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碱}型:39基于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

一、單選題(共15題)
1.完全相同的兩個恒容容器甲和乙,已知甲中裝有SO2、O2各1 g,乙中裝有SO2、O2各2 g,在同一溫度下反應,2SO2(g)+O2(g)2SO3(g)達平衡后,甲中SO2的轉化率為a%,乙中SO2的轉化率為b%,則(   )
A.a%>b% B.a%<b% C.a%=b% D.無法判斷
2.一定條件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對于可逆反應,若X、Y、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均不為零),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X、Y、Z的濃度分別為、、,則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 )
A.
B.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3
C.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容器內的壓強不再變化
D.的取值范圍為
3.180℃時,將0.5 mol H2和1 mol CO2通入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生成甲醇蒸氣(CH3OH)和某無機副產物,測得各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部分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在0~3 min內,CH3OH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C.在3~10 min內,反應仍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
D.10 min時,再通入0.5 mol H2和1 mol CO2,可提高H2和CO2的轉化率
4.2SO2(g)+O2(g)2SO3(g)ΔHK2
C.新平衡時,Z的濃度大于原平衡2倍,K1=K2
D.反應過程中,化學反應速率同等程度增大,K1=K2
12.在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2SO3 (g) 2SO2 (g)+ O2 (g) — Q (Q>0),其中SO3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0~8min內v(SO3)=0.025mol/(L·min)
B.8min時,v逆(SO2)=2v正(O2)
C.8min時,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D.若8min時將容器壓縮為1L,n(SO3)的變化如圖中a
13.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測得某一時刻SO2、O2、SO3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數(shù)據(jù)可能存在的是(  )
A.SO2、O2濃度分別為0.4 mol·L-1、0.2 mol·L-1
B.SO3濃度為0.25 mol·L-1
C.SO3濃度為0.4 mol·L-1
D.SO3、SO2濃度均為0.15 mol·L-1
14.T℃,將2 mol X和1 mol Y充入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已知:2X(g)+Y(g) 2Z(s)△H=-M kJ·mol-1。10 min后達到平衡,生成0.2 mol Z,共放出熱量N kJ,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10 min時,X的反應速率為0.02 mol·L-1·min-l
B.在0~10 min內,Y的反應速率為 mol·L-1·min-l
C.無法計算該溫度下Y的平衡轉化率
D.反應達平衡后,保持T℃,通入稀有氣體增加壓強,則化學反應速率變快
15.在2 L恒容絕熱(不與外界交換能量)容器中進行2A(g) +B(g) =2C(g)+D(s)反應,按下表數(shù)據(jù)投料,反應10 s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體系壓強升高,前10s內v(A)= 0.025 mol/(L?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達平衡時,2v正(A)=v逆(B) B.平衡后,增加D的量,平衡逆向移動
C.到達平衡時,n(B) =0.5 mol D.溫度升高,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


二、計算題(共6題)
16.恒溫下,將a mol N2與b mol H2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N2 (g) + 3 H2(g) 2NH3(g)。
(1)若反應某時刻t時,n t (N2) = 13 mol,n t (NH3) = 6 mol,則a =____mol;
(2)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16.8 L(標況下),其中NH3的含量(體積分數(shù))為25%,平衡時NH3的物質的量_____;
(3)原混合氣體與平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之比(寫出最簡整數(shù)比、下同),n(始)∶n(平) =______;
(4)原混合氣體中,a∶b =_____;
(5)達到平衡時,N2和H2的轉化率之比,α(N2)∶α(H2)= ______;
(6)平衡混合氣體中,n(N2)∶n(H2)∶n(NH3) =______。
17.一定溫度下,在1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2H4(g)和H2O(g),發(fā)生如下反應:,測得C2H4(g)的轉化率(α)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T1、T2表示溫度,速率方程:v正=k正·c(C2H4)·c(H2O),v逆=k逆·c(CH3CH2OH)(k是速率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


(1)N點:______(填“>”“<”或“=”)。
(2)溫度為T1時,測定平衡體系中c(H2O)=0.25 mol·L-1,則______L·mol -1。
18.已知CH4與CO2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反應,CH4(g)+CO2(g)2CO(g)+2H2(g)△H=+247.0 kJ·mol-1。在兩個體積均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起始時按表中相應的量加入物質,在溫度為753K下發(fā)生反應,CO2的平衡轉化率如下表所示:
容器
起始物質的量(n)mol
CO2的平衡轉化率
CH4
CO2
CO
H2
A
1
1
0
0
50%
B
1
1
2
2



