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講 金屬材料
必備知識
合
金
性質(zhì)
定義
性能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zhì)
具有金屬特性,屬于混合物
熔點:多數(shù)合金的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熔點低
硬度: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硬度大
一、合金
二、常見金屬材料
金屬
材料
成分純度
冶金工業(yè)
合金
純金屬
有色金屬: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其合金
黑色金屬材料:鐵、鉻、錳以及它們的合金
1.分類
2.常見合金材料
鐵
合
金
黑色金屬
鋼
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
生鐵
化學成分
碳素鋼
合金鋼:如不銹鋼
C%
不同
高碳鋼
中碳鋼
低碳鋼
(1)鐵合金
(2)鋁合金鋁合金
性能
用途
密度小,強度高,塑性好、易于加工。
應用于建筑業(yè)、容器包裝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
(3)新型合金
新型合金
形狀記憶合金
耐熱合金
鈦合金
儲氫合金
La-Ni合金
Ti-Fe合金
三、鋁
1.鋁的結(jié)構(gòu)和存在
Al
第3周期ⅢA族
原子結(jié)構(gòu)
示意圖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自然界中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存在
失去3e-
具有強還原性
結(jié) 定
構(gòu) 性
決 質(zhì)
導電導熱性
良好
延展性
良好
硬度
質(zhì)地柔軟
顏色狀態(tài)
銀白色固體
密度
2.7g·cm-3
Al的物理性質(zhì)
地殼含量
居第3位
2.鋁的物理性質(zhì)
(3)鋁的化學性質(zhì)
Al
非金屬
單質(zhì)
Cl2
S
O2
Al+3O22Al2O3
2Al+3Cl22AlCl3
2Al+3SAl2S3
NaOH溶液
濃硫酸
濃硝酸
氧化性酸
2Al + 6H+ == 2Al3+ + 3H2↑
非氧化性酸
稀鹽酸、稀硫酸
酸
電解熔融Al2O3制備Al:
Al+4HNO3(稀)=Al(NO3)3+NO↑+2H2O
常溫:鈍化;加熱:生成SO2、NO2
稀硝酸
鋁熱反應:2Al+Fe2O3Al2O3+2Fe
鋁熱劑:鋁與難熔金屬氧化物形成的混合物
難熔金屬氧化物
如:Fe2O3
2Al + 3Hg(NO3)2 = 2Al(NO3)3 + 3Hg
某些鹽溶液
Hg(NO3)2溶液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工業(yè)制備金屬鋁
物理
性質(zhì)
Al2O3
常用作耐火材料及冶煉金屬鋁的原料。
與NaOH反應:Al2O3+2NaOH=2NaAlO2+H2O
與HCl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體,難溶于水,有很高的熔點。
用途
兩性
氧化物
2.鋁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鋁
物理性質(zhì)
和用途
Al(OH)3
2Al(OH)3Al2O3+3H2O
與NaOH反應:Al(OH)3+NaOH=NaAlO2+2H2O
與HCl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膠狀不溶于水的固體,有較強的吸附性,常用作凈水劑。
不穩(wěn)定性
兩性
氫氧化物
(酸式)AlO+H2O+H+?Al(OH)3? Al3++3OH-(堿式)
(2)氫氧化鋁
易混易錯點
一、與合金有關(guān)的易混易錯點
1.構(gòu)成合金的成分不一定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也可以是金屬與非金屬,合金中一定含金屬元素。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2.常溫下,多數(shù)合金是固態(tài),但鉀、鈉合金呈液態(tài)。
3.合金的性質(zhì)不是各成分金屬的性質(zhì)之和。合金具有許多良好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在許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屬,不是簡單加和;但在化學性質(zhì)上,一般認為合金體現(xiàn)的是各成分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4.合金的兩個特點:熔點較低,硬度較大。
①常溫下,多數(shù)合金是固體,但鈉鉀合金是液體。
②合金的物理性質(zhì)相比于成分金屬有所改變,但合金中各成分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仍然不變。
5.并非所有的金屬都能形成合金,兩種金屬形成合金,其前提是兩種金屬在同一溫度范圍內(nèi)都能熔化,若一種金屬的熔點大于另一種金屬的沸點,則二者不能形成合金。
二、與鋁及化合物有關(guān)的易混易錯點
1.能與鋁反應生成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堿性溶液。
2.等質(zhì)量的鋁與足量的酸或堿溶液反應,生成H2的量相同。
3.等物質(zhì)的量的酸和堿與足量的鋁反應,生成H2的量由酸和堿的物質(zhì)的量決定。
4.鋁熱反應的三個注意事項
①鋁熱反應是在高溫干態(tài)下進行的置換反應,鋁只能與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鋁之后的金屬的氧化物反應。
②鋁熱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這一特性常出現(xiàn)在推斷題中)。Mg條、KClO3的作用是產(chǎn)生高溫,引發(fā)鋁熱反應。
③鋁熱反應不能用來冶煉大量的金屬鐵、銅等(要考慮冶煉成本)。
5.鎂、鋁的特殊化學性質(zhì)
①鋁是活潑金屬,但抗腐蝕性能強,原因是常溫下Al與O2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防止內(nèi)部金屬進一步被氧化。鋁能與酸(H+)反應,是屬于活潑金屬的通性;鋁能與堿溶液反應,是鋁表現(xiàn)出來的特殊性。
②鋁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可發(fā)生鋁熱反應,鋁熱反應可用于焊接金屬、冶煉高熔點的貴重金屬,但Al與MgO不能發(fā)生鋁熱反應,原因是Mg的活潑性強于Al。
③鎂在空氣中燃燒除了與O2反應產(chǎn)生MgO外,還與N2反應產(chǎn)生Mg3N2,與CO2反應生成C和MgO。
④由于Mg能夠在CO2中燃燒,所以鎂著火時不能用干冰滅火器和泡沫滅火器滅火。
6.鋁與酸、堿反應生成氫氣的量的關(guān)系
