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這一文體的特征。   2、學習和積累有關(guān)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3、領(lǐng)悟文章內(nèi)容與思想內(nèi)涵。預習思考1.掃除字詞障礙: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并注意它們的字形。     惴栗     施施                   攢蹙     滿    培塿                              斫榛莽        2.解題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始得西山宴游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寫偶識西山的欣喜,寫西山形勢的高峻,寫宴飲之樂,寫與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3.作者介紹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世稱河東先生。自幼聰慧好學,21歲中進士第,26歲中“博學宏詞”科,授官集賢殿正字。后改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與韓愈、劉禹錫同事。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積極參加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活動,罷“宮市”,免雜稅,打擊貪官,但遭宦官、藩鎮(zhèn)等腐朽保守勢力反對,革新集團失敗了,其成員遭到迫害,叔文被殺,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長達10年,后雖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貶為州刺史。在柳州任職時,主持開挖水井,興辦學校,廢除奴婢制度,深受當?shù)孛癖姁鄞?。病逝于柳州住?/span>,世稱柳柳州。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響,曾提出“官為民役”的觀點。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卻成就卓著,表現(xiàn)在寓言、傳說、山水游記等散文方面,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作游記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他的游記散文繼承了《水經(jīng)注》的傳統(tǒng),注重對景物客觀細膩地描寫,同時他又將這種游記體散文的創(chuàng)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特別是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主觀情感融合在對景物的描繪之中,正好合了清朝學者王國維的那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柳宗元山水游記的典范之作“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八記是一組文章,是一個整體,首尾呼應(yīng),它是柳宗元在永州時所作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痛苦感受和激憤心。 
 合作討論一.疏通文意,注意文言知識。第一段內(nèi)容概要:                                      1.余自為     人,居     州,      惴栗      (  ?。?/span>也,則施施(  ?。?/span>而行,漫漫(  ?。?/span>游。翻譯:                                                                                                                                   2.(  ?。?/span>與其(  ?。?/span>上高山,入深林,(  ?。?/span>回溪,幽泉怪石,(  ?。?/span>遠不到。到則(   )而坐,傾壺而醉。醉則(  ?。?/span>(  ?。?/span>枕以臥,臥(  ?。?/span>夢。意有所(  ?。?/span>,夢亦同(  ?。?/span>(  ?。?/span>而起,起而歸。 翻譯:                                                                                                                                                                                                                                    .以為凡是(  ?。?/span>州之山異態(tài)(  ?。?/span>者,皆我有也,而未始(   )知西山之特。 翻譯:                                                                                                                                                               二.(1)誦讀第一段,說說西山之外的眾山漫漫而游給了作者什么樣的感受?作者為什么先寫漫游眾山?   (2)第一段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又包含什么哲理?  課后作業(yè)背誦并默寫第一段                                                                                            二.翻譯下列短文中的句子炳燭而學晉平公問于師曠:“吾年七十,欲學,恐已矣?!睅煏?/span>:“何不炳燭呼?”平公日:“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日:“善哉!”(選自漢·劉向《說苑》)[注釋] 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炳燭:點燃蠟燭。[文化常識]“師曠”及其他。師曠是個盲樂師,他名字叫“曠”,但不姓“師”,因為他是當時著名樂師,所以叫“師曠”。這種以職業(yè)為姓的現(xiàn)象在春秋時還有:有個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稱“匠石”,有個著名的制作車輪的師傅名扁,世稱“輪扁”。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                                                ___       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譯文                                                                      __   自助餐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獨坐敬亭山                           江 雪       李 白                             柳宗元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注]敬亭山在宣州,《獨坐敬亭山》作于天寶十二載,距李白被迫離開長安整整十年。《江雪》大約作于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1)古人評《獨坐敬亭山》有云:兩不厭妙矣,傳獨坐之神。古人為什么這么說,請你出合理的鑒賞。   (2)《江雪》借漁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fā)了政治上的抑郁苦悶。