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講 第三章期末備考提分練
一、選擇題(共16個小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玻璃 B.膽礬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
C.FeCl3、FeSO4都能用于凈水 D.二氧化硫可用于白木耳、豆芽等食品的漂白
【答案】D
【解析】
A.做玻璃的原料一般是沙子、碳酸鈉、碳酸鈣等,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正確;
B.膽礬是五水硫酸銅,溶于水電離出的銅離子可殺菌消毒,故B正確;
C.FeCl3、FeSO4溶于水后會生成氫氧化鐵膠體,能用于凈水,故C正確;
D.二氧化硫有毒,不可用于食品的漂白,因此二氧化硫不可用于白木耳、豆芽等食品的漂白,故D錯誤;
答案D。
2.下列物質中,不能由單質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Na2O2 ②FeI2 ③SO3 ④Mg3N2 ⑤FeCl2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③⑤
【答案】D
【解析】
①鈉和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Na2O2;②鐵和碘單質反應生成FeI2;③硫和氧氣反應生成SO2,不能直接生成SO3;④鎂和氮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Mg3N2;⑤鐵和氯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FeCl3;不能由單質直接化合生成的是SO3、FeCl2,故選D。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為白色固體,易被空氣氧化
B.工業(yè)上常用和直接化合的方法生產氯化氫以制得鹽酸
C.實驗室常用溶液吸收多余的以避免污染
D.某溶液中加入,層顯紫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
【答案】D
【解析】
A.為白色固體,易被空氣氧化,反應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A正確;
B.H2能夠在Cl2中安靜地燃燒生成HCl,故工業(yè)上常用和直接化合的方法生產氯化氫以制得鹽酸,B正確;
C.由于Cl2有毒且Cl2+2NaOH=NaCl+NaClO+H2O,故實驗室常用溶液吸收多余的以避免污染,C正確;
D.I2易溶于CCl4中顯紫色,I-難溶于CCl4中,故某溶液中加入,層顯紫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I2,D錯誤;
故答案為:D。
4.下列對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A.向某溶液中通入Cl2后,再滴入少許KSCN溶液,溶液變血紅色,則原溶液中一定有Fe2+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O
C.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有無色無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有CO
D.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蕩,有機層無色,再加入氯水,有機層顯紫色,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
【答案】D
【解析】
A.向某溶液中通入Cl2后,再滴入少許KSCN溶液,溶液變血紅色,則原溶液中有Fe2+或Fe3+,故A錯誤;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可能有SO或Ag+,故B錯誤;
C.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有無色無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則原溶液中可能有CO或HCO,故C錯誤;
D.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蕩,有機層無色,再加入氯水,有機層顯紫色,說明有碘單質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故D正確;
選D。
5.下圖所示的實驗或操作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制備氫氧化亞鐵
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雜質不與酸作用)
排水法收集H2
鉀的焰色試驗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鐵粉和稀硫酸反應制取FeSO4,同時生成氫氣,生成的氫氣可以將試管中的空氣趕走;吸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末端伸入FeSO4溶液的液面下,具支試管的支管的末端浸入水中,可以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所以可以制備氫氧化亞鐵,A能達到實驗目的;
B.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用鹽酸和樣品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進入廣口瓶中,將飽和碳酸鈉溶液壓入試管中,試管中的水的體積即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由此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但二氧化碳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不能將飽和碳酸鈉溶液排出,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排水法收集氫氣應該短管進氣,長管出水,C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鉀的焰色試驗,應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濾去鈉的黃光的干擾,D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A。
