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成套課時學案
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1節(jié) 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學案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1節(jié) 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學案設計,共1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自然界中的硫,認識硫單質(zhì),二氧化硫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學業(yè)要求
1.根據(jù)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認識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zhì)。
2.能根據(jù)題給信息,明確探究實驗的目的和原理,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分析解決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逐步提升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
3.應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和實驗,研究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培養(yǎng)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的意識。
知識網(wǎng)絡
一、自然界中的硫
1.硫的存在
2.自然界中不同價態(tài)硫元素之間的轉化
二、認識硫單質(zhì)
1.硫的同素異形體
硫單質(zhì)俗稱硫黃,常見的同素異形體有________和________。
2.硫單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
3.硫單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
硫元素常見的價態(tài)有-2價、0價、+4價、+6價,硫單質(zhì)由于處于中間價態(tài)而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1)氧化性。
與鐵發(fā)生反應:Fe+S eq \(=====,\s\up7(△)) FeS
(2)還原性。
與氧氣發(fā)生反應:S+O2 eq \(=====,\s\up7(點燃)) SO2
4.硫單質(zhì)的用途
硫單質(zhì)可用于制硫酸、化肥、火柴、殺蟲劑等。
三、二氧化硫
1.物理性質(zhì)
2.化學性質(zhì)
(1)
(2)可逆反應:在相同條件下能同時向________________進行的反應稱為可逆反應。在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用“____________”代替“===”。
[即學即練]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S在足量的純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SO3。( )
(2)將SO2通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熱后無變化。( )
(3)二氧化硫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故不能用濃硫酸干燥。( )
(4)將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飽和,無沉淀產(chǎn)生,再通入CO2,產(chǎn)生沉淀。( )
(5)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體現(xiàn)了SO2的還原性。( )
(6)潮濕的Cl2和SO2都具有漂白性,那么將二者混合時其漂白能力增強。( )
(7)硫是一種淡黃色的能溶于水的晶體。( )
(8)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噴發(fā)的氣體中和礦泉水中。( )
2.區(qū)別SO2與CO2可用的方法是( )
A.品紅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紫色石蕊溶液 D.BaCl2溶液
3.如圖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質(zhì)的微型實驗裝置?,F(xiàn)用60%的硫酸溶液和亞硫酸鈉晶體反應制取SO2氣體,實驗現(xiàn)象很明顯,且不易污染空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B.品紅溶液褪色
C.溴水橙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紅色變淺
4.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硫是一種黃色、質(zhì)脆的晶體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噴出的氣體中和礦泉水里
C.硫易燃燒,其燃燒產(chǎn)物是大氣污染物之一
D.硫與鐵粉和銅粉分別反應,都可生成二價金屬硫化物
5.當我們查看葡萄酒標簽上的成分信息時,常發(fā)現(xiàn)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2。下列關于SO2說法正確的是( )
A.SO2屬于非法添加劑,不該添加到葡萄酒中
B.SO2具有還原性,少量的SO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變質(zhì)
C.SO2具有還原性,不能用濃硫酸干燥
