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實驗原理
由T=2πeq \r(\f(l,g)),得g=eq \f(4π2l,T2),則測出單擺的擺長l和周期T,即可求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br>二、實驗器材
鐵架臺及鐵夾,金屬小球(有孔)、秒表、細線(1 m左右)、刻度尺、游標卡尺.
三、實驗步驟
1.讓細線穿過小球上的小孔,在細線的穿出端打一個稍大一些的線結,制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端,鐵架臺放在實驗桌邊,把單擺上端固定在鐵夾上,使擺線自由下垂.在單擺平衡位置處做上標記.
3.用刻度尺量出懸線長l′(準確到mm),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的直徑d,則擺長為l=l′+eq \f(d,2).
4.把單擺拉開一個角度,角度不大于5°,釋放擺球.擺球經過最低位置時,用秒表開始計時,測出單擺完成30次(或50次)全振動的時間,求出一次全振動的時間,即為單擺的振動周期.
5.改變擺長,反復測量幾次,將數(shù)據填入表格.
四、數(shù)據處理
1.公式法:每改變一次擺長,將相應的l和T代入公式g=eq \f(4π2l,T2)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
設計如下所示實驗表格
2.圖像法:由T=2πeq \r(\f(l,g))得T2=eq \f(4π2,g)l,以T2為縱坐標,以l為橫坐標作出T2-l圖像(如圖1所示).其斜率k=eq \f(4π2,g),由圖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圖1
五、注意事項
1.選擇細而不易伸長的線,長度一般不應短于1 m;擺球應選用密度較大、直徑較小的金屬球.
2.擺動時擺線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應很?。?br>3.擺球擺動時,要使之保持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4.計算單擺的全振動次數(shù)時,應從擺球通過最低位置時開始計時,要測n次全振動的時間t.
例題精練
1.(2021?濱??h校級一模)某實驗小組在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嶒炛?,小組成員在實驗過程中有如下做法,其中正確的是( )
A.把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30°的擺角,并在釋放擺球的同時開始計時
B.測量擺球通過最低點100次的時間t,則單擺周期為
C.用懸線的長度加擺球的直徑作為擺長,代入單擺周期公式計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選擇密度較小的擺球,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誤差較小
2.(2021?海淀區(qū)二模)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用多組實驗數(shù)據做出周期(T)的平方和擺長(L)的T2﹣L圖線,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兩位同學做出的T2﹣L圖線如圖中的a、b所示,其中a和b平行,圖線a對應的g值很接近當?shù)刂亓铀俣鹊闹?。相對于圖線a,關于圖線b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可能是誤將繩長記為擺長L
B.可能是誤將懸點到小球下端的距離記為擺長L
C.可能是誤將49次全振動記為50次
D.根據圖線b不能準確測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br>隨堂練習
1.(2020?海淀區(qū)校級三模)在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下列哪些操作會使得測得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偏大( )
A.擺線過長,擺角過小
B.在測量擺長時,將線長和小球直徑之和作為了擺長
C.擺球的質量過大
D.測量周期時,時間t內全振動次數(shù)少數(shù)了一次
2.(2020?通州區(qū)校級模擬)某同學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由于沒有游標卡尺,無法測小球的直徑d,實驗中將懸點到小球最高點的距離l作為擺長,測得多組周期T和l的數(shù)據,作出l﹣T2圖象,由此可知( )
A.該同學做出的圖線應為圖中c所示
B.由所作圖線可知小球直徑為0.6cm
C.采用本實驗所測數(shù)據T和l,亦可用公式T=2π計算當?shù)刂亓铀俣?br>D.由所作圖線可知當?shù)刂亓铀俣却笮〖s為π2m/s2
3.(2020?長寧區(qū)二模)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須選用輕且不易伸長的細線
B.須選用密度和直徑都較小的擺球
C.擺長必須大于1m,擺角必須小于5°
D.如果用DIS實驗系統(tǒng)做實驗,光電門應放在擺球擺動過程的最高點
綜合練習
一.選擇題(共7小題)
1.(2021春?雙城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S1、S2是兩個步調完全相同的相干波源,其中實線表示波峰,虛線表示波谷。若兩列波的振幅均保持5cm不變,關于圖中所標的a、b、c、d四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b點振動始終加強,c點振動始終減弱
