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本課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利用現(xiàn)成材料設計服裝,而且要求在制作方法上突出多樣性與創(chuàng)新性。在這一方面,教材里所呈現(xiàn)的作品具有很大的借鑒價值。通過這一美術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服裝設計的樂趣,感受服裝設計的視覺美,自信的參與服裝表演展示活動,領悟美術在實際生活中的獨特價值。
二、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服裝設計的三大元素——造型、色彩、材質(zhì)等簡單知識。了解衣服的裝飾和設計方法,學習用多種材料裝飾、設計制作花衣服。
技能:學習運用彩紙、廢舊材料等多種材料來設計制作花衣服。
2.通過欣賞、觀察、探究等手段,運用折、卷、撕、粘、組合、鏤空等技法,設計制作花衣服。培養(yǎng)學生敢于想象、宣揚個性,勇于實踐的創(chuàng)新精神,形成設計意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設計造型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生活中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體驗設計制作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學習用多種廢舊材料設計、制作衣服。
2.教學難點:利用多種材料巧妙設計有創(chuàng)意的衣服。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游戲導入
教師語言:老師將手中的紙剪三下,再折一折,變成了什么?
板書:
2.出示課題
教師語言:今天我們要一起去感受設計服裝。
課題:《我設計的服裝》
(二)講授新課
1. 介紹服裝的文化
服裝的發(fā)展及演變
欣賞一組圖片,了解服飾的演變及功能。 人類歷史也是一部燦爛的服裝史,服裝使人和動物有了區(qū)別。
A.遠古時代的人們穿什么材料做的服裝?(樹葉、動物皮毛等,配飾為天然美石、魚骨、貝殼等)服裝對他們的主要作用是護體、遮羞、御寒。
B. 到了有歷史記載的年代(如唐朝),人們穿什么材質(zhì)的衣服?(布匹、綾羅綢緞等)再到現(xiàn)在的文明社會,人們穿著又有什么變化?(服裝材質(zhì)種類繁多,款式多姿多彩)服裝的主要作用又多了一項——裝飾。
教師語言:中國人稱自己為“衣冠王國”?!兑讜飞暇瓦@樣寫:“皇帝堯舜垂衣裳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衣服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那最早出現(xiàn)的服裝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欣賞圖片。(原始服裝——唐朝服裝——現(xiàn)代牛仔服裝)
教師總結:最早的服裝是用獸皮制作的是從保暖功能上考慮的。唐朝的絲綢之路使唐朝經(jīng)濟、文化、服飾等方面達到歷史鼎盛時期。這個時期衣著布料華麗,圖案精美。現(xiàn)代社會,制作服裝的面料更加多樣化。
2.服裝的分類及作用
(1)教師語言:服裝定義,指的是衣服、鞋、包、玩具、飾品等的總稱,多指衣服。人類最初的衣服是用獸皮制成的,包裹身體的最早“織物”用麻類纖維和草等制成。分類:教師語言:今天咱們一起去逛逛服裝店。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教師總結:按年齡分:成人服裝、老年服裝、兒童服裝(為兒童設計的服裝簡稱童裝)。
按特殊功能分:耐熱消防服、不透水的潛水服、宇航服。
按材料分:環(huán)保材料和普通面料。
(2)作用:
教師語言:人類的服飾,主要是為了滿足護體、遮體、避寒和裝飾四個方面的需要。在人類服飾文化中,真正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還是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美”,它推動著幾千年來服飾的不斷更新,人們對于美的追求為服飾的發(fā)展提供了動力。人類的服飾天地便成了一個神奇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3)服裝設計的三要素:
教師語言:剛才同學們欣賞了這么多的圖片,你認為設計服裝的關鍵要素是什么?
教師總結:三要素:樣式、圖案、顏色。
(4)分析經(jīng)典服裝的樣式、圖案、顏色
教師語言:
服裝1.用密集的線條作為服裝設計的主要元素,腰部的裙擺采用近似圓形的
設計。此外,對于竹條材質(zhì)的應用也是別具匠心。突出服裝的造型美,材質(zhì)。
服裝2.這套服裝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超人。色彩上大面積冷暖對比。
服裝3.這套服裝是短上衣配長筒裙,整體采用椎體的設計。裙子表面用疊加
的葉子從大到小有序的排列凸顯層次感。元素排列的造型美,規(guī)則美。
服裝4.圖案上是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圖案大小不同,疏密有致。
(5)服裝效果圖設計
教師語言:在設計服裝時,考慮款式、色彩搭配,所以在設計之前要設計效果圖。
書中作品
教師語言:三原色加黑白,彰顯了均衡之美。鄰近色的設計增加了柔和之美。
(7)實物探究服裝的結構
教師語言:今天同學們都穿來了漂亮的衣服!想互相欣賞展示一下!