①等物質(zhì)的量的Al分別與足量的非氧化性酸(H+)和堿(OH-)反應,生成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消耗H+和OH-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
②足量的Al分別與含等物質(zhì)的量的H+和OH-的溶液反應,生成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
③等質(zhì)量的鋁分別與等物質(zhì)的量的強酸和強堿溶液反應,若兩種反應產(chǎn)生H2的體積之比為Mg=Al
(4) 2Al+2OH-+2H2O=2+3H2↑ 1:1 11.2L
【分析】
(1)
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
取0.1mol鈉、鐵、鋁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分別發(fā)生反應:、和,則分別產(chǎn)生氫氣0.05mol、0.1mol、0.15mol,在相同條件下產(chǎn)生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其體積比是1:2:3。
(3)
分別取金屬鈉、鐵、鋁0.2mol,分別投入10mL1mol·L-1鹽酸中,由方程式可知,HCl少量,但多余的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故鈉產(chǎn)生的氫氣最多、鐵和鋁產(chǎn)生的氫氣相等,則在標準狀況下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大小的順序是Na>Mg=Al。
(4)
①把10.2g鎂鋁合金的粉末放入過量的燒堿中,鎂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則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Al+2OH-+2H2O=2+3H2↑。
②由于反應得到6.72LH2(標準狀況下),即 0.3mol H2。由知:合金中含0.2mol Al、其質(zhì)量為0.2mol ×27g/mol=5.4g,則10.2g合金中含鎂為10.2g- 5.4g=4.8g、其物質(zhì)的量為 ,則合金中鎂與鋁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③該合金溶于足量的鹽酸溶液中,發(fā)生和,則0.2mol Mg和0.2mol Al共產(chǎn)生0.5mol H2、其體積(標準狀況下)為22.4L/mol×0.5mol =11.2L。
14.鋁鎂合金已成為飛機制造、化工生產(chǎn)等行業(yè)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測定某含鎂3%~5%的鋁鎂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鎂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設(shè)計以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填寫下列空白。
〖實驗方案〗
將w g鋁鎂合金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測定生成氣體折算為標準狀況的體積。
〖問題討論〗
(1)同學們擬選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實驗:
①你認為最簡易的裝置其連接順序是:______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滿。)
②實驗開始時,先打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輕輕打開其活塞,一會兒后NaOH溶液也不能順利滴入錐形瓶。請你幫助分析原因___________。
③實驗結(jié)束時,在讀取測量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體積時,你認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待實驗裝置冷卻后再讀數(shù)
B.上下移動量筒F,使其中液面與廣口瓶中液面相平
C.上下移動量筒G,使其中液面與廣口瓶中液面相平
D.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水平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
(2)仔細分析實驗裝置后,同學們經(jīng)討論認為以下兩點會引起較大誤差:NaOH溶液滴入錐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氫氣,也會將瓶內(nèi)空氣排出,使所測氫氣體積偏大;實驗結(jié)束時,連接廣口瓶和量筒的導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測氫氣體積偏小。于是他們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①?裝置中導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實驗前后滴定管中液面差為VmL,則w g該樣品中鎂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用含w、V的代數(shù)式表示)。
【答案】(1)①EDG ② 鎂、鋁與稀硫酸反應放熱且生成氣體,使錐形瓶中氣體壓強變大 ③ ACD (2) ① 使分液漏斗內(nèi)氣體壓強與錐形瓶內(nèi)氣體壓強相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時稀硫酸能順利滴下;滴入錐形瓶的稀硫酸體積等于進入分液漏斗的氣體體積,從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氫氣體積誤差 ②
【解析】
(1)①裝置的組裝順序:合金與酸反應,用排水量氣法測定氫氣的體積,其中盛水的試劑瓶導管一定要短進長出,利用增大壓強原理將水排出,量筒中水的體積就是生成氫氣的體積,量筒內(nèi)導管應伸入量筒底部,故連接順序為:(A)接(E)(D)接(G);
②鎂、鋁與稀硫酸反應放熱且生成氣體,使錐形瓶中氣體壓強變大,導致硫酸不能順利滴入錐形瓶;
③反應放熱導致氫氣的溫度偏高,故應冷卻后再進行讀取氫氣的體積,讀取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體積時上下移動量筒,使其中液面與廣口瓶中液面相平,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水平讀取氫氣的體積;故選ACD;
(2)①裝置中導管a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內(nèi)氣體壓強與錐形瓶內(nèi)氣體壓強相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時稀硫酸能順利滴下,滴入錐形瓶的稀硫酸體積等于進入分液漏斗的氣體體積,從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氫氣體積誤差;