B.圖示時刻質點c的位移為零
C.d點始終保持靜止不動
D.a點振動介于加強點和減弱點之間
2.(2021春?旬邑縣校級月考)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有人提出如下建議,其中對提高測量結果精度有利的是( )
A.適當縮短擺線
B.質量相同、體積不同的擺球,應選用體積較大的
C.單擺偏離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當單擺經過最高位置開始計時
3.(2021春?巧家縣校級期末)下列關于單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單擺擺球的回復力由擺球重力沿圓弧切線方向的分力提供
B.單擺擺球的回復力由擺球所受重力與繩子拉力的合力提供
C.單擺做簡諧運動時的振幅越大,周期也越大
D.單擺擺球經過平衡位置時加速度為零
4.(2021春?中原區(qū)校級期中)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有同學發(fā)現(xiàn)他測得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懸點未固定緊,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增長了
B.單擺所用擺球質量太大
C.把(n+1)次全振動時間誤當成n次全振動時間
D.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5.(2020?黃浦區(qū)一模)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用力傳感器測得擺線的拉力大小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已知單擺的擺長為l,則重力加速度g為( )
A.B.C.D.
6.(2021春?鶴崗校級期末)某同學在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發(fā)現(xiàn)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大于標準值,原因不可能是( )
A.所用擺球質量太大
B.鐵架臺的底座有磁性物質,其對小球有磁場引力
C.測N次全振動時間時,把N次誤計為(N+1)次
D.以擺線長加上小球直徑作為擺長,代入公式
7.(2021春?龍華區(qū)校級期中)某同學在做“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先測得擺線長為97.50cm,擺球直徑為2.00cm,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振動50次所用的時間為99.9s.如果他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B.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數(shù)為50次
C.開始計時,秒表過遲按下
D.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二.填空題(共8小題)
8.(2021春?瑤海區(qū)月考)物理學科夏令營結束后,兩名同學約定回到北京和廣州后利用所學的單擺知識分別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兩同學得到單擺周期的平方T2和擺長L的關系圖像如圖甲所示,則廣州的同學測量的圖線為 (填“A”或“B”),廣州的同學調整擺長分別完成了兩次實驗,前后兩次實驗得到的圖線分別如圖乙中的實線和虛線所示,可知前一次與后一次兩單擺長之比= 。
9.(2020?南寧二模)如圖(a)、(b),兩個擺長均為l的單擺在豎直面(紙面)內做擺角很?。s為2°)的擺動,圖(b)中懸點O正下方P處固定著一枚釘子,OP=0.25l。
①兩單擺的周期分別為TA= ,TB= 。
②若將兩擺球從圖示位置(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相同)由靜止釋放,擺球到達左側最高點與各自平衡位置的高度差分別為hA、hB,則hA (填“>”“<”或“=”)hB(不計擺球直徑,不計懸線接觸釘子時的能量損失,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10.(2021春?青銅峽市校級期中)在做“用單擺測當?shù)刂亓铀俣取钡膶嶒灂r,有以下器材:(A)1m長的細線;(B)20cm長的尼龍線;(C)小鐵球;(D)大木球;(E)手表;(F)時鐘;(G)秒表。
(1)為使實驗盡可能精確,應選用的擺球是 ,擺線是 ,計時器是 ;
(2)計時位置應選在 ,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 ;
(3)實驗中若測得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小球質量太大
B.將懸線的長度記作擺長,忽略了擺球半徑
C.單擺振動時,擺線的偏角太小
D.測周期時,將n次全振動記為n+1次全振動
(4)某同學測出了多組擺長L和運動周期T,并根據相應的實驗數(shù)據作出了T2﹣L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中的數(shù)據算出了重力加速度的數(shù)值為 m/s2。
11.(2021春?十堰期末)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①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的情況如圖1所示,讀出擺球直徑 cm.