6.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易與氧氣作用而變質的是
A.NaHCO3 B.NaOH C.FeSO4 D.漂白粉
【答案】C
【解析】
A.NaHCO3在空氣中較穩(wěn)定,不易變質,故A不選;
B.NaOH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最終生成碳酸鈉,NaOH不和氧氣反應,故B不選;
C.FeSO4具有還原性,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故C選;
D.漂白粉中的Ca(ClO)2可以和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反應: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生成HCl和氧氣,漂白粉露置在空氣中會變質,但不是和氧氣反應而變質的,故D不選;
故選C。
7.下列粒子組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Na+、Fe2+、HClO、I- B.Na+、Ca2+、、OH-
C.Cl-、、Na+、Ag+ D.Mg2+、Cu2+、、Cl-
【答案】D
【解析】
A.Fe2+、I-均能被HClO氧化,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
B.Ca2+、、OH-之間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
C.Cl-、Ag+之間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
D.Mg2+、Cu2+、、Cl-之間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D符合;
答案選D。
8.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并加熱:
B.NaClO溶液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
C.向明礬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到生成的沉淀質量最大時:
D.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
【答案】D
【解析】
A.往溶液中加過量的NaOH溶液并加熱,反應生成碳酸鈉、氨氣和水,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A錯誤;
B.次氯酸鈉為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氫離子。NaClO溶液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B錯誤;
C.向明礬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到生成的沉淀的物質的量最大時:離子反應為:;向一定量的明礬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沉淀質量最大時,生成的沉淀為硫酸鋇沉淀,鋁離子生成的氫氧化鋁沉淀完全溶解,正確的離子方程為:,C錯誤;
D.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離子方程式:,D正確。
故選D。
9.除去Fe2O3中少量的Al2O3,可選用的試劑是
A.HCl B.H2SO4 C.碳酸鈉溶液 D.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
Fe2O3、Al2O3都能和HCl、H2SO4反應,都不與碳酸鈉溶液反應,而Al2O3能和NaOH溶液反應,而Fe2O3不反應,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Fe2O3中少量的Al2O3;
故答案為D。
10.下列物質中,不是既能跟鹽酸反應,又能跟NaOH反應的是
A.NaHCO3 B.Al C.Al2O3 D.Fe2O3
【答案】D
【解析】
A.NaHCO3能與鹽酸反應生成CO2,也能跟NaOH反應生成,A不符合題意;
B.Al能跟鹽酸反應生成Al3+,也能跟NaOH反應生成 ,B不符合題意;
C.Al2O3能跟鹽酸反應生成Al3+,也能跟NaOH反應生成 ,C不符合題意;
D.Fe2O3能跟鹽酸反應生成Fe3+,不能跟NaOH反應,D符合題意;
故選D。
11.鋁合金大量用于飛機制造,是因為
A.Al得活潑性弱 B.常溫下Al不與O2反應
C.Al的還原性弱 D.Al合金密度小,強度大
【答案】D
【解析】
制造飛機需要強度大、密度小的金屬,Al合金密度小、強度大,所以鋁合金大量用于飛機制造,故選D。
12.氧化還原反應廣泛應用于金屬的冶煉,下列有關金屬冶煉的說法錯誤的是
A.電解熔融氯化鈉制取金屬鈉的反應中,鈉離子被還原,氯離子被氧化
B.熱分解法、熱還原法、電解法冶煉金屬中,金屬元素都由化合態(tài)轉變?yōu)橛坞x態(tài)
C.鋁熱反應中鋁作為還原劑將鐵從其氧化物中置換出來
D.用磁鐵礦煉鐵的反應中,1molFe3O4被CO還原成Fe,轉移9mol電子
【答案】D
【解析】
A.電解熔融氯化鈉生成鈉和氯氣,故A正確;
B.冶煉金屬是金屬元素都由化合態(tài)轉變?yōu)橛坞x態(tài),故B正確;
C.鋁還原金屬氧化物生成金屬單質和氧化鋁為鋁熱反應,故C正確;
D.用磁鐵礦煉鐵的反應為,當有1被還原成時,轉移8電子,D項錯誤。
故選D。
13.把a g鐵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鹽酸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過濾出沉淀,經洗滌、干燥、灼燒,得到紅棕色粉末的質量仍為a g,則原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
