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①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④低溫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也可凝固成雪花狀藍色固體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
生產生活中需要大量的氧氣,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獲?。?br/>上述兩種工業(yè)制氧過程,是屬于什么變化過程?
高錳酸鉀 (KMnO4)
氯酸鉀 (KClO3)
過氧化氫 (H2O2)
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
KMnO4 →K2MnO4+MnO2+O2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KClO3→KCl+O2
H2O2→H2O+O2
二氧化錳 (MnO2)只起改變反應速度的作用,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這種物質叫做催化劑。
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氧氣不易溶解于水。
1、向上排空氣法(瓶口向上)
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中,手握試管等容器,如果有氣泡從導管口逸出,放手后導管末端回流一段水柱,表明裝置不漏氣。
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下端浸沒,塞緊橡皮塞,夾緊彈簧夾后,繼續(xù)加水,使漏斗管內的液面高于瓶內液面,停止加水觀察。液面差不變,表明裝置不漏氣。
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tài)及反應條件。
(2)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
(3)酒精燈應用外焰加熱
(4)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1/3處
(5)火焰應加熱在試管底部
(6)酒精量不少于1/4,不多于2/3
(7)排水收集時導管不能太長
1.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 在試管中裝入約 7克高錳酸鉀,并把一團棉花放在試管口,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管口,使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
3.點燃酒精燈,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受熱均勻后將火焰集中在藥品處加熱。
4. 當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后,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收集氣體。
5. 停止加熱時,先把導管移離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
6. 觀察收集到氣體的顏色。
步驟簡記: “查-裝-定-點-收-離-熄”諧音記憶: “茶-莊-定-點-收-利-息”
防止試管受熱不均而破裂。
為了排盡試管內的空氣,防止收集的氧氣不純。
氣泡連續(xù)、均勻地放出。
1、為什么在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
2、為什么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4、為什么剛出現氣泡時不能立即收集?什么時候才可以開始收集氣體?
3、為什么要來回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受熱均勻?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防止試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入試管底而使試管破裂。
5、集滿氧氣后,為什么要先從水槽中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而使試管破裂。
6、為什么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
有利于試管內空氣排出。
7、為什么加熱前,試管外壁要保持干燥。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燈芯不能 碰到試管。結束時,熱的試管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
2、轉動分液漏斗活塞滴加過氧化氫,待裝置中排凈空氣后,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并驗證收集的是氧氣
1、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0~50毫升15%的H2O2,在燒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0.5克MnO2
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加入少量的高錳酸鉀也能使產生氧氣的速度加快。你知道原因嗎?
高錳酸鉀反應后能產生二氧化錳,二氧化錳能做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
分析下述化學變化有何共同點?
1.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制取氧氣時,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A.氧氣的密度大,易導出 B.試管底部高,便于加熱 C.防止藥品中水分蒸發(fā)在試管口冷凝倒流,導致試管炸裂 D.可以產生較多的氧氣
根據表中五種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問題。
(1)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是 。(2)用如圖所示盛滿水的集氣瓶收集CH4,氣體應從 端進入。
用知識框架的形式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呈現出來。
利用氧氣與氮氣的沸點不同。
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章 空氣與生命第1節(jié) 空氣與氧氣優(yōu)質課ppt課件,文件包含31空氣與氧氣3pptx、31空氣與氧氣3教學設計表格式doc、31空氣與氧氣3學案含答案doc、雙氧水制氧氣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1節(jié) 空氣與氧氣精品ppt課件,文件包含第1節(jié)空氣與氧氣pptx、第1節(jié)空氣與氧氣docx、浙江教育版科學八年級下冊第3章31練練基礎題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3章 空氣與生命第1節(jié) 空氣與氧氣備課課件ppt,文件包含31《空氣與氧氣》第2課時課件ppt、31《空氣與氧氣》第2課時導學案doc、31《空氣與氧氣》第2課時教案docx、31《空氣與氧氣》第2課時練習doc、鐵絲燃燒mp4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