②測單擺周期時,當擺球經過 時開始計時并計1次,測出經過該位置N次所用時間為t,則單擺周期為T= .
③若測量出多組周期T、擺長L數(shù)值后,畫出T2﹣L圖象如圖2,則此圖線的斜率的物理意義是k= .
12.(2021春?鄒城市期中)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組裝單擺時,應在下列器材中選用 (填選項前
的字母)。
A.長度為1m左右的細線
B.長度為30cm左右的細線
C.直徑為1.8cm的塑料球
D.直徑為1.8cm的鐵球
(2)測出懸點O到小球球心的距離(擺長)L及單擺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t,則重力加速度g= (用L、n、t表示);
(3)下表表示某同學記錄的幾組實驗數(shù)據,并做了部分計算處理。
請計算出第3組實驗中的T= S,g= 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4)某同學在家里測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細線和鐵鎖,制成一個單擺,如圖乙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細線上的A點做了一個標記使得懸點O到A點間的細線長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該標記以下的細線長度不變,通過改變O、A間細線長度以改變擺長。實驗中,當O、A間細線的長度分別為l1、l2時,測得相應單擺的周期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 (用l1、l2,T1、T2表示)。
13.(2021春?薛城區(qū)校級月考)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時,
(1)擺球應采用直徑較小,密度盡可能 的小球,擺線長度要在1米左右,用細而不易斷的尼龍線。
(2)擺線偏離豎直方向的最大角度θ應 。
(3)要在擺球通過 時開始計時并計為零次,擺線每經過此位置兩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動,擺球應在 面內擺動,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擺長的測量應在擺球自然下垂的狀況下從懸點量至 。
14.(2021春?未央區(qū)校級期末)某同學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量了一些數(shù)據,其中的一組數(shù)據如圖所示.
(1)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擺線的長時,將擺線平放,如圖(A)所示,刻度尺讀數(shù)是 cm.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卡尺游標位置如圖(B)所示,可知擺球直徑是 cm,如圖所示測出的擺長 (偏大,偏小),正確的測量方法是 .
(2)該同學用秒表記錄了單擺振動3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如圖C所示,則秒表所示讀數(shù)為 s.單擺的周期是 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一組對應的L與T的數(shù)值,再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將所得數(shù)據連成直線如圖D所示,T2與L的關系式T2= ,利用圖線可求出圖線的斜率k= ,再由k可求出g= .
(4)如果他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未掛小球就測量繩長,然后與小球半徑相加作為擺長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開始計時,秒表過遲按下
D.實驗中誤將29次全振動數(shù)記為30次.
15.(2021春?渭濱區(qū)期末)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①測擺長時,若正確測出懸線長l和擺球直徑d;則擺長為 ;
②測周期時,當擺球經過 位置時開始計時并數(shù)1次,測出經過該位置N次(約60~100次)的時間為t,則周期為 .