A.70% B.52.4% C.47.6% D.30%
【答案】A
【分析】
a?g鐵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鹽酸中,鐵鋁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鋁,再加入過量NaOH?溶液,沉淀為氫氧化鐵,經洗滌、干燥、灼燒,得到紅棕色粉末為氧化鐵,利用組成可知氧化鐵中氧元素的質量等于合金中鋁的質量,以此來解答。
【解析】
由鐵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鹽酸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沉淀為氫氧化鐵,則經洗滌、干燥、灼燒,得到紅棕色粉末為氧化鐵,則agFe、Al→agFe2O3,合金中鋁的質量等于氧化鐵中氧元素的質量,則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等于氧化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原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70%。
答案選A。
14.關于鐵鋁及其合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鐵的含碳量為2%~4.3%
B.稀土金屬可以用于生產合金
C.鋁是一種活潑金屬,鋁表面的保護膜和鋁均能與鹽酸發(fā)生反應
D.向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放入未打磨的鋁片,一直觀察不到氣泡
【答案】D
【解析】
A.生鐵和鋼均屬于鐵碳合金,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A正確;
B.稀土金屬添加到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或化學性能,因此稀土金屬在冶金工業(yè)上應用廣泛,可以用于生產合金,B正確;
C.Al和Al2O3均為兩性物質,都能與鹽酸反應,C正確;
D.當鋁表面的氧化膜被NaOH溶液溶解后,里面的鋁與NaOH溶液反應能產生氫氣,D錯誤;
故答案選D。
15.甲、乙兩燒杯中分別盛有200 mL 1.5 mol·L-1的鹽酸和NaOH溶液,向兩燒杯中均加入5.4 g的鋁粉,反應結束后,產生H2的體積分別為V(甲)、V(乙),其中V(甲)︰V(乙)為
A.1︰1 B.3︰1 C.1︰2 D.1︰3
【答案】C
【分析】
鋁的質量相同,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相同。根據2Al + 2NaOH +2H2O=2NaAlO2 + 3H2↑、2Al+ 6HCl=2AlCl3+ 3H2↑,結合過量計算分析解答。
【解析】
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均為0.2L×1.5mol/L=0.3mol,鋁的物質的量==0.2mol,根據2Al + 2NaOH +2H2O=2NaAlO2 + 3H2↑,等物質的量的鋁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因此鋁完全反應,放出氫氣0.3mol;根據2Al+ 6HCl=2AlCl3+ 3H2↑,若鋁完全反應,則需要0.6mol HCl,因此反應后鋁過量,HCl完全反應,放出0.15mol氫氣,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因此V(甲)︰V(乙)= 0.15mol∶0.3mol=1∶2,故選C。
16.鋁熱反應可用于焊接鋼軌;實驗室常用下圖裝置模擬鋁熱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的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熱能 B.鎂帶作引燃劑,為反應提供高溫條件
C.反應過程中未涉及復分解反應 D.鋁熱反應常用于冶煉高熔點的金屬
【答案】A
【解析】
A.該反應中放出大量的熱,并發(fā)出耀眼的光芒、紙漏斗的下部被燒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反應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光能,A不正確;
B. 點燃下,發(fā)生反應:鎂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氯酸鉀分解產生氧氣,故鎂帶作引燃劑,為反應提供高溫條件,B正確;
C. 反應過程中有化合反應:鎂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分解反應:氯酸鉀分解產生氧氣、置換反應:2Al+Fe2O3 Al2O3+2Fe,未涉及復分解反應,C正確;
D. 鋁熱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可以用于冶煉熔點高的金屬,D正確;
答案選A。
二、非選擇題(共5個小題)
17.除去下列物質中含有的少量雜質,寫出除雜所用試劑的化學式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雜質: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雜質: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雜質: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e
(2) Cl2
(3) Fe
【分析】
除雜需遵循不消耗被除雜物質,不引入新雜質,易分離,方案最優(yōu)等原則。
(1)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雜質:可加入鐵粉還原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雜質:可加入氯水氧化亞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雜質:可加入鐵粉置換出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8.某校探究性學習小組用已部分生銹的廢鐵屑制作印刷電路板的腐蝕劑,并回收銅。探究過程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操作甲是加飽和碳酸鈉溶液并加熱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寫出步驟②中生成Fe2+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寫一個即可)
