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寫詩的興趣。
導入: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夕陽西下,倒映江面,江水一半碧綠一半殷紅。讓我們一起到“秋晚的江上”欣賞這優(yōu)美的景色吧!
學習重點:理解詩句,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學習難點:學會抓住主要景物描繪畫面。
秋晚的江上
歸巢的鳥兒,
盡管是倦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讓我們一起欣賞這充滿詩意的畫面:
【欣賞美麗畫面】
向晚的清江之上,斜陽夕照,倦鳥回巢。而一個“馱”字,讓我們看到了本就疲倦的歸鳥的沉重。
這是一幅看似靜態(tài)的圖畫,但是突然,鳥兒“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抖落夕陽的鳥兒輕盈自由地展翅遠飛,我們仿佛聽到了斜陽落入江水的撲通之聲。一“翻”一“掉”兩個動詞,讓我們欣賞了鳥兒展翅、夕陽漸落的動態(tài)美。
此時,夕陽入江,余暉斜照江面,頭白的蘆葦也被“妝”成了紅顏,此時的斜陽倒成了一位化妝師,讓落日余暉下的蘆葦展現(xiàn)出了瑰麗的色彩。
果然如《暮江吟》中的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多美的畫面啊,請你展開想象,跟隨音樂,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吧。
【學習習作技巧】
這首詩,7行,49個字,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夕照圖景。
標題:秋晚的江上——季節(jié)(秋)、時間(晚)、地點(江上)。告訴了我們整個優(yōu)美景致的大背景。
選擇的景物:符合季節(jié)和時間特點、動靜結合、繪形繪色。
秋季,正是江上蘆葦盛開的季節(jié),蘆葦?shù)幕ㄊ前咨?,故曰頭白。
晚上,正是太陽西落時,所以是斜陽,而鳥兒忙碌一天,歸巢時更顯倦意。
首節(jié)三句,雖有動詞“馱”,但感覺是一幅靜態(tài)圖;直到第二節(jié)的一翻一掉,整個畫面動起來了??芍^動靜結合。
此時,頭白的蘆葦也被夕陽妝上了紅顏。一白一紅,色彩明艷。
由此,作者選取了典型的景物(蘆葦、斜陽、倦鳥),自上而下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斜陽夕照、倦鳥歸巢圖。
小朋友,你欣賞了優(yōu)美的詩歌意境,是不是又收獲了描寫景物的技巧了呢?
那就是:寫景要抓住典型的景物,寫景要動靜結合,寫景要繪形繪色。
請你仔細觀察下面這幅畫,圈出圖畫中的景、物,然后給每個詞語的前面加一個修飾語,想象畫面。
講解:
通過觀察,從左往右,我們看到圖片里有:藤蔓、樹、烏鴉、馬、溪水、橋、房子、路、樹木、山、夕陽。如果表現(xiàn)悲涼的意境,圖畫左邊的景物時最有表現(xiàn)力的,樹都枯萎了,一匹瘦馬,幾只烏鴉,另外,空無一人的小路是不是也讓我們心生孤獨意味呢?
我們可以怎么形容這幾種景物呢?
枯藤、老樹、昏鴉、瘦馬。
由此,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象這樣一幅畫面:一個秋日的黃昏,道路荒涼,道旁纏繞著枯藤的老樹上,烏鴉已經(jīng)歸巢,叫聲里傳遞著悲涼。
讀到此處,你肯定想到了一首特別熟悉的詩詞——《天凈沙·秋思》。一起來朗讀一下吧!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抒發(fā)的是一個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為了表達這一情感,詩人著重選擇那些最能體現(xiàn)秋季凄涼蕭條景色的景物,如黃昏、殘陽、落葉、枯枝等?!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描繪出一幅凄涼的秋郊夕照圖,并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讓我們讀完不禁內心沉重,心情悲涼。
無論是肅殺的悲涼,還是豐收的喜悅,秋天的美麗令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流連忘返,舒心愜意。接下來請同學們朗讀這首《秋天》,找一找秋天在哪里。
秋天(節(jié)選)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wǎng),
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柏葉的影子。
蘆蓬上滿載著白霜,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秋天游戲在漁船上?!倍嗝烂畹那锞皥D啊,請你趕快找一找你身邊的秋的影子吧。
(答題時間:10分鐘)
【基礎知識達標】
一、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歸巢(cá chá) 蘆葦(wēi wěi) 睡眠(mán mián)
二、我來說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 ),浙江紹興人,著名( )、( )。
三、按要求寫句子。
1. 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用加點的詞語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了一瞬的紅顏了。(用句子中的修辭手法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
1. 《秋晚的江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鳥兒的勞累,________、_________又寫出了鳥兒卸去重擔后的輕松。
【素養(yǎng)能力提升】
五、閱讀《秋晚的江上》,回答問題。
秋晚的江上
歸巢的鳥兒,
盡管是倦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1. 《秋晚的江上》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景物。
2.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chá wěi mián
解析:此題考查認讀生字的認讀情況。根據(jù)字形和形聲字來識記這幾個生字。
二、劉大白 詩人 文學史家
三、1. 盡管冷風透骨,他還堅持在河邊寫生。
解析:這是一個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表現(xiàn)了鳥兒在疲倦的狀態(tài)下,依然得托著斜陽的無奈。
2. 春天來了,花園里的花競相開放,小蝴蝶正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呢!
解析:“妝”是化妝的意思,在這里,把蘆葦當作了人來寫,所以句子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四、倦 馱 翻 掉
解析:因為馱著而疲倦,所以“倦、馱”體現(xiàn)出了鳥兒的勞累?!胺睂懗隽锁B兒擺脫束縛的姿態(tài),“掉”寫出了斜陽將要下山時的情景,體現(xiàn)了鳥兒卸去重擔后的輕松。
五、1. 倦鳥 殘陽 蘆葦
解析:詩中寫了有鳥兒歸巢,夕陽將要下山,蘆葦被染紅的樣子。
2. 對江晚秋景的喜愛之情,對自由的向往之情。
解析:通過景物的描寫,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江面風景圖?!奥淙?、飛鳥、蘆葦”等景物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之情。
這是一份語文小青蛙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視頻引入,揭示課題,誦讀課文,隨文識字,朗讀課文,整體感知,鞏固生字,指導書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五年級上冊3 桂花雨學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課文我會讀,字詞我積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3 *不懂就要問學案,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融入情境,以疑促學,嘗試學習,識字讀文,讀句子,寫出加黑詞的近義詞,選字填空,給下面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讀短文,回答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