三.多選題(共10小題)
16.(2021?七模擬)某同學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氐闹亓铀俣?,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組裝單擺應該選用密度和半徑都很小的擺球
B.擺長一定的情況下,應使擺的振幅盡量大
C.測量單擺的周期,可以測出擺球完成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t,單擺的周期為T=(n為完成全振動的次數(shù))
D.實驗可以利用T2﹣l(T表示單擺周期,l為單擺擺長)圖象處理數(shù)據確定當?shù)氐闹亓铀俣?br>E.如果實驗過程中擺線上端懸點出現(xiàn)松動,會使測量的重力加速度偏小
17.(2020秋?莒縣期中)某同學用單擺測當?shù)氐闹亓铀俣?。他測出了擺線的長度l和擺動周期T,獲得多組T與l的數(shù)據,再以T2為縱軸、l為橫軸畫出函數(shù)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已知圖線與縱軸的截距為a,圖線斜率為k,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擺球質量分布均勻,擺球半徑為
B.若擺球質量分布均勻,擺球直徑為
C.測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br>D.由于擺線長度小于擺長,因此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
18.(2020?南京三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是因為聲波波長較長,發(fā)生了偏振現(xiàn)象
B.第五代移動通信(5G)采用頻段大致分低頻段和高頻段,其高頻段的電磁波信號的傳播速度大
C.航天飛機靠近衛(wèi)星時,衛(wèi)星接收到飛機的信號頻率大于飛機發(fā)出的信號頻率
D.在“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的關系”的實驗中,測量單擺周期應該從小球經過平衡位置處開始計時,以減小實驗誤差
19.(2021春?洛龍區(qū)校級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小球的質量不需要測量
B.在光導纖維束內傳送圖象是利用光的衍射屬性,用標準平面檢查光學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屬性
C.泊松亮斑是光透過圓盤形成的衍射現(xiàn)象
D.潛艇利用聲吶探測周圍物體的分布情況,用的是波的衍射原理
20.(2020?武漢模擬)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盡量選擇質量大、體積小的擺球
B.用刻度尺測量擺線的長度,將其作為單擺的擺長
C.為方便測量,可以讓單擺的振幅盡可能大
D.釋放擺球,當擺球經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記下擺球做5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t,則單擺的周期T=
E.測量多組擺長l和對應的周期T,分別以l和T2為縱坐標和橫坐標,作出函數(shù)圖象,根據直線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g
21.(2020?武漢模擬)某同學在實驗室用單擺測定當?shù)氐闹亓铀俣?,實驗中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的直徑d,再用米尺測出從懸點至小球上端的懸線長l0;讓單擺在豎直平面內做小角度擺動,擺球第一次通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當擺球第N次通過最低點時停止計時,測得時間為t;利用單擺的周期公式計算重力加速度g,變更擺長重做幾次,得到g的平均值。該同學發(fā)現(xiàn)g的平均值比當?shù)毓嫉闹亓铀俣鹊闹德源螅湓蚩赡苁牵? )
A.計算擺長時,取l=l0+d
B.計算擺長時,取l=l0
C.計算周期時,取T=
D.實驗中,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
E.實驗室地下有重金屬礦物質
22.(2020?吉林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學生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處理數(shù)據時計算得到的數(shù)值偏大些,可能是測量擺長時誤加了小球直徑
B.機械波從一種介質進入到另一種介質,頻率將發(fā)生改變
C.蝙蝠是利用超聲脈沖導航的,當它飛向某一墻壁時,接收到的脈沖頻率大于它發(fā)出的頻率
D.紫外線比紫光更容易發(fā)生干涉和衍射
E.光纖通信及醫(yī)用纖維式內窺鏡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23.(2020?長春二模)甲、乙兩位同學利用假期分別在兩個不同省會城市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記錄不同擺長L對應的周期T,開學回來后共同繪制了T2﹣L圖象,如圖1中A、B所示。此外乙同學還對實驗的單擺施加了驅動力使其做受迫振動,并繪制了此單擺的共振曲線,如圖2所示。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圖1分析可知A圖象所對應的實驗地點重力加速度較大
B.單擺的固有周期由擺長和當?shù)氐闹亓铀俣裙餐瑳Q定
C.由圖2可知,乙同學探究受迫振動的單擺擺長約為1m
D.如果乙同學增大擺長,得到的共振曲線的峰值位置將向右移動
E.如果乙同學增大擺長,得到的共振曲線的峰值位置將向左移動
24.(2020?合肥三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小球的質量不需要測量
B.在光導纖維束內傳送圖象是利用光的衍射現(xiàn)象
C.泊松亮斑是光透過圓盤形成的衍射現(xiàn)象
D.用標準平面檢查光學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現(xiàn)象
E.潛艇利用聲吶探測周圍物體的分布情況,用的是波的衍射原理
25.(2021春?凌源市校級月考)利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若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擺球擺動的同時在水平面上做圓周運動
B.測擺長時,僅測了線長,計算法處理數(shù)據時未加小球半徑
C.測周期時,把n次全振動誤記為(n+1)次
D.擺線上端未固定牢固,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用所得數(shù)據計算得出重力加速度
四.實驗題(共15小題)
26.(2021春?和平區(qū)校級期末)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的關系”實驗中,
(1)將擺球懸掛于鐵架臺上,下列圖1中懸掛方式正確的是 :測量小球直徑時游標卡尺如圖2所示,其讀數(shù)為 cm.
