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世人尊稱“荀卿”。 荀子是先秦儒家學派最后一位大師,他既是一位思想家,具有一定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反對迷信天命、鬼神,提倡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又是一位文學家,在戰(zhàn)國諸子中,他與孟子、莊子對后世影響最深;最后,他又是一位教育家。 荀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強調(diào)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
《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少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現(xiàn)存20卷,32篇。內(nèi)容涉及哲學、政治、治學、處世之道等。
《荀子》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
《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一)定義避諱,舊時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即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二)分類避諱的對象有四類:1.避古代帝王諱。如在劉秀時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詔門聯(lián)中不許有五福臨門四字,為的是避諱順治帝福臨之名。2.避諱長官。即下屬要諱長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3.避圣賢。主要指避至圣先師孔子和亞圣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之名,有的還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4.避長輩。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諱”或“私諱”。唐代詩人李賀之父名晉,“晉”與“進”同音,故李賀一生不能舉進士。
一是帝王,對當代帝王及本朝歷代皇帝之名進行避諱,屬于當時的“國諱”或“公諱”。如在劉秀時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詔門聯(lián)中不許有五福臨門四字,為的是避諱順治帝福臨之名。有時甚至還要避諱皇后之名,如呂后名雉,臣子們遇到雉要改稱野雞。 [5] 二是諱長官,即下屬要諱長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甚至一些驕橫的官員嚴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諱。陸游編著的《老學庵筆記》記有一故事:一個叫田登的州官不準下屬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準寫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燈三天。寫布告的小吏不敢寫燈字,改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笑話。 [5] 三是避圣賢,主要指避至圣先師孔子和亞圣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之名,有的還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讀書讀到“丘”字的時候,都應讀成“某”字,同時還得用紅筆在“丘”字上圈一個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從此以后,都要加個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許發(fā)音為“邱”,要讀成“七”字。 [2] 于是,天下姓“丘”的,從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來的“丘”字了。 [5] 四是避長輩,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諱”或“私諱”。與別人交往時應避對方的長輩之諱,否則極為失禮。唐代詩人李賀之父名晉,“晉”與“進”同音,故李賀一生不能舉進士。《紅樓夢》中林黛玉之母叫賈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讀成米或密。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所以《史記》里,把跟他父親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趙談”,改為“趙同”。 [5] 后來《后漢書》的作者范曄也是如此,因為范曄的父親叫“范泰”,所以在《后漢書》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覺地變?yōu)椤肮绷?;叫“鄭泰”的,也變?yōu)椤班嵦绷恕?br/>Listen t me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曰:學 不可以 已。
君子: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
有學問、修養(yǎng)的人說:學習不能夠停止。
Paragraph:1
1、請用一句話概括作者在《勸學》中提的觀點?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青是從蓼藍中提取出來的,卻比蓼藍青(顏色更深);冰是水做的,卻比水更寒冷。
Paragraph:2
使動,用火烘烤使……彎曲
木材直得合乎木匠用來取直的墨線,用火烘烤它使它彎曲成為車輪,它的弧度合乎圓規(guī)。即使又曬干了,也不會再變直,是因為烘烤使它這樣。
省略句(之)以(之)為輪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所以木材經(jīng)過墨線加工就會變直,兵器經(jīng)過磨刀石打磨就會變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多次省察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為不會有過錯。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 而行無過矣。
2、第二段作者論述了哪些事物?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這些事物說明了哪些道理?
客觀事物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變化的,通過改變它的狀態(tài),可以有所發(fā)展、有所提高。
說明客觀事物不僅可以變,而且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標準改變它的形狀,達到理想的最高境界,而一旦達到此種境界以后就再也不會回復到原來的初始狀態(tài)。
比喻:將人比作木材和兵器
比喻論證,得出學習的意義
結論: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3、第三段圍繞哪一句進行了論述?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Paragraph:3
我曾經(jīng)整日地思考,(卻)比不上片刻學習所得;我曾經(jīng)踮起腳后跟眺望,(卻)比不上登上高處看到的廣闊。登到高處招手,手臂沒有增加長度,但是遠處的人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沒有更加疾勁,但是聽我呼喊的人會感到更加清楚。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借助車馬的人,不是善于奔走,但是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卻能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天性(和常人)并沒有差別,(只不過)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Paragraph:4
兼詞,即“于此”,在這里
土堆積成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水流匯聚成深淵,蛟龍就會在這里生長;積累善行,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自然就會獲得非凡的智慧,具備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聚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最終達到目的地,它的成功在于堅持不懈,走個不停??號|西,如果中途放棄,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如果刻下去不放棄,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壯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飲到泉水,(是因為)它心思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只鉗,然而除了蛇鱔的洞穴就沒有可以容身的地方,(是因為)它心浮氣躁。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第四段運用了哪些比喻?這些比喻論證了什么?
通過正反對比,反復設喻來說明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即積累、堅持、專一。
(2)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4)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5)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設喻: 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說明深刻的道理,有著深入淺出的效果,寓言就是一種設喻。
本文的設喻特點:1、以常見的事物作為喻體;2、設喻方式多;(正面設喻,反面設喻,反復設喻)3、設喻和說理緊密結合,形式靈活。(如道理隱于比喻;先設喻后引出道理;先設喻引出道理,再設喻。)
特點: 大量設喻,道理生動明了,深入淺出。
順承關系,連接的是連續(xù)發(fā)生的事情或動作,它們有先后順序。從邏輯關系上來看,前后兩個詞語沒有主次之別,是在一個層次上的。遞進關系時連接的是兩個有遞進關系的詞或短語,后一部分在意思上比前一部分在程度上或范圍上更進一層。

相關課件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圖文課件ppt: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圖文課件ppt,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就礪則利,日參省乎,跂而望,聞者彰,君子生非異也,鍥而不舍,第一段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六單元10(勸學 *師說)10.1 勸學教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六單元10(勸學 *師說)10.1 勸學教課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勸學》,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文言句式,精讀討論,學以致用鏈接高考,謝謝觀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教案配套課件ppt: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教案配套課件ppt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課堂教學課件ppt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課堂教學課件ppt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備課課件ppt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備課課件ppt

高中語文10.1 勸學課前預習ppt課件

高中語文10.1 勸學課前預習ppt課件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教課ppt課件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0.1 勸學教課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10.1 勸學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