(1)若容器A中反應從開始到平衡所用的時間為t min,則t min內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CO2)=___________(用含t的表達式表示)。
(2)溫度為753K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容器B中的反應起始時將_________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
(3)反應達到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此時v正________v逆(填“>”、“=”或“”、“=”或“”、“c+d,據(jù)此解答。
【詳解】
保持溫度不變壓強增大至原來的2倍,將容器的容積壓縮到原來容積的一半,假定平衡不移動,Y濃度變?yōu)樵瓉淼?倍,達到新平衡時,物質Y的濃度是原來的1.6倍,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應由a+b<c+d,
A.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溫度不變K值不變,K2=K1,選項A錯誤;B.新平衡時Y的濃度為原來的1.6倍,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溫度不變則K1=K2,選項B錯誤;C.新平衡時,平衡正向移動,體積為原來的一半但Z的物質的量增大,濃度大于原平衡的2倍,K1=K2,選項C正確;D.反應過程中,化學反應速率均增大,未達平衡前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K1=K2,選項D錯誤;答案選C。
【點睛】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題目難度不大,本題注意用假定法判斷,如果平衡不移動,則達到平衡時Y的濃度為原來的2倍,根據(jù)實際Y的濃度,判斷平衡移動。
12.D
【詳解】
A、0~8 min內v(SO3)==0.025mol/(L?min),選項A正確;
B、8min時,n(SO3)不再變化,說明反應已達平衡,v逆(SO2)= v正(SO2)=2v正(O2),選項B正確;
C、8min時,n(SO3)不再變化,說明各組分濃度不再變化,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選項C正確;
D、若8min時壓縮容器體積時,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逆向移動,但縱坐標是指物質的量,不是濃度,SO3的變化曲線應為逐變不可突變,選項D錯誤;
答案選D。
【點睛】
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速率的求算、平衡常數(shù)、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平衡移動的圖象分析,明確概念是解題的關鍵。
13.B
【分析】
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為可逆反應.化學平衡的建立,既可以從正反應開始,也可以從逆反應開始,或者從正逆反應開始,不論從哪個方向開始,物質都不能完全反應,利用極限法假設完全反應,計算出相應物質的濃度變化量,實際變化量小于極限值,據(jù)此判斷分析。
【詳解】
A.SO2和O2的濃度增大,說明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應,則SO2和O2的濃度濃度變化分別為0.2mol/L、0.1mol/L,因可逆反應,實際變化應小于該值,所以SO2小于 0.4mol/L,O2小于0.2mol/L,A錯誤;
B.如果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消耗SO2為0.05mol/L,O2為0.025mol/L,平衡時SO3為0.25mol/L,B正確;
C.SO3的濃度增大,說明該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氣完全反應,SO3的濃度的濃度變化為0.2mol/L,實際變化小于該值,C錯誤;
D.SO3、SO2濃度均為0.15 mol·L-1,硫元素不守恒,D錯誤;
答案選B。
【點睛】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建立,關鍵是利用可逆反應的不完全性,運用極限假設法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14.B
【詳解】
A. 化學反應速率表示的是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不能表示瞬時速率,故無法計算在10 min時X的反應速率,故A錯誤;
B. 10 min后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N kJ,設Y的物質的量減少了a mol,則根據(jù)反應方程式有:
2X(g)+Y(g) 2Z(s)△H=-M kJ·mol-1
1mol MkJ
amol NkJ
得a=mol,則v(Y)= = = mol·L-1·min-l,故B正確;
C. 10 min后達到平衡,生成0.2 mol Z,根據(jù)反應方程式可知,此時消耗Y的物質的量是0.1mol,則Y的平衡轉化率為:×100%=10%,故C錯誤;
D. 反應達平衡后,保持T℃,通入稀有氣體增加壓強,但因容器恒容,故反應物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故D錯誤;
答案選B。
15.D
【解析】起始時D的物質的量為0,則反應2A (g)+B(g)?2C(g)+D(s)只能向正反應進行建立平衡,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又容器的體積不變,而平衡時壓強增大,說明在絕熱條件下,混合氣體的溫度升高了,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A.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反應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根據(jù)方程式可知v正(A)=2v逆(B),A錯誤;B.D為固體,平衡時增加D,平衡不發(fā)生移動,B錯誤;C.前10s內v(A)=0.025mol/(L?s),則前10s內v(B)=0.0125mol/(L?s),平衡時消耗B的物質的量為:0.0125mol/(L?s)×10s×2L=0.25mol,所以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為:1mol-0.25mol=0.75mol,C錯誤;D.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后平衡向著逆向移動,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會減小,D正確;答案選D。
點睛: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根據(jù)題干數(shù)據(jù)正確判斷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為解答關鍵,注意熟練掌握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選項B是易錯點,注意D的狀態(tài)。
16.16 mol 8 mol 5∶4 2∶3 1∶2 3∶3∶2
【分析】
(1)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a值;