(2)測單擺周期時,當擺球經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計1次,測出經過該位置N次所用時間為t,則單擺周期為T= ;
(3)改變幾次擺長L測出相應的周期T,作出T2?l圖像,求出重力加速度g,三位同學分別作出的T2?l圖像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圖線a對應的g值較接近當?shù)刂亓铀俣戎?,圖像b不a平行,則 。
A.出現(xiàn)b的原因可能是誤將擺線長記為擺長
B.出現(xiàn)c的原因可能是每次測量時均將40次全振動記為39次
C.利用圖像c計算得到的g值大于a對應的g值
27.(2021春?濱海新區(qū)期末)某同學在實驗室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
(1)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懸掛單擺時,為了調節(jié)擺長方便,將擺線纏繞在鐵架臺的橫桿上
B.測量周期時,選取最高點為計時起點
C.為了使擺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測量,開始時拉開擺球使擺角較大
D.測量周期時,先測幾十次全振動的總時間,然后通過計算求出周期
(2)測量出多組周期T、擺長L的數(shù)值后,畫出T2﹣L圖線如圖所示。此圖線斜率的物理意義是 ;
A.g
B.
C.
D.
(3)在(2)中,描點時若誤將擺線長當作擺長,那么畫出的直線將不通過原點,由圖線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與原來相比,其大小 。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
28.(2021春?黃岡期末)圖甲為“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中改變細線的長度L并測得相應的周期T,根據實驗數(shù)據繪得如圖乙所示的圖象,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在測量周期時,擺球到達 (填“最高點”或“最低點”)位置時,作為計時的開始時刻和停止時刻較好;
(2)若圖乙中圖象的斜率為k,縱軸截距為b,則當?shù)氐闹亓铀俣瓤杀硎緸? ,小球的半徑可表示為 。
29.(2021春?龍巖期末)某同學在做“利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該實驗中用于測量時間的儀器是下列中的 。
(2)小球直徑用游標卡尺測量如圖所示,則小球直徑d= mm。
(3)若實驗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單擺振動過程中振幅減小了
B.實驗中誤將(n﹣1)次全振動計為n次
C.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D.測擺長時,將擺線長當作擺長,漏加小球半徑
30.(2021?濱海新區(qū)校級三模)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①某同學在實驗中測得的小球直徑為d,測定了擺線的長度為l,用秒表記錄小球完成n次全振動的總時間為t,則當?shù)氐闹亓铀俣鹊谋硎臼綖間= (用d、l、n、t表示)。若該同學用游標卡尺測定了小球的直徑,如圖1所示,則小球直徑為 cm;
②為了盡可能減小實驗誤差,下述操作中可行的是 。
A.選用不可伸長的細線作為擺線
B.當小球通過最高點時開始計時
C.讓小球盡可能在同一豎直面內擺動
D.減小擺球的質量
31.(2021春?諸暨市校級期中)某物理興趣小組在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研究,以下是其中一位同學的實驗過程。
(1)該同學組裝單擺時,在擺線上端的懸點處,用一塊開有狹縫的橡皮夾牢擺線,再用鐵架臺的鐵夾將橡皮夾緊,如圖1所示,這樣做的目的是 。
A.保證擺動過程中擺長不變
B.保證擺球再同一豎直面內擺動
C.需要改變擺長時便于調節(jié)
(2)該同學組裝好單擺后在擺球自然懸垂的情況下,用毫米刻度尺(如圖2)測量出從懸點量到擺球的最底端的長度l=0.8840m,再用游標卡尺(如圖3)測量出擺球直徑D= m,則單擺擺長L= m。(注意估讀到哪一位)