(3)若將③改加入H2O2,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若溶液B中只含有Fe2+而不含F(xiàn)e3+,可證明該事實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后顯紅色
②先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加氯水后顯紅色
③滴加NaOH溶液,只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呈紅褐色
④只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溶液D中可能含有的金屬陽離子___________。
(6)若除去氯化銅中的氯化鐵可以加入試劑___________。(填序號,可選的試劑有A.NaOH B.CuO C.Fe粉 D.Cu(OH)2 E.CaO)
【答案】(1)清洗廢鐵屑表面的油污 (2) Fe+2Fe3+=3Fe2+或Fe+2H+=Fe2++H2↑ (3)2Fe2++H2O2+2H+=2Fe3++H2O (4) B (5) Fe2+、Fe3+、Cu2+ (6)BD
【解析】
生銹的鐵屑中含有Fe2O3,印刷電路板的腐蝕劑中含有Fe3+。
(1)油污的主要成分為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易發(fā)生水解,在碳酸鈉溶液中水解后變成易溶于水的高級脂肪酸鈉和丙三醇,而鐵屑及其氧化物與碳酸鈉都不反應,也不溶于水,因此步驟①中操作甲是加飽和碳酸鈉溶液并加熱其作用是清洗廢鐵屑表面的油污,故答案為:清洗廢鐵屑表面的油污。
(2)向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鹽酸,F(xiàn)e2O3先與H+反應生成Fe3+,而Fe3+的氧化性強于H+,因此先Fe3+與Fe反應生成Fe2+,而后為Fe與H+反應生成Fe2+,因此步驟②中生成Fe2+的離子方程式Fe+2Fe3+=3Fe2+或Fe+2H+=Fe2++H2↑。
(3)若步驟③中加入H2O2,則Fe2+與H2O2之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H2O和Fe3+,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H2O。
(4)Fe2+能被Cl2氧化為Fe3+,F(xiàn)e3+與SCN-反應使溶液呈紅色或血紅色。
①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后顯紅色無法排除原溶液中Fe2+的存在;
②先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加氯水后顯紅色即可證明溶液中只含F(xiàn)e2+不含F(xiàn)e3+;
③滴加NaOH溶液,先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呈紅褐色即可證明溶液中只含F(xiàn)e2+不含F(xiàn)e3+;
④只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只能排除原溶液中Fe3+的存在,不能證明溶液含F(xiàn)e2+;
故選②③,因此答案為:B。
(5)溶液C中主要溶質為FeCl3,F(xiàn)e3+與Cu反應生成Cu2+、Fe2+,反應過程中Fe3+可能過量,因此溶液D中可能含有的金屬陽離子為Fe2+、Fe3+、Cu2+。
(6)除去氯化銅中的氯化鐵,即除去Cu2+溶液中Fe3+,需要將Fe3+轉化為Fe(OH)3沉淀除去,為不引入新雜質,因此所加調節(jié)pH的試劑中陽離子為Cu2+,陰離子能與H+反應的同時不生成其它離子,因此可加入的試劑為CuO、Cu(OH)2、CuCO3、Cu2(OH)2CO3等,故答案為:BD。
19.鐵、鋁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金屬,回答下列問題:
(1)鋁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
(2)氧化鋁是一種致密的氧化膜。寫出氧化鋁與燒堿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磁性氧化鐵是鐵的重要的氧化物,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
(4)空氣中,F(xiàn)eSO4 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現(xiàn)象是先生成 ___________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 ___________色。涉及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答案】(1) (2) Al2O3+2OH-=2AlO+H2O (3) Fe2O3·xH2O +2價和+3價 (4) 白色絮狀(或白色) 紅褐 FeSO4+2NaOH=Fe(OH)2↓+Na2SO4 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
鋁是13號元素;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FeSO4 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據此分析解答。
【解析】
(1)鋁是13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故答案為:;
(2)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2O3+2OH-=AlO+H2O,故答案為:Al2O3+2OH-=2AlO+H2O;