(2)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16.8 L(標況下),則氣體的物質的量是32mol,根據(jù)NH3的含量(體積分數(shù))為25%計算氨氣的物質的量;
(3)利用差量法計算原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
(4)根據(jù)(1)可知a=16,根據(jù)(3)可知原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是40mol;
(5)利用“三段式”計算N2和H2的轉化率之比;
(6)根據(jù)“三段式”判斷平衡混合氣體中各氣體的物質的量比;
【詳解】
(1)根據(jù)N2 (g)+ 3H2(g)2NH3(g)反應可推知:反應某時刻t時,n (NH3) = 6 mol,則消耗n (N2) =3 mol,開始加入n (N2)= 13mol+ 3mol =16mol;
(2)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16.8 L(標況下),則氣體的物質的量是32mol,NH3的含量(體積分數(shù))為25%,所以氨氣的物質的量是32mol×25%=8mol;
(3)設反應后氣體物質的量減少n;

n=8mol;所以原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是32mol+8mol=40mol,原混合氣體與平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之比40:32=5:4;
(4)根據(jù)(1)可知a=16,根據(jù)(3)可知原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是40mol,所以b=40mol-16mol=24mol;a∶b =16:24=2:3;
(5)

N2的轉化率為,H2的轉化率為,所以α(N2)∶α(H2)=1:2;
(5)根據(jù)

平衡混合氣體中,n(N2)∶n(H2)∶n(NH3) =12:12:8=3:3:2。
17.> 16.00
【分析】
根據(jù)速率方程以及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進行計算。
【詳解】
(1)反應達到平衡時,υ正=υ逆,即k正·c(C2H4)·c(H2O)=k逆·c(CH3CH2OH)可得平衡常數(shù)K=,N點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反應正向進行,則>;
(2)溫度為T1時,C2H4(g)的平衡轉化率為80%,設C2H4的起始濃度為c mol/L,平衡時c(C2H4)=0.2c mol·L?1,c(CH3CH2OH)=0.80c mol·L?1,已知c(H2O)=0.25mol·L?1,則K==。
18.
mol·L-1·min-1 1 逆向 > >
【分析】
(1)α=×100%,計算出△n(CO2),再根據(jù)v(CO2)=計算;
(2)根據(jù)三段式結合平衡常數(shù)K=計算;根據(jù)Qc與K的關系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Qc>K,平衡逆移,Qc<K,平衡正移,Qc=K,平衡不移動;
(3)反應的△H>0,正反應為吸熱反應,結合溫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分析判斷;
(4)結合等效平衡的原理分析判斷。
【詳解】
(1)△n(CO2)=1mol×50%=0.5mol,v(CO2)==== mol/(L?min),故答案為:mol/(L?min);
(2)