32.(2021春?湖北期中)(1)甲同學在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測得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B.用懸線的長度作為擺長
C.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數(shù)記為50次
(2)乙同學在實驗中,用的擺球密度不均勻,無法確定重心的位置。他第一次所用的懸線長為L1,測得的周期為T1,第二次所用的懸線長為L2,測得的周期為T2,由此可推算出g= 。
33.(2021春?南陽期中)某同學用單擺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葧r,測得擺長為l,在測單擺周期時采用如下方法:在擺球某次向右通過最低點時數(shù)“1”,同時啟動秒表開始計時。在擺球再向右通過最低點時依次數(shù)“2”、“3”、“4”、……數(shù)到n時停止計時,秒表的示數(shù)為t。由此可得這個單擺的周期T= ,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 。
34.(2021?畢節(jié)市模擬)畢節(jié)市著名風景區(qū)韭菜坪,最高峰海拔2900.6m,素有“貴州屋脊”之稱,大韭菜坪為世界上最大面積的野韭菜花帶,小韭菜坪石林境觀俊奇獨特。某高中學校的同學到小韭菜坪觀賞石林,被獨特奇秀的石林景觀震撼,同學們突然想知道小韭菜坪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于是他們結合所學物理知識,利用“單擺”實驗測定山頂?shù)闹亓铀俣龋瑢W們進行了以下操作,請完成以下填空:
①實驗裝置如圖,用直尺測出擺線的長度為l1和小球最底端到懸點的距離為l2,則擺長l= (用l1和l2表示)。
②若擺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小角度擺動時,可視為簡諧運動,為了記錄振動次數(shù)和測量振動周期,同學們從某一次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并計數(shù)1次,測出經過最低點n次(約60~100次)的時間為t,則該單擺的振動周期為T= 。
③同學們根據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計算出小韭菜坪的重力加速度,則表達式為g= (用l1、l2、n、t表示)。
35.(2021春?六合區(qū)校級月考)下面為某同學用單擺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葘嶒灢糠植僮鳌?br>(1)用游標卡尺測量小鋼球直徑,讀數(shù)如圖1所示,讀數(shù)為 mm。
(2)測出單擺偏角小于5°時完成n次全振動時間為t,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擺線長為L,游標卡尺測得擺球直徑為d,用上述測得的量寫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達式:g= 。
(3)他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多選)。
A.計算時將L當成擺長
B.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C.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D.實驗中誤將30次全振動計為29次
(4)該同學測出不同擺長時對應的周期T,作出T2﹣L圖線,如圖2所示,再利用圖線上任兩點A、B的坐標(x1,x2)、(x2,y2),可求得g= ,若該同學測擺長時漏加了小球半徑,而其它測量計算均無誤,也不考慮實驗誤差,則用上述T2﹣L圖線法算得的g值和真實值相比是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6.(2021?長寧區(qū)二模)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測出多組擺長L與周期T的數(shù)據,并輸入計算機生成如圖所示的T2﹣L圖像,計算機顯示圖線的斜率為k。根據T2﹣L圖像 (填寫“能”或“不能”)求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如填寫“能”,寫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 ;如填寫“不能”,簡要說明其理由 .
