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人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音樂家故事課件+教案(多套)+素材資源
田漢 詞聶耳 曲聶耳與《義勇軍進(jìn)行曲》課件義勇軍進(jìn)行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jìn)行曲》,是20世紀(jì)30年代影片《風(fēng)云兒女》的主題歌。當(dāng)時我國正處于外敵入侵、民族危機深重之際,影片就是以抗日為主題的。這首歌曲的歌詞是我國著名詩人、戲劇家田漢在被敵人逮捕前倉促地寫在香煙紙上送出的。音樂家聶耳也因敵人迫害而即將離國,他主動提出:“作曲交給我,我干!”他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寫成了歌曲。隨影片的放映,這首歌曲在人民群眾中激起強烈的反響,很快傳遍了全國。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羅伯遜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曾多次演唱《義勇軍進(jìn)行曲》并灌制唱片,使這首歌曲的影響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此歌被定為我國的代國歌,1982年12月4日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聶耳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云南玉溪人。被稱為“人民音樂家”。名字由來 聶守信年輕的時候,對音樂特別敏感。大家都說,只要能從耳朵進(jìn)去的都能從他嘴里唱出來。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 一次聯(lián)歡會上,聶守信不但能表演舞蹈,模仿各種人說話,而且還能讓兩只耳朵一前一后地動,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大伙兒都被逗得大笑起來??偨?jīng)理給聶守信送禮物,并稱他為“聶耳博士”。聶守信笑著對大家說:“你們硬要把一只耳朵送我,也好,四只耳朵(“聶”的繁體字“聶”)連成一串,不像一個炮彈嗎?”從此,聶守信改名為聶耳。 ■郭沫若曾贊譽他是“中國革命之號角”?!鲋挥?3歲的短暫生命,卻做過學(xué) 生、士兵、店員、演員?!雎櫠囊魳穭?chuàng)作生涯雖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這短短的兩年,卻創(chuàng)作出《大路歌》、《碼頭工人歌》、《開路先鋒》、《新的女性》、《畢業(yè)歌》、《賣報歌》、《鐵蹄下的歌女》等幾十年來一直膾炙人口的歌曲。■在北平時窮得買不起棉衣,卻在 秋末深入天橋等地,用有限的幾 個錢來收集北方民間音樂素材, 并聆聽賣嗓子、賣武功的吼聲;他 在上海一年的苦苦積攢,才買到 一把夢寐以求的廉價小提琴?!鎏餄h在香煙包裝紙上匆匆寫下《義勇軍進(jìn)行曲》,聶耳于國內(nèi)定下初稿,最后譜成于敵國境內(nèi)。田漢 田漢(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壽昌,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長沙縣。話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劇本作家,小說家,詩人,歌詞作家,文藝批評家,社會活動家,文藝工作領(lǐng)導(dǎo)者。中國現(xiàn)代戲劇的奠基人。多才多藝,著作等身。原籍湖南長沙。早年留學(xué)日本,1920年代開始戲劇活動,寫過多部著名話劇,成功地改編過一些傳統(tǒng)戲曲。他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jìn)行曲》詞作者。文化大革命中,被左的社會勢力迫害致死。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