分組探究:1.分析服裝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可以概括成什么形狀?
2.看一看服裝的色彩怎樣搭配會更好看?
3.摸一摸服裝的面料有什么特點?
4.說一說這件衣服的設計亮點!
教師總結:(展板)上衣、褲子和裙子都是服裝。上衣是由衣身、領子、袖子、下擺、帽子、兜 、扣子、圖案等部分組成。衣身和袖子可以概括成長方形或梯形,領子有半圓形、三角形等。
服裝:男裝:短袖,長袖,七分袖;褲子:短褲,長褲,七分褲
女裝:短袖,長袖,七分袖;褲子:短褲,長褲,七分褲
裙子,長裙,短裙,連衣裙
教師語言:補充,拼擺。同學們看,這些只是服裝的基本樣子。想一想,可以怎樣在這些基本型上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
教師總結:就是在這些材料上做材料添加!教師演示用紙盒做兜、用吸管做領子、用一次性盤子做背帶、用廢報紙和軟包裝做裙子等。
教師小結:褲子、裙子除了可以把長變短以外。還可以進行鏤空設計。教師演示褲子的功能性(軟包裝袋子)、裙子的鏤空圖案(紙袋鏤空)等。
8.對比作業(yè),分析衣服圖案、顏色的設計方法。
教師語言:(1)衣服的哪些位置可以裝飾圖案?
(2)播放課件:對比學生作業(yè),感受不同圖案設計的美感。
A. 圖案裝飾位置不同
你喜歡哪一件的設計?為什么?
B. 圖案排列方式不同
哪件衣服給你更輕松活潑的感受?
教師總結:對稱:穩(wěn)重大方 不對稱:輕松活潑
(3)樣式、圖案相同,色彩不同的衣服你更喜歡哪件?
A.柔和
B.鮮艷
C.同類色
教師總結:通過對比觀察感受不同色彩搭配的不同美感。
(三)教師示范
教師語言:在模特架上示范幾種服飾的變化方法。
(1)報紙制作小背心及百褶裙;塑料桌布、碎布料裹出禮服裙;羽毛搭配出頭飾;彩紙折出帽子等。
(2)介紹服飾分開制作、組合制作、整體制作的不同方法。前片、后片、袖口、領子不同零件可以運用的剪裁方法等。
(3)學生再次觀察身邊現(xiàn)有的服飾小玩偶,討論制作方法。結合范例介紹捆扎法、纏繞法、粘貼法、串聯(lián)法、編織法、折紙法、裝飾法等方便立體制作的手法。
三、藝術實踐
再過不久就是我們學校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jié)跳騷市場活動了。今年咱們新增加了一個創(chuàng)意服裝T臺秀的展示環(huán)節(jié)!請每位小設計師巧用材料,通過剪、貼、畫、組合等方法,設計一套造型新穎、色彩亮麗的童裝參加展演活動!每個小組先來商量設計方案。
四、評價總結
教師導言:請每個組的模特穿上本組設計的服裝和組長走上T臺!跟隨動感節(jié)拍走模特步!由組長介紹作品的材料和設計想法!老師對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突出的作品進行特別表揚!讓學生有自我展示的大平臺,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學生對自己作品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展示鮮明的個性特征、服裝形態(tài)、人物形態(tài),讓孩子們在舞臺上盡情釋放自己,讓創(chuàng)意才華在多維空間展示。色彩斑斕的個性服飾放大了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在樂曲的烘托下配合講解,演繹特別的服飾文化,體會設計之美帶來的震撼!
五、知識拓展
1. 換裝小游戲,多嘗試幾種風格看看自己的穿衣搭配感覺如何。
2. 鼓勵學生將設計帶進生活。不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服飾的文化總是鮮明地體現(xiàn)了時代的特點和民族的特色,總是充分地浸透了文化的主體特征。我們要珍視這種文化,并將之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服飾上的標新立異作為服飾文化發(fā)展的一條規(guī)律,得到了肯定、遵循與支持,服飾文化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將更為廣闊、更為自由。
3.將來在學校、社區(qū)乃至更大的舞臺上勇敢展示自己,參與大型“時裝秀”。憑借我們的雙手,普通的材料可以變成精美的作品,讓我們用雙手去美化生活,裝扮世界!
這是一份小學美術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8課 我設計的服裝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題與課時,課標要求,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資源與建議,學習過程,學后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美術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8課 我設計的服裝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習領域,課時建議,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8課 我設計的服裝一等獎教學設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學生練習,鞏固新知,布置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