請分析本詩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對塑造漁翁這一形象所起的作用。  《江雪》賞析:首先,它創(chuàng)造了峻潔清冷的藝術(shù)境界。單就詩的字面來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繪的重心,占據(jù)了畫面的主體地位。這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竿長釣。二字已經(jīng)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孤傲不群的個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還嫌意興不足,又為漁翁精心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袤無垠、萬籟俱寂的藝術(shù)背景: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往日沸騰喧鬧,處處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因何這般死寂呢?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鳥不飛,人不行。冰雪送來的寒冷制造了一個白皚皚,冷清清的世界。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此時此刻,他的心境該是多么幽冷孤寒呀!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極力描繪漁翁垂釣時候的氣候和景物,淡筆輕涂,只數(shù)語便點染出峻潔清冷的抒情氣氛。其筆觸所到,連亙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蓋萬里。沈德潛評論說清峭已絕。顧璘則說絕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這首詩的境界創(chuàng)造來說的。 
    其次,詩歌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貶謫永州以后不甘屈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tài)。蘇軾稱贊柳宗元末尾兩句,說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蘇軾所謂人性,即指詩人的情感熔鑄。人性有隔的對立面便是人性無隔,做到人性無隔,亦即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們知道,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后,連遭貶斥,卻始終保持著一種頑強不屈的精神狀態(tài)。他的永州八記,專寫窮山僻壤之景,借題立意,寄托遙深,凡一草一木,均坦露出他極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孤傲脫俗的個性也得以充分展現(xiàn)。這首詩中的漁翁形象,身處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無人煙之境而處之泰然,其風標,其氣骨,其守貞不渝的心態(tài),著實令人欽慕。
    最后,這首詩的結(jié)構(gòu)安排至為精巧。詩題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筆并不點題,他先寫千山萬徑之靜謐凄寂:棲鳥不飛,行人絕跡。然后筆鋒一轉(zhuǎn),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竿而釣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結(jié)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題。《獨坐敬亭山》賞析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獨坐敬亭山》通過對敬亭山的吟詠,抒發(fā)了詩人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之情,表現(xiàn)了詩人倔強、孤傲、清高的精神,暗示了自己因為強烈要求個性解放、反抗封建權(quán)貴而遭到的排擠和迫害的苦悶,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暫的安慰和解脫。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意思是說:天色將晚,所有的鳥兒都從高空中消逝了,連僅有的一朵云彩也不肯停留,悠閑地飄走,這里表面為寫景,實則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封建社會世態(tài)炎涼的可悲現(xiàn)實。在這首詩中,以“眾鳥”和“孤云”所隱喻隨波逐流的世人俗流,與詩人的巋然“獨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氨M”、“閑”二字因詩人的“獨坐”而產(chǎn)生,也好反襯出詩人的孤獨感。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二句,是指詩人只有和敬亭山相互間才能久看而不感到厭倦;就是說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時,以敬亭山的雄偉壯麗與眾鳥的喧囂渺小、孤云的輕浮相比,更顯出詩人人格的高潔、偉岸,表現(xiàn)了詩人不屈不撓、決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參考答案](1)兩不厭用擬人的手法,表面寫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xiàn)人間的無情,點出字。從而表達出詩人孤獨寂寞的情感。(2)前兩句用了烘托的手法,用千山”“萬徑這樣廣闊的背景來烘托漁翁特立獨行的形象,用鳥飛絕”“人蹤滅的幽靜沉寂的環(huán)境,烘托出漁翁清高孤傲的情感世界。  

相關(guān)學案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一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問題探討)求學之道勸學(節(jié)選)導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一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問題探討)求學之道勸學(節(jié)選)導學案,共4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一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問題探討)求學之道勸學(節(jié)選)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一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問題探討)求學之道勸學(節(jié)選)學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會比喻描繪】,【學會比喻評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一沁園春·長沙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一沁園春·長沙學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課下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一電子課本

始得西山宴游記

版本: 蘇教版

年級: 必修一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wù)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guān)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