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與朱元思書知識與能力1了解課文中的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2感受文中所描寫的富春江獨特的自然美景。過程與方法1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2理解作者創(chuàng)設的意境,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讀本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重點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難點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含意。1朗讀法。2合作探究法。3美點尋蹤法。課文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2課時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文人學士的共同追求。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乃至生命。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為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現(xiàn)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吳均善于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三篇,皆以寫景見長。1背景知識《與朱元思書》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這里看到的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從富陽到桐廬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風光如詩如畫,引人入勝來被人們當做獨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本文是作者給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應當另有所述,但已散軼,亦無其他資料可考,只留下這看似隨興所至而寫下的一段文字。雖然只是片段,但這段文字無論從內容還是結構上看,都有相對的完整性,是一篇優(yōu)秀的山水小品。2駢體文的有關知識。本文是一篇駢體文,全篇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駢體文也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初期的駢體文多數(shù)是偶句,亦稱駢句,個別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數(shù)整齊劃一,但并非對仗。到后來發(fā)展成四六文(亦稱駢四儷六),對字數(shù)和對仗的要求就變得嚴格起來。本文開頭的風煙兩句、從流兩句、急湍兩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駢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視為初期的駢體文。1教師播放課文朗讀磁帶學生想象畫面及聽文字,初步感知文意。2學生推薦朗讀水平較高的一位同學范讀課文,其余學生聽讀,把握節(jié)奏、重音、停頓。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1)注意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2)注意停頓。逗號的停頓應小于句號,每一個句號后的停頓應小于一小層之間的停頓,每一段后的停頓應稍長一些。(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應落在”“二字上。(4)注意節(jié)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jié)拍為主如: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當然也有例外,/皆縹碧千丈/見底。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1實寫語句講解。(1)寒樹:這里形容樹綠而密,讓人心生寒意。(2)負勢競上:山巒憑借(高峻的)的地勢,爭著向上。(3)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思是這些山巒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4)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清越。(5)相鳴:相向和鳴。(6)戾天:到天上;戾,至、到達。 2虛寫語句講解。(1)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2)忘反:流連忘返;,返回。(3)經(jīng)綸:籌劃、治理。(4)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邊,名詞作狀語。(5)猶:好像如同。(6)交映:互相掩映。(7)見:見到。3重點句子的翻譯。(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風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呈現(xiàn)同樣的顏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濤與快馬無異。)(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鷹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山峰也平息了熱衷功名利祿的心。)(5)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是白天,也與黃昏無異。)(6)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有時還漏出點陽光。)4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和老師講解的內容翻譯全文。5根據(jù)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巧妙。學生分六組交流,每組在統(tǒng)觀全篇的基礎上重點負責一個語段,然后各組選一位代表進行全班交流。(1)風煙俱凈天下獨絕寫自己游覽的地點及對桐廬一帶山水總的印象。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是說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現(xiàn)同樣的顏色。這八個字四種景物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氣爽的清秋風物圖,勾勒出廣闊的空間境界。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作者乘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二。奇山異水表明這一帶山水不同凡響,獨絕二字強調此處山水為天下之冠。這一段總領全篇,結構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學生齊讀這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順流而下,盡興觀賞的情形。(2)水皆縹碧猛浪若奔寫水,突出。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是說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兩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說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這兩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從兩個側面來寫水把靜態(tài)的色和動態(tài)的形都描摹得異常形象。學生齊讀這一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與壯闊。(3)夾岸高山到最后寫山,突出。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兩岸高山,夾江而立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由此形成無數(shù)的山峰。寫樹之反襯山之,競上”“軒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層巒聳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寫清越的泉聲、悅耳的鳥聲、延宕的蟬聲、清厲的猿聲,是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以動寫靜,寓視于聽,動靜相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具有一飛沖天雄心的人看見這樣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為世俗之事所纏繞的人望見這樣的山谷也要流連忘返。這一句從側面著筆通過襯托的手法,凸顯了山水的魅力。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這可算作是文章的補充,補寫群峰中林深葉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勝、流連忘返。學生齊讀此段想象富春江兩岸山上樹木峰峰相接、層巒聳翠的景象。在上一節(jié)課里我們一起疏通了課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了作者在信中所寫的從富陽到桐廬的航程中所見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異水。在這山水的描寫中寄寓著作者怎樣的情懷呢?下面我們一起繼續(xù)深入課文,看一看奇山異水下的情懷。1本文為我們呈現(xiàn)了怎樣一種意境?