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ks5u.com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碱}型:42溶液酸堿性與PH
一、單選題(共16題)
1.常溫下,下列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A.能與金屬鋁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
B.的溶液
C.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H+)=1×10-12 mol/L
D.使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
2.下列溶液一定顯酸性的是
①pH<7的溶液
②c(H+)=c(OH-)的溶液
③c(H+)=l×10-6mol/L的溶液
④c(H+)>c(OH-)的溶液
⑤25℃下0.1mol/LNaHSO3的溶液
⑥能使酚酞試液顯無色的溶液
A.①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⑤⑥ D.④⑤
3.如圖三條曲線表示不同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溫度:
B.點可能是顯酸性的鹽溶液
C.圖中五點間的關系:
D.圖中關系:
4.一定溫度下,滿足下列條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pH=6的某物質(zhì)的水溶液 B.加酚酞后顯無色的溶液
C.能與金屬Al反應放出H2的溶液 D.c(H+)>c(OH-)的任意物質(zhì)的水溶液
5.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Ba(OH)2、Na2SO3、FeCl3、KCl
B.Na2SiO3、Na2CO3、KNO3、NH4Cl
C.NH3?H2O、H3PO4、Na2SO4、H2SO4
D.NaHCO3、CH3COOH、C2H5OH、HCl
6.某溫度下,相同pH值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平衡時pH值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據(jù)圖判斷正確的是
A.II為鹽酸稀釋時的pH值變化曲線
B.b點溶液的導電性比c點溶液的導電性強
C.a(chǎn)點Kw的數(shù)值比c點Kw的數(shù)值大
D.稀釋前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大于醋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7.兩種一元堿MOH和ROH的溶液分別加水稀釋,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MOH是一種弱堿
B.在x點,c(M+)>c(R+)
C.稀釋前,c(ROH)<10c(MOH)
D.稀釋前MOH溶液和R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前者是后者的10倍
8.25℃,相同pH、相同體積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pH隨溶液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Ⅰ為醋酸稀釋時的pH變化 B.未稀釋時兩溶液的導電能力不同
C.b點水電離的c(H+)=1×10-11mol/L D.a(chǎn)、b兩點酸溶液的濃度相同
9.某溫度下,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別加水稀釋100倍,溶液的pH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判斷錯誤的是
A.稀釋后氨水中水的電離程度比NaOH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
B.Ⅰ為NaOH溶液稀釋時溶液的pH變化曲線
C.完全中和稀釋后的兩溶液,消耗相同濃度的稀H2SO4的體積:V(NaOH)<V(氨水)
D.a(chǎn)值一定大于9
10.常溫時,分別向體積為Vo、濃度均為和HMnO4兩溶液中加水稀釋至體積為V,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HMnO4為強酸
B.當兩溶液均稀釋至pH=3時,
C.在0≤pH≤5時,HMnO4溶液滿足:
D.稀釋前分別用1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兩種酸至中性,消耗的n(NaOH)相同
11.某溫度下,相同pH值得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pH值隨溶液體積變化變化如圖所示。據(jù)圖判斷正確的是
A.Ⅱ為鹽酸稀釋時pH值變化曲線
B.b點酸的總濃度小于a點酸的總濃度
C.兩種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一定相等
D.a(chǎn)點Kw的數(shù)值比b點Kw的數(shù)值大
12.常溫下,甲酸和乙酸的電離常數(shù)分別為1.8×10-4和1.8×10-5。將pH和體積均相同的兩種酸溶液分別稀釋,其pH隨加水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兩種酸用通式HY表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Ⅱ代表乙酸
