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b兩點的場強一定相等
B.該點電荷一定沿等勢面移動
C.作用于該點電荷的電場力與其移動方向總是垂直的
D.a、b兩點的電勢一定相等
[分析] 在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電勢能的變化εa-εb=qUa-qUb=qUab.當a-b=0時,則Uab=0,即a、b兩點的電勢一定相等.D正確.
在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電勢能的變化,只跟電荷的始末位置有關,跟它的具體路徑無關.只要電荷的始、末位置在同一個等勢面上,電勢能的變化一定等于零,電場力一定不作功(W=εa-εb),因此電荷不一定沿等勢面移動.因等勢面上各點的場強方向必與等勢面垂直,即電荷在等勢面上受到的電場力與等勢面垂直,可見電荷所受的電場力也不一定與移動方向垂直,所以B、C都錯.
場強與電勢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它們分別從力的屬性和能的屬性上描述電場.在電場中場強大的地方電勢不一定高,電勢高的地方場強不一定大;場強相等的地方電勢不一定相等,電勢相等的地方場強不一定相等.所以,A錯.
[答] D.
【例2】 圖1中實線條是一個電場中的電場線,虛線是一個負試驗電荷在這個電場中運動的軌跡。如果電荷是從圖中a處運動到b處,則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 ]
A.電荷從a到b,運動的加速度變小
B.電荷在b處的電勢能大
C.b處的電勢高
D.電荷在b處的速度小
[誤解一] 選(A)。
[誤解二] 選(C)。
[正確解答] 選(B),(D)。
[錯因分析與解題指導] 本題是識別電場圖示方法的常見題,這類題型雖無復雜運算,但涉及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較多,因而差錯較多。思考方法大致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確定電荷的受力方向。例如,由本題運動軌跡易知電荷受圖2中電場力F才改變運動方向。(2)由電場力方向確定電場線指向。本題當如圖2中箭頭所示。(3)利用結論“電場方向即電勢降低的方向”來判定各處電力作用下負電荷從電勢高處移向電勢低處”)。(4)根據電場力做功的正、負,判斷電荷電勢能的變化,從而知道電荷動能的變化。本題是電場力對電荷做負功,則電荷的電勢能增加,因能量守恒,則其動能減
在電勢高處電勢能小,所以從 a→b時電荷的電勢能增加);(5)凡電場線密處場強一定大。本題中b處場強大,電荷受電場力大因而加速度也大。
[誤解一] 通常出自一種思維習慣,即一開始就認定靠a端有正電荷作為場源;[誤解二]則認為電場線密處場強大,電勢也就高。這些想法均不符合“電場”的一些基本知識,所以,對電場基礎知識的掌握,是解好同類習題的基礎。
【例3】 如圖1所示,q1和q2為兩靜止的等量異號電荷,MN是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一帶電粒子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到MN上一點P時的速度為v0,方向指向兩電荷連線的中點O。經很短的時間,粒子速度為v,則有 [ ]
A.v<v0
B.v=v0
C.v>v0
D.無法確定
[誤解一] 選(B)。
[誤解二] 選(D)。
[正確解答] 選(C)。
[錯因分析與解題指導] 這是涉及等量異號電荷電場的習題,要求對這個電場有一定了解。圖2中虛線是在學生實驗中已認識的等勢線,其中的電荷連線中垂線MN比較特殊——它的電勢值為零。帶箭頭的實線是電場的電場線,注意電場線處處與等勢線互相垂直
[誤解一] 之選(B),是認為帶電粒子沿等勢線MN運動,則電場力不做功,故速度不變。但實際上在帶電粒子到達P點時,因P處場強 E的方向垂直MN,則粒子受的 電場力必與v0夾成角度,故帶電粒子將作曲線運動而偏離等勢線MN。于是電場力要對粒子做功。且不管粒子帶什么電,它總是朝電場力那個方向偏移,所以電場力總是作正功。這樣,帶電粒子的電勢能減小因而動能增加。[誤解二] 顯然是沒有能夠分析到這個層次,覺得題中電場方向未定,帶電粒子的電性也未定,電場力作正功還是負功無法確定,所以速度變化無法確定。
【例4】 圖中A.B、C三點都在勻強電場中,已知AC⊥BC,∠ABC=60°,BC=20cm.把一個電量q=10-5C的正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功為零;從B移到C,電場力做功為-1.73×10-3J,則該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和方向是 [ ]
A.865V/m,垂直AC向左
B.865V/m,垂直 AC向右
C.1000V/m,垂直 AB斜向上
D.1000V/m,垂直 AB斜向下
[分析] 把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不做功,說明A 、B兩點必位于同一個等勢面上.題中指明勻強電場,等勢面應為平面.且場強方向應垂直等勢面,可見,A、B不正確,可先排除.
根據電荷從B移到C的做功情況,得B、C兩點電勢差
即B點電勢比C點低173V,因此,場強方向必垂直AB斜向下,其大小
[答] D.
【例5】 如圖1所示,地面上方有勻強電場,取場中一點O為圓心在豎直面內作半徑R=0.1m的圓,圓平面與電場方向平行。在O點固定電量Q=5×10-4C的負點電荷,將質量為m=3g,電量q=2×10-10C的帶電小球放在圓周上的a點時,它恰好靜止。若讓帶電小球從a點緩慢移至圓周最高點b時,外力需做多少功?
[誤解] 由題意可知,小球在a點時受重力mg、庫侖力F、勻強電場的電場力qE而平衡(圖2)。
從a→b緩慢移動含義是△Ek= 0。設所加外力做的功是W外,由W=△Ek,得
W外=mgR+FR+qEcαR
-qEsinαR=0
∵qEcsα=mg,qEsinα=F
∴W外=0
[正確解答] 小球受mg、F、 qE三力而平衡時(參看圖2),應有
∵a、b都在點電荷Q的電場的等勢線上,∴小球從a→b時庫侖力F做功為零。
設所加外力做的功為W外,由W=△Ek
得W外-mgR+qEcsαR-qEsinαR=0
代入數據得W外=9×10-3J
[錯因分析與解題指導] 在本題中,加在小球上的外力及小球移動的路徑均屬不明,不能從 W=FS去求外力做的功。[誤解] 能想到從動能定理入手求解,并注意到題意隱含動能不變這個條件,都是正確的。但[誤解]先是由于知識的缺陷,不知道a、b兩點在電荷Q的電場的同一條等勢線上,電荷從a→b庫侖力做的功應為零。然后,為了求庫侖力的功,用了勻強電場中電場力的功的算法(W=FR),殊不知在小球移動時,它受的庫侖力是一個變力,不能照搬這個方法來算它的功。
至于勻強電場對小球的電場力所做的功,在本題情況下用W=qU和W=qEd來算都有不方便之處。因此,正確解答中是用電場力qE的兩個正交分力的功來代換的,這就簡化了計算的過程,是一個有效的思維方法。
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冊3 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導學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即學即用,達標檢測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冊3 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導學案及答案,共11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冊3 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學案,共11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課前預習,學習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