣,剩下的主要是液氧。
【名師歸納】
1.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分解反應就是一變多的反應。即AB―→A+B。
2.實驗室制氧氣量少,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制氧氣的純度高;工業(yè)制氧氣量大,純度相對低一些。
【反饋練習】
1.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B)
A.甲烷+氧氣eq \(――→,\s\up7(點燃))二氧化碳+水
B.堿式碳酸銅eq \(――→,\s\up7(加熱))氧化銅+二氧化碳+水
C.泥水―→泥+水
D.一氧化碳+氧氣eq \(――→,\s\up7(點燃))二氧化碳
2.下列有關工業(yè)法制取氧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
A.液化蒸發(fā)空氣制取氧氣屬于分解反應
B.液化蒸發(fā)空氣制取氧氣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C.液氧是無色的
D.液化蒸發(fā)空氣所得的氧氣貯存在銀灰色鋼瓶中
3.小敏同學對下列反應進行歸納,主要有:
①石蠟+氧氣eq \(――→,\s\up7(點燃))二氧化碳+水
②碳酸鈉+鹽酸―→氯化鈉+水+二氧化碳
③鋅+鹽酸―→氯化鋅+氫氣
④硫酸銅+氫氧化鈉―→氫氧化銅+硫酸鈉
⑤汞+氧氣eq \(――→,\s\up7(加熱))氧化汞
⑥磷+氧氣eq \(――→,\s\up7(點燃))五氧化二磷
⑦鋁+氧氣eq \(――→,\s\up7(點燃))氧化鋁
⑧碳+氧氣eq \(――→,\s\up7(點燃))二氧化碳
⑨過氧化氫eq \(――→,\s\up7(二氧化錳))水+氧氣
⑩高錳酸鉀eq \(――→,\s\up7(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鐵+氧氣eq \(――→,\s\up7(點燃))四氧化三鐵
其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⑤⑥⑦⑧?;
屬于分解反應的是⑨⑩;
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的是①⑤⑥⑦⑧?。
實驗編號
現(xiàn)象
原因
(1)
瓶內水減少,有氣泡產生
高錳酸鉀加熱產生氧氣
(2)
木條復燃
實驗編號
現(xiàn)象
原因
(1)
木條不復燃
放出氧氣的量很少
(2)
木條復燃
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遇二氧化錳時能較快分解放出氧氣
(3)
木條復燃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反應類型
分解反應
化合反應
概念
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表達式
AB―→A+B
A+B―→AB
特征
“一變多”
“多變一”
實例
如:雙氧水分解
如:紅磷燃燒
共性
都是化學變化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1 空氣學案設計,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學習指導,討論交流,溫馨點撥,名師歸納,反饋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制取氧氣學案及答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學習指導,討論交流,溫馨點撥,名師歸納,反饋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制取氧氣學案及答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學習指導,討論交流,溫馨點撥,名師歸納,反饋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