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明確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知道如何選擇實驗器材,能熟練地使用秒表。3.學會用單擺測當?shù)氐闹亓铀俣?,掌握減小實驗誤差的方法。
必備知識·自主預習儲備
類型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典例1】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
探究重構·關鍵能力達成
(1)實驗時除用到停表、刻度尺外,還應該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A.長約1 m的橡皮繩B.長約1 m的細線C.直徑約2 cm的勻質鐵球D.直徑約10 cm的勻質木球
(2)組裝單擺時,在擺線上端的懸點處,用一塊開有狹縫的橡皮夾牢擺線,再用鐵架臺的鐵夾將橡皮夾緊,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A.保證擺動過程中擺長不變B.使周期測量更加準確C.保證擺球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D.需要改變擺長時便于調節(jié)
(3)某同學做實驗時,測量出擺線長l后,忘記測量擺球直徑,畫出了T2-l圖像,該圖像對應下列圖中的____。
A B C D
(4)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該從擺球經(jīng)過________(選填“最高點”或“最低點”)位置時候開始計時。
[解析] (1)為減小實驗誤差,實驗時擺線的長度不能變化,所以需要長約1 m的細線,故A錯誤,B正確;為減小空氣阻力,擺球的密度要大,體積要小,所以需要直徑約2 cm的勻質鐵球,故C正確,D錯誤。(2)鐵架臺的鐵夾將橡皮夾緊,實驗中防止擺線的長度改變,故A正確;周期測量是否更加準確主要取決于計時儀器,B錯誤;擺球是否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與實驗儀器無關,故C錯誤;用一塊開有狹縫的橡皮夾牢擺線,在需要改變擺長的長度時,方便調節(jié)擺長,故D正確。
類型二 數(shù)據(jù)處理和誤差分析【典例2】 某同學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的操作:(1)用游標尺為10分度(測量值可精確到0.1 mm)的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d,游標卡尺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擺球直徑為________cm。把擺球用細線懸掛在鐵架臺上,測量擺線長l0,通過計算得到擺長L。
(2)用停表測量單擺的周期。當單擺擺動穩(wěn)定且到達最低點時開始計時并計數(shù)為0,單擺每經(jīng)過最低點一次計數(shù)一次,當數(shù)到n=60時停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該單擺的周期是T=________s(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①測量出多組周期T、擺長L的數(shù)值后,畫出T 2-L圖像如圖丙,造成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可能是_____。A.擺球的振幅過小B.將l0計為擺長LC.將( l0+d )計為擺長LD.擺球質量過大②根據(jù)圖丙得出的g測量值________(選填“偏大”或“不受影響”)。
(4)在測量過程中,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A.先測量好擺長,再將單擺懸掛到鐵架臺上B.釋放單擺時,擺角盡量大些,以便觀察C.單擺擺動穩(wěn)定后,擺球經(jīng)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D.單擺擺動過程中,若逐漸形成了圓錐擺,可以繼續(xù)測量,不影響單擺的周期
(5)甲同學通過實驗測得:懸點O到小球球心的距離L;計時開始后,從小球第一次通過平衡位置到第n次通過平衡位置所用的時間t。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6)該小組的另一同學沒有使用游標卡尺也測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測出一擺線較長的單擺的振動周期T1,然后把擺線縮短適當?shù)拈L度Δl,再測出其振動周期T2。則該同學測出的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________(用所測得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7)本實驗測得的重力加速度一般略微偏小,這是由以下哪些誤差造成的:______。A.小球經(jīng)過平衡位置時計時,看不準平衡位置造成周期測量的系統(tǒng)誤差B.小球球心位置較難確定,使擺長測量存在系統(tǒng)誤差C.由于存在空氣阻力,會減慢單擺的速度,使周期測量值比理論值偏大D.單擺擺動過程中,擺線會稍稍伸長,造成擺長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小
規(guī)律方法 本實驗引起誤差的幾種常見原因(1)g值偏大的原因。①單擺不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成為圓錐擺,等效擺長偏小;②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③將擺線的長度與小球直徑之和作為擺長;④開始計時時,停表過晚按下;⑤測量周期時,誤將擺球n次全振動記成了(n+1)次。(2)g值偏小的原因。①擺線上端沒有固定,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變長;②開始計時時,停表過早按下;③實驗中誤將n次全振動記為(n-1)次。
(1)由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圖乙所示的擬合直線,圖中縱軸表示________。(2)Ic的國際單位制單位為________,由擬合直線得到Ic的值為_____(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3)若擺的質量測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測量值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1.在“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想進一步驗證單擺的周期和重力加速度的關系,但又不可能去不同的地區(qū)做實驗。該同學就將單擺與光電門傳感器安裝在一塊摩擦不計、足夠大的板上,使板傾斜α角度,讓擺球在板的平面內(nèi)做小角度擺動,如圖甲所示。利用該裝置可以驗證單擺的周期和等效重力加速度的關系。若保持擺長不變,則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從實驗中得到所測物理量數(shù)據(jù)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則圖像中的縱坐標表示________,橫坐標表示_______。
應用遷移·隨堂評估自測
木板傾角α和單擺振動的周期T
2.小福同學在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實驗。(1)下列最合理的裝置是____。
A B C D
(2)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利用計算機擬合得到的方程為T 2=4.04l+0.05(s2)。由此可以得出當?shù)刂亓铀俣萭=______m/s2(π取3.14,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從方程中可知T2與l沒有成正比關系,其原因可能是_____。A.開始計時時,小球可能在最高點B.小球擺動過程中,可能擺角太大C.計算擺長時,可能加了小球的直徑D.計算擺長時,可能忘了加小球半徑
3.在如圖甲“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如圖乙,用螺旋測微器測出擺球的直徑為________ mm。
(2)某同學通過多次實驗得出數(shù)據(jù)作出L-T 2圖像,如圖丙,請根據(jù)圖像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為______ m/s2(已知π2≈9.86,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若該同學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則其原因可能是____。A.單擺的懸點未固定緊,擺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增長了B.把50次擺動的時間誤記為49次擺動的時間C.開始計時時,停表過早按下D.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4.甲、乙兩個學習小組分別利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1)甲組同學采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①為比較準確地測量出當?shù)刂亓铀俣鹊臄?shù)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還應該選用________。(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a.長度接近1 m的細繩b.長度為30 cm左右的細繩c.直徑為1.8 cm的塑料球 d.直徑為1.8 cm的鐵球e.最小刻度為1 cm的米尺f.最小刻度為1 mm的米尺
②該組同學先測出懸點到小球球心的距離l,然后用秒表測出單擺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t。請寫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__________(用所測物理量表示)。
(2)乙組同學在圖甲所示裝置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速度傳感器,如圖乙所示。將擺球拉開一小角度使其做簡諧運動,速度傳感器記錄了擺球振動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的v-t圖線。①由圖丙可知,該單擺的周期T=______s。②更換擺線長度后,多次測量,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利用計算機作出T 2-l(周期二次方-擺長)圖像,并根據(jù)圖像擬合得到方程T 2=4.04l+0.035(s2)。由此可以得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____ m/s2。(取π2=9.86,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第二章 機械振動5 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圖片ppt課件,文件包含高中應用文作文指導活動介紹教師版docx、高考應用文作文指導活動介紹學生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第二章 機械振動5 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課文配套ppt課件,共5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類型一,類型二,類型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第二章 機械振動5 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授課ppt課件,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數(shù)據(jù)記錄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