B.酸的電離程度:c點>d點
C.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b點>c點
D.從c點到d點,溶液中 保持不變
13.常溫時,的和的兩種酸溶液,起始時的體積均為,分別向兩溶液中加水進行稀釋,稀釋后溶液體積為V,所得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時,溶液滿足
B.當稀釋至pH均為3時,溶液中
C.稀釋前分別用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的NaOH溶液體積:
D.常溫下,濃度均為的和溶液的
14.分別在等體積等pH或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鹽酸和醋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鋅粉,氫離子濃度c(H+)及氫氣的體積V(H2)(同溫同壓下測定)的變化圖示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室溫下,pH=2的A、B兩種酸溶液各1 mL,分別加水稀釋到1 000 mL,其溶液的pH與溶液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B兩種酸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一定相等
B.稀釋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強
C.若A、B都是弱酸,則6>a>2
D.當a=5時,A是強酸,B是弱酸
16.常溫下pH均為2的兩種酸溶液X和Y各10 mL分別加水稀釋到10000 mL,其pH與所加水的體積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加水后,Y酸的電離度增大
B.X酸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
C.加水后,X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減小
D.X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與Y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
二、填空題(共6題)
17.I.常溫下,向100mL0.01mol·L-1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 1的MOH溶液,圖中所示曲線表示混合溶液的pH變化情況(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1)由圖中信息可知HA為___(填“強”或“弱”)酸。
(2)常溫下一定濃度的MA稀溶液的pH=a,則a___(填“>”“<”或“=”)7,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此時,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 )=___(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3)K點對應的溶液中,c(M+)+c(MOH)___(填“>”、“<”或“=”)2c(A- );若此時溶液的pH=10,則c(MOH)+c(OH- )=___mol·L- 1。
Ⅱ.室溫時,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溶液pH與NaOH溶液體積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試分析圖中a、b、c、d四個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___點;在b點,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
18.(1)寫出鋁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液氨中存在自耦電離,類似水的電離,寫出液氨自耦電離方程式___________。
(3)比較給出能力的相對強弱:___________,(填“>”“”“”、“ c(H+),溶液顯堿性,故B錯誤;
C.溫度越高,水的離子積越大,A、B、C三點溫度相同,所以這三點水的 離子積是一樣的,E點對應T3,D第點對應T2,,所以水的離子積,故C正確;
D.根據(jù)圖像可知,B、D、E三點的c(H+)=110-6mol/L,故,故D正確;
本題答案B。
4.D
【詳解】
A. 在室溫下中性溶液pH=7,pH=6的溶液為酸性溶液,但由于未指明溶液的溫度,因此不能確定該溶液是否顯酸性,A不選;
B. 酚酞的pH變色范圍是8.2~10.0,所以加入酚酞后顯無色的溶液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中性或堿性,不一定呈酸性,B不選;
C.Al既能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也能與強堿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氫氣,因此不能根據(jù)與金屬Al反應放出H2確定溶液是否顯酸性,C不選;
