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衡,山西人,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xué)。著名學(xué)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曾榮獲全國青年文學(xué)獎、趙樹理文學(xué)獎、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等。主要作品有:科學(xué)史章回小說《數(shù)理化通俗演義》,新聞三部曲《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luò)》《新聞原理的思考》,散文《紅毛線、藍毛線》。
一種文學(xué)體裁。游記的內(nèi)容廣泛:包括山川景物、名勝古跡、 風(fēng)土人情、社會生活。寫法比較自由:常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游記三要素:所至、所見、所感。
我國第二大瀑布。 黃河奔流至此,河口忽然收束。在不到五百米的距離內(nèi),河面寬度從數(shù)百米急劇收窄為二三十米,河水流速陡增,勢若萬馬奔騰,河水從二十多米的高處,飛速跌落至直徑五十余米的大石潭中,聲如洪鐘巨雷,形成罕見的奇觀。
彌漫 霎時 推搡 漩渦 寒噤 汩汩 潺潺 迂回怒不可遏 挾而不服
思考:1.雨季和旱季的壺口 瀑布有何特點? 2.作者的感受如何?
雨 季 中 的 壺 口 瀑 布
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水浸溝岸,霧罩亂石
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遠離心還在不住地跳……
“果然……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币痪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河水比作沸水,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之水在雨季時水勢浩大、上下翻滾的兇猛景象。
作者為什么再寫第二次之前,還要寫第一次來觀看壺口瀑布的感受?
第一次是遠觀,寫壺口瀑布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為后文具體描寫第二次觀看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起到鋪墊和渲染的作用。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旱 季 中 的 壺 口 瀑 布
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隆隆沖去、轟然而下汩汩如泉、潺潺成溪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
這一切都隱在濕漉漉的水霧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
氣勢磅礴雄渾壯闊剛?cè)岵?br/> 原來河心還有一條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shù)厝私小褒埐邸?,槽頭入水處深不可測,這便是“壺口”。
俯視龍槽,明“壺口”之來歷
仰觀河面,看巨瀑之源頭
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
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寫出了瀑布的聲響、形狀、態(tài)勢、力量,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②通過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之水波濤洶涌,威武雄壯,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飛流直下,奔騰激越的情勢。
視線隨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龍槽,繼而又隨著水霧由下而上,直抵青山。
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無形的大洞吸著,頓時攏成一束……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
運用比喻、擬人形象地寫出黃河奔騰至此,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改變,一下從河床跌入深谷。河水被碎成點,碎成霧,變成了水的另一種形態(tài)。
平視龍槽兩邊,細寫千姿百態(tài)的河水
運用比喻的手法,將柔而無形的水比作“飛毯”“鋼板”,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河水的凝重、猛烈,一瀉千里,勢不可擋的氣勢。
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
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礙后尋找其他的出路,成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為什么說壺口瀑布“濃縮一個世界”?
小小的壺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種形態(tài),兼容人的各種情感,象征各種人性。這里的世界即指客觀世界,也指人的情感世界。
氣勢磅礴柔和細碎剛中帶柔
視角轉(zhuǎn)換,收回腳下,描寫長年被黃河沖刷侵蝕的河底巨石
原來這柔和之中只有寬厚絕無軟弱,當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力相較,奮力抗爭。
以水喻人,賦予水以人的情感,生動地寫出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精神。
你看,日夜不止,這柔和的水硬將鐵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剁”這個動詞,生動地寫出了黃河河水對河床硬石的沖擊程度之強的特點,表現(xiàn)出了黃河水堅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堅忍不拔的精神。
作者采用定點換景的寫法,立足點是“河心”,先寫水,后寫石,視角反復(fù)轉(zhuǎn)換。俯視龍槽,河中有河,重在“奇”;仰觀河面,濁浪奔涌,“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重在“雄”;看河水沖跌而下,碎成水霧,重在“險”。以上三重境界,從美學(xué)角度來看都屬于陽剛、崇高一類。接下來細寫龍槽附近的河水,不僅形態(tài)豐富多樣,還映著七色彩虹,“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美。最后給巨石一個特寫,景物由“多樣”返歸“單一”,巨石“靜”的形態(tài)蘊含著河水“動”的力量,有一種震撼人心的美。 文中描繪的多個畫面呈現(xiàn)出多種景物,有大有小,由遠有近,有靜有動;表現(xiàn)出多重意境,剛?cè)岵?,層次分明,情景交融。這樣就使得《壺口瀑布》展現(xiàn)出一種審美意義上的立體感。
作者由黃河之水想到了什么?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么一下子集納了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tài),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情感。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作者看壺口瀑布,由黃河集納了海、河、泉、霧所有水的形態(tài),想到人的各種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懷。 正因為如此,在作者筆下黃河之水也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對黃河之水的描寫之中。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br/> 運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并運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和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黃河寬厚的雄壯之美,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抒發(fā)了對自然的熱愛,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贊美之情。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描繪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從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賦予了黃河一種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7 壺口瀑布課堂教學(xué)課件ppt,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壺口瀑布,游記的分類,載歌載舞,三年五載,汨羅江,形容水流動的聲音,晉陜兩省邊境,第一次雨季,第二次枯水季節(jié),隱隱如雷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17 壺口瀑布優(yōu)秀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7 壺口瀑布教案配套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堂·導(dǎo)入,學(xué)習(xí)·目標,預(yù)習(xí)檢測,猜詞語,品析·語言,拓展·延伸,壺口瀑布,民族魂,母親河,初到壺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