(3) 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磁性氧化鐵的化學式為Fe3O4,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和+3價,故答案為:Fe2O3·xH2O;+2價和+3價;
(4) FeSO4 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為:白色絮狀;紅褐;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20.鈉、鋁、鐵是三種重要的金屬。請回答:
(1)鈉元素的金屬性比鋁的________(填“強”或“弱”)。
(2)將一小塊金屬鈉投入水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寫a、b、c化學式并書寫①的離子方程式(a、b、c均為含Al化合物);
?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①________;
(4)取一定量的FeCl3,分裝在兩支試管中。請回答:
a.若向其中一支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則溶液變成________色。
b.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強 (2) 2Na+2H2O=2Na++2OH-+H2↑ (3) NaAlO2 AlCl3 Al(OH)3 2Al+2H2O+2OH-=2+3H2↑ (4) 紅 Fe3++3OH-=Fe(OH)3↓
【解析】
(1)同周期元素的金屬性從左到右依次減弱,因此Na元素的金屬性比鋁的強;
(2)鈉和水反應生成NaOH和H2,離子方程式為2Na+2H2O=2Na++2OH-+H2↑;
(3)根據流程圖,Al和NaOH反應生成NaAlO2和氫氣,向NaAlO2溶液中加入過量的HCl,開始生成的Al(OH)3會溶于過量的HCl,最終生成AlCl3、NaCl和水;如果向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最終得到Al(OH)3和NaHCO3;則a為NaAlO2,b為AlCl3,c為Al(OH)3;反應①為2Al+2H2O+2OH-=2+3H2↑;
(4)a.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
b.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Fe(OH)3紅褐色沉淀,離子方程式為Fe3++3OH-=Fe(OH)3↓。
21.向20 mL 某濃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1的NaOH溶液時,所得的沉淀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1)圖中A點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
(2)最大沉淀量是______________g。
(3)B點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
(4)所用AlCl3 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_。
(5)寫出A~B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Cl3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得到最大沉淀量 (2) 0.78 (3) Al(OH)3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aAlO2,沉淀完全溶解 (4) 0.5mol/L (5) Al(OH)3+OH-=AlO2-+2H2O
【分析】
NaOH溶液逐滴加入至AlCl3溶液中,開始時AlCl3和NaOH反應生成Al(OH)3沉淀,隨著NaOH的繼續(xù)滴入,Al(OH)3溶解生成NaAlO2,直至沉淀完全溶解,據此可分析解答問題。
【解析】
(1)AlCl3和NaOH反應生成Al(OH)3沉淀,隨著NaOH溶液的量逐漸增多,Al(OH)3量逐漸增大,到A點時NaOH將AlCl3恰好完全沉淀,故答案為:AlCl3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得到最大沉淀量;
(2)因為A→B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為5mL,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0.005L×2mol/L=0.01mol,根據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可得,n[Al(OH)3]=0.01mol,
m[Al(OH)3]=0.01mol×78g/mol=0.78g,故答案為:0.78;
(3)隨著NaOH的繼續(xù)滴入,Al(OH)3溶解生成NaAlO2,B點表示Al(OH)3沉淀完全溶解,故答案為:Al(OH)3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aAlO2,沉淀完全溶解;
(4)根據鋁原子守恒,則n(AlCl3)=n[Al(OH)3]=0.01mol,故氯化鋁的物質的量濃度,故答案為0.5mol/L;
(5)A到B為Al(OH)3溶解生成NaAl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為:Al(OH)3+OH-=AlO2-+2H2O。
這是一份第23講 第四章期末備考提分練 -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易混易錯巧講精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21講 第二章期末備考提分練 -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易混易錯巧講精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20講 第一章期末備考提分練 -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易混易錯巧講精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