D.在任何物質(zhì)的稀溶液中都存在水的電離平衡,若溶液中c(H+)=c(OH-),溶液顯中性;若c(H+)>c(OH-),溶液顯酸性;若c(H+)c(OH-)確定該溶液一定呈酸性,D選;
故合理選項是D。
5.B
【詳解】
A.FeCl3是強酸弱堿鹽,F(xiàn)e3+水解溶液呈酸性,KCl是強堿強酸鹽溶液,呈中性,pH值較大應是KCl,正確的順序為Ba(OH)2、Na2SO3、KCl、FeCl3,故A錯誤;
B.SiO32-和CO32-是弱酸酸根,水解會使溶液顯堿性,酸性越弱,水解程度更強,碳酸的酸性強于硅酸,則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下,Na2SiO3溶液的pH值較大,而KNO3溶液呈中性,NH4+水解使NH4Cl溶液顯酸性,pH值大小排序正確,故B正確;
C.H3PO4顯酸性,Na2SO4為中性,pH值較大應是Na2SO4,故C錯誤;
D.C2H5OH呈中性,CH3COOH呈酸性,pH值較大應是C2H5OH,故D錯誤;
答案選B。
6.B
【分析】
醋酸是弱酸,不完全電離,鹽酸是強酸,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加等量的水稀釋,鹽酸溶液的pH變化大于醋酸溶液的pH變化,因此Ⅰ為鹽酸的pH變化曲線,Ⅱ為醋酸的pH變化曲線。
【詳解】
A.根據(jù)分析可知,II為醋酸稀釋時的pH值變化曲線,故A錯誤;
B.b點溶液的離子濃度比c點溶液的離子濃度大,b點溶液的導電性比c點溶液的導電性強,故B正確;
C.Kw只和溫度有關,溫度不變,Kw不變,則a點Kw的數(shù)值和c點Kw的數(shù)值相等,故C錯誤;
D.稀釋前鹽酸和醋酸的pH相同,即二者溶液中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相同,但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部分電離,則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小于醋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故D錯誤;
答案選B。
7.B
【詳解】
A.根據(jù)強堿稀釋10n,pH變化n個單位,由圖像可知MOH為弱堿,ROH為強堿,故A正確;
B.在x點,c(OH-)=c(M+)+c(H+)=c(R+)+c(H+),x點時MOH和ROH溶液中c(H+)均為10?11 mol·L?1,c(OH-)均為10?3 mol·L?1,故c(M+)=c(R+),故B錯誤;
C.MOH為弱堿,ROH為強堿,稀釋前c(ROH)=0.1 mol·L?1,MOH部分電離,c(MOH)>0.01 mol·L?1,因此稀釋前c(ROH)<10c(MOH),故C正確;
D.稀釋前M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10?12 mol·L?1,R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10?13 mol·L?1,前者是后者的10倍,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B。
8.C
【詳解】
A.由于稀釋過程中CH3COOH能繼續(xù)電離產(chǎn)生H+,而鹽酸稀釋前已經(jīng)完全電離,故稀釋相同倍數(shù)后,CH3COOH中c(H+)大于鹽酸中c(H+),但pH:CH3COOHa>2,故C錯誤;
D、A、B兩種酸分別稀釋1000倍,強酸中不存在電離平衡,因此c(H+)變?yōu)樵芤旱?/1000,即pH增大3個單位,若a=5,則A是強酸;而弱酸中存在電離平衡,稀釋時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導致c(H+)減小程度小于稀釋的倍數(shù),即pH的增大小于3個單位,從圖中可知B稀釋后pH小于a,所以B為弱酸,故D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應選D。
16.B
【解析】
【詳解】
pH均為2的兩種酸,如果酸是強酸,稀釋1000倍后,溶液的pH應該為5,如果是弱酸,因為存在電離平衡,導致稀釋后的溶液中氫離子大于原來的,則溶液的pH應該大于2小于5,根據(jù)圖象知,溶液稀釋后,Y的pH為5,X的小于5,所以Y是強酸,X是弱酸;
A.通過以上分析知,Y是強酸,不存在電離平衡,故A錯誤;
B.X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故B正確;
C.電離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電離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C錯誤;
D.pH相等的強酸和弱酸,弱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大于強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故D錯誤;
故選:B。
17.強 < M++H2O?MOH+H+ 1×10-amol?L-1 = 0.005 a c(Na+)>c(SO)>c(NH)>c(OH-)=c(H+)
【分析】
