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一個發(fā)源于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cè)丝跒椋?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qū))。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huán)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苗族人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
苗族飛歌是一種最有代表性的典型苗歌,又稱之為吼歌、喊歌、山歌,是青年男女隔山隔水的情況下,為互表誠意,邀約游方而放聲抒懷的一種情歌。在迎送客人和宴酣時,有時也用飛歌。飛歌曲調(diào)有掛丁、凱棠、灣水三種。樂曲終止音低。
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苗族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
上海民族樂團俞遜發(fā)創(chuàng)制的新型吹奏樂器。用黃枯竹或小水竹制作,也可用長莖竹、鳳眼竹或紫竹。在一段短而細的竹管上,中間開一吹孔,利用管端的自然孔,成為兩孔口笛,若在近吹孔處再開三個音孔,則為五孔口笛。兩孔口笛,管長4.8厘米,右端為第一孔,左端為第二孔,左、右端內(nèi)徑分別為1.05和1.1厘米,吹孔距左、右端分別為2.3和2.5厘米;五孔口笛,管長7.4厘米,左、右端內(nèi)徑為0.95和1厘米,吹孔距左、右端為3.45和3.95厘米,吹孔橢圓形,音孔圓形,直徑均為0.5厘米。
樂曲以清新、優(yōu)美的旋律緩緩奏出,描繪一幅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麗圖景,加之歡快、熱烈的節(jié)奏,刻畫苗族人民開朗、愉悅的心情及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樂曲的引子部分以苗族音樂中極富民族特點的“飛歌”旋律為基礎(chǔ),描繪了苗家山寨幽靜、恬淡的自然風景,笛子運用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擬百鳥在晨曦中清脆婉轉(zhuǎn)的鳴唱,仿佛讓聽眾置身于清新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大森林之中。小提琴模仿二胡滑音和笛子花舌音等的演奏手法,模擬各種鳥類在晨曦中的鳴叫,鋼琴配合鳥鳴的回聲,回蕩山谷,猶如大山深處、密林之中的百鳥在晨曦中盡情地歡唱。
上海人。從小跟父親陳歌辛學習音樂,十歲起隨匈牙利鋼琴家伐勒學鋼琴。建國后入部隊文工團,十五歲開始音樂創(chuàng)作。1955年進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大學四年級時,與何占豪合作創(chuàng)作了蜚聲國內(nèi)外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以后又編寫了《苗嶺的早晨》、《我愛祖國的臺灣》、《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清水江戀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樂作品。
課間活動請同學們注意安全
這是一份2021學年唱歌 憶江南圖片ppt課件,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綠如藍,憶江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年級下冊欣賞 京調(diào)教課ppt課件,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完整聽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第三單元 學戲曲欣賞 唱臉譜示范課課件ppt,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十字繡,京劇有四大表演手段,四大基本功,丑小花臉,京劇樂器三大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