37.(2021春?民勤縣校級月考)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關于擺長和周期的測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擺長等于擺線長度加上球的直徑
B.在擺長和時間的測量中,時間的測量對實驗誤差影響較大
C.測量時間應從擺球經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
D.測量時間應從擺球經過最高點時開始計時
(2)測出了單擺在擺角小于5°時完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為t,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擺線長為L,又用千分尺測得擺球直徑為d。用上述測得的物理量,寫出計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 。
(3)為了比較準確地測量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戎担瑧x用下列所給器材中的哪些?將所選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橫線上。
(A)長1m左右的細繩;
(B)長30m左右的細繩;
(C)直徑2cm的鉛球;
(D)直徑2cm的鐵球;
(E)秒表;
(F)時鐘;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選擇的器材是 。
(4)某同學的操作步驟為:
A.取一根細線,下端系住直徑為d的金屬小球,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
B.用米尺量得細線長度1
C.在擺線偏離豎直方向5°位置釋放小球
D.用秒表記錄小球完成n次全振動的總時間t,得到周期T=,用g=計算重力加速度,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與實際值相比 (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5)該同學又測出不同擺長時對應的周期T,作出T2﹣L圖線,如圖所示,再利用圖線上任兩點A、B的坐標(x1,y1)、(x2,y2),可求得g= 。若該同學測擺長時漏加了小球半徑,而其它測量、計算均無誤,也不考慮實驗誤差,則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實值相比是 的(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8.(2020秋?濱州期末)在“利用單擺測量當?shù)刂亓铀俣取钡膶嶒炛校?br>(1)某小組利用游標卡尺測得金屬小球直徑如圖甲所示,小球直徑d= cm。
(2)根據測量數(shù)據畫出了如圖乙所示的T2﹣L圖像(L代表擺長,T代表周期),由圖像可得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受疫情影響,某同學在家里重做該實驗,他用手機代替秒表,但是沒有合適的擺球,就找了一塊外形不規(guī)則的小石塊代替擺球,他用擺線長OM代替擺長,如圖丙所示,做出T2﹣L圖像,根據圖像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忽略偶然誤差,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39.(2020秋?慈溪市期末)利用單擺測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嶒炛?,單擺擺線的長度為l0。
(1)用游標卡尺測金屬小球直徑如圖甲所示,正確的是 ;小球直徑讀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d= cm。
(2)實驗時用拉力傳感器測得擺線的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 (用題目中的物理量d、l0、t0表示)。
40.(2020秋?雙塔區(qū)校級期末)某同學在一次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量5種不同擺長與單擺的振動周期的對應情況,并將記錄的結果描繪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系中,圖中各坐標點的標號分別對應實驗中5種不同擺長的情況。在處理數(shù)據時,該同學實驗中的第 數(shù)據點應當舍棄。求重力加速度時,他根據自己畫出的T2﹣l圖線求出圖線的斜率k,則用斜率k求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 。
實驗次數(shù)
擺長l/m
周期T/s
重力加速度g/(m·s-2)
重力加速度g的平均值/(m·s-2)
1
g=eq \f(g1+g2+g3,3)
2
3
組次
1
2
3
擺長L/cm
80.00
90.00
100.00
50次全振動時間t/s
90.00
95.5
100.5
振動周期T/s
1.80
1.91
重力加速度g(m/s2)
9.74
9.73
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3 變壓器優(yōu)秀綜合訓練題,文件包含新課改-高中物理-選修第2冊10B變壓器中檔版教師版docx、新課改-高中物理-選修第2冊10B變壓器中檔版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4 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精品課時訓練,文件包含新課改-高中物理-選修第1冊20B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中檔版教師版docx、新課改-高中物理-選修第1冊20B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中檔版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1 光的折射精品練習題,文件包含新課改-高中物理-選修第1冊17B光的折射中檔版教師版docx、新課改-高中物理-選修第1冊17B光的折射中檔版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