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過豐富的實例,進一步理解角的有關概念,認識角的表示。
2.認識度、分、秒,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重點:理解角的概念,用字母表示角。
教學難點:進行簡單的度、分、秒的換算。
教學方法:觀察法、情境教學法、三疑三探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多媒體課件投影課本P9插圖。
2.提出問題:還記得什么是角嗎?觀察圖形,你能在圖中找到角嗎?
3.引導學生回顧角的概念,明確角是由兩條射線組成的,這兩條射線有公共的端點。根據(jù)角的特征,在圖中找出角。
學生活動:在老師引導下理解角的概念,在圖中找出符合角的特征的圖形,并與同伴交流。
4.提出問題:你能說一說生活中的角的實例嗎?
學生活動:全班大膽發(fā)言,同伴交流。
二、想一想,用字母表示角
1.情境引入:投影一種遠古恐龍在漫步時,它的身體與地面總是保持一定的角度,以利用自己長長的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設恐龍的眼睛為點A,腳與地面的接觸點為B,恐龍正前方的地面上一點C,你能用適當?shù)姆绞奖硎具@個傾斜角嗎?
2.角的表示:角用符號“∠”表示,常見有以方法:
(1)用三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圖1,可記作∠AOB或∠BOA,其中O是角的頂點,必須寫中間,A、B分別是角的兩邊上的一點,寫在兩邊,可以交換位置。
(2)用一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圖1,可記作∠O。用這種方法表示的前提是同一個點作頂點的角只有一個時,否則不能用這種表示方法。如圖2,∠AOC就不能記作∠O,因為此時以O為頂點的角不止一個,容易引起混淆。
(3)用數(shù)字或希臘字母來表示,用這種方法表示角時,要在靠近頂點處加上弧線,注上阿拉伯數(shù)字或小寫希臘字母α、β、γ等,如圖2中,∠AOB可記作∠1,∠BOC記作∠2,如圖3中,∠AOB記作∠β,∠BOC記作∠α。
3.做一做
(1)投影課本P11中國地圖的簡圖。
(2)提出問題:
1)請字母表示圖中的每個城市。
2)請用字母分別表示以北京為中心的每兩個城市之間的夾角。
3)請用量角器測量出上述夾角的度數(shù)與同伴交流自己的量法和讀法。
三、做一做,進行角的度、分、秒的換算
1.度、分、秒的換算
從量角器上看到,把一個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為了更精密地度量角,把1°的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度,記作1′,又把1′的度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即1°=60′;1′=60″。
2.例題解析
隨堂練習:課本P11頁隨堂練習 1——2題
四、小結
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進一步認識角,用適當?shù)姆椒ū硎窘?,并用量角器測量角,能進行簡單的度、分、秒的換算。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用一個大寫字母表示角,只適用頂點處只有一個角的情形。
2.使用量角器度量角要注意三個步驟。
3.角的度量是60進制。
五、作業(yè)
1.課本P11習題5.3
2.選用課時作業(yè)
六、板書設計
§5.3角
一、復習引入 四、隨堂練習
二、想一想 五、小結
三、做一做 六、作業(yè)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3 三角形的中位線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生知識狀況分析,教學任務分析,教學過程分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3 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教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3 角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講授新課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