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濟南版生物八年級下冊單元測試卷
初中生物濟南版八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 環(huán)境對生物的作用課后復習題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濟南版八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 環(huán)境對生物的作用課后復習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連線題,實驗探究題,綜合題,資料分析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單選題
1.峨眉山從山腳到山頂依次為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針葉林,決定這種分布的主要生態(tài)因素是( )
A.陽光B.溫度C.水D.海拔高度
2.夾竹桃能夠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凈化空氣,這種現象說明( )
A.生物能適應環(huán)境B.環(huán)境能影響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D.生物能生長、發(fā)育和繁殖
3.一群螞蟻一起搬運一小塊饅頭,這些螞蟻之間的生物關系是( )
A.寄生B.合作C.競爭D.捕食
4.一塊農田里,影響一棵小麥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雜草B.田鼠C.蚯蚓D.A、B、C項和其它小麥
5.下列各種生物的習性或特征中,屬于生物對溫度的適應的組合是( )
①動物的冬眠 ②蛾類的趨光性 ③植物的垂直分布 ④魚類的季節(jié)洄游 ⑤仙人掌葉變?yōu)榇?⑥貓、狗換毛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
6.稻田中的雜草和稻秧爭奪陽光、養(yǎng)料和水分,體現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 )
A.捕食關系B.合作關系C.競爭關系D.互助關系
7.在我國,柑橘主要分布于南方,蘋果主要分布于北方,形成這一差異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陽光B.水C.土壤D.溫度
8.繁殖季節(jié),兩只公雞為爭奪母雞而爭斗,這體現了生物之間的( )
A.共生關系B.競爭關系C.捕食關系D.寄生關系
9.弗萊明發(fā)現,在細菌培養(yǎng)基中偶然出現的青霉菌周圍,沒有細菌生長,經持續(xù)的研究,他分離出了青霉素。如圖所示中能正確表示青霉菌與其他細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例)之間關系的是( )
A.圖①,b表示青霉菌B.圖②,a表示青霉菌C.圖③,a表示青霉菌D.圖④,b表示青霉菌
1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我國古代詩人對山腳下和山頂上同種植物——桃花開放時間不同的描述,造成這種差異的環(huán)境因素是( )
A.溫度B.陽光C.水D.空氣
二、填空題
11.對于每個生物來說,影響它的環(huán)境因素是陽光、_____、_____、_____、溫度等非生物因素。
12.“蟻穴潰堤”這一成語主要揭示了_______可對________造成影響。
13.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稱為_______因素,它又區(qū)分為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因素。
14.生態(tài)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如光、溫度、水、空氣等)是_____;另一類是__________,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細菌等。
15.下列事例中最能夠體現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何種關系?
①“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______ ;
②“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______ ;
③仙人掌的葉變?yōu)榇?,莖肉質化,有利于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______ 。
16.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不僅指生物的生存空間,還包括存在于它周圍的各種影響因素。那么,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作_____________因素。
三、連線題
17.將生物現象與其所表現出來的關系用線連起來。
四、實驗探究題
18.為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選用兩片相同的面包和兩個同樣的培養(yǎng)皿進行了下表實驗,請根據實驗回答問題:
(1)該興趣小組提出的問題是∶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變量是∶ _______,為了控制單一變量,其他條件需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且適宜。
(3)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_。
(4)分析上表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
(5)通過這個實驗你能想到的防止食物發(fā)霉的方法是∶______。(任寫一條,合理即可)
五、綜合題
19.豐富多彩的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并且生物在適應環(huán)境的同時還影響環(huán)境。請根據生物生存的實例回答問題:
(1)魚的呼吸器官是鰓,鰓只能呼吸水中的氣體,所以魚只能生活在水中而不能生活在陸地上,這種現象說明:______。請再舉一例:______ 。
(2)生活在寒冷地區(qū)的人鼻子比較大;動物脂肪層比較厚。這種現象說明______。請再舉一例:______。
(3)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即植物多的地方,空氣清新、濕潤。這種現象說明______。請再舉一例:______。
(4)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共同構成______。
(5)由于不合理的開發(fā)利用,動物的棲息地被破壞,野生的動植物資源在減少,請寫出兩條造成野生動植物資源減少的原因______。
六、資料分析題
20.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葉、花、藕、種子及胚芽等皆可食用或藥用。閱讀
資料并回答。
資料1:荷花是最古老的 雙子葉植物之一,受精后花托逐漸膨大形成蓮篷,每一孔洞內有一粒蓮子。取出蓮子,剝去種皮、去除蓮芯后,留下的蓮子肉,可鮮用或曬干用。如圖為剝掉種皮的蓮子肉,中間為蓮芯。
資料2:荷花深綠色的①葉表面,被蠟質白粉覆蓋,能使雨水凝成滾動的水珠。植株生長期內時刻都離不開水,②若缺水則藕會干枯。藕屬于地下莖,儲存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③藕的橫斷面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孔道,這是荷花為適應水中生活形成的氣腔。藕折斷拉長時,會出現許多④白色的藕絲。
資料3:雞鴨鵝糞是荷花最理想的肥料,需與泥土充分拌和后施用。
(1)日常生活中,我們判斷荷花為雙子葉植物的依據是___________。