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體現(xiàn)了它的漂白性
6.綠礬在高溫下易分解,用如圖所示裝置檢驗綠礬的分解產(chǎn)物(加熱裝置已略去)。綠礬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SO4·7H2O eq \(=====,\s\up7(高溫)) Fe2O3+SO2↑+SO3↑+14H2O。已知二氧化硫的沸點為-10 ℃,三氧化硫的沸點為44.8 ℃,b為干燥的試管。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SO2是還原產(chǎn)物,F(xiàn)e2O3是氧化產(chǎn)物
B.b中所得到的溶液中硫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理論上為29.5%
C.將反應后的氣體通入氯化鋇溶液中,產(chǎn)生的沉淀為BaSO3、BaSO4
D.將反應后的氣體通入足量硝酸鋇溶液中,產(chǎn)生的沉淀只有BaSO4
一 SO2和CO2性質(zhì)的比較
[例1] 如圖是檢驗某無色氣體A是SO2和CO2的混合氣體的裝置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C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D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時,裝置C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狀元隨筆 (1)若僅是除去CO2中混有的SO2可用飽和NaHCO3溶液:SO2+NaHCO3===NaHSO3+CO2。
(2)CO2的存在不影響SO2的檢驗,但SO2的存在會影響CO2的檢驗(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須先除去(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品紅溶液可用于檢驗SO2,但一般不用于除SO2)。
[提升1]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常溫下某未知氣體的成分,將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持續(xù)通入,發(fā)現(xiàn)渾濁又變澄清。由此該小組同學對氣體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__。
為了驗證猜想,該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探究】
該小組同學按如圖所示連接裝置,將氣體從a端通入。
(1)B中盛放的溶液應該是________(填字母)。
a.NaCl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鹽酸 d.澄清石灰水
(2)A中品紅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通過以上實驗,該小組同學觀察到以下實驗現(xiàn)象:
①A中品紅溶液褪色;②C中品紅溶液不褪色;③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得出結論】
(4)由上述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認為該氣體________________。
關鍵能力
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性質(zhì)比較
1.SO2和CO2性質(zhì)的比較
2.SO2和CO2分別與BaCl2(或CaCl2)溶液、Ba(NO3)2[或Ca(NO3)2]溶液反應的情況
3.SO2和CO2的鑒別與檢驗方法
(1)SO2和CO2的鑒別方法
①聞氣味,前者有刺激性氣味,后者無氣味。
②將SO2、CO2分別通入品紅溶液中,前者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
③將SO2、CO2分別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或少量新制氯水中,前者能使溶液顏色褪去,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兩種方法原理相同,均利用了SO2的還原性)。
④將SO2、CO2分別通入H2S溶液中,前者能使溶液中出現(xiàn)渾濁,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
(2)SO2、CO2共存時二者的檢驗方法
因為CO2、SO2均可以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其混合氣體采用下面方法檢驗:
混合氣體→品紅溶液(溶液紅色褪去,檢驗SO2的存在)→足量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品紅溶液(溶液不褪色,確認SO2已被除盡)→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檢驗CO2的存在)。
二 常見漂白性物質(zhì)的漂白原理
[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因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紅溶液、溴水、KMnO4(H+)溶液、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紅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等物質(zhì)的量的SO2和Cl2通入溶液中后仍具有漂白能力
狀元隨筆
常見漂白劑的漂白原理主要有三種:氧化型(利用物質(zhì)的氧化性,發(fā)生化學變化)、化合型(與有色物質(zhì)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無色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和吸附型(表面吸附,發(fā)生物理變化)。