平衡常數(shù)K===1;容器B中的反應起始時Qc==4>K=1,平衡逆向移動,故答案為:1;逆向;
(3)CH4(g)+CO2(g)2CO(g)+2H2(g)△H=+247.0 kJ·mol-1,△H>0,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移,正>逆,故答案為:>;
(4)實驗B相對于實驗A相當于增大壓強為A的2倍,平衡逆移,故2n(CO)A>n(CO)B,故答案為:>。
【點睛】
本題的易錯點為(4),要注意找到B容器與A容器的聯(lián)系,結合平衡移動的原理分析判斷。
19.-99 +41 a 反應①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詳解】
(1)反應熱=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故△H1=1076kJ/mol+2×436kJ/mol ?(3×413+343+465)kJ/mol=?99 kJ/mol;
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②?反應①=反應③,故△H3=△H2?△H1=?58 kJ/mol ?(?99 kJ/mol)=+41 kJ/mol,
故答案為:?99;+41;
(2)反應①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反應①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小,曲線a正確反映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變化關系,
故答案為:;a;反應①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減?。?br /> 20.0.2<b≤1 0.03mol·L-1·min-1 2.25×10—2 BD CD
【詳解】
(1)設反應的甲烷的物質的量為x,
CH4(g)+H2O(g)CO(g)+3H2(g)
起始(mol)1 1 0 0
反應(mol)x x x 3x
平衡(mol)1-x 1-x x 3x
平衡后甲中氣體的壓強為開始的1.2倍,即物質的量為開始時的1.2倍,則(1mol-x)+(1mol-x)+x+3x=(1 mol +1 mol)×1.2,解得x=0.2mol;若要使平衡后乙與甲中相同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即甲乙等效,由于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等,在等溫等體積時,需要轉換到方程式一邊,物質的量分別相等,則b的最大值為1mol,起始時要維持化學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則b要大于0.2mol,因此0.2<b≤1,故答案為:0.2<b≤1;
(2)將1.0mol CH4和2.0mol H2O ( g )通入容積固定為10L的反應室,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I,由圖象可知100℃甲烷轉化率為50%,故參加反應的甲烷為1mol×50%=0.5mol,則:
CH4 (g)+H2O (g)CO (g)+3H2 (g)
起始量(mol):1.0 2.0 0 0
變化量(mol):0.5 0.5 0.5 1.5
平衡量(mol):0.5 1.5 0.5 1.5
①假設100℃時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為5min,則用H2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0.03 mol?L-1?min-1,
②100℃時反應I的平衡濃度為c(CH4)=0.05mol/L,c(H2O)=0.15mol/L,c(CO)=0.05mol/L,c(H2)=0.15mol/L,平衡常數(shù)K==2.25×10-2;
(3)A、有2個H - H鍵生成的同時有3個C - H鍵斷裂,只說明逆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B、CO百分含量保持不變,證明各組分不再變化,該反應已經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
C、該容器為恒溫恒壓容器,混合氣體的壓強始終不變,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化不能說明反應是否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
D、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在恒溫恒壓容器中建立平衡時氣體體積減小,混合氣體質量守恒,混合氣體密度增大,所以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
答案選BD;
(4)A.平衡后將容器的容積壓縮到原來的,壓強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生成物的濃度增大,由于平衡常數(shù)不變,結合平衡常數(shù)可知,平衡時反應物各組分的濃度都增大,選項A錯誤;
B.壓強增大,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但正反應速率增大更多,選項B錯誤;
C.壓強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H3OH 的物質的量增加,選項C正確;
D.壓強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氫氣的物質的量減小、甲醇的物質的量增大,故重新平衡減小,選項D正確;
E.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影響,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選項E錯誤。
答案選CD。
21.60 > = 0.070 0.001 5 0.200
【解析】
【詳解】
(1)60s時,反應N2O42NO2達到平衡,此時a=b,c3=0.100mol/L-c(NO2)=0.100mol/L-×0.120mol/L=0.040mol/L,所以N2O4的轉化率為,40s時,c2=(0.100mol/L-0.050mol/L)×2=0.100mol/L,所以c2>c3,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60s、80s、100s c(NO2)相等,故從60s開始反應已達平衡,故a=b=c3=0.040mol/L;
(2) 20s時,c1=0.100mol/L-×0.060mol/L=0.070mol/L,在時間段內,v(NO2)=,v(N2O4)=v(NO2)==;
(3) 恒溫恒容條件下,且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發(fā)生變化,起始向容器中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氣體,要達到相同的平衡狀態(tài),按化學計量數(shù)轉化到N2O4一邊,滿足N2O4的濃度為0.100mol/L,由N2O4(g)2NO2(g)可知,二氧化氮的初始濃度=2×0.100mol/L=0.200mol/L。

相關試卷

202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碱}型39基于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碱}型39基于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含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反應原理題型必練15化學平衡基于圖標的分析計算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反應原理題型必練15化學平衡基于圖標的分析計算含解析,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工業(yè)合成氨反應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化學化學平衡有關計算專項訓練:

這是一份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化學化學平衡有關計算專項訓練,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原理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碱}型39基于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含解析

202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碱}型39基于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含解析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常考題型:38化學平衡常數(shù)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碱}型:38化學平衡常數(shù)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碱}型:36化學平衡移動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碱}型:36化學平衡移動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常考題型:12基于氧化還原的守恒規(guī)律的應用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碱}型:12基于氧化還原的守恒規(guī)律的應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