根據(jù)圖象的起點時酸的濃度和溶液的pH判斷酸的強弱;根據(jù)N點消耗的堿的體積與溶液的pH判斷出MOH的堿性強弱,再判斷MA稀溶液的酸堿性,結合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分析解答;室溫時,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與氫離子反應,再與銨根離子反應;根據(jù)圖象,a點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與Na2SO4; b、c、d三點溶液中均含有NH3?H2O;b點溶液呈中性,溶液含有(NH4)2SO4、Na2SO4、NH3?H2O三種成分,結合a點溶液中有等濃度的(NH4)2SO4與Na2SO4分析解答。
【詳解】
I.(1)根據(jù)圖象知,0.01mol?L-1HA溶液中pH=2,氫離子濃度等于酸的濃度,所以該酸是一元強酸,故答案為:強;
(2)N點時溶液呈中性,MOH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HA的物質(zhì)的量,說明MOH是弱堿,MA屬于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即a<7;原因是M+離子結合水電離的氫氧根離子生成了MOH,離子方程式為M++H2O?MOH+H+;MA稀溶液氫離子全部由水電離,則常溫下一定濃度的MA稀溶液的pH=a,由水電離出的c(OH-)=水電離出的c(H+)=1×10-amol?L-1;故答案為:<;M++H2O?MOH+H+;1×10-amol?L-1;
(3)HA是強酸,所以K點對應的溶液中,c(A-)=×0.01mol?L-1=0.005mol?L-1,故c(M+)+c(MOH)=2c(A-)=0.01mol/L;根據(jù)電荷守恒可得:c(H+)+c(M+)=c(A-)+c(OH-),由c(M+)+c(MOH)=0.01mol/L可得,c(M+)=0.01mol/L-c(MOH),帶入電荷守恒公式可得:c(H+)+0.01mol/L-c(MOH)=c(A-)+c(OH-),整理可得:c(MOH)+c(OH-)=c(H+)+0.01mol/L-c(A-)=10-10mol/L+0.01mol/L-0.005mol?L-1≈0.005mol?L-1,故答案為:=;0.005;
Ⅱ.室溫時,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與氫離子反應,再與銨根離子反應;根據(jù)圖象,a點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與Na2SO4,(NH4)2SO4水解,溶液顯酸性,pH<7; b、c、d三點溶液中均含有NH3?H2O,(NH4)2SO4可以促進水的電離,而NH3?H2O抑制水的電離,因此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a點;b點溶液呈中性,c(OH-)=c(H+),溶液含有(NH4)2SO4、Na2SO4、NH3?H2O三種成分,a點溶液中有等濃度的(NH4)2SO4與Na2SO4, c(Na+)=c(SO42-)= c(NH)+ c(NH3?H2O),b點時c(Na+)>c(SO), c(SO)>c(NH),故c(Na+)>c(SO)>c(NH)>c(OH-)=c(H+),故答案為:a;c(Na+)>c(SO)>c(NH)>c(OH-)=c(H+)。
18. >
【詳解】
(1)鋁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鉀、氫氣和水,配平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2)水電離生成H3O+和OH-叫做水的自偶電離,同水一樣,液氨也有自偶電離,其自偶電離的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3)比較與給出H+的能力,可將二者放在同一反應中,利用反應中表現(xiàn)出的性質(zhì),判斷二者的相對強弱。由反應可知,的酸性強于,從而得出給出H+的能力:>;該反應也可說明結合H+的能力比強,則表示二者結合H+能力相對強弱的化學方程式為:NaAlO2+ NaHCO3+H2O=Al(OH)3↓+Na2CO3。答案為:>;NaAlO2+ NaHCO3+H2O=Al(OH)3↓+Na2CO3;
(4)①電離平衡常數(shù)CH3COOH>H2CO3>HCN>HCO,等濃度的NaCN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水解程度為:Na2CO3溶液>NaCN溶液>CH3COONa溶液,故溶液的pH為:Na2CO3>NaCN>CH3COONa,故答案為:B>A>C;
②NaCN和少量CO2反應生成NaHCO3、HCN,反應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19.< 11
【詳解】
(1)①根據(jù)水在不同溫度下的電離平衡曲線,可以計算出相應的Kw值。曲線a的Kw==10-710-7=10-14;曲線b的Kw==10-610-6=10-12;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則Kw增大。因此曲線a和曲線b對應的溫度關系為Ta
這是一份專題復習 高考化學 考點45 溶液的酸堿性及pH 講義,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溶液的酸堿性與pH,溶液的酸堿性及pH的計算,溶液稀釋時pH的變化規(guī)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培優(yōu)--溶液的酸堿性與pH訓練,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小題訓練)--溶液的酸堿性與pH,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