[提升2] 下列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
①SO2使品紅溶液褪色 ②Cl2使品紅溶液褪色 ③將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④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關鍵能力
常見漂白性物質(zhì)的比較
1.常見漂白性物質(zhì)的漂白原理分析
2.SO2和氯水的漂白性比較
(1)原理比較
(2)應用舉例
1.在試管中注入某紅色溶液,給試管加熱,溶液顏色逐漸變淺或消失,則原溶液可能是( )
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 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 ③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 ⑤溶有SO2的品紅溶液
A.②⑤ B.②④
C.①③ D.②④⑤
2.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會產(chǎn)生沉淀的是( )
A.Ba(OH)2 B.Ba(NO3)2
C.Na2S D.BaCl2
3.將甲氣體通入BaCl2溶液,未見沉淀生成,然后通入乙氣體,有沉淀生成,則甲、乙氣體不可能是( )
A.SO2、H2S B.SO2、NO2
C.NH3、CO2 D.CO2、SO2
4.由SO2和O2制備SO3(熔點為16.8 ℃,沸點為44.8 ℃)的模擬裝置如圖所示(加熱和夾持裝置省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裝置①中的試劑為飽和NaHSO3溶液
B.實驗室可用銅與稀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取SO2
C.裝置③反應管中的鉑石棉用作反應的催化劑
D.從裝置⑤逸出的氣體有過量的SO2和O2
5.(雙選)將SO2分別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試管a中實驗可以證明SO2具有還原性
B.試管b中溶液褪色,說明SO2具有強氧化性
C.試管c中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SO2具有還原性
D.試管d中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完全溶解
6.亞硫酸鈉中有+4價的硫,它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現(xiàn)有試劑:溴水、Na2S溶液、Na2SO3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
(1)要證明Na2SO3具有還原性,應選用的試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證明Na2SO3具有氧化性,應選用的試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課時 硫及其氧化物
學 業(yè) 基 礎
一、
2.CaSO4·2H2O Na2SO4·10H2O
二、
1.單斜硫 正交硫
2.不溶 微溶 易溶
三、
1.無色 有刺激性氣味 有毒 比空氣大 易溶于水
2. (1)SO2+2H2S===3S↓+2H2O 2SO2+O2 eq \(,\s\up7(催化劑),\s\d5(△)) 2SO3 Cl2+SO2+2H2O===H2SO4+2HCl 褪色 恢復為紅色 (2)正、反兩個方向 ?
[即學即練]
1.(1)× (2)× (3)× (4)× (5)√ (6)× (7)× (8)√
2.解析:SO2與CO2均屬于酸性氧化物,可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還原性來鑒別二者。二氧化硫使品紅溶液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故選項A正確;SO2和CO2均使石灰水變渾濁,不能區(qū)別,故選項B錯誤;SO2和CO2均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能區(qū)別,故選項C錯誤;SO2和CO2均不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現(xiàn)象相同,不能區(qū)別,故選項D錯誤。
答案:A
3.解析: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顯酸性,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不褪色,選項A錯誤;因為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所以品紅溶液褪色,選項B正確;因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能與溴水發(fā)生反應:Br2+SO2 +2H2O===2HBr+H2SO4,所以溴水褪色,故選項C正確;因二氧化硫能與NaOH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溶液堿性減弱,所以溶液紅色變淺,故D正確。
答案:A
4.解析:銅和硫反應生成+1價金屬硫化物。
答案:D
5.解析:葡萄酒中的少量SO2可以防腐、除雜,并有抗氧化的作用,少量SO2對人體是無害的,故A錯誤,B正確;SO2與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分別是+4價和+6價,屬于相鄰價態(tài),它們之間不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顯示的是它的還原性,故D錯誤。
答案:B
6.解析:反應中鐵元素化合價升高,硫元素化合價降低,則SO2是還原產(chǎn)物,F(xiàn)e2O3是氧化產(chǎn)物,A正確;設反應中生成1 ml SO3、14 ml H2O,則發(fā)生反應SO3 +H2O===H2SO4后b試管中含有13 ml H2O、1 ml H2SO4,則H2SO4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 ml×98 g·ml-11 ml×98 g·ml-1+13 ml×18 g·ml-1×100%≈29.5%,B正確;將反應后的氣體通入氯化鋇溶液中,產(chǎn)生的沉淀為BaSO4,SO2與氯化鋇不反應,C錯誤;將反應后的氣體通入足量硝酸鋇溶液中,溶液顯酸性,硝酸根離子將SO2氧化為SO42-,故產(chǎn)生的沉淀只有BaSO4,D正確。
