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經(jīng)歷再次建構(gòu)角概念的過程,知道角是“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學會角的表示方法。
2.通過畫一畫、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等活動,培養(yǎng)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會數(shù)學探索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
[教學難點]認識角的特點并能解釋“角的大小與兩邊長短無關(guān)”的原因。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學具:三角板
[教學過程]
前置復習,提出問題
(一) 前置復習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直線、線段和射線的知識。線段、射線、直線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點?有什么相同點?
讓學生自由回顧交流并總結(jié)完成表格。(課件出示問題及表格)
在學生的回答中完善知識,完成表格:(見圖1)
圖1
【設計意圖】對上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wǎng)絡,整理學習思路,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提出問題
師:過一點畫兩條射線,形成的是什么圖形?
先讓學生自由回答,再引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畫。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一)初步觀察
預設:
師:過一點畫兩條射線,形成的是什么圖形?
預設:形成了一個角。
(二)揭示概念
師:什么是角?
預設:尖尖的,都有一個頂點,有兩條邊。
師:對,以前我們認識過角。今天我們知道了怎么可以得出一個角?
演示課件,演示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角”。 教師點撥并板書: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三)生活中的角
師:說說你見過的角。
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的角。
小結(jié):我們?nèi)绻脭?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角,書包里、教室里、校園里、家里、上學的路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角。
(四)角的表示方法
師:這么多的角,我們怎么表示區(qū)分它們呢?
1.一般角的表示方法1。
為了區(qū)別每一個角,通常我們要用數(shù)字給每個角畫上弧線,注上編號。
教師演示表示法,記作∠1,讀作:角一。
教師強調(diào):記角的符號上面是一斜撇,線面是一平平的橫,和“
這是一份青島版(五四學制)(2024)三年級下冊五 繁忙的工地——線和角精品教案及反思,共5頁。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青島版(五四學制)(2024)三年級下冊五 繁忙的工地——線和角一等獎教學設計,共6頁。
這是一份青島版(五四學制)(2024)三年級下冊五 繁忙的工地——線和角優(yōu)質(zhì)教案,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