文章第一語段總敘富陽至桐廬的景色,空靈澄澈,境界開闊并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個字總攬勝景勾勒出這幅山水畫卷的獨有形象,特征鮮明,意境清新,不僅使其山光水色宛然在目,而且引人入勝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下文先寫異水作者以精練清新的筆觸,從靜、動兩個方面來描繪富春江的江水之美,著重突出穩(wěn)靜的秀麗美和飛動的雄奇美,淋漓盡致、生動傳神地展示出富春江水千姿百態(tài)、天下獨絕的個性特征。接著寫奇山,從四個方面寫山突出山勢之奇、山音之奇、山意之奇、山林之奇。全文山水分寫交互生輝。水有山相映,便充滿靈性;山有水相映便增其生機。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又把它們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新而又深幽的獨絕意境,人若置身其間,縱目騁懷,無不為富春江絕美的景色陶醉傾倒而心曠神怡。2文章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寫景,找出其中寫得好的字詞句,并談談好在何處。(1)從視覺來寫: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朗氣清、明快秀麗的景色而且將富春江放在這個壯闊背景上來描寫,就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境界。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既寫出富春江水流曲折,山形千回百轉的特色,也表現(xiàn)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閑適心情。夾岸高山皆生寒樹中的一個,暗示了深秋的時令特征,也寫出了人的主觀感受。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江的兩岸崇山峻嶺、高聳入云的雄奇景色;”“二字把靜止的山寫活了,賦予了它們以生命和動感。(2)從聽覺來寫: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泉水泠泠,鳥鳴成韻,蟬聲不斷,猿嘯無絕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響曲,繪聲繪色使人產(chǎn)生親臨其境之感,令人神往。3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yōu)秀的詩文都講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請反復品味課文,看看作者描寫景物時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和志趣。(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讓我們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流露了作者恬靜的心境,展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情懷。(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兩句作者賦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爭相向前山在競相向上。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3)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不僅從側面襯托險峰幽谷奪人心魄的魅力,更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4師生共同品味文章寫景文字的形象生動。(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共色二字不光寫出了天和山的顏色而且還包含著形體感:青青的山靄漸漸地融入藍藍的天空,二者合為一體。境界廣闊,令人神清氣爽。(2)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縹碧不光寫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寫出了水的深度,因為是蒼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會青得發(fā)暗的。千丈見底,用詞的精當由此可見一斑。(3)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魚在水中非水清則不可見,何況是正在游動、倏忽而過的魚;石在水中要看見實屬不易,更何況是細石。所以”“二字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詞語背后的準確,可以說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本是名詞,作者把它動詞化形容水流之急,顯得既形象又簡潔;本是有生命的動作,作者用來形容無生命的浪也顯得更有生氣。(5)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夾岸描述高山聳峙于富春江兩岸,這樣既交代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寫出了山峰壁立之狀。寒樹一方面點出了秋天樹葉凋零、一片蕭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給人一種高寒的感覺。(6)負勢競上互相軒邈。不但寫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勢而形成千奇百態(tài)之狀,而且還賦予它以人的心理:個個爭著往上,一個想比一個高遠。寫出了山的生機、活力,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山勢別具一格,個性分明。(7)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這幾種聲響中有無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蟬、鳥、猿;有昆蟲,有飛禽,也有走獸;有的反映出季節(jié)的典型特征,如蟬鳴;有的又為山林之間所獨有如泉聲,如猿啼。因此可以說這些既代表了山水中特有的音響,又反映出山水名區(qū)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這些音響時,也能分辨出它們之間細微的區(qū)別,文筆顯得準確、俊美而又簡潔。如形容水流聲是泠泠鳥鳴聲是嚶嚶;寫蟬鳴、猿啼則是千轉不窮”“百叫無絕,著重描繪其音調多變和連綿不斷的音響特征。5怎樣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寫?它有何深意?最后四句很像電影中一個淡出的鏡頭。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猶言明中有暗;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猶言暗中有明。這是明與暗的辯證法。用這種方式來結束全文,余味無窮。第一部分:文章的總起,概括描述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第二部分:具體描繪水之,山之。1形聲兼?zhèn)?/span>,動靜互見。形聲兼?zhèn)?/span>,時而繪山水之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時而摹鳥禽之聲,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達到形聲相融的意境。動靜互見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表面看來似乎是寫鳥禽聲音,實質是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這是以動寫靜的手法。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光線隨枝條疏密而明暗,是因為人在船中,船隨水行,這是以靜寫動的手法。2虛實相間,駢散結合。如果說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是虛寫,那么前面的景物描寫則是實寫。實寫一方面給人以具體的感受,另一方面又為虛寫提供了依據(jù);虛寫進一步突出實寫。兩者共同表現(xiàn)了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同時文章又實中有虛,虛中見實。具體描寫時,給人廣闊的想象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簡筆勾勒的美感;側面虛寫中含有形象,且從真實性角度看又覺合情合理。本文中的風煙句、從流句、急湍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駢句。文章雖用駢體,但也有散句穿插其中,另具一番參差錯落的韻致。在教本文時我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多讀、多思、多品,通過網(wǎng)絡搜集資料進行廣泛的知識跟進,并讓學生參考相關文章進行自主地點評。這樣做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經(jīng)驗,產(chǎn)生與作者、作品的共鳴,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本文內容的理解。 

相關教案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蟬則千轉不窮,窺谷忘反,交流點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第一自然段,教學第三自然段,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語文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語文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賞讀,入境,述美,體情,品辭章,賞析駢文之美,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12* 與朱元思書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32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