答案:C
核 心 素 養(yǎng)
[例1] 解析:檢驗SO2用品紅溶液,吸收SO2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CO2用澄清石灰水。在檢驗CO2之前,必須除盡SO2,因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裝置C的作用是除去SO2并檢驗SO2是否除盡,所以酸性KMnO4溶液顏色變淺,但不能褪成無色,若褪成無色則不能證明二氧化硫已除盡。
答案:(1)品紅溶液 檢驗SO2 (2)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并檢驗SO2是否除盡 (3)澄清石灰水 檢驗CO2 (4)酸性KMnO4溶液的顏色變淺但不褪成無色
[提升1] 解析:首先根據(jù)題給信息,分析可能涉及的物質(zhì),進行假設,本題中猜想氣體可能含有SO2或CO2或二者都有;然后分析題目涉及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如SO2和CO2性質(zhì)的異同點;最后根據(jù)題意對假設進行一一驗證,最終得出正確結論。SO2和CO2在某些方面性質(zhì)較相似,如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通入的氣體過量,則渾濁又變澄清。但SO2具有還原性,能被強氧化劑氧化,且SO2可使品紅溶液褪色,而CO2不具備這些性質(zhì),可利用性質(zhì)差異檢驗CO2、SO2是否存在。
答案:【提出猜想】氣體含有CO2 氣體含有SO2 氣體含有CO2和SO2
【實驗探究】(1)b (2)檢驗該氣體中是否含有SO2 (3)檢驗該氣體中是否含有CO2
【得出結論】(4)含有CO2和SO2
[例2] 解析: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是因為SO2具有漂白性,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為SO2具有還原性,SO2不能使指示劑褪色,A錯誤;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物質(zhì)很多,不僅僅是SO2,如一些強氧化性物質(zhì),B正確;這些漂白劑的漂白原理不都相同,SO2漂白屬于化合型漂白,活性炭漂白屬于吸附型漂白,漂白粉、Na2O2漂白屬于氧化型漂白,C錯誤;等物質(zhì)的量的SO2和Cl2在溶液中恰好反應生成H2SO4和HCl,失去漂白能力,D錯誤。
答案:B
[提升2] 解析:①SO2與品紅反應生成無色物質(zhì),體現(xiàn)其漂白性;②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③Na2O2和水反應生成的NaOH顯堿性,故溶液先變紅,Na2O2與水反應的過程中可生成H2O2,H2O2具有強氧化性從而使溶液褪色;④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為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與SO2的還原性有關;所以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②③。
答案:C
學考評價
1.解析: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顯示紅色,加熱以后,溶液顏色不變,故①不符合題意;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顯示紅色,因為氨水顯堿性,氨水受熱容易揮發(fā)出氨氣,導致堿性減弱,溶液顏色逐漸變淺,故②符合題意;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顯示紅色,氫氧化鈉受熱不變化,加熱后堿性幾乎不變,溶液顏色不變,故③不符合題意;滴有酚酞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顯紅色,加熱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溶液堿性減弱,溶液顏色逐漸變淺,故④符合題意;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但加熱后,SO2與品紅結合生成的無色物質(zhì)不穩(wěn)定,發(fā)生分解反應又生成SO2,二氧化硫從溶液中逸出,品紅溶液又顯紅色,故⑤不符合題意。
答案:B
2.解析:A中可以生成亞硫酸鋇沉淀,B中SO2溶于水溶液顯酸性,酸性條件下NO3-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進而生成硫酸鋇沉淀。C中SO2能把S2-氧化生成單質(zhì)S沉淀。D中氯化鋇和SO2不反應。
答案:D
3.解析:氯化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不反應,再通入硫化氫,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反應生成單質(zhì)硫沉淀,A不符合題意;氯化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不反應,再通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可以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離子,硫酸根再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B不符合題意;氯化鋇溶液中通入氨氣不反應,再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銨,C不符合題意;氯化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不反應,不會出現(xiàn)沉淀,D項符合題意。
