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相互作用—力3節(jié) 牛頓第三定律本節(jié)分三個層次對牛頓第三定律進行研究:一是通過實際現(xiàn)象的分析以及學生的親身感受,定性地討論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發(fā)生的,同時變化,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二是通過實驗定量地得到反映物體間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通過彈簧測力計分析其大小是相等的,幫助學生深刻地建立了任何物體不管其運動狀態(tài)如何,它們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相等的。三是說明該定律的意義和應用物理觀念:知道牛頓第三定律的內(nèi)容,知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關系不受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參考系等的影響。科學思維:能對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推理,獲得結論并作出解釋科學探究:通過觀察、分析演示實驗,進一步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概念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能從物理學的視角正確描述和解釋自然現(xiàn)象,能綜合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指導工作和生活實踐1.教學重點1)用彈簧秤實驗初步探究相互作用力的關系2)用DIS實驗進一步探究相互作用力的關系2.教學難點1)區(qū)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2)能夠在實際情景中運用牛頓第三定律進行受力分析彈簧秤、磁鐵、小車等,多媒體教學設備【新課導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其大小有什么關系?例如,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就把小孩的手壓在桌面上。那么,他們施加給對方的力,大小相等嗎?【新課內(nèi)容】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現(xiàn)象一:兩塊磁鐵之間的排斥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現(xiàn)象二:兩塊磁鐵之間的吸引作用異名磁極互相吸引結論1:一個物體A對另一個物體B施加力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B也會同時對這個物體A施加力的作用。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結論2: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若把AB的力叫做作用力,則BA的力叫做反作用力 二、 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猜想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關系?方法一、用彈簧秤顯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方法二、用力傳感器探究猜想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作用時間上的關系?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同時發(fā)生變化。猜想3: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性質(zhì)的關系?1)作用力是彈力,反作用力也是               2)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              3)作用力是磁力,反作用力也是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猜想4: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效果是否能相互抵消?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不同的兩個物體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三、牛頓第三定律1. 內(nèi)容:  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2.數(shù)學表達式:F=-F(“—”表示方向相反)理解:(1)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等值”、“反向”、“共線”、“異體”。     2)“總是”表示與物態(tài)、力的性質(zhì)、運動狀態(tài)、參考系無關。     前面學習物體受到的平衡力的關系時曾提到,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 線上,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過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較。 受力物力的性質(zhì)同時性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兩個相同同時平衡力同一個相同或不同可不同(這時已不叫平衡力了)舉例          小強說:“我記得初中學過,如果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兩個力就會互相平衡,看不到作用效果了,既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他們應該互相平衡呀!   應該怎樣解答小強的疑問?問: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大于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嗎? 雞蛋碰石頭,雞蛋破,而石頭不破分析: F1F2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雞蛋破是因為雞蛋不能承受F2的作用;石頭不破是因為石頭能承受F1的作用力。四、牛頓第三定律的應用人在劃船時,槳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槳,將船向前推進。與此類似,輪船的螺旋槳旋轉(zhuǎn)時也是向后推水,水同時給螺旋槳一個反作用力,推動輪船前進汽車的發(fā)動機驅(qū)動車輪轉(zhuǎn)動,由于輪胎和地面之間的摩擦,車輪向后推地面,地面給車輪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車前進。汽車受到的驅(qū)動力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五、物體受力的初步分析1.什么叫受力分析?是指根據(jù)各種力的產(chǎn)生條件,結合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tài),通過一定的方法技巧,來確定出物體所受到的所有力的過程。2.為什么要受力分析?3. 受力分析的結果如何呈現(xiàn)?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4. 隔離法受力分析1)研究對象:選擇你要分析受力情況的物體2)隔離:將研究對象與周圍環(huán)境劃清界限,便于分析彈力、摩擦力等接觸力。3)分析順序:按照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順序,逐個審查確認,確認存在的力畫出其示意圖。若是多個物體,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外到內(nèi),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分析各個物體。4)復查:每個力的施力物體是誰?受力情況是否與運動情況吻合?不能多畫也不能少畫一個力。5. 注意的幾個問題:1)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對象受到的力,而不要畫出它施加于其他物體的力。2)受力分析只分析真實存在的力:在力的合成中,合力是假象的力,不是真實存在的;在力的分解中,分力是假象的力,也不是真實存在的。只找出性質(zhì)力,不要效果力,比如沒有什么動力和阻力3)受力分析不承認“隔山打?!?,比如給物塊一個垂直斜面的外力F,這個力的受力物體就是物塊,斜面并不受到這個力F的作用。 本節(jié)課以實驗為切入點,以問題為線索,形成思維沖擊鏈。引導學生思考、猜想、探究、分析,教師為課堂的組織者,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構建。牛頓第三定律的得出同樣是基于大量的事實,進行科學總結歸納后形成認識。因此,本節(jié)課的設計基于學生認識的層次性,設計大量的演示實驗結合學生親身體驗的探究性實驗,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在已有基礎上構建新知。

相關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運動和力的關系6 超重和失重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運動和力的關系6 超重和失重教案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內(nèi)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一冊5 共點力的平衡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冊5 共點力的平衡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設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課,新課講授,力的分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3 牛頓第三定律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3 牛頓第三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2 摩擦力教案設計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2 摩擦力教案設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1 重力與彈力教學設計及反思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1 重力與彈力教學設計及反思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2 時間 位移教學設計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2 時間 位移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3 牛頓第三定律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