②滴定管的數(shù)值零刻度在上方,兩次的體積之差為測定的氫氣的體積,2Al+2NaOH+2H2O=2NaAlO2+3H2↑,,則樣品中Al的質(zhì)量為,則A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m/w×100%=,則樣品中鎂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15.物質(zhì)A、B、C、D、E、F、G、H、I、J、K存在下圖轉(zhuǎn)化關(guān)系,其中氣體D、E為單質(zhì),試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A_______,D_______,K_______。
(2)寫出反應“C→F”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3)寫出反應“F→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4)寫出反應“I→J”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5)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
【答案】(1)Al H2 Fe(OH)3 (2) (3) (4) 2Fe2++Cl2=2Fe3++2Cl- (5) 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沉淀。
【分析】
K為紅褐色沉淀,則應為Fe(OH)3,則溶液J中含有Fe3+,所以H為Fe,D應為H2,E應為Cl2,B為HCl,則I為FeCl2,J為FeCl3,K為Fe(OH)3,白色沉淀F能溶于過量NaOH溶液,則F為Al(OH)3,G為NaAlO2,A為Al,C為AlCl3。據(jù)此解答。
【解析】
(1)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A是Al,D是H2,K是Fe(OH)3;
(2) C為AlCl3,F(xiàn)為Al(OH)3,AlCl3與氨水反應生成Al(OH)3,反應“C→F”的離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
(3) F為Al(OH)3,G為NaAlO2,向A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G,反應“F→G”的化學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
(4) I為FeCl2,J為FeCl3,氯氣將二價鐵離子氧化為三價鐵離子,反應“I→J”的離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5)FeCl2中滴入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4H2O=4Fe(OH)3。因此實驗現(xiàn)象是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而后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沉淀。
16.準確稱取6g鋁土礦(含Al2O3、Fe2O3、SiO2)樣品,放入盛有100mL?稀H2SO4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去掉沉淀,向濾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和加入的NaOH溶液的體積(mL)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1)當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超過35mL時所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
(2)鋁土礦中Al2O3的物質(zhì)的量是多少?______
(3)若a=2.6,稀硫酸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多少?______
【答案】
(1)
(2)0.05mol
(3)1.75mol/L
【分析】
(1)當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超過35mL時,沉淀量減少,說明氫氧化鋁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偏鋁酸根離子和水,所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由反應消耗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可知鋁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鋁土礦中Al2O3的物質(zhì)的量是0.05mol;
(3)由圖象可知,加入35ml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硫酸鈉,根據(jù)鈉元素守恒,可知硫酸鈉的物質(zhì)的量為0.175mol;根據(jù)硫守恒,稀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0.175mol,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這是一份第19講 化學鍵-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易混易錯巧講精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3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化學鍵,離子鍵離,共價鍵,共價鍵分類,電子式,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比較,化學鍵類型與物質(zhì)類別的判斷,化學鍵對物質(zhì)性質(zhì)的影響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14講 Fe、鐵的氧化物-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易混易錯巧講精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8g·cm-3,5n=0,2gB.5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11講 氯氣的制備及氯離子檢驗-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易混易錯巧講精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室制取Cl2的實驗原理,常見的氣體制備的系列裝置, Cl-的檢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