答案:D
4.解析:A項,進入高溫反應管的氣體必須干燥,①中的試劑應是濃硫酸,所以錯誤;B項,銅與稀硫酸不反應,所以錯誤;C項,SO2和O2反應需用催化劑催化,所以正確;D項,該反應是可逆反應,④中逸出的氣體主要是SO2和O2及少量的SO3氣體,則⑤中應盛放堿石灰,可除去SO2、SO3,所以錯誤。
答案:C
5.解析:SO2與酸性KMnO4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表現(xiàn)了SO2的還原性,故A正確,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xiàn)了SO2的漂白性,故B錯誤;酸性條件下SO2被溶液中的NO3-氧化為SO42-,表現(xiàn)了SO2的還原性,故C正確,SO2與NaOH和BaCl2混合溶液反應生成BaSO3,BaSO3被硝酸氧化為BaSO4,BaSO4難溶于稀硝酸,故D錯誤。
答案:AC
6.解析:(1)亞硫酸鈉中+4價硫元素具有還原性,可被氧化劑氧化,在題給的試劑中溴水具有強氧化性。
(2)亞硫酸鈉中+4價硫元素具有氧化性,與其還原性相比,氧化性較弱,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表現(xiàn)出氧化性,如在酸性條件下,+4價的硫才被還原成單質(zhì)硫,因此要證明亞硫酸鈉的氧化性,應選用的試劑是稀硫酸、Na2SO3溶液、Na2S溶液。
答案:(1)溴水、Na2SO3溶液 溴水褪色 H2O+Br2+SO32-===2Br-+SO42-+2H+
(2)稀硫酸、Na2SO3溶液、Na2S溶液 溶液變渾濁 6H++SO32-+2S2-===3S↓+3H2O
學業(yè)基礎——自學·思記·嘗試
熔、沸點
色態(tài)
溶解性
硬度
較低
硫單質(zhì)為黃色或淡黃色固體
________于水、________于酒精、________于CS2
很脆,易研成粉末
顏色
氣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核心素養(yǎng)——合作·探究·分享
SO2
CO2
物理性質(zhì)
顏色、
氣味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
無色、無味
密度
比空氣的大
比空氣的大
溶解性
常溫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40體積SO2
常溫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1體積CO2
化學性質(zhì)
與水反應
SO2+H2O?H2SO3
CO2+H2O?H2CO3
與堿反應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當氣體過量時沉淀又溶解:Ca(OH)2+SO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當氣體過量時沉淀又溶解: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
氧化性
SO2+2H2S===3S↓+2H2O
C+CO2 eq \(=====,\s\up7(高溫)) 2CO
還原性
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氣、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
無
漂白性
能與某些有色物質(zhì)反應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zhì)而使其褪色
無
對環(huán)境的影響
形成酸雨
引起溫室效應
SO2
CO2
BaCl2(或CaCl2)溶液
均不發(fā)生反應
Ba(NO3)2[或
Ca(NO3)2]溶液
生成BaSO4(或CaSO4)沉淀。因為SO2與水反應生成H2SO3,NO3-在酸性環(huán)境中具有強氧化性,能將SO2(或SO32-)氧化成SO42-
不反應
物質(zhì)
SO2
HClO、H2O2、Na2O2、O3
活性炭
漂白原理
與有色物質(zhì)結合成無色物質(zhì)
將有色物質(zhì)氧化為無色物質(zhì)
吸附有色物質(zhì)
變化類型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是否可逆
可逆,加熱或久置后恢復原來顏色
不可逆,加熱或久置后不恢復原來顏色
處理后可重復使用
物質(zhì)
SO2
氯水
漂白原理
SO2跟某些有色物質(zhì)化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zhì)
HClO具有強氧化性,將有色物質(zhì)氧化成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zhì)
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特點
具有可逆性,久置能恢復原色
具有不可逆性,久置不恢復原色
應用范圍
僅適用于漂白品紅、有色的毛發(fā)、絲綢、紙漿、草帽辮等
適用于漂白幾乎所有的有機色質(zhì)
學考評價——夯實·測控·演練
相關學案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2節(jié) 硫的轉化導學案,共1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自然界中的硫,認識硫單質(zhì),二氧化硫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第1節(jié) 鐵的多樣性學案,共11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鐵的氧化物,鐵的氫氧化物,鐵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3節(jié) 氮的循環(huán)導學案及答案,共21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銨鹽,NH3的實驗室制法,化學氮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學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