(2)分析資料1可知,蓮子是荷花的_______發(fā)育來的,蓮子肉以及中間的蓮芯是由_______發(fā)育形成的。
(3)雞鴨鵝糞含有豐富的_____等無機鹽,這些荷花生長繁殖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通過藕中的___________向葉、花等器官運輸。
(4)分析資料2,劃線的文字中能體現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甲組
乙組
實驗材料
一塊面包
一塊面包
環(huán)境條件
潮濕溫暖
潮濕低溫
處理方法
在實驗材料上分別灑上等量的蒸餾水后,將它們分別裝入甲、乙培養(yǎng)皿中,在自然狀態(tài)下放置10分鐘后,蓋上培養(yǎng)皿的蓋子,放在各自的環(huán)境中,4~5天后觀察
實驗結果
發(fā)霉
不發(fā)霉
參考答案
1.B
2.C
3.B
4.D
5.D
6.C
7.D
8.B
9.C
10.A
11.空氣 水 土壤
12.生物 環(huán)境
13.生態(tài) 非生物 生物
14.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15. 環(huán)境影響生物 生物影響(或改變)環(huán)境 生物適應環(huán)境
16.生態(tài)
17.
18.溫度對霉菌的生活有影響 溫度 相同 溫度對霉菌的生活有影響 溫度對霉菌的生活有影響,霉菌適于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 干燥、低溫保存
19.生物生存依賴于一定的環(huán)境 獅子、獵豹等動物只能生活在草原上 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駱駝刺的葉子成針狀等 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里之堤毀于蟻穴 生物圈 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過度的狩獵和采伐,對棲息環(huán)境的污染和破壞(合理即可)
【詳解】
(1)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如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溫度影響植物的分布如橘子主要分布在南方。魚類必須在水環(huán)境中生活,離開了水就會窒息死亡;獅子、獵豹等動物只能生活在草原上。這都說明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生物的生存依賴于一定的環(huán)境。
(2)北極地區(qū)氣候寒冷,溫度很低。生活在寒冷地區(qū)的人鼻子比較大,生活在北極地區(qū)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達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體溫維持正常的生長,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護胸內的器官心臟避免凍傷,生長在沙漠的駱駝刺,它的葉子成針狀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水量流失,針狀有利于在干旱地區(qū)存水,這些都體現了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3)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等。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因為大樹的蒸騰作用,它可以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同時大樹遮陰,也能降低溫度,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樹下氧氣較多,因此大樹下空氣涼爽、濕潤、清新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同理的還有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都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4)生物圈是生物與環(huán)境構成的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環(huán)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5)隨著人類的發(fā)展,人口數量急劇增加,人類集中活動的區(qū)域不斷擴大,大面積砍伐森林,亂砍濫伐、過度放牧、不合理開墾(圍湖造田、墾荒、濕地開發(fā)等)、環(huán)境污染使環(huán)境不在適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遭到破壞,使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少,導致生物種類越來越少,還有濫捕亂殺、偷獵等,也使生物種類減少,這些原因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因此造成野生動植物資源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過度的狩獵和采伐,對棲息環(huán)境的污染和破壞。
20.子葉有兩片(荷葉是網狀脈) 胚珠 受精卵 氮、磷、鉀 導管(藕絲或輸導組織) ①③
【詳解】
(1)有兩片子葉,沒有胚乳的是雙子葉植物。日常生活中,我們判斷荷花為雙子葉植物的依據是子葉有兩片。
(2)分析資料1可知,蓮子是種子,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因此蓮子是荷花的胚珠發(fā)育來的,蓮子肉以及中間的蓮芯是胚,胚是由受精卵發(fā)育形成的。
(3)植物生長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無機鹽通過莖中的導管向上運輸到花、葉、果實等。雞鴨鵝糞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無機鹽,這些荷花生長繁殖需要大量的無機鹽,通過藕中的導管向葉、花等器官運輸。
(4)分析資料2,劃線的文字中體現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是①)葉表面,被蠟質白粉覆蓋,能使雨水凝成滾動的水珠。③藕的橫斷面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孔道,這是荷花為適應水中生活形成的氣腔。這些特點使荷花在生長期內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氣,有利于植物生長。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濟南版第二節(jié) 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與影響精品課時練習,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分析下列資料,回答有關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濟南版八年級下冊第一章 生活中的生物技術綜合與測試隨堂練習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連線題,實驗探究題,綜合題,資料分析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濟南版第二章 生態(tài)系統(tǒng)綜合與測試課堂檢測,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連線題,實